APP下载

《明代翰林馆课研究》评介

2024-06-01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吉士翰林体裁

陈 旭

(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明代翰林馆课研究》一书,系天津古籍出版社2021 年8 月出版的有关明代科举史领域的最新力作。该专著作为2016 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作者张婷婷在博士学位论文《明代翰林馆课卷研究》的基础上修改和细致打磨而成,合计32.6 万字,堪称一本扎扎实实的明史研究专著。在此,特加评介,以飨读者。

一、该书的学术价值

该书主要是围绕明代庶吉士制度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考核方式——明代翰林馆课,进行研究和分析。该制度为有明一代培养了大批有作为的高级文官人才,名卿硕辅由此途出者十之八九,从而对明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明代的庶吉士,包括进学的鼎甲三人,在翰林院进学期间接受的学业考核,则被称为翰林馆课。它是庶吉士制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考选、培养和授职等每一个环节。馆课制度的实施、命题体裁的取舍、命题内容的设置等,皆对最终的培养效果影响甚大。因此,对明代翰林馆课的实施状况和利弊得失进行分析,对于研究明代高级文官培养制度乃至整个有明一代兴衰变化的原因并总结其经验教训,既有学术意义——加深对明代历史的认识,也有实践意义——后人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和借鉴,因而值得重视。

明代翰林馆课的考核方式是要求作文、诗各一篇,所以翰林馆课文章成为反映明代翰林馆课命题体裁和内容的重要文本。在明代庶吉士制度实行初期,由于创办的时间较短,故而翰林馆课的内容并没有得到社会上相关人士的重视,故而留存极少。但是之后随着庶吉士地位的不断提高,该制度在明代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官显贵常由此出,升迁之速让人艳羡,故而对明代翰林馆课文章进行汇集刊刻的情形,就较多地出现了。这些历史文献的部分存留,就为今人研究明代庶吉士培养的核心内容,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和深入研究的可能性。

学术界对于明代翰林馆课的研究,在20 世纪90年代以来的庶吉士制度等相关研究中已经有所涉及,但是真正进行集中和专门研究则是在2010 年之后。具体的研究成果包括四个方面,即馆课命题研究;馆课文章研究;馆课教材和翰林馆课集研究;文学领域研究。总体而言,目前对明代翰林馆课的研究成果以单篇论文为主,篇数不多,尚无专著出现。在史料的利用上,还有大量明代一手史料未被利用起来,故而对明代翰林馆课研究的继续推进是有较大空间的。现存大量的历史文献,恰好为今人深入了解明代翰林馆课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但是史学界的实际研究却相对薄弱。该书特补其缺,并由此为明代庶吉士制度乃至明代文官培养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新角度。

在该书的章节创设中,包括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下面小节为:一、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二、研究现状;三、本书结构及主要内容;四、研究方法、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第一章明代翰林馆课的出现及施行”,下面小节为:一、翰林馆课与庶吉士考选;二、翰林馆课与庶吉士培养;三、翰林馆课与庶吉士授职。第三部分为“第二章明代翰林馆课汇编的刊刻和存世”,下面小节为:第一节明代后期翰林馆课汇编的纂辑和刊刻;第二节翰林馆课汇编的流传与存世。第四部分为“第三章明代翰林馆课的命题体裁”,下面小节为:第一节文类馆课;第二节诗歌馆课;第五部分为“第四章明代翰林馆课的命题内容”,下面小节为:第一节文类馆课;第二节诗歌馆课。第六部分为“第五章明代翰林馆课的作用和局限”,下面小节为:第一节明代庶吉士出身者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第二节馆课的积极作用;第三节馆课的局限性。第六部分为“结论”。第八部分为“附录”。第九部分为“参考书目”。第十部分为“后记”。该书的主体内容部分,在于第一章至第五章。这一章节设计的框架,总体而言比较合理,逻辑自洽地形成了对明代翰林馆课研究的系统论证。

二、该书的创新之处

该书的创新之处颇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作者首次将现存翰林馆课汇编在明代的刊刻、后世的流传以及现在存世和馆藏情况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以后相关研究的深入奠定了基础。翰林馆课文章,作为庶吉士在翰林院进学时的应试作业,本应该存为档案进行保留,但是由于早期馆课制度的不成熟以及社会对其的关注度不够,故而嘉靖以前的馆课文章极少,难以有效利用。直到万历中期,翰林馆课文章日益受到重视,各种翰林馆课汇编不断获得纂辑和刊刻,并在民间社会广泛流传和传播。此后,历经清代禁毁、民国散佚等沧桑变化,诸多馆课汇编最终得以存留下来,从而为我们现在认识和了解明代翰林馆课和庶吉士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支持。从明万历十八年第一部翰林馆课集《增定国朝馆课经世宏辞》刊刻到今天,在四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诸多明代翰林馆课集随着国家、民族以及政权的命运漂流,中间历经坎坷和磨难,最终得以保留下来。这些被辑录的馆课文章,不仅真实反映了明代国家和社会的现实状况,而且承载着明代高级文官培训制度的某些内在价值观和政治理念,是研究明代翰林馆课和庶吉士制度的重要史料,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史学价值。作者对国内外三十个图书馆收藏的二十四部明代翰林馆课集进行了统计,并尽量利用了其中的史料,为学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是作者对明代翰林馆课的命题体裁和考核内容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分类辨析,有助于今人了解明代庶吉士培养的具体内容。在体裁方面,文类有四十六种之多,诗歌仅有三种。具体而言,文类的四十六种,又可归为公文、散文和韵文三大类。公文,包含代王言(诏、诰、敕、制、册、檄、玺书和韵语)和陈下情(疏、奏、状、笺、表、讲章、露布、致语)两种。散文包含论辩文(议、策、问对、七、考、评、书、说、辨、解、原、训、文、题跋、序、引、论)和记叙文(记、碑、传、述、杂著、纪)两类。韵文,包含箴铭文(箴、铭、连珠)和抒情文(颂、赞、赋、辞)两类。诗歌馆课的体裁则主要有古体诗、律诗和绝句三大类。在内容方面,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他们归为道德心性类、历史类、时政类三大类。时政类,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皇室五个方面。历史类,包括经典治国思想,前代文章的拟写,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议论品评,著作和思想的评判,天文、历法和乐律知识的考究五个方面。道德心性类,则包括为学之道、心性修养、道德品行三个方面。诗歌馆课的内容,可分为拟古、咏古怀古、现实题材、题画、读书论学、翰苑生活、恭纪应制七个方面。

三是首次从翰林馆课的角度对明代高级文官培养制度——庶吉士制度的利弊得失进行了解读,而这不仅对于庶吉士制度和明代政治研究的深化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现代高级干部培养也可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出身于明代庶吉士的大量人士,最终成为明代的知名大臣,在治理明王朝的政治生活中成为重要的历史角色。他们在为官时期,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并做到了学以致用,有力地维护了明朝的统治,而这与他们在翰林院继续进学时期的素质提升密不可分。明代翰林馆课的作用主要在于,训练和提升明代庶吉士的文章写作能力、助其获取治国经验和积累历史知识等,从而为明代庶吉士将来在本职岗位上履行职责奠定了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基础。但是,明代的翰林馆课也存在着因考核制度实施不力而损害了散馆授职的公平性、考核内容过多关注诗文而忽视实践能力的训练、包容性和革新意识不强等局限性,这就多多少少地限制了明代翰林馆课的培养功能,在效果上打了不少折扣。尤其是在面临危亡的明朝末年,其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挽大厦于将倾,不能体现明朝最高级官员培养制度的政治优越性。

三、该书的其他方面

在研究方法上,该书立足于明代为主的一手史料,以文献研究法为主,较为充分地利用了现存的各翰林馆课集以及诸多明人文集、笔记,同时结合《明史》《明实录》《明会典》等官修书籍,全面、深入地整理和挖掘明代翰林馆课的诸多细节。在史料的处理上,作者尽可能地将史料占用的全面性,与精选典型史料进行论证有机地结合起来,夹叙夹议,使得全书行文比较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在对史料进行解读时,用语平实,有几分史料说几分话。没有史料支撑的,就不说话,或者表示存疑待考,体现了作者严谨认真的学风。

此外,该书在写作过程中较多地运用了计量统计方法。例如,在该书第35-41 页,列出了表2-1《五大丛书中含翰林馆课汇编的个人文集表》。在该书第54-59 页,列出了表2-2《现存明代翰林馆课集馆藏表》。在该书第153-154 页,列出了表5-1《明代翰林院馆师表》。在该书第156-158 页,列出了表5-2《明代庶吉士授职言官表》。在该书第160-162 页,列出了表5-3《明代阁臣和礼部尚书表》。在该书第165-172 页,列出了表5-4《馆课体裁在庶吉士(包括进学的鼎甲三人)入仕后的应用例证表》。在该书第203-207 页,列出了附表1《经眼明代翰林馆课命题体裁分类统计表》。在该书第208-270 页,列出了附表2《经眼明代翰林馆课命题内容分类统计表》。就计量统计方法的运用成效而言,在该书中的运用不但显得普遍,而且也显得非常娴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扎实的学风。

本成果在资料收集方面:一是对原书所引用的所有史料,通过查找原版书籍的方式重新进行了核实和校对;二是对之前未能查阅到的现存翰林馆课集文献,通过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尽可能地进行了查找,并将资料分类整理和归纳,使最终成果中翰林馆课的命题体裁和内容的史料更加充分;三是对于学界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也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当然,该书也有一些可以继续完善的地方。首先,在对明代翰林馆课的命题体裁和命题内容进行分类时,确实存在不易明确归类的难题,故而该书在第三章、第四章的内容上,若是能够巧妙糅合并为一章,也是一种可能的章节设计取向。其次,若是能够更多利用一些明代庶吉士出身及担任过“馆师”的明人文集史料,可更为扩充史料的利用范围,就更为锦上添花了。

猜你喜欢

吉士翰林体裁
Adult bees teach their babies how to dance
Valley-dependent transport in a mescoscopic twisted bilayer graphene device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陳繹爲翰林侍讀學士
A novel 4π Gd-loaded liquid scintillator detection system∗
中国现代女作家笔下“南洋”浪荡子形象之比较:以“凌吉士”和“范柳原”为例
巧 对
在追求与拒绝之间——谈《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女性主义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