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制转型进程中的俄罗斯经济

2024-05-31陆南泉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苏联俄罗斯

陆南泉

摘 要: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苏联的经济状况不断恶化。在苏联解体前的1990年,苏联各政治派别针对采取何种方式和怎样的政策进行经济体制转型提出了各种主张和方案,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与斗争。这些争论涉及社会主义国家要走怎样的经济体制转型之路、建立怎样的社会制度、是在原有的框架内推进体制转型还是进行根本性的改革等重大问题。这一时期围绕体制转型展开的争论与提出的相关方案,为叶利钦出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后推行被称为“休克疗法”的激进改革,提供了舆论上和理论上的支持。

关键词:苏联;俄罗斯;俄罗斯经济;经济体制转型;向市场经济过渡

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开始进行全面的制度性变革,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准确地说,俄罗斯的经济体制转型,始于1992年初叶利钦推行被称为“休克疗法”的激进改革。要更好地理解叶利钦在俄罗斯推行经济体制转型的方式和实施的一些具体政策,对俄罗斯出现的经济转型危机作出客观的分析,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对1990年苏联各政治派别提出的经济体制转型方案和政策主张,进行必要的梳理和解析。

一、进行制度性变革前提出的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若干方案

1991年,笔者作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的特约研究员,受其委托组织编译了《苏联向市场经济过渡文件汇编》,包括以下四个文件。

一是《稳定国民经济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方针》(以下简称《基本方针》)。①这是由戈尔巴乔夫于1990年10月15日以总统名义提交给最高苏维埃并于10月19日获得通过的正式文件,用以指导全苏向市场经济过渡。

二是《400天——使苏联经济加速转向市场原则的构想(联盟政府的纲领)》(以下简称《400天纲领》)。①该文件的主要执笔者是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年轻学者、时年38岁的经济学副博士Г.亚夫林斯基。他于1990年7月14日被叶利钦任命为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副主席,10月17日提出辞职,至12月31日不再担任这一职务。根据《400天纲领》作者自己的说法,该纲领就是要让人们进入办公室后,知道当天、一周和一月之内应该完成什么工作。该纲领起草完成后,先由时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的阿巴尔金审看,他表示要先放一放,未加认可。后来,该纲领通过一位经济学家落到了时任俄罗斯联邦经济委员会主席的鲍察洛夫手里。他把Г.亚夫林斯基介绍给了叶利钦。

三是《向市场经济过渡——构想和纲领:人、自由、市场》。②该文件是由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共同委托总统委员会委员C.沙塔林牵头起草的。C.沙塔林召集了一批学者,从1990年8月2—31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在Г.亚夫林斯基的《400天纲领》的基础上,起草完成了该文件。该文件提出用500天的时间使苏联实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故被称为“沙塔林500天纲领”(以下简称《500天纲领》)。

四是《苏联关于形成可调节市场经济的结构和机制的政府纲领》(以下简称《政府纲领》)。该文件由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雷日科夫于1990年9月签署发布,约6万字。

前三个文件均在苏联报刊上发表过,已全文译为中文。最后一个文件,至今没有正式发表,是笔者访苏时看到的,只将其摘要译出。以上四个文件,总共约有30万字,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苏联经济体制转型的方方面面。当时,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把这四个文件汇编在一起打印成册,是为了向有关部门提供关于苏联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各种设想与方案的一套完整材料,以便对苏联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进程与其间的各种观点进行研究和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四个文件的主题都是经济体制转型,部分内容在表述上有类似之处,有时会给人以重复之感。还需强调的是,上述第三个文件一会儿叫《400天纲领》,一会儿又改名为《500天纲领》,让人感到当时苏联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争论颇不严肃。实际上,这些争论涉及社会主义国家要走怎样的经济体制转型之路、建立怎样的社会制度、体制转型是在原有的框架内推进还是进行根本性的改革等重大问题。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于1998年改为国务院议事机构,另成立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作为其办事机构,该机构后来又被并入国家发改委。《苏联向市场经济过渡文件汇编》是否还有存档,亦不得而知。由此,国内很少有人研究这段重要历史。幸好,笔者手头还保存有这一材料。上述四个文件内容广泛且庞杂,因此,笔者仅将其中的若干主要观点以摘编的形式呈现给读者,③同时作一些必要的分析,以更好地推进对苏联和俄罗斯经济体制转型历史的研究。

二、各方案出台的历史背景

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一改革方针的提出,有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苏联国内各政治派别就以什么方式转向市场经济,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与斗争。这在1990年表现得尤为突出。

1985—1989年,由于受到各种阻力,苏联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苏联的经济形势日益恶化。由此,苏联不得不寻觅新的路径,以进一步推动改革和扭转经济恶化局面。

1989年12月,苏共中央全会和苏联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为期6年的政府健康化计划。该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1990—1992年为第一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扭转经济形势,稳定经济。在经济改革方面,这一阶段以实行行政命令为主,以经济杠杆调节为铺,并采取一些紧急措施,着重解决財政赤字和市场严重失衡等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奠定新经济体制的法律基础,制定《苏联所有制法》《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土地立法原则》以及对《企业法》进行重大修改等。1993—1995年为第二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凭借第一阶段所创造的条件深化经济改革,解决经济改革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健康化计划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经济改革和调整经济两者分开,大致上确定了先调后改的顺序。

1990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通过了一项行动纲领草案,提出“争取确立有效的计划-市场经济”。该草案中关于经济改革的相关内容,大体与健康化计划相同。该草案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根本的经济改革的结果应当是以“计划-市场经济”来取代本身具有垄断性且缺乏主动精神、消耗大且不利于经营以及忽视消费者利益的命令主义分配制度。

第二,“计划-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多种多样的所有制形式、独立商品生产者的竞赛、发达的财政体系,它应有能力激发个人和集体对利益的关心。不对所有制关系进行深刻变革,经济改革就无从谈起。苏共主张采用多种多样的所有制形式。这些形式之间开展平等、合理的竞争。采用何种所有制形式是公民的自由,也是劳动者的自然选择。

第三,经济改革中一个最复杂的问题,就是要找到调节经济活动的方法,实现计划方法和市场方法的有机结合。

第四,为了组织起真正的市场经济,必须形成包括消费品、生产资料、有价证券、投资、外汇和科研成果市场在内的一套完整体系,加速财政、货币和信贷体制的改革。

第五,进行关于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是实行市场调节的必备条件。人为制定价格水平和比例,向一些企业提供无效益的补贴,从另一些企业那里破坏性地收缴资金,这些都会导致经营单位执行错误方针,搅乱了对经营效益的评价,保护了科技落后的现象,妨碍了对国际分工的利用。商品生产者(包括外国厂家)之间的竞争,应当成为价格增长的重要调节器和抑制因素。

从1989年12月健康化计划被通过到1990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提出“计划-市场经济”模式,在此期间,苏联理论界和各政治派别之间展开了尖锐争论。健康化计划实施一段时间后,苏联的工农业生产继续滑坡,稳定与整顿经济的主要措施都未见效,财政赤字不断增加,货币发行难以控制,通货膨胀率不断提高,市场供应更加紧张,指令性计划的效力大大降低。在整頓措施软弱无力的情况下,先稳定经济之后再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设想难以实现。于是,不少人提出要加速向市场经济过渡。另外,不少苏联学者指出,“计划-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容易造成误解,即被认为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混合经济。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运用行政计划进行调节的经济模式,与过去的传统计划经济难以划清界限。苏联的激进派不认同这个提法。1990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苏联总统后,总统委员会和联邦委员会多次讨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问题,都主张加速过渡进程,并决定把“计划-市场经济”改为“可调节的市场经济”。这一更改得到了戈尔巴乔夫的赞同和支持。

1990年5月,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雷日科夫代表政府作了题为《关于国家经济状况和向可调节市场经济过渡的构想》的报告。该报告立即引起了激烈争论,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批评意见。最主要的意见集中于价格问题,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全面提价的方案。这给苏联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报告发布后,立即出现了席卷全国的抢购风潮,给苏联社会带来巨大震荡。另外,这个方案基本上没有摆脱之前健康化计划的“先调整后改革”的框架,把过渡期拖得较长。不少人特别是激进派认为,这将使苏联难以在短期内摆脱经济困境。但是,当时谁也拿不出一个各派政治力量都能接受的方案。在此情况下,6月13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委托政府在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修改,在9月1日之前再提出关于形成可调节市场经济结构和机制的具体计划。

1990年7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八大,肯定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总方向,并通过了《关于党进行经济改革和向市场关系过渡的政策的决议》。

1990年8月底,由C.沙塔林牵头起草的在《400天纲领》基础上形成的《500天纲领》问世。同时,经过修改的苏联政府的纲领即《政府纲领》也准备就绪。围绕《500天纲领》和《政府纲领》,各派政治力量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戈尔巴乔夫则采取了折中办法,在吸收这两个方案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于10月15日以总统名义提出了《基本方针》。10月18日,《真理报》公布了该文件。《基本方针》取消了“可调节的”这个定语,直接使用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表述。作此调整的主要原因是,现代市场都是可调节的。苏联学者布尼奇就指出:“‘可调节的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个站不住脚的概念。文明世界的市场都是可调节的。”①

从“计划-市场经济”到“可调节的市场经济”,再到“市场经济”,围绕确立什么样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问题,苏联各方面争论了数月之久。《基本方针》获得通过之前,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会议即决定,从10月1日起俄罗斯联邦单独执行《500天纲领》。而《基本方针》获得通过之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仍然处于停滞状态。

三、各方案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一)都强调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必要性

《基本方针》指出:近几年来,“苏联人民历尽艰辛而获得并赞同的改革方针,使革新社会的强大力量得到解放。这一方针的实施使国家从僵化和停滞的状态中摆脱出来”。“由于国内的政治改革,广泛的民主化和公开化进程正在迅速展开,公民的政治权利在扩大,各族人民的权利在加强。所有这一切,为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经济的高涨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行政命令体制的严重后遗症、现行经济改革措施的不彻底和执行不果断,乃至经济领导方面的错误、对法律的不尊重等,引起了全国深刻的经济危机。”《基本方针》还指出:“国民经济状况在继续恶化,生产规模在缩小,经济联系遭到破坏。分离主义加剧,消费市场严重缺乏。预算赤字的上升和国家支付能力的下降,已到了危险的程度。反社会的现象和犯罪率在增加。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困难,他们的劳动兴趣在下降,对未来的信念在崩溃。经济处于极端危险的状况,旧的行政管理体制已被破坏,而市场条件下的新的工作动力机制尚未建立起来。需要在社会和睦的基础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稳定局势和加速向市场经济前进。”雷日科夫对当时的苏联经济十分忧虑。他直言:“国民经济的状况很可怕,比战后还差。管理跌落到最低点。纪律瘫痪了,政府吃力地维持着国民经济的运转。”[1]341

《500天纲领》指出:“当前我国的经济和政治不稳定,不应被视为一般的或深刻的依靠内部企业能够克服的危机。我们发现这是社会经济体制包括国家民族体制、经济和意识形态体制的总危机,这一危机暴露出所有现存结构是缺乏生命力的。其生命力的缺乏,在一定时期内被粗放地使用人力和自然资源掩盖起来。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潜力,在60年代已消耗殆尽。最近2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我国未能跟上世界科技革命的步伐,已经丧失结构改革的机会。我国在工艺水平、商品质量、生活标准方面与发达市场国家的差距已达到临界点。”“70年代中期以来,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出口原料和载能体,和世界市场相隔绝。80年代,实际上出现了经济零增长,发生了‘吃掉国民财富的情况。许多部门的生产设备已经有15—25年没有更新,许多地区的土壤肥力下降了1/2—2/3。由于掠夺性使用自然资源,许多地区的环境负荷已超过限度。数千万人生活水平低下,不能满足自身需要,缺乏劳动刺激,导致了社会退步。”

在分析了当时的苏联社会经济形势的基础上,《500天纲领》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们还没有创造出比市场经济更为有效的东西。市场经济能在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提高劳动积极性和经营积极性方面发挥了强大的刺激力量,大大加速科技进步。这种经济所特有的自我调节机制,可以出色地协调所有经济主体的活动,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保证国民经济平衡。很明显,只有向市场经济过渡,与世界经济有机联结起来,才能保证按照劳动人民的需要来生产,从而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消除短缺。也只有向这种机制过渡,才能为各主权共和国在更新后的联盟范围内自愿联合奠定基础。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应当为建立市场经济及保证其有效运转创造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政府纲领》则在最后指出:“纲领的最终目标是建立高效率的市场经济。在这里,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根据劳动贡献获得自己的福利。纲领的实现,在许多方面要取决于苏联人民、所有进步的社会组织和运动的团结。”

关于向市场经济过渡,《基本方针》明确指出:“除了向市场经济过渡,别无选择。全世界的经验已经证明,市场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我国向市场经济过渡完全是由人的利益所决定的,目的在于建立起面向社会的经济,使全部生产面向消费者需求,克服商品短缺和消除排长队的耻辱,切实保证公民的经营自由,为激发劳动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和高生产效率创造条件。”

《500天纲领》和《政府纲领》都主张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向市場经济过渡,这是它们最主要的共同点。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二者存在很大差别:

1.从政治视角看,《政府纲领》主张,为了有效解决各个共和国和整个联盟的共同性问题,各主权共和国应授予联盟一系列调节国民经济的权力,应建立覆盖全联盟的市场;而《500天纲领》则坚持,各共和国在经济上独立自主,联盟是主权共和国的经济联盟,共和国是调节经济的主体。《500天纲领》提出,处理各共和国和中央相互关系的主要原则是,谁也不领导谁,谁也不指挥谁。整个纲领是建立在尊重各共和国通过的主权宣言的基础上的。不管来自中央的命令如何正确,经济改革都不可能在这些命令的基础上进行。

2.在价格改革这一重要问题上,《政府纲领》认为,应先从修订各种价格开始,在此基础上逐步放开价格,使愈来愈多的产品改行调节价格和自由价格;而《500天纲领》规定,要在纲领实施的第100—250天内,实行价格自由化,即放开价格。

3.《政府纲领》不赞成在农业中实行土地买卖,认为刺激农业生产主要靠实施灵活的社会政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注销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债务,积极支持农户(农场主)发展生产等;而《500天纲领》主张实行土地改革,农工综合体各生产单位和企业的土地、固定基金实行非国有化,消除土地占有方面的垄断现象,而改造土地所有制关系的具体形式、期限和方法(涉及土地出卖问题和土地私有制问题)由主权共和国确定。

4.《政府纲领》认为,在生产不断滑坡的情况下,很难在短期内大幅度压缩财政赤字,只能通过采取严厉的紧缩开支政策,逐步减少赤字。1989年苏联财政赤字为920亿卢布,1990年规定为600亿卢布,而实际为581亿卢布。《500天纲领》主张,要尽快压缩财政赤字,采取紧缩政策,提出在1990年把财政赤字压缩到500亿卢布。

5.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期限方面,《政府纲领》的计划是,将1991年作为形成市场经济体制的起点。在这一年,应形成市场关系,为促进物资和财政平衡、巩固货币制度、实现消费市场正常化创造必要的前提;在广泛发展企业经营和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方面采取实际步骤,建立市场基础设施,进行关于价格形成的综合改革,完成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利用新的对外经济联系形式。1992年和以后的12年,是发展市场机制的阶段。这一时期,应在经济非国有化、发展竞争和克服垄断、采取有效的国家调节措施的基础上达到商品货币平衡,实行重大的国民经济结构变动。

而《500天纲领》规定分以下几个阶段向市场经济过渡:前100天(从1990年10月1日到1991年初)——实施非常措施计划。在此期间,采取整套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非常措施。按照设想,预算赤字将被压缩到计划水平,限制货币的措施会取得成效,各加盟共和国会协调行动,人民会对此计划表现出信任。但如果这些设想不能完全实现,就要采取更强硬的其他措施,政府应对此有所准备。第100—250天——实行价格自由化和硬性财政限制。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已经达到的成绩,努力适应新的条件,不断扩大改革的潜力,为形成兴旺的市场创造良好条件。考虑到这一时期物价会上涨,可能会出现社会冲突,为了使改革形势不发生逆转,应当在控制收入增长方面达成社会协议,同时在控制货币量方面采取一整套措施。第250—400天——稳定市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基本实现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的稳定,扩大市场关系领域,建立新的经济联系及相关制度。第400—500天——开始发展。这一时期的基本任务是,巩固经济与财政的稳定性,加速形成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以上是对四个方案异同点的整体分析。下文将针对四个方案涉及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梳理。

(二)关于国企改造

四个方案都认为,为了向市场经济过渡,必须对国企进行改造,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同时存在的局面。

《基本方针》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支持企业经营活动,实行非国家化、民营化和发展竞争”。“只有在商品生产企业、组织、公民的基本部分具有经营活动自由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向市场经济过渡并使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有效运转。”企业“应该拥有使用属于它们的、租赁来的或者交给它们使用的财产的自由,拥有自主确定生产计划、选择供货人和用户、规定价格、支配税后利润、解决有关经营活动和发展生产的其他问题的自由”。这“不仅有助于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必要条件,而且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其潜力”。

《基本方针》对如何推进国企改革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在近期内就宣布在全国有从事经营活动和发展企业活动的自由,规定各种组织和公民有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由,可以按照申请注册的手续组建企业,不允许国家管理机关干涉企业(不论其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如何)经营。上述条款要通过颁布苏联总统令而生效。在总统令中还将规定一些条款,为自由选择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创造条件,为在竞争和付费的条件下各种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平等发挥作用及得到物力、财力、信息資源和其他资源创造条件。各共和国要结合自身特点将这些条款具体化,并与地方管理机关一道采取措施,支持企业活动。”

《基本方针》还指出:“为了形成自由商品生产者这个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因素,需要尽快把大部分企业从国家包办下解放出来,实行民营化。同时不必把民营化理解为向私有制过渡,而应理解为把国家财产以各种条件向集体、合作社、股份公司、外国公司、私人转让或者出售,由此来改变所有制结构的过程。这些经营主体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它们在自己的经济活动中是自主的,要以日常收入和自己的财产对经济活动的结果负责。这就能保证合理利用资源并防止资源被无根据地重新分配到消费中去而损害生产潜力。”

关于国企改革的途径和方法,《基本方针》作了以下论述:“非国家化和所有制的改造可以通过不同方法来实现。非国家化的具体方针将取决于各共和国和地区的特点、各部门或生产单位的特点、企业的规模、资产状况和其他因素。”“非国家化计划正在展开,在联盟和共和国一级以苏联总统令和加盟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指令的形式通过有关决议。这些决议明确了非国家化的目标、原则和基本方针,强调了《苏联所有制法》规定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平等,承认私有制,明确提出保障法人和公民以及外国人的所有权。”

关于国企改革的组织工作,《基本方针》指出:“非国家化的全部具体工作,在联盟一级由苏联国有财产基金组织来领导;在各共和国也要成立类似的机构。”“国企改革的步骤是,首先,在那些最适于非国营机构发挥作用的领域,刻不容缓地采取非国家化和民营化的措施。这些领域包括商业、公共饮食业、日常生活服务业、建筑修缮业等。今年就要把各工业部门和其他领域的大中型企业改造成为股份公司和合伙公司。”

《基本方针》指出:“在实行非国家化时要确保国家机关和社会方面的严格监督。劳动集体及其成员在购买财产和股票时有优先权。要利用各种形式,如使用企业资金、分期付款、折扣出售和提供贷款等形式向他们提供帮助。”“要准备广泛采用竞争和拍卖的方式,相应的措施要公开实行。为了让被出售的财产的市场价值不被故意压低,这一过程将根据供求情况分阶段推进。”

1990年苏联全国固定基金账面价值(不计入土地、矿藏、森林和公民个人财产)大约为3万亿卢布,考虑到磨损,约剩2万亿卢布;企业和组织的流动资金为8000亿卢布;全部财产中大约有90%为国家所有。因此,《基本方针》提出:“非国家化进程可能会延续很长时间。将在考虑全体公民利益的情况下,寻找和检验加快这一进程的各种方法。”“在国民经济非垄断化和展开竞争方面要采取专门的措施。这些措施旨在预防、限制和杜绝经济活动参加者利用自己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防止不诚实竞争的出现。专门成立的反垄断委员会将领导上述工作,各加盟共和国也将成立类似的反垄断机构。在把国有制改造成其他所有制形式时,要解决大量建立小型企业的向题。”

《基本方针》还对土地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作了论述,指出在农业中形成市场机制的关键是:“进行土地改革,为各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有效运转创造条件,消除对土地占有的垄断,在农业部门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取消国家管理农业生产的行政机构,放弃以行政办法进行农产品强制订货;提高农民劳动的荣誉感和增强其动力,大力鼓励商品生产者的进取精神和健康竞争;制定和实施发展农业生产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纲领,并由国家给予财政支持;实施符合农村居民需求的社会政策,提供社会经济保障,使农民在社会中享有公正的地位;各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要通过相应的土地法规和其他一些能够直接发挥作用的法令,这些法规和法令将根据全国各个地区的特点来调节土地关系,明确向所有有意愿和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的人提供土地的条件;在组建独立的农业生产单位时,工作人员自由退出国企、合作社或其他企业(联合公司)并带走份地和所积累的财产份额的权利问题,按各共和国权力机构的决定来处理;各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成立土地改革委员会,并委托该委员会对农业用地进行清査和评估,査出未有效利用的土地,履行土地规划、咨询和监督职能;对缺乏效率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进行改造,把它们的土地全部或部分提供给合作社、承租人、农户、工业企业和其他企业,用来组织农业商品生产,以及发展个人副业、果园和菜园。”

《400天纲领》在一开头就指出,为了使苏联经济加速向市场经济过渡,必须实行经济非国家化的政策。“首先实行非国家化的是,直接为居民服务和生产消费品的企业,以及其他部门的小企业(300人以内)。”“在改革的第二阶段(第50—180天),主要解决非国家化问题。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非国家所有制的大型部门,并大大减少积累下来的(‘推迟的)货币需求。同时,要使这些需求从消费品市场转向国有财产和土地。”《400天纲领》还规定:“所有制非国家化的形式有:一次性购买、分期出卖、先租后买、股份化、外国投资。”

《500天纲领》的第二部分,集中论述了非国家化和发展竞争的问题,明确提出要建立股份企业、租赁企业、私人企业并使其与国有企业处于平等地位,强调“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期阶段的最重要任务是为发展市场关系的关键主体——企业家创造应有的条件”;“非国家化应具有综合性,涵盖大工业企业、中小型商业企业和工业企业以及服务领域的企业,还涵盖住宅基金和住宅建设、土地改革。调节所有制关系的各项法律应具有全面性。”在谈及国企改革原则问题时,《500天纲领》指出,从批准过渡到市场经济纲领后的第一天起,就应根据以下基本原则展开非国家化和民营化:广泛的劳动人民阶层参加;管理职能和所有权分开;有偿性;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消灭垄断。在准备阶段(1990年10月1日前)的主要任务是形成明确的民营化计划,通过一整套非国家化的法律。

《500天纲领》对解决所有制非国家化问题提出了三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是把国有企业和组织的财产无偿转交给这些企业和组织的从业人员;第二种方法是把国家财产的主要部分无偿转让给全体社会成员或成年公民;第三种方法是把国家财产主要出售给法人或公民。

《政府纲领》的第三部分同样分析了非国家化问题和克服垄断问题,并强调:“存在市场关系的主体是独立自主的、不仅对经常性收入而且对自己的财产也负有经济责任的商品生产者,它们是建立市场和使市场调节机制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经济的非国家化,即让一部分国家所有制企业脱离联盟、共和国或地方苏维埃的国家管理机关的直接控制,并将它们改造为股份企业、租赁企业、集体企业、合作社、合伙经营、劳动经济以及私营企业。”“改变国家所有制的无所不包的性质,使国家所有制非国家化并形成各种集体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企业。其目的是:加强人们的经营主动性和劳动积极性;使大量工作人员同时是所利用的生产资料的实际所有者,由此降低社会紧张程度;扩大公民独立利用自己的劳动和本领、组织自己的事业的可能性。”

(三)关于如何进行体制转型

《500天纲领》认为,政治经济危机、民族矛盾和意识形态矛盾的尖锐化使国家领导丧失了机动能力,使可供选择的方案减少了。就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而言,只有三种行动方案:“1.任凭事态发展,待不良事态达到限度之后再与之斗争,采取敷衍政策,实行渐进的经济改革。2.恢复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即‘倒退方案(生产的指令性计划、物资调拨、严格限制收入、取消组织经营活动的所有新方式)。3.加速准备并进行根本性的经济改革,其目标是在1.5—2年内建立起能够自我发展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方向的市场经济的基础。”

接着,《500天纲领》分析了采取不同行动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

“1.渐进的改革。以这种方式行动的可能性差不多已经消失,因为在这种行动方案下经济体系解体过程将会持续下去,在州和民族自治疆界内将会出现数十个各自为政的独立王国。这些自给自足的独立王国将采取易货贸易方式进行产品交换,这将导致不得不在过高的通货膨胀和直接回笼居民及企业的货币资金之间进行选择。生产下降状况必将进一步加深。许多大企业将由于缺乏配套产品而停产。消费品和生产用品极度缺乏,只能靠进口来弥补。我国申请新的贷款的请求大概会遭到拒绝。大型中心城市将开始衰落,收成最好的农业区的商品率也将下降。消费市场将被定额分配和‘黑市所取代。缺乏统一的行动纲领,会使经济崩溃进一步加深。每个共和国而后是每个区域(乃至区)都将力图独自从危机中挣脱出来,这对一体化的和高度垄断的经济体制来说是致命的打击。選择这种行动方案的政治后果是:联盟最终解体,不同地区和种族的立场发生冲突,无视法律的现象将出现在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

“2.倒退到‘1984年模式的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无论是在掌权的机构中,还是在因为生活条件不稳定而疲惫不堪的某些居民集团中,这种方案都有不少支持者,因此,应把采取这一方案作为一种现实可能。许多人尚未彻底意识到旧的政治经济体制对国家生存的严重危害,这种体制把伟大的国家排挤到世界进步的最边缘。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集中型经济的危机愈加严重,因此,只好回到30—50年代的经济体制。显而易见的是,不进行广泛的政治镇压,达到这一目的是不可能的。

“3.根本的经济改革。向另一种社会体制模式过渡的必要性,是由管理经济和整个社会的规律的多面性所决定的。试图为一个国家寻找另一种唯一的道路,使人们对历史发展逻辑产生错觉,这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

与此同时,《500天纲领》分析了当时苏联有利于开展根本性改革的条件:“广泛的社会阶层对社会生活包括经济生活进程实质的理解,已经达到能够制定并实际实行综合改革(政治、经济体制,民族、国家体制)的水平;最近2—3年内所进行的大量的准备工作,使得能够在很短的期限内制定出详细的经济改革纲领,以及实施纲领所必需的立法文件、规范文件和方法文件;军事对峙的缓和,对外经济关系合理化和外国的直接援助使得能够建立顺利进行改革所必需的储备。”

《500天纲领》的结论是,苏联在客观上具备了进行根本性改革的条件,但“需要国家领导的政治意志,而且需要各共和国的赞同及行动上的协调一致,以及人们的信任”。

在1990年,苏联的经济形势极其严峻,各政治派别都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少人认为应加快改革步伐。不论是《400天纲领》还是《500天纲领》,都主张进行激进的体制转型。但《政府纲领》认为,形成市场及其所应有的结构和机制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特别是在当时苏联的特殊条件下,向可调节的市场经济的过渡应分三个阶段来实现:到1990年底为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在于尽可能充分地为在1991年初实行全套重大措施作好准备。这些措施应当为苏联经济过渡到崭新状态提供足够的推动力量。在这一阶段,应当为新经济机构提供法律保证,实行减少预算赤字、改善货币流通的措施,为将国家所有制改造成为其他所有制形式奠定克服垄断的基础。这个阶段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准备有效的居民社会保障制度。之后,进入第二阶段(1991年),即开始形成市场机制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应当形成市场关系,首先要为维持物资财政的平衡、巩固货币制度、使消费市场正常化创造必要的前提;要在广泛发展企业经营和多种所有制形式方面采取实际步骤,建立市场基础设施,进行价格形成的综合改革,完成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利用新的对外经济联系形式。1992年和之后的12年是第三阶段,即发展市场机制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应当在经济非国家化、发展竞争和克服垄断、利用有效的国家调节措施的基础上达到商品货币平衡,实现重大的国民经济结构变动。

(四)关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主要举措

四个方案中都有推进体制转型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相关内容,《500天纲领》更是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就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主要举措而言,笔者根据四个方案的有关内容,梳理如下。

1.实行所有制改革,建立所有制的多种形式。实行非国家化和民营化,组成混合型经济,从而形成新的经营主体,并使其在经济中占主要地位。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2.给予各种经济主体(企业、组织、公民)充分的经营自由。企业和其他经济主体作为独立的生产者,享有使用其财产的自由,拥有自主确定生产计划、选择供货人和用户、规定价格、支配税后利润、解决有关经营活动和发展生产的其他问题的自由,而且可以组建新企业。国家管理机关不得干涉企业的活动。经营自由是市场经济的最重要条件。

3.实行国民经济非垄断化。由于多年来实行集中化的政策,经济上形成了高度垄断化现象。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必须大规模推行反垄断措施。要专门成立反垄断委员会,制定反垄断法,防止某些经济主体利用自已在市场上的优势,进行不正当竞争。提倡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公平的自由竞争。

4.实行价格改革,分阶段向自由价格过渡。过去,苏联长期不调整价格,价格扭曲现象十分严重,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因此,在改革中要采取先提高价格后放开价格的方针,并针对居民受到的损失给予补偿。到1991年末,只对有限的生活必需品实行价格控制,对其余约70%的产品实行自由价格,价格的高低由市场供求关系确定。放开价格后,为防止通货膨胀加剧,将实行严厉的财政信贷政策,限制货币发行。

5.改革银行和信贷货币制度。把苏联的国营银行系统改变为联盟储备系统,苏联国家银行和各中央银行是这个系统的成员。国家专业银行实行商业化运营。实施信贷货币政策。确定卢布是苏联境内的唯一合法支付货币。

6.改革社会政策。这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一个重要方面,目的是使每个居民集团和社会阶层都能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要改革报酬制度,加强对没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和学生的社会资助,对达不到最低生活标准的家庭给予帮助,创造条件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在住房、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进行相应的改革。

7.实行结构政策和投资政策改革。要依靠经济方法实现国民经济中必要的结构变化,其方向是改变社会发展方针,建立发达的消费工业部门,改变不平衡的国民经济结构。为此,要优先发展消费经济部门,把投资集中到能提供最大效益和能解决社会任务的部门。军工企业要转产民用产品。

8.推行农业改革。进行土地改革,消除对土地占有的垄断,在农业部门发展多种经济成分。

9.改变对外经济活动。实行对外开放,吸收外国资本,发展同世界经济的联系和竞争。保持国家关税制度、外汇制度、投资制度和对外经济政策的统一,同时扩大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实行对外经济活动的非垄断化和非集中化,企业将成為对外经济活动的主要力量。分阶段地实现苏联卢布的可兑换性。

10.考虑到苏联是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盟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进程中,必须明确联盟与共和国之间的经济关系。《政府纲领》提出,承认各加盟共和国的主权平等和经济平等,同时,为了建立统一的全联盟市场,各共和国授予联盟管理机关如下权力:执行协调一致的货币信贷政策和外汇政策;在联盟范围内调节主要原料、产品、劳务的价格;制定和执行统一的海关法;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战略;建立统一的计量部门和全联盟标准。

四、有关领导人对各方案的态度

在1990年前后,苏联政坛上各派政治力量的主要代表人与领导人,首先是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往下是曾任苏共中央第二书记的利加乔夫、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和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宣传部长雅科夫列夫,再往后是叶利钦。叶利钦曾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于1990年7月在苏共二十八大上宣布退党。而他在5月就已当选为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影响力越来越大。利加乔夫与雅科夫列夫曾是戈尔巴乔夫的左右手,他们“在政治局、在中央委员会、在党内甚至在社会上‘象征着改革的两条路线”。[2]224-225两人关于如何进行体制转型的看法分歧严重,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对立。以上5位领导人主张以什么样的方式实行经济体制转型,成为当时苏联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争论的重点是以渐进的方式还是以激进的方式实行体制转型,主张渐进改革的被称为保守派,主张激进改革的被称为改革派。

戈尔巴乔夫在这个问题上,受到左右两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在不同时期持有不同的态度。他一方面不断强调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又强调形成市场经济体制有个过程,改革应该在社会主义的范围内进行。他在苏共二十八大上就指出:“在走向市场的道路上,还缺乏考虑周全的逻辑、策略、顺序与连贯的步骤。”[3]13随着形势的发展,戈尔巴乔夫越来越倾向于《500天纲领》所主张的激进改革。其态度之所以发生变化,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第一,1990年之前几年的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苏联的经济没有得到改善,处在崩溃边缘。激进派认为,改革的主要阻力来自保守派。这在客观上对戈尔巴乔夫的转向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二,据戈尔巴乔夫的主要顾问、苏共党内“一支笔”阿·切尔尼亚耶夫的回忆,1989年12月2日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布什在马耳他海域的一艘苏联客轮上的会晤,对戈尔巴乔夫的态度转变产生了一定影响。当布什将一块“柏林墙”的碎片作为礼物送给戈尔巴乔夫时,当时的世界舆论普遍认为冷战结束了。布什对戈尔巴乔夫表示:“关于我们对改革的态度。我想十分明确地说,我完全同意您在纽约(戈尔巴乔夫访问联合国时)的谈话:如果改革成功,世界将变得更美好。”[2]358阿·切尔尼亚耶夫指出:“在马耳他会晤之后可以得出结论,加速改革的外部条件实现了。”“美国人还第一次承诺在经济上支持改革,支持我们的各项变革。”“这种公开表示的意图本身在心理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否则未必会有谁着手认真地制定后来称为‘500天计划的纲领。”[2]359

第三,1989年秋季,欧洲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匈牙利和波兰的共产党人丧失政权之后,柏林墙倒塌了,昂纳克和日夫科夫下台了。面对这些重大变化,戈尔巴乔夫感到必须快速推进体制改革。

但当戈尔巴乔夫准备接受《500天纲领》时,又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主张渐进改革的代表人物是利加乔夫与雷日科夫。利加乔夫认为:“当代的激进主义者是假民主主义者,在改革的旗帜下,他们的目的是改变政治经济体制,使社会倒退到资本主义,从而导致多数人贫困,少数人暴富。激进派的目的就是附和世界‘阶级分类法,迫使人们认为他们是反对社会主义的右翼力量。”[1]88雷日科夫也主张:“经济改革应分阶段进行,向计划-市场经济转变应逐步开展。”[1]3421990年5月,雷日科夫向苏联最高苏维埃提供的改革方案是“逐步的,渐进式的,计划花费6年到8年时间向市场关系过渡”。[4]332此外,1990年苏联国内政局十分动荡,联盟解体的危险日益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戈尔巴乔夫为了维持国内的稳定,又转向支持渐进改革。1990年9月,戈尔巴乔夫明确拒绝了《500天纲领》。1991年3月,他在视察白俄罗斯时提出,要“忠实于社会主义的选择,团结社会健康力量、高度关心人民道德、爱护历史传统、高度重视爱国主义”,并批评了激进主义。[1]129

雅科夫列夫一直主张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他认为,1987年之前的体制改革,一直是以渐进方式进行的,而“叶利钦关于某些改革滞后的意见是正确的”。“正如这位政治局候补委员所讲的,改革开始碰到了困难,已停滞不前。”[5]187,189在1990年7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八大上,利加乔夫被踢出苏共领导层。1991年1月,雷日科夫退休。1991年8月,雅科夫列夫退出苏共。至于叶利钦,则一直主张实行激進改革,因此,他先是跟利加乔夫发生冲突,后来又与戈尔巴乔夫发生分歧并发展到对抗。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下,不管哪一种改革方案,都不可能得到推行。

这一时期围绕体制转型展开的争论与提出的相关方案,为叶利钦于1991年7月10日出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后推行被称为“休克疗法”的激进改革,提供了舆论上和理论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俄]叶·库·利加乔夫.警示[M].钱乃成,等,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2][俄]阿·切尔尼亚耶夫.在戈尔巴乔夫身边六年[M].徐葵,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3]苏群,编译.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资料汇编(1990年7月2日—13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俄]尼·伊·雷日科夫.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M].徐昌翰,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5][俄]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M].徐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黄云龙]

Russian Economy in the Process of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Extensive Discussion and Related Solutions before Transformation

LU Nanquan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Abstract: In 1990, before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various political factions of the Soviet Union proposed numerous proposals and plans on the ways and policies for economic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engaged in fierce debates and struggles. These debates involved major issues such as how should socialist countries carry out economic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what kind of social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whether to promote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within the existing framework or carry out fundamental reform. These debates and proposals related to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provided public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adical reform known as “shock therapy” after Yeltsin became the Presid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Key Words: Soviet Union; Russia; Russian economy; economic 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transition to market economy

猜你喜欢

苏联俄罗斯
俄罗斯猫展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同舟共济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严防死守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