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在大别山上绽放

2024-05-31周耘芳

今古传奇·当代文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支教团大别山支教

炎炎夏日。鄂北大地,骄阳似火。

天蒙蒙亮,谈婆婆领着孙子颜浩然等候在校门口。

打开校门,见到他们,学校老师们惊讶地问道:“谈奶奶,你这是?”谈奶奶笑盈盈地回答:“我怕浩然报不上名,亲自领来交给你们。”

学校还处于暑假模式,地處大别山腹地的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镇茶坳小学,却变得热闹起来。像往常一样,支教团的“大哥哥大姐姐”又回来了,孩子们像过年一样开开心心来到校园。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朱先文在志愿者日记里写道。

2012年那个夏季,一群富有青春活力的大学生来这里支教,一干就是十二个春秋。5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全县12所山区学校,开展暑期义务支教和暑期夏令营项目,直接服务4219名山区孩子。冬去春来,他们奉献了自己的赤诚,也得到组织和社会认可。志愿者们先后被授予全国最佳志愿者服务组织、全国“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湖北省农村留守儿童“希望家园”建设先进集体、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队”示范团队,入选2015年湖北省“希望伴飞”计划B类第一档扶持项目,荣获湖北青年志愿公益项目大赛银奖和湖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山山岭岭,沟沟壑壑,这是革命老区大悟县地域现状。而茶坳小学是当地留守儿童最多的一所学校。

午休铃声响起,孩子们纷纷涌向操场,一张张小脸仰起,眼神齐刷刷地望向二楼阳台空地上的“茶坳好声音”舞台。六年级学生张浩源与另外两名女同学正拿着话筒,抑扬顿挫地朗诵自己的作文。字字句句,给炎热、烦躁的夏天带来丝丝凉意。

“茶坳好声音”是支教志愿者们来校后建立起来的,不仅活跃了校园气氛,而且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每每提到这些变化,茶坳村党支部书记翁端伟总是说:“学校新变化得益于当初在海南大学读大一的董世洁,十一年前,是他开启了这一切。”

刚步入大学,董世洁参加学生会干部竞选,青春羞涩的他站在台上演讲,“措辞毫无章法,紧张得双腿打哆嗦”。看到自己与城市同学之间的差距,让董世洁联想起家乡,联想起自己的母校茶坳小学,还有很多与自己一样从小在闭塞山村长大的留守孩子,“或许,我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就这样,回乡支教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他心中,他下定决心要回到家乡为山里的孩子做些事情,让他们重获信心,少走弯路。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母亲,母亲回答:“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要好好读书,千万不能出风头。”董世洁想,母亲反对是有道理的,家里本身条件差,村里家家户户还处于贫困状态,没有人支持帮助,支教这条路是艰难的,也具有风险,会有吃不尽的苦,受不尽的委屈。

但是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选择了就不后悔。他利用节假日下乡调研,与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还到团委和教育部门征求意见。董世洁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万事开头难。为了组建支教团,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当地校长,通过电话和网络邀约,与朱先文、周斌斌等已经上大学的13名昔日同学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得到同学们的极力赞成。他们成为首批大别山支教团队员。

没有启动经费,董世洁带上自己的2000元学校助学金,另外13名同学纷纷自掏腰包,每人凑了100元现金,虽然说只是杯水车薪,但也给支教工作开了个好头。

当身边人一起站出来的时候,更增强了董世洁搞好支教工作的信心与决心。他觉得做这项工作,不再是一人孤军奋战,而是一群有志向的青年人,为了同一个梦想并肩作战。

开弓没有回头箭。支教团组建后,不是简单地写写教案资料,搜集整理备课素材、准备各种暑期支教用具,更重要的是面临生活、工作环境的考验。

“面对困难,只有阳光生活,勇敢面对。”首届支教团队员付义强说。宣化店镇茶坳小学条件极为艰苦,房子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门窗破损严重,时常缺水断电。

每天早晨5点钟,他们准时起床,一起动手烧火做饭,把教室、楼道、办公室、操场打扫得干干净净后,打开广播,播放大别山民歌、励志校园歌曲,陪伴着孩子们读书。

娇小的乔燕来自西北城市兰州,平日很少见到虫子,到了南方农村,白天苍蝇嗡嗡叫,晚上蚊子见人就叮。每天身上都被虫子叮咬出一个个红疙瘩,奇痒难忍。

父母疼爱女儿,几次电话里催促:“孩子,回来吧,何必受这份苦呢。”乔燕回答:“别的同学能坚守,我怎么能打退堂鼓呢。”像乔燕一样,一批批志愿者克服困难、以苦为乐,让往日沉闷寂静的校园里歌声悠扬,处处充满青春与活力。

看到这个场景,村民董儒斌逢人便说:“这些大学生不简单,硬是把学校救活了,让山里孩子开心快乐起来了。”

山里孩子,胆子小,话少,见到陌生人,畏畏缩缩,从不敢袒露心迹。

来自重庆工商大学的大二学生张中雪说:“只有主动亲近孩子,孩子们才能贴近自己。”小学三年级学生明井涵,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平时上学迟到早退是常事,不注意个人卫生,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摆尾。

了解到这名学生的状况,张中雪主动来到学生家中走访,帮她洗头,洗衣服,整理床铺。在学校,张中雪利用课余时间,陪她一起朗诵课文,教她唱歌跳舞,做游戏。一颗心终于被融化,明井涵性格逐渐开朗起来,变得阳光活泼,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五年级学生李锦航在课堂上是一个无课本、无作业本、无纸和笔的“三无”学生。志愿者陈丹发现这个问题后,主动找他了解情况。李锦航回答:“老爸说,读书没有用,在学校混几年,等个子长高后,就和他一起外出打工。”听到这些,陈丹内心隐隐作痛,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呢。

夜里,她打着手电筒,沿着乡村小道,来到李锦航家里,找到他的父亲,反复地做工作,告诉他,只有学到更多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

踏破了门槛,李锦航父子的心也焐热了。在志愿者帮助下,李锦航日夜发奋读书,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像张中雪、陈丹一样富有青春活力的支教老师,从抓学习、抓心灵教育辅导入手,用真情实感去教育感化学生,不落下任何一个孩子。

“是的,我们就用阳光教育法,首先自己快乐,然后带动学生阳光快乐。”志愿者张慧芝说。他们在课堂上认真讲好每堂课,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做健身操,唱歌跳舞,做游戏,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带领山里孩子,度过一个个快乐的夏天。

说起学生们的变化,茶坳小学校长刘青松眉飞色舞:“自从大别山支教团来学校,孩子们都像变了一个人,精神了,开朗了,学习成绩一天比一天好。”

支教大学生中有不少是生活在大都市的。白天和孩子们一起紧张学习,天一黑下来,山里无电视,无网络,只能陪着黑夜到天明。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的周晨曦深有体会地说:“天气太炎热了,我们二十名支教老师只能到操场乘凉,一起看月亮,一起数星星,嘿嘿,苦中也有乐!”

还有,洗澡也是一个问题。说到此,于佳旭开起了玩笑:“我们男同志都是享受天然淋浴……”一般都是穿着单衣,拿起水管,站在操场角落,直接凉水冲洗……

没有电子教学设备,大悟志愿者陶文就把家里唯一的一台电视机搬过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大别山红色革命故事,看到山外的精彩世界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

乡村小学条件十分有限。宿舍里都是生了锈的铁架床,睡在上面吱呀吱呀响。垫床的木板都不够,大家从山上挖来一根根竹子,铺在垫子上面,再铺一层凉席,在上面睡觉。

山乡夜晚,没有空调,没有风扇,酷热难耐,大家干脆拿上一张凉席铺在楼顶上,享受着大自然的凉意。若是突发暴雨,大家就把凉席搬进教室,把课桌拼在一起,女生睡在桌子上,男生睡在地下,度过一个个难忘的夜晚。

吃饭是一件大事。没有多余经费,只能自己动手做饭。负责日常生活的志愿者李常胜说:“我们总要等到集市散场时再去买菜,这时候蔬菜最便宜,最实惠。”

为了节省,每隔三天,才到乡镇集市买一次菜。没钱买鱼买肉,就买回最低价的土豆、黄瓜、南瓜,这类家常小菜。连续支教两年的付雨欣掰着指头打趣道:“光是土豆这道菜,大伙儿就研发出红烧土豆片、清炒土豆丝、炕土豆、煮土豆等七种做法。”

除了油和米,还要买必要的办公用品,一个月下来,一个学校,十几名志愿者,总计开支不超过两千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大别山支教团发起人董世洁每当想到这些,总是动情地说:“虽说条件十分艰苦,但十二年来,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是的,在芳畈镇支教的常晟说:“大别山是我梦想的地方,在这里帮助学生,同样教育、感染了自己,让我积累了宝贵精神财富,今后能为建设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面对艰苦条件,历届队员不仅传授支教经验,也传承着这种奉献精神。

在支教团办公室里留着他们的“传家宝”,也就是每次离开时写给后来支教队员的厚厚的信件。来自河北沧州的王鸣说:“作为七年级地理老师,对于地理课,山区孩子接触不深,今后教学中不能按部就班讲课,要提高他们的兴趣,给他们提供更多有趣的知识。”

第十一届支教团负责人黄慧云说:“大别山支教点没有空调、电扇,宿舍、桌椅不全,自己要做饭,不要怕苦。对于一些调皮孩子,不要嫌弃,不要退缩,要勇敢面对。”一封封信件,如同接力棒,传承着每位志愿者支教的经验和体会。

“在家里的时候,连开水都不会烧,来到这里支教两年,我学会做饭炒菜,打理生活了。”志愿者李雷说。在这里支教的每个日子里,每天早晨5点起床,大家轮流做早饭,上午给孩子们上课,中午陪孩子们在教室午休,下午放学后把孩子们送回家,晚上还要开例会、备课,常常忙到深夜,但他们认为,在大别山支教的日子里,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值得,无怨无悔。

张侨民每天都开着小车到高铁站接送客人。这天,一位年轻女大学生搭上他的车,得知她是来支教的,张师傅分文不收,主动把她送到东新乡支教点。像张师傅一样,十二年来免费送支教大学生,已经成为这里不成文的规矩。

张师傅说:“这些大学生千里迢迢来支教,收他们车费,良心就有愧。”大别山支教团每名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也感动了学生家长和大别山地区群众。

“老区人民真好,把我们当成自己孩子一样看待。”志愿者孔璐琴说。平常,每天早上打开校门时,学校门口常常见到,摆放着新鲜的南瓜、丝瓜、韭菜、白菜,还有鸡蛋、鱼,没留下姓名地址,这是大别山老区人民最淳厚的谢意。

被问到当地群众对支教团的看法时,茶坳村群众何家辉说:“起先,以为这些大学生是来农村作秀的。没有想到,他们这样用情,这样给力,一举一动,让我心服口服。”

每年七月初,在大学生们服务的学校,每天清晨不到六点时,学校就会出现一道靓丽风景线,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带着他们的孩子,来到学校门口排队,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娘,陆陆续续地将几百名孩子送到学校,他们打心眼地相信这些支教大学生,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孩子托付给这些年轻志愿者。

看到這些场景,来自河南濮阳、就读于武汉大学的许诺饱含泪水说:“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孩子们,太渴求知识,太需要我们了,只要有需要,我年年报名来支教。”

山里孩子有个共同特点,不会讲话,不敢讲话,也不善于表达个人情感。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支教老师刘嘉玲发现这些问题后,主动发挥自己特长,花尽心思指导学生们阅读课外书籍,每天和学生们在一起,指导他们朗诵诗歌散文,教他们主持文艺节目。

在她的努力下,学校建起校园广播站、文艺表演队。如今这些孩子,不仅能大胆地站出来表演节目,还能够自编自导,自己主持文艺节目。

志愿者付雨欣,从小跟着爷爷练得一手好书法,还会打太极拳。为把这些知识教给学生,她是每天学校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手把手地教学生练习书法,打太极拳,不仅让学生练得一手好字,还强健了孩子们的身体。有的学生参加书法比赛,还获了奖。学校也组建了太极拳展示队,多次参加各级组织举办的才艺展示。

颜春玲是四年级一名女生,可她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与男生打架,许多老师见了她就摇脑壳。志愿者付雨欣知道这个情况后,主动报名来负责这个班的教学,主动找到她与她交心谈心。

刚开始,颜春玲不接受这位新来的女老师,对付老师不搭理。为了摸清实情,付雨欣主动上门家访。十多里地山路,她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才来到颜春玲家。到了这里她才得知,颜春玲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跟着爷爷过日子,爷爷不仅不关心孙女的学习生活,还经常酗酒,酒后还打骂颜春玲。绝对不能抛弃这个孩子,付雨欣心想。她不仅从法律、家庭、做人做事等方面说服开导爷爷,还把颜春玲带到学校,让她和自己一起住,白天辅导学习,夜晚睡在一起,给她讲道理,谈人生,鼓励她好好学习,做一个优秀学生。在付雨欣耐心、细致的帮助下,颜春玲终于有了改变。在班里,她主动团结同学,发奋学习,性格逐渐开朗,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一届接着一届干。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不仅为支教点先后建立梦想图书室、微型广播站、实践课堂等平台,开设表达、哲理故事、科学、舞蹈、手工、安全教育、乡土和英语等多种特色课程,而且还举办辩论赛、红色故事汇、趣味运动会、游园会等“主题+”特色活动,帮助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安全、快乐、充实地度过暑假。

“上课的时候,他们不会那么严厉,会逗我们开心,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在这儿特别有趣,老师教的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像把知识变活了一样。”这是芳畈镇支教点学生们发自内心感受和心声。

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学生,这些反馈也让志愿者深受鼓舞。

“支教活动的确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也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可,支教老师们工作兢兢业业,管理上也很精细。”宣化店镇金山中学校长董志常深有感触地说。

“明天我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和你,要分离……”每年的8月15日左右,是支教团要离开的日子。几百名学生挤在教室里,长长走廊上站满了排队的家长,志愿者一曲《再见》,让孩子们和家长一个个抹起了眼泪。

黑板上是孩子们稚嫩的粉笔字,“希望大哥哥大姐姐明年一定再回来。”面对孩子们的期盼,即将离开支教学校的志愿者何雨菲表示:“也许明年我不一定会来,但我一定全力以赴创造条件再回来。”大学生用实际行动,造就了与学生,与当地群众的浓厚情谊。

大别山连绵数千里,无数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鲜血与生命。而今天,从发动倡议大别山支教团第一期支教以来,支教者的脚步就没有停过,而且团队越来越壮大,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支教团成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志愿者,有从这片红土地走出去的大学生。最令人欣慰的是,有11名曾经受益于支教团的学生,成功考入理想大学后,毅然回来接过支教的接力棒。

彭思雨、彭思雪双胞胎姐妹是土生土长的宣化店人。姐姐彭思雨就读于兰州大学医学院,妹妹彭思雪就读于武汉科技大学。十年前,姐妹俩在支教团陪伴下度过了四个难忘暑假。如今,她们已经是连续在支教团干了两届的“老团员”了,彭思雪还是第十二届支教团团长。她们下决心要把支教团工作干好,每天第一个起床,也是最后一个睡觉,主动担起做饭、买菜、洗碗、烧水的工作。

在干好支教团工作的同时,她们还热心地把这些外地来的大学生当成自己亲人。夜晚志愿者要进行家访,她们会主动当向导,经常一同陪伴到深夜。见到姊妹俩热情周到、永远不知疲倦的样子,有人问:“你们这样拼命干,到底为了什么?”姐姐彭思雨道出缘由,她们家中有三姊妹,在家庭困难、学习迷茫的时候,大别山支教团出现了,志愿者陪伴她们学习,开导了她们,树立她们学习的信心与决心,她们才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

就读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的颜春婷,主动发挥学医特长,师生中有发热发烧、虫咬刀伤的,她无论白天黑夜,从不叫苦叫累,主动到医院请教,问医拿药,一干就是三个暑假。

为招募更多的优秀志愿者、扩展支教点,每届支教团都要提前规划,北京的西部阳光基金会、海南的象牙塔教育集团、湖北的荣众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湖北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团省委、湖北经视等先后积极支援支教工作。

“对于山区教育,家长最需要什么,学生最盼望什么?”这是志愿者赵耀刚在黄站镇农民家调研时问到的话题。十二年来,历届队员一边教学,一边进村入户调查研究、写下有关乡村振兴、乡村教育、乡土文化挖掘整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调研报告120多篇,其中,《新时代背景下对科学丰富大悟县宣化店镇留守儿童暑期生活的方法与研究》入选2022年度湖北省青年志愿服务课题。

“我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得益于支教团援助。”如今,已经毕业于浙江大学、参加工作的李成功逢人便这么说。

大别山支教团先后成功联系到社会团体帮助,让3所学校,35名贫困学生受益,获得资助金十五万余元。联合多方力量为大悟县茶坳小学、明德小学等6所支教学校募集了3万余册适合少儿阅读的书籍,建成了梦想图书室,装了电扇,购置投影仪和大量体育器材。

在支教团的大学生志愿者中,开始大部分是来自大别山本地的大学生,后来逐渐发展到四川、江苏、新疆、黑龙江、福建……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甚至远在美国就读的中国留学生,他们通过在网上报名,笔试、面试进入到支教团后,投入到支教工作中。

“只是想在大学期间做点有意义的事。”这是支教团队员普遍的回答。第五届成员,来自甘肃的长江大学学生王永艳说:“我在网上看到大别山支教团的资料后,被大家的行为感动,自己报名过来的。”“我们在网上还没有见过面,但他们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团体,能带给人一种安全感。”来自浙江杭州、就读于宁波大学的徐烨星表示。

“老师们这种精神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宣化店镇中学学生方雯说。支教团根据当地学生、教育的特点和需求,逐渐形成一套平稳有序的传承体系、运转高效的管理体系、丰富多彩的项目课程体系和科学严格的风险防控体系,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面对大别山支教团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共青团大悟县委书记汪喆说:“大别山支教团主动参与山区教育工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同一团火焰温暖了大别山区学生,也照亮青年一代美好的未来。”

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寒来暑往十二年,志愿者们既在支教中默默奉献,也在支教中默默成长,支教团董东花、周玲玲等5名队员,先后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省优秀志愿者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克服重重困難,深入大别山革命老区,与留守少儿为伴,脚踏实地开展暑期支教工作,其感人事迹,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湖北日报》等各大媒体报道,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熙熙攘攘的人海中,命运让我们相聚,繁华都市的日升日落,印在我们心底,追求真理一点一滴,我们不会轻易放弃……”这是大别山支教团的团歌,激情澎湃的歌曲,唱出新时代大学生的心声,唱出他们对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的深厚情谊……

(责任编辑 丁怡 1596371626@qq.com)

周耘芳,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报告文学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西部散文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鸭绿江》《西南作家》《奔流》《小说月刊》《孝感日报》等报刊。出版有小说、散文作品集《沃土情深》上下卷

猜你喜欢

支教团大别山支教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从教专业化研究
又见大别山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中山大学:为开展扶贫接力提供支点
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扎根基层扶贫扶智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再见了,大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