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笔谈)

2024-06-01夏春涛虞和平张耀铭仲伟民陈红民李少军张艳国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地区课题组整理

马 敏,夏春涛,虞和平,张耀铭,仲伟民,陈红民,张 生,李少军,张艳国

深化细化资料整理,用足用活研究资料(1)本文系作者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开题报告时的讲话,发表时略有改动.

马 敏

(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资深教授、博导)

石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鲜明的研究特点.一是研究时段较长,从1895年到1945年,这在历史研究中,已属长时段研究.二是研究地区较独特,学术界此前关于日本在华调查资料的研究,主要涉及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相对较少.三是研究关注的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机构较多,包括日本的驻华领事馆、军方、外务省、兴亚院、满铁、东亚同文会等调查机构团体,这在过去的研究中是不多见的.四是研究关注的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内容丰富,包括军政情势、财政经济、交通运输、农矿资源、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涉及面宽,资料厚重,突出体现了课题的重要学术价值.此外,课题联合了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研究队伍实力强大,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同时,研究视角、研究方法、阶段划分、任务分工等方面的周详考虑和细致安排,为完成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深化、完善这一重大课题研究,我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注意各个调查阶段的区分与衔接.课题将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分为清末、民初、抗战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在课题论证上,存在起止时间交叉、运用规范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对每一阶段的时间进行明确界定和内涵定义,以确保调查阶段区分清晰.此外,课题涉及各调查机构团体的调查时段也不尽相同,需要处理好时间的相互衔接问题,对各调查机构团体在不同阶段的调查重点、特点、形式和质量进行研究阐释.同时,在研究中要科学取舍不同阶段以及不同调查机构团体的调查资料,突出重点,凝练特色,避免与学术界已出版的调查资料重复.

第二,要注意把调查资料的整理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重点研究并阐明日本在华调查与其对华侵略政策的制定、政治渗透的实施、殖民活动的开展等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讲,日本在华调查不是为调查而调查,而是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即服务侵略中国的需要.此外,还要注意日本在长江中下游调查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由于长江中下游区域范围广,这就需要梳理并区分日本调查的重点区域及其内在缘由;要比较研究日本调查的重点问题以及与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调查的异同之处;要突出长江中下游的区域特点,研究日本调查的重点关注,如因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课题研究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并梳理日本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商品经济、市场状况、矿产资源等方面的调查情况.这样展开工作,相较于学术界对日本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调查的研究,就突出体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的特点、亮点和重点.

第三,要注意充分利用日本调查资料研究长江中下游区域历史和现实问题.在利用这些资料时,要进一步提炼其研究价值,关注现今学术界关心的区域研究相关重要领域和重要问题,体现现代意识.如长江中下游省际的差异问题,当时各省乃至各市、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有何不同,各自有何特点;日本在哪些区域进行了地理测绘,以及测绘的突出特点和根本意图如何;考量当时的日本调查,可以结合当代社会的区域发展,进行资料再运用再吸收,比如,现今学术界关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环境与资源问题,以及是否可以把长江三角洲和长江中游进行对比评估;运用当时的日本调查资料,如何看待长江中下游口岸、沿江城市和内地、腹地及农村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对研究的有益拓展.

我认为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当时中国也开展了经济、人口等方面的调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调查和日本调查有何区别,双方数据有何差异,通过相互对比印证,双方数据有何准确和谬误之处.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带着历史与现实相通的通识意识,提出新问题,做出新研究,包括对中国现代化研究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方面.

第四,要注意研究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中的数据.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收集的大量数据,特别是连续性即持续年度较长的数据,对课题进行量化的统计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现今学术界研究经济史、区域史,往往就缺少具有连续性、长期性、精确性的统计数据.因此,课题研究要对日本在长江中下游调查涉及人口、经济、矿产、工农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大数据进行提炼,为之后进行大数据分析打下坚实基础.当然,这项工作不一定要在现在这个课题研究中完成,但它可以为今后建立大数据资料库做准备,为实现大数据历史和人文历史相结合奠定良好基础.

此外,我觉得还有一个问题要充分重视.虽然翻译课题研究的所有资料并把它们汇编起来,显得难度很大,但是这与单纯的影印资料相比,其运用价值更高、使用范围更广.因此,我建议对重点资料先进行翻译,再进行汇编.当然,翻译与汇编资料要注重内容结构平衡,突出重点,所选资料要能够充分体现日本调查的内容全貌,这样操作起来,在研究中就易于实现.

透过历史现象揭示近代日本对华情报收集的本质(2)本文系作者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开题报告时的讲话,发表时略有改动.

夏春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

石嘉教授承担的重大项目选题很有新意、很吸 引人,选题价值非常重要.多位学者做了很中肯的评价,我认为课题组前期对课题的设计、论证做了很详细、很充分的准备,课题设计具有可行性,研究成果很值得期待.在此,我简要地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第一,加强对近代日本在华情报收集等历史现象本身的总结和思考.本课题涉及到的长达半个世纪的中日两国历史现象演变值得深入思考,近代日本出于侵华目的,对中国进行情报收集工作做得比较细致、充足,为其发动战争做了前期的准备工作.这个历史现象本身值得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进行总结.研究历史,不能就历史论历史,要有现实关怀.课题组需要树立现实思考意识,根据研究,从历史现象总结历史经验、提炼科学认识、提出对策建议,部分研究成果可通过"要报"的形式公开发表.

第二,注意研究历史现象的复杂性与差异性.日本在华收集各类情报,其本质上是为侵华服务.它不是单纯的文化渗透、文化侵略,而是一种服务于政治、军事目的的手段.这就需要研究当时日本人对各类情报收集、对中国的看法是不是一边倒,在态度上是否有所区别.日本的情报收集除了有组织的行为、民间的调查之外,还包括个体调查,以诸如游记、日记形式呈现,这些成果谈及对当时中国的观感,也具有情报性质或情报成分,但其认识是否与有组织的调查结果有所区别,就可以在比较研究方面给予适当关注.如此,就可能对丰富和深入本项目研究有所帮助.

第三,总课题研究与子课题研究必须统分结合.本项目五个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包括资料整理与研究,最后必须整合起来,服务于课题整体.如何有效整合总课题与子课题研究?这是需要课题组深入考量之处.此外,项目最终研究成果中的两卷本专著《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活动研究(1895-1945)》需要着重花功夫进行深入研究.

最后,希望课题组加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交流合作,特别是可以共享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参与近代史研究所举办的中日韩学者编撰三国共同历史教科书年度论坛,避免重复劳动或者走弯路,扩大信息量、获取新思路,增进学术交流.

整理新史料,做出新贡献,创造新价值(3)本文系作者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开题报告时的讲话,发表时略有改动.

虞和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博导)

从课题申报书来看,日本对华调查涉及多个机构,包含多个方面,涵盖多个时段,时间跨度长达五十年.该课题预期目标之一在于深入挖掘新资料,特别是着力于发掘一些日本方面尚未公开、公布的档案资料,这无疑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学术界在日本对华调查资料整理方面,虽然已经出版了一些成果,但多聚焦于某一时段、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机构,类似该课题涵盖长时段、多方面,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的成果尚未见到.因此,该课题一定会为学术界提供新的资料、新的贡献、新的价值,也一定会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深入展开.借此机会,我谈几点建议,供课题组参考.

第一,在整理日方调查资料方面.该课题所涉时间跨度较长,因此,应当注意不同时段之间的连续和变化,尤其是对日方调查出发点和侧重点的变化要予以关注;子课题的内容多集中于日方对华商业和经济等方面的调查,政治类、军事类等内容较少,对这些方面应当引起注意,适当增补;课题中涉及的调查机构多属于日本官方性质,实际上,譬如日本商会等民间调查机构也曾组织考察团、调查团到中国进行调查,对此,应当在后续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引起注意,或者至少应当在课题申报书中做一个明确的限定和说明.

第二,对日方调查资料研究方面.日本对华调查在日本侵华,以及对华经济扩张过程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对此,既往研究往往比较笼统和模糊.换言之,整理日方对华调查资料固然重要,运用这些资料展开深入研究也是该课题的应有之义;运用日本调查资料展开研究时,要避免忽视间接资料,尤其要注意将直接资料与间接资料相结合.此外,还应当时刻注意日方对华调查资料的真实性问题,调查资料的真实性往往与调查者的态度及其调查的深入程度密切相关,其真实性则可以通过比对不同调查者对同一地区或者同一问题的调查资料,逐一进行甄别.

第三,在课题预期成果呈现方面.学术界关于日方对华调查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已有不少成果,因此,那些尚未公开出版的资料,特别是档案资料就显得特别宝贵.我建议,课题组将整理出版的重点放到那些尚未公开出版的资料上去,如此,将会形成一份非常宝贵的学术成果.根据课题设计方案,预计整理出版400万字.对这一计划应当作进一步细化与区分,譬如,可以考虑编写一份有关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的目录索引.此外,在研究中还应当包括一定数量的研究报告和研究著述等.总而言之,既要重视资料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又要注重资料的珍贵性和稀见性,唯有如此,才能体现出课题研究成果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从对华调查的主体日本来说,其出发点是侵略中国,这是毫无疑问的.该课题通过对相关调查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有助于进一步揭露日本侵华图谋.同时,日本的态度在侵华过程中是否一以贯之,是否有所变化,通过该课题的资料整理与研究,也有助于阐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此外,日本对华调查的动机是侵略性的,而其调查的对象则是客观的,也就是说,这些调查资料对于我们研究近代长江流域区域史、社会史,乃至对于研究建设长江经济带、长江中下游经济圈等当代问题,具有一定的帮助和利用价值.

撰写有学术、有见识、有深度的研究成果(4)本文系作者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开题报告时的讲话,发表时略有改动.

张耀铭

(《新华文摘》原总编辑、二级编审)

根据首席专家石嘉教授对"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课题的报告陈述和各子课题负责人的补充发言,并仔细阅读课题申报书后,我觉得该课题的开展具有重要价值.该课题资料整理和挖掘时间跨越长达50年,整个课题设计逻辑严谨、框架合理,对研究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活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同时,整个课题项目的研究团队年龄搭配合理、内外专家结合、学科交叉碰撞,有助于课题研究设计良好推进.课题首席专家石嘉教授有留学日本的经历,日语翻译能力过硬.近十年,他收集、整理和翻译了数百万字的日文文献档案资料,能够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坚实的研究基础;各子课题负责人专业知识扎实,大都是长期研究中日关系史、抗日战争史、近现代日本史、区域经济史等领域的专家.因此,我认为课题组能够顺利推进研究计划,完成预期研究目标.此外,我提几点建议,希望能为课题组提供帮助.

第一,重视资料的翻译、汇编和统筹工作.资料翻译方面,目前课题组最大的难度就是对原始日文档案资料的翻译和解读.除了首席专家石嘉的日文不错之外,我认为每个子课题组应该有一位日文相对较强、较扎实的学者,以保证原始日文档案资料翻译的准确性.如果子课题出现人手不够的问题,建议聘请一位日文翻译能力较强的学者帮助课题组翻译把关.在资料汇编方面,要坚持可信性原则,课题最后的研究成果多达12卷资料汇编、共计400万字,必须注重资料的真实可信.要坚持系统性原则,做到资料丰富翔实,更要呈现排列有序、层次分明,各子课题之间应该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要坚持全面性原则,我感觉当前课题的资料还不十分全面,比如课题资料应当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商业等多方面,现在的资料还需要增加,资料的收集整理要实现平衡性.在资料统筹方面,比如我在担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时,承担过社科规划办交派的关于重大课题最后期限审读的任务,发现许多重大课题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类似问题应当引起注意和重视.因为课题参与学者较多,课题牵头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整个课题进行统稿,各子课题各自发挥,结果导致课题的资料编排、体例规划、数据统计等各方面不统一.加之学者之间水平不一,不统筹就会造成研究成果的参差不齐,导致课题延期.因此,在课题开始之前,一定要对资料统筹方面提出明确要求,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问题.

第二,重视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当前,大数据分析被广泛运用到各学科领域,课题组在资料汇编的基础上,也应该尝试在数据库平台建立后,掌握并且使用包括数字人文方面的大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一些必要的探索,为以后资料整理和汇编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课题涉及学科较多,比如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地理、情报等学科.因此,在面对这么多学科时,应该遵循问题意识来整合学科,不能用学科来切割问题.应该明确,深刻认识任何一个重大的问题都需要多学科的协同,重视课题资料整理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用跨学科协同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这是可行的方法.

第三,重视各子课题的专题研究.子课题之间要避免同质化,整个课题的目标要非常明确.各子课题的研究成果如果是3-5篇学术论文,那就是对1895-1945年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的整理和研究,都是为了进一步揭露日本侵华图谋.那么,各子课题在设置论文选题时,一定要避免同质化问题.此外,还应当注意专题研究简单化问题.课题研究的结论不能过于简单,这就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比如,日本学者对中国的研究,特别是对江南史的研究,不是起自1895年,而是在更早之前就有相关研究了.因此,我们要做一些深入的思考.日本学者对于江南史的研究同课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对研究1895年到1945年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活动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利用课题整理的档案资料推进中国近代史、中日关系史、抗日战争史,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区域史研究?回答这些问题,是有价值的.

希望课题组能够以高站位、高标准、高要求,撰写出有学术、有见识、有深度的研究成果.

精心收集分析史料,凝心聚力打造精品(5)本文系作者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开题报告时的讲话,发表时略有改动.

仲伟民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

本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的整理,可以弥补当前在研究资料方面的不足,这将会对抗战史研究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当前,学术界关于日本在中国华北、东北的调查资料较多,但是,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尤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资料相对来说比较少,本课题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首席专家石嘉教授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课题组成员非常优秀、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我相信,本课题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学术成果.在相关专家建议的基础上,我再补充几条意见供参考:

第一,适当调整本课题框架内容.开题报告暨研讨会最重要的目的,是让专家、学者来"会诊"一下,"瘦瘦身",提出相关研究建议.本课题选题较为宏大,课题设计比较全面,主要是对既有资料的整理研究工作,因此,我建议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框架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瘦身",从而有利于课题组更好地完成课题.

第二,重视资料整理的重要性.史料整理是史学研究的基础.课题组负责人和成员都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在进行资料研究前,需要着重进行资料整理,着力突破几处难点:一是课题资料分散在国内外各地,收集所需精力较大;二是在收集资料后进行整理,需要根据资料细节进行编目;三是课题资料高质量翻译难度巨大,对难度要有预判.

第三,注重资料收集的侧重点.增强资料收集的集中度,主要针对已知的、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有效收集,提高收集效率.在收集内容的选择上,要尽量侧重于重点方面,避免过于宽泛.

我希望课题组在开题报告暨研讨会结束后,实事求是地根据专家、学者的建议进一步优化课题框架内容,使之既符合规划办的研究质量要求,又符合课题组的研究现状,有利于最终整理出成果,为课题最后顺利验收奠定扎实基础.

做好重大项目,争取更大突破(6)本文系作者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开题报告时的讲话,发表时略有改动.

陈红民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导)

首先,我就本次"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项目开题报告暨研讨会的召开,对课题组、对江西师范大学表示祝贺.下面,我就简要地谈三点看法:

第一,课题对抗战史研究、日本侵华史研究意义重大.无论是从战略地位、经济地位,还是从政治地位来看,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中国的地位都非常重要,所以,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占领和侵略是日本侵华的重要步骤.关于日本在中国的调查活动,此前学术界主要注重对满铁的研究,因而关于满铁在东北、华北地区调查资料的研究成果颇丰.鉴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殊性,过去在抗战史研究、日本侵华史研究中,对于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因此,本课题弥补了研究领域的空白,对抗战史研究、日本侵华史研究是比较重要的"拼图",课题研究非常重要.

第二,课题组前期准备充分,课题设计完备.首席专家石嘉教授拥有日本爱知大学博士留学经历,曾主持完成"抗战时期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与研究"等项目,本课题研究前期成果丰富、研究基础扎实、团队成员实力较强.同时,课题研究目标明确,以日本调查的主体——军方、政府、外务省、特殊会社等为依据,重点关注日本驻华领事馆、军方情报机构、兴亚院、满铁、东亚同文会等调查机构团体,由此设计五个子课题展开研究,每个子课题分为资料整理和专题研究两部分,课题设计全面、细致,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提几点建议供课题组参考.一是斟酌研究的时间段.目前课题研究的时间段"1895-1945年"跨度较大,在这50年期间日本的国力、国家目标和对中国侵略的想法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在不同时期,日本对华调查的目的并不完全一致.而现定时间段工作量巨大,我建议改成"1927-1945年",把将近20年较为完整的时间段作为主要目标,从而提高资料收集效率.二是以资料典藏地为主体收集资料.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现有的主体分类可能会影响效率,造成人员和资金浪费,我建议以地区资料典藏地为主进行收集,再进行分工分类、整理研究.三是增强课题组统筹安排.课题组要统筹安排,注重时间合理分配,注重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四是加强本项目对江西师范大学学科建设的贡献作用.通过本项目研究,既产出研究成果,又培养科研人才、组建研究团队,使江西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实现重要学术、人才突破.

做好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的顶层设计(7)本文系作者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开题报告时的讲话,发表时略有改动.

张 生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本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过去主要依赖中文资料,后来延伸到以英文为主的西文资料.现在,日文资料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特别重要.二是对其他学科研究具有学术价值.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的核心地带和精华所在,日本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调查不仅是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有其研究价值,而且它对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史、社会史等各方面研究都具有独特的价值.本项目的开展,不仅可以造福历史学界,而且将来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课题组首席专家石嘉教授研究成果较丰富,子课题负责人构成的阵容强大,我相信课题组一定会把项目研究做得非常好.以下提几点个人想法:

第一,研究项目要聚焦有限目标.本课题从理论上讲,具有巨大的学术潜力和成果产出可能.这可以从长计议,在做好总体设计后逐步推进.以日本对中国觊觎时间之久,蓄谋时间之长而言,相关材料一定非常多,除广为熟知的亚洲历史资料中心的资料之外,日本在那个时代也有大量的出版物和尚未公开的档案.我看将来可以把这些资料收集齐全,通过申请国家社科基金或其他方式资助,把这个课题真正作为一个中长期的、造福学人的大事来做.但就完成本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来讲,要聚焦有限的目标,将重点问题解决好.

第二,充分利用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学术界已有较多相类似的研究课题,这些课题实际上也包含了部分本项目所涉及的内容,与承担同类课题的学者有效合作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要加强与相关研究学者交流与合作,把他们当初已经意识到而没有纳入课题的,或者不便纳入课题的一些问题研究好,充分参考、借鉴学术界既往研究成果及文献资料.如此,一方面,可以规避重复的劳动;另一方面,可以把已经掌握的线索和材料有效使用起来.

第三,期望产出有相当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掌握日本有关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产出有影响力的成果.目前,从相关领域既有研究成果来看,基本上都是立足于中国历史的角度,即从受害者(被侵略者)角度来研究日本为服务侵略战争如何逐步展开调查的,此视角的相关研究已经比较充分.因此,我认为,还有必要从日本历史的角度做一个相应的研究,即从加害者(侵略者)角度对日本设计、运作、实施这些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以探究当时日本的调查除了供给侵略战争之用以外,还有其他什么用途?这样就可以呈现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研究成果,使这批资料的价值进一步凸显出来.

总而言之,本项目研究很值得期待,我相信一定会产出对学术界有帮助、有价值的丰硕成果.

推陈出新,保质保量,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8)本文系作者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开题报告时的讲话,发表时略有改动.

李少军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

对于石嘉教授主持这一课题的价值与意义,我非常赞同各位专家的全面评价.2005年,我在参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相关项目时就已关注这一领域,注意到近代长江流域与日本的关系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并且曾在《江汉论坛》上撰文谈及如何深化这一研究的想法.现在看来,这一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学术界重视,已有不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一般项目不同程度地关注到相关问题.石嘉教授是我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912年至1937年间日本驻华使领商务报告整理与研究"课题组重要成员,现在,他主持的这一项目聚焦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日本调查资料收集与整理,并展开深入研究,这是非常值得肯定和令人高兴的事情.可以说,石嘉教授主持的这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顺应了学术界在近代长江流域与日本关系问题上的研究趋势.当然,本课题研究也存在一些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资料整理方面,如何在学术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推陈出新?正如部分专家提到的那样,学术界关于日本对华调查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已有涉及,比如日本驻华领事报告、满铁调查、兵要地志资料,相关整理与研究比较充分,如何突出亮点,推陈出新?再比如,日本兴亚院的相关调查是在太平洋战争时期,据我所知,其调查资料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中国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调查成果.换句话说,日本兴亚院调查报告中相当部分的内容,实际上是翻译和介绍中国学者的调查成果,它自己调查的内容究竟包含哪些呢?这是需要课题组认真关注的一个要点,也是一个难点.课题组想要将研究的优势凸显出来,就必须在全面、透彻了解学术界现有成果的基础之上,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其次,在资料翻译方面,如何确保既有数量又有质量?本课题预期成果包含400万字的翻译资料,这一工作想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其难度是比较大的,需要具备翻译能力较强的人才作为基础支撑.资料的搜集、整理,特别是翻译工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仲伟民教授在发言中提出的顾虑,我也有相同感受,即翻译资料的数量是否偏多了一点?希望石嘉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再对这一问题进行仔细斟酌.另外,为了减轻翻译方面的难度,对于所要翻译的资料,应当作进一步甄选,尽量避开已经被翻译过,以及已为学术界了解较多的资料,选择重点资料进行翻译.总之,既要确保数量,又要确保质量.

再次,如何使研究更聚焦,更具水准?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翻译能够体现出课题的价值,同时,学术研究水准也是反映课题价值的重要指标.本课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等各方面,如果研究成果过于分散,则难以凸显出研究所应达到的水准.因此,应当尝试进一步聚焦问题,力争发表一批能够引起学术界广泛重视、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反响的高质量论文.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应当善于将课题组所搜集、整理和翻译的资料运用到学术研究当中去,这同样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总而言之,石嘉教授主持的这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其选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能够为研究者提供较为原始、罕见的文献资料,而且能够推动学术界引起对近代长江流域与日本关系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我建议石嘉教授及其团队成员,第一,对要搜集、整理和翻译的资料做进一步的甄选,既要注重数量,又要注重质量,推陈出新,保质保量;第二,应当尝试聚焦重点问题,善于将已搜集、整理和翻译的资料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

力争做有思想厚度的"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重大项目研究(9)本文系作者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开题报告时的讲话,发表时略有改动.

张艳国

(南昌师范学院校长,教授、博导,江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省级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

非常感谢各位专家,以自身过往研究相关问题的经验和体会,对重大项目研究做出重要指导性、引领性研究的经验分享.对标石嘉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的问题研讨,我们圆满完成了会议既定任务,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再次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包括临时因公变动,没有出席线上会议,以书面形式给予指导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正局级),研究员、博导,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李国强研究员.

根据开题报告暨研讨会议程,下面由我做一个简要总结.

第一,整理好专家发言,形成研讨笔谈,发表出来.对于各位专家的宝贵意见,我们将在会议结束后及时地、如实地、认真地进行梳理和总结,经过各位专家审定、授权后,拟定在《南昌师范学院学报》公开发表,以期推动研究深化.

第二,注重原真态度.感谢各位专家充满着学术热忱、学术爱心的指导,我们将会综合好建议、意见,形成正式报告,呈请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我初步梳理,今天的报告会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高度肯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批准该项目,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日关系重要论述精神的重要举措.中日关系史研究要靠历史说话,要靠史料表达观点.石嘉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查资料整理与研究(1895-1945)"重大项目,是对近代中日关系有关问题进行的一个深层次、有现代话语表达功能的梳理和研究;二是出席本次开题报告暨研讨会专家一致肯定项目首席专家石嘉教授在课题获批后所做的前期科研准备和开题报告准备.他们热情鼓励石嘉教授的科研团队在后续课题研究过程中,注重历史学学科属性、历史学综合性研究,特别是运用数字技术、大平台、人工智能、网格化的管理,逐项并按门类、按预期计划推进课题研究;三是认真吸收并消化各位专家提出的十分中肯、十分科学、十分严肃、十分精准的建议,对研究开展后应予以重视的重大问题,如资料的搜集,既要注重搜集国内的资料,也要注重搜集日本的资料,还需要拓展到经济以外的领域,研究过程中注重处理好研究可行性与重难点问题.

第三,关注研究质量和特色.课题研究应体现差异化、优质化,避免趋同性、庸俗性.专家们提出的意见非常好.他们要求聚焦到中国抗日战争史、中日关系史、中国近代史主题主线上,打通近代以前中日两国间的交流互鉴,特别是关注日本学者已经展开的研究,不要概念化,不要一个原则管到底,要体现多样性丰富性的历史内容,注重还原历史,做有深层学术、有深厚思想的项目研究.

第四,充分汲取专家意见.专家们提出该课题研究应当注意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有所作为,既要开拓新的研究,又要能够顺利结项,还要打基础、利长远.这些好的意见,不仅对于课题组本身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江西师范大学乃至江西省历史学界均大有裨益.

我们将珍视各位大家、专家、名家,特别是国内非常活跃的历史学家们的友谊和情义,把专家们的意见充分吸收好、消化好、运用好、落地好,以优质的学术成果,回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回馈专家们的关心和友谊.

猜你喜欢

长江中下游地区课题组整理
阳城县“耕心微写”课题组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异常年降水及大气热源分布特征
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短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次短时大暴雨天气的中尺度分析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论青藏高原温度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影响
课题组成员
“做”与“作”的推荐用法“做”与“作”的用法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