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俄经贸合作进展分析

2024-05-31展妍男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国际合作一带一路俄罗斯

摘 要: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经历了初建、落实和高质量发展三个阶段,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建设沿线重点国家。将俄罗斯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经贸合作的进展、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对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中俄经贸合作;中俄双边贸易;俄罗斯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得到我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取得了丰硕成果与宝贵经验。[1]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要认真总结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与经验,另一方面要科学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的未来发展前景及面临的挑战。考虑到俄罗斯是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伙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俄罗斯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经贸合作的进展、特点和面临的问题,以期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十年来“一带一路”发展进程与建设成就

(一)十年来“一带一路”发展进程

从十年发展进程来看,“一带一路”建设经历了初建、落实、高质量发展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为开始标志,主要围绕着中国向国际社会阐释什么是“一带一路”展开。第二阶段以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與行动》的发布为开始标志,这一阶段“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一系列项目、规划得到了初步落实。第三阶段以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2]为开始标志,这一阶段的“一带一路”建设主要围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展开。

1.初建阶段(2013年9月—2015年2月)

201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年。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10月,他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期间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3]由此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总体来看,这一阶段的互联互通聚焦于“硬联通”层面,如加强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2014年10月24日,中国等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代表正式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丝路基金完成注册并正式开始运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互联互通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2015年2月1日,首次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正式亮相。

2.落实阶段(2015年3月—2018年7月)

2015年“一带一路”建设进入落实阶段。2015年3月28日,我国首份“一带一路”白皮书——《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发布,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方面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行阐释,受到国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在《愿景与行动》的具体指引下,“一带一路”建设在落实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

首先,一些具体的项目、文件和机构在2015年相继启动、签署和成立,成为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中巴经济走廊、中白工业园、匈塞铁路、中老铁路等项目的启动;一系列双边及多边对接合作文件,如中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的签署;亚投行的正式成立;等等。

其次,这一阶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国际社会更广泛的认同和支持。2015年7月,上海合作组织明确表示支持中国关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2016年11月,193个联合国会员国一致赞同将“一带一路”倡议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普遍支持。此外,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联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也将“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写入有关文件。

最后,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2017年5月14日至15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其间,各国达成了推动包容性全球化的重要共识,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推动实现开放、包容和普惠的全球化,为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重要机遇。此前,5月10日,中国发布《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总结了三年多来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2017年6月,中国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提出方案。10月24日,中共十九大通过决议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写入党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和坚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鲜明态度。

“一带一路”具有容纳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新形态和新特征的理论和实践框架,表现出与全球格局变化相兼容、与时俱进的特征。在全球经济绿色转型的背景下,2017年5月,中国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首次将绿色发展理念纳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决策和实践中。在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2017年12月,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埃及、老挝、沙特、阿联酋等国家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将“数字丝绸之路”的理念落实到国际合作实践中。

3.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8月至今)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提出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开始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2019年4月,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明确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具体内容。2021年4月,他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提出,中国将同各方继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并提出要建设“四种关系”。①2021年11月,他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提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要实现“三个联通”。②

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中国政府积极发挥引领作用。2019年4月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和202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不仅全面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情况,而且再次强调了其全球公共产品属性。

中国学界也从多个方面对“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总体来看,他们把“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归结为“可持续性”,提出其内涵包括“发展愿景的高质量”“合作路径的高质量”和“建设方式的高质量”,认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已由打造“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提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平台”,[5]并逐步上升为得到多方认可的一种国际合作理念。

总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其倡导的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接受。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习近平主席在论坛开幕式上,概括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了三个方面的重要经验,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二)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成就

十年来,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指引下,共建“一带一路”各国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政策沟通方面。“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同协调、加强沟通是共建的前提。中国与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充分沟通协调,达成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共识。“一带一路”倡议已获得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的认同和支持。共建国家还依托中拉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等重大多边合作机制平台,不断深化务实合作。2017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呼吁国际社会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已经初步形成,覆盖的地域广阔、国家和人口数量众多。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经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6]“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已由亚欧大陆延伸至全球所有区域。

在设施联通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困境。因此,积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互联互通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发展方向。十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铁路、公路、港口、航运、能源管道和信息网络建设全面推进,形成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基本架构的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极大提升了各国互联互通水平,降低了区域国家交易成本,促进了资源要素在各国间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了共建国家的合作共赢。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出现了一系列标志性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如中老铁路、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蒙内铁路、雅万高铁等。

在贸易畅通方面。“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明显提高。截至2023年8月底,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中国发起的《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6]2019年6月世界银行发布的《“一带一路”经济学》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将使参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加4.1%,[7]對中国与共建国家间经贸合作有明显促进作用。2013—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翻了一番。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建立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交易成本和营商成本降低。此外,中国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并与多个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进一步释放,各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额大大提升,贸易增长水平高于世界贸易增长水平。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货物贸易总额为13.8万亿元,在中国外贸总额中的占比从2014年的26%增至32.9%;中国对“一带一路”的投资存量从2014年的924.6亿美元上升到2021年的2138.4亿美元。[8]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贸易方式创新进程也不断加快。

在资金融通方面。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逐步建立。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和丝路基金运行良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多边金融机构与投资平台。截至2023年6月底,亚投行已有106个成员,批准227个投资项目,共投资436亿美元;丝路基金累计签约投资项目75个,承诺投资金额约220.4亿美元。[6]中国与28个国家共同核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建立了中国与不同地区、国家多个银行联合体,形成了与沿线国家的银行合作常态化机制。资金融通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人民币国际支付、投资功能不断提升,跨境支付业务持续扩大。目前,中国已与20个共建国家建立双边本币互换关系,在17个共建国家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6]

在民心相通方面。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文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中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走出去”,在推动跨国经贸合作的同时,为当地创造了就业岗位。美国麦肯锡公司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上千家中国公司为8个非洲国家提供了近30万个就业岗位。[8]在教育方面,中国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与45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6]“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人数持续增加。中国还通过成立中国文化中心、发展丝绸之路沿线民间组织、创建文化交流品牌、进行文化遗产合作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人文交流。

總之,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五通”方面硕果累累,通过多领域、多层次的国际合作实践不断丰富着全球治理的内涵,已经具备了全球公共产品属性,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二、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俄经贸合作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同时也是中国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伙伴。把俄罗斯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俄经贸合作的进展、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尤为重要,因为“发展对俄关系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重要国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9]“一带一路”建设十年来,一方面,中俄经贸合作成果突出,合作水平、质量和规模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并迎来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2022年俄乌冲突的爆发进一步推动国际格局调整和国际秩序转型,中俄经贸合作面临风险和挑战。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中俄如何继续拓展双边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俄经贸合作有了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平台和抓手。两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入,总量和质量均有所提升。较之于其他双边经贸合作,中俄经贸合作具有自身特点。一是中俄两国政治互信程度高,两国政府强调务实合作,看重经贸合作的作用。二是中俄建立的地方合作机制,如“东北—远东”“长江—伏尔加河”两大区域性合作机制,对双边经贸合作产生了积极影响。三是中俄积极支持双方在区域多边组织或机制下的合作,如推动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一带一路”与上合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的互动合作。

中俄经贸合作在规模不断扩大和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风险。其中,有些是规范、制度层面的,需要两国政府加强协调和监督;有些是文化、心理层面的,需要两国民间进一步加强沟通了解;有些是国际层面的,两国经贸合作能否行稳致远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此。

(一)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经贸合作的总体概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俄双边贸易额除了在2020年因受全球疫情冲击而下降外,一直保持上升态势,从2001年的106.71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1902.71亿美元。尤其是2020年后中俄贸易额增势强劲,2021年为1468.86亿美元,同比增长35.8%;2022年为1902.71亿美元,同比增长29.3%。2023年前11个月,中俄两国贸易总额达218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6.7%。其中,中国对俄出口增长50.2%,自俄进口增长11.8%。①两国提前实现了之前共同提出的到2024年双边贸易额提高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

从贸易结构看,近年来中俄两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并持续优化。其中,俄罗斯对华出口商品主要以能源、资源等初级产品为主。能源合作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在中俄经贸合作中起到“压舱石”的作用,对两国均具有战略性意义。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石油方面,2019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石油约7585万吨,2020年约8357万吨,2021年降为7964万吨,2022年达到8620万吨。2019—2022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5%—17%。2023年上半年,俄罗斯对中国的石油供应量同比增长27.3%,达到5260万吨,差不多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20%,在中国石油供应国中居于首位。天然气方面,2022年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对华出口量增长35.2%,增至600万吨,管道天然气对华出口量增长0.5倍,增至154亿立方米。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2023年俄罗斯将继续扩大管道天然气对华出口量,计划将出口量增至220亿立方米,即增加43%。[10]目前,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天然气占其出口总量的6.3%,占中国天然气进口总量的9.9%,中俄在这一领域的合作空间仍然很大。[10]基于俄罗斯正面对复杂外部环境,未来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将更多地转向中国市场。

除了石油和天然气两大领域的能源合作,中俄在核能、煤炭、化肥、有色金属、木材等领域的合作也在持续进行。在核电领域,2018年12月田湾核电站的一、二期工程已全面建成。目前,田湾核电站7号、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号、4号机组已开工建设。在煤炭领域,目前俄罗斯是中国的第二大煤炭进口国,近年来中国从俄罗斯的煤炭进口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煤炭5346万吨,占当年煤炭进口总量的16.5%;2022年进口6806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3.2%。此外,2022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化肥占中国化肥进口总额的22.73%,进口的镍及相关产品占同类进口总额的18.75%,进口的木材和木制品占同类进口总额的18.38%。从出口来看,2022年中国生产的主要消费产品在俄罗斯的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中国企业在俄投资正从传统的能源、农林开发延伸至汽车、家电、食品加工等更多领域。[11]以汽车出口为例,中国汽车在俄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上的销量达16.8万辆,是上年同期的4倍,预计2023年中国品牌汽车在俄市场的总销量将达到38万至40万辆。[12]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还包括办公和数据处理设备、通信及录音设备、电机及零部件、交通运输设备和激光设备等。以办公和数据处理设备为例,乌克兰危机爆发前,俄罗斯主要从欧盟与中国进口该类产品;乌克兰危机爆发后,该类产品自欧盟进口金额大幅下降,截至2023年5月,由2021年的24亿美元降至不到5亿美元,同时自中国进口金额从21亿美元升至24亿美元。乌克兰危机前后俄罗斯的进口来源发生了明显改变。

中俄在金融、跨境通道运输与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同样成果丰富。农产品、高科技和数字经济领域合作成为双方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

扩大本币结算是近年来中俄深化金融合作的主要方向之一。2015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签署了深化双边金融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到2018年底,中国国内商业银行同俄罗斯的2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在结算中使用卢布、人民币和美元。2019年6月,中俄两国正式签署了过渡到本币结算的政府间协议。2021年12月,中俄两国就建立本币结算机制达成共识,逐步打通制约本币结算的各种金融限制。到2022年5月,在金融方面俄罗斯使用人民币结算比例增长9倍,人民币占其外币结算总量的25%;俄罗斯进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升至23%。[13]

中俄兩国地理位置相邻,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俄之间跨境运输体系不断完善,对中俄经贸合作发挥着重要保障作用。以中欧班列为平台,中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制建设不断升级。以满洲里口岸为例,截至2023年4月,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累计突破2万列。2023年“中俄新陆路粮食走廊”项目的正式运营和中俄北极航线集装箱班轮的启动成为中俄间跨境运输的标志性成果。[12]中俄间交通运输水平不断提高,将更好满足两国日益增长的物流运输需求,带动两国经贸合作新发展。

中俄跨境通道建设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积极推进。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成果突出。2022年6月,中俄首座跨境公路大桥——黑龙江大桥正式通车,黑河公路口岸开通启用。2022年11月,中俄首座跨境铁路桥——同江—下列宁斯阔耶铁路大桥正式通车。

在西方制裁持续加码和卢布贬值的背景下,俄罗斯继续大力推进“向东看”政策。近年来,俄罗斯政府重点推动农业领域项目,希望通过加大农产品出口,一方面改善俄罗斯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培育中俄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为此,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包括农业补贴、减免税收、向农业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等。目前,中国已超越欧盟成为俄农产品、食品的最大进口国。2022年,中国自俄进口农产品按货值计算增长44%,数量增长36%。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与俄罗斯农产品贸易总额达27.2亿美元,同比增长71.9%。[12]

为了改变在高科技和数字化领域发展滞后的状况,2017年,俄罗斯先后出台了《俄罗斯联邦信息社会发展战略(2017—2030)》与《俄罗斯联邦数字经济规划》,着力加强同中国在高科技、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一方面,合作有利于俄罗斯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加速经济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中国科技企业也能借此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2019年9月,中俄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文交流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20年和2021年,中俄互办“科技创新年”,并制定《2020—2025年中俄科技创新合作路线图》。在航天领域,中俄两国就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达成共识。

综上所述,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在继续深化能源领域合作、优化合作模式的同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农业、数字化和高科技等领域合作,中俄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二)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经贸合作的特点

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经贸合作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中俄双方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中俄之间的务实合作,而经贸合作是双方重点关注的领域;其次,双方建立了中俄地方合作机制,合作地区也由两国毗邻区域发展到非毗邻区域;最后,双方都支持加强多边区域经济框架下的合作,致力于为双边经贸合作开辟新的增长点。

1.政府高度重视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19年6月,中国商务部与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签署了《关于促进双边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备忘录》,明确提出推动中俄双边贸易额向2000亿美元迈进的目标。

中俄两国高层重视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俄经贸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入落实阶段以来,中俄签署的双边文件中反复出现“加强务实合作”“推动经济和贸易合作高质量发展”“提高互联互通水平”“促进共建‘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等表述,可见中俄双方均热切期望双边经贸关系提质升级。

中俄经贸合作问题是中俄总理定期会晤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中俄间很多具体领域双边贸易协议的签订和实施都是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的推动下实现的。此外,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农业合作分委会等合作机制也在中俄经贸合作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地方合作机制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俄两国地方合作机制也有了新发展和新变化。经过多年经营,中俄地方合作机制不断成熟发展,合作区域已从两国毗邻地区深入到双方腹地,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拓展。中俄地方合作机制建设的突出成果是双方建立了“东北—远东”和“长江—伏尔加河”(以下简称“两河流域”)两大中俄地方合作机制。

2009年,中俄地方合作上升为双方的国家发展战略。2009年9月,中俄两国共同出台《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2016年6月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正式提出“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合作机制。2013年5月,首届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地方领导人会议宣布正式启动“长江—伏尔加河”地区合作机制。2016年7月,中俄两国签署《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地方合作理事会条例》,将两地区地方领导人座谈会机制提升为两地区地方合作理事会,标志着中俄“两河流域”地区合作进入全面发展阶段。2018年至2019年,中俄开展地方合作交流年活动,为两国经贸合作与发展打造新的增长点。

首先,中俄地方合作趋势的增强与俄罗斯“转向东方”密切相关。2012年,普京第一次在俄罗斯官方正式文件中提出转向东方。他在国情咨文中提到,“21世纪俄罗斯的发展方向就是向东发展。西伯利亚和远东是我们巨大的潜力所在……”在2012年和2013年的国情咨文中,普京分别将发展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定位为俄罗斯21世纪的发展方向以及俄罗斯整个21世纪的优先目标。[14]其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俄地方合作向更加务实的方向发展。中俄合作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跨境运输建设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是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取得的。也正是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加速了与中国地方合作的进程,不仅继续推进毗邻地方合作机制建设,而且形成了非毗邻地方合作机制。最后,受俄乌冲突影响,俄罗斯将更加寄希望于中俄地方合作机制的发展。2023年9月,普京在第八届东方经济论坛上再次强调远东地区的重大战略意义,强调该地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并表示俄罗斯将加大在该地区的投资和发展力度,愿同周边国家分享远东地区的机遇和发展成果,共同推动区域内的经济繁荣和稳定。

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也部分得益于中俄地方合作机制的推动。首先,中俄地方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贝加尔地区政府间合作委员会、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地方合作理事会等为中俄地方合作提供机制保障。其次,中俄地方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涵盖边境贸易、农林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采等。地方合作平台作用逐渐凸显,地方政府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俄博览会、国际创新工业展等大型展会和论坛活动,在扩大双方对接交流、促成项目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中俄地方合作地域不断延伸,从边境毗邻地区向其他地区扩展,增加了建立新的地方合作机制的可能性。[15]

3.多边区域框架下的合作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俄双方加强了在多边区域框架下的合作,为中俄经贸合作开辟了新的增长点。2014年9月11日,习近平主席在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时提出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进行对接,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16]2015年5月8日,中俄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宣布启动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方面的协定谈判。《联合声明》发表后,国内学界掀起了研究“对接合作”的高潮,积极讨论了对接合作的可行性、路径与模式、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未来影响等方面的内容。[17]

2015年5月,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谈判启动为标志的“带盟对接”正式进入机制化建设进程。2018年5月17日,中俄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迈出了“带盟对接”机制化建设的重要一步。2019年10月25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各成员国共同发表《关于2018年5月17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生效的联合声明》,[18]标志着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迈入了制度引领的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试图从区域层面实现“一带一路”的部分机制化,为“一带一路”对接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带盟对接”对中俄经贸合作升级具有特殊意义,为中俄加强区域框架下的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三)俄乌冲突前后的中俄经贸合作

1.俄乌冲突前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前,中俄经贸合作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国之间,主要表现在中俄间高度互信的政治关系与以地方合作机制和支持多边区域合作为特点的经贸合作之间存在落差。比如,在经贸合作中,中俄双方政府可能因偏重于考虑合作的政治影响,有时会忽视合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如,“带盟对接”的具体项目在推进中难以坚持市场主导,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合作项目的开展,等等。有学者指出,机制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是中俄地方合作面临的困境之一。[19]具体来看,中俄地方合作的诸多协议或规划纲要中的合作项目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比如,“两河流域”地方合作机制难以克服地理上的非毗邻局限,交流成本高,而且两个地区间也没有合作的传统,尤其是民间交流基础较为薄弱。

“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首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欧亚经济联盟国家不仅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有一定差距,而且联盟各成员国之间在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上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都不利于合作的开展。其次,受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贸易需求的制约,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对与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展开经贸合作仍存疑虑,而这种怀疑在全球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潮影响下更难以克服。最后,部分国家面临政治和安全环境复杂、制度和营商环境不健全等比较棘手的问题。如欧亚经济联盟国家普遍在财产权、知识产权、少数股东权益保护方面比较落后。[20]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一带一路”建设自身的转型也将使“带盟对接”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2.俄乌冲突后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中俄经贸合作面临更大的考验。除了上述种种问题有待解决,中俄经贸合作还要应对来自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

总体来看,俄乌冲突以来,尽管俄罗斯针对美欧的制裁迅速采取了一些反制措施,但制裁对其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活动仍然产生了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中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正常的经贸合作。2022年,中俄贸易额为1902.71亿美元,同比增长29.3%,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3%,中国对俄贸易逆差为380亿美元。

随着西方对俄制裁不断升级,整体外部环境给中俄经贸合作升级带来了不利影响。在与俄罗斯开展经贸合作的过程中,中国面临遭遇次级制裁的风险,具体体现在中企面临结算支付困难、汇率波动风险等实际困境。应该估计到的是,由于俄罗斯提前布局和制裁程序性问题,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还未达到预期效果。在西方制裁常态化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发展能力和综合国力很可能进一步受到削弱。俄罗斯面临在全球贸易中被边缘化的困境,未来俄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这无疑将影响中俄经贸合作的深入開展,未来中俄经贸合作面临更大挑战。

进一步升级的制裁和反制裁政策还将对全球能源和资源供需产生影响。部分全球供应链中断加剧了全球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和粮食等资源的供应紧张,各国开展经济活动的动力都有所下降。加之受到全球地缘政治环境恶化的影响,部分国家从主要追求经济效率与利润转向寻求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平衡。未来中俄两国在各领域合作中,除了要考虑发展的因素,也要兼顾安全的因素,要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如金融债务风险、能源供应风险、粮食安全风险、信息传播风险等。

三、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中俄经贸合作展望

(一)“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俄经贸合作共同发展的优势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一方面,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中俄经贸合作,助推了中俄在双边和多边层面的合作。另一方面,俄罗斯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中俄经贸合作部分诠释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和目标。

首先,中俄经贸合作水平显著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来,中俄双边贸易额大幅度提升,贸易规模前所未有地扩大。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蓬勃发展的十年也是中俄经贸合作快速推进的十年。尤其是2019年至2022年,中俄经贸合作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1]

其次,中俄经贸合作有了更多新的增长点。中俄经贸合作项目不断增加、合作领域继续扩展、合作形式更加多样,不仅在双边框架下实现新的突破,双方贸易互补性突出,而且在多边框架下也有新的发展。比如,中俄共同推动实现了“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并签署具体的贸易合作协定,加强了在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多边机制下的合作。

再次,中俄经贸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和目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有学者提出,“一带一路”的内涵存在“泛化”问题,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建设意图也存有疑虑。[22]中俄两国在政治上高度互信、政治关系稳定的前提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务实合作取得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使雙方面临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最后,中俄经贸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的良好发展,体现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寻求彼此利益最大公约数以实现合作共赢目标的努力。[22]有分析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在降低沿线国家的交通运输时间,提升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外资流入水平,以及促使沿线国家摆脱贫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3]

(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俄经贸合作面临的问题

有学者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可持续发展。这种可持续性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对中国的可持续性,二是对相关国家的可持续性。对中国的可持续性首先意味着“一带一路”建设要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诉求,在中国自身实力范围内实现发展。对相关国家的可持续性可以从意愿和能力两方面进行解读:首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自愿参与共建;其次,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要有能力进行双边或多边的国际合作。满足了上述两个方面的可持续性,“一带一路”才能与现行全球治理体系构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进一步被国际社会认同和接受。[24]

由此可见,中俄经贸合作要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也即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这是中俄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之一。

在俄乌冲突背景下,俄罗斯面临的国际环境恶化,国家形象和影响力受损,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俄罗斯参与国际合作的意愿和能力都受到冲击。而“一带一路”建设主要从支持世界经济增长、推进新型全球化、推动多边主义发展以及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等方面促进全球共同发展。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当前,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众多国际组织正凝聚强劲力量,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来推进经济全球化。同时,中国也积极推进“一带一路”与地区组织和机制的对接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国际秩序转型和全球治理问题不断叠加、交错影响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全球伙伴的支持和参与。中俄经贸合作也需要在此进程中发展。俄乌冲突发生后,中国始终秉持慎重负责的态度,严格根据国内政策、法令与承担的国际义务等开展对俄经贸合作。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在研究“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中俄经贸合作问题时,“需要有新的大的国际视角”。[25]

总之,未来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要符合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也要助力解决好中俄经贸合作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亚国家人士高度评价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成果[EB/OL].(2023-09-28)[2023-10-02].https://www.yidaiyilu.gov.cn/p/0JTG289I.html.

[2]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人民[N].人民日报,2018-08-28.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二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13-11-16.

[4]习近平.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9年4月26日,北京)[N].人民日报,2019-04-27.

[5]王凯,倪建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的路径选择[J].现代国际关系,2019(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2023年10月)[N].人民日报,2023-10-11.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2023年9月)[N].人民日报,2023-09-27.

[8]全球化智库.“一带一路”十周年:回顾、展望与多边化发展建议[R/OL].(2023-09-20)[2023-10-06].http://www.ccg.org.cn/archives/78915.

[9]陆南泉.《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年来的中俄关系评析[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22(1).

[10]俄罗斯副总理:2022年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对华出口量增长35.2%,增至600万吨[EB/OL].(2023-06-08)[2023-10-07].https://sputniknews.cn/20230608/1050933372.html.

[11]中俄经贸合作稳步推进[N].人民日报,2023-03-19.

[12]中俄经贸合作量质并进、成效显著[N].光明日报,2023-07-18.

[13]俄专家:俄中正在改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EB/OL].(2022-05-27)[2023-10-11].https://sputniknews.cn/20220527/1041618583.html.

[14]展妍男.俄罗斯“转向东方”的历史探析[J].东亚评论,2018(2).

[15]胡明,田文泉.新发展格局下中俄经贸合作:回顾、现状及展望[J].中国经贸,2021(3).

[16]习近平出席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N].人民日报,2014-09-12.

[17]柴瑜,王效云.“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基础、挑战与环境塑造[J].欧亚经济,2018(5).

[18]关于2018年5月17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生效的联合声明[N].人民日报,2019-10-26.

[19]米軍.公共产品供给与中俄地区合作机制建设[J].欧亚经济,2018(5).

[20]Klaus Schwab.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8[R/OL].(2018-10-17)[2023-11-10].https://www3.weforum.org/docs/GCR2018/05FullReport/The 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18.pdf.

[21]推动中俄经贸合作量质并进[N].经济日报,2023-04-03.

[22]李向阳,胡必亮,徐秀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回顾与展望[J].国际经济评论,2023(5).

[23]The World Bank. Belt and Road Economics: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of Transport Corridors[R/OL].(2019-06-18)[2023-11-10]. https://www.worldbank.org/en/topic/regional-integration/publication/belt-and-road-economics-opportunities-and-risks-of-transport-corridors.

[24]李向阳.“一带一路”的研究现状评估[J].经济学动态,2019(12).

[25]陆南泉.研究“一带一路”战略与推进中俄经贸合作应关注的两大问题[J].西伯利亚研究,2017(3).

[责任编辑  张  华]

Analysis on the Progres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China-Russia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in the Past Decade

ZHAN Yannan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200)

Abstract: The year of 2023 marks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Initiative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initial establishment, implement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t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nd has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s. Russia is Chinas largest neighbor, a country jointly building the Initiative and a key country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Taking Russi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gress, characteristics and possible problems of China-Russia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itiativ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Initiative.

Key Word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hina-Russia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Russia

猜你喜欢

国际合作一带一路俄罗斯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grams in Software Colleges of China
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风险及应对策略
关于高校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议
探析农业类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培养农业人才的路径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