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要穿越“成见”这堵墙

2024-05-31丁柏恩

中小学德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抵触情绪细心表象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看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风景,经历独一无二的人生旅程。同样,每个人走过的路、见到的风景,都被局限在某个视域之内。我们以为看到的是整个世界,实际不过是世界的极小一部分。因此,每个人的一生,都可能被困在经验导致的成见中。

一位老师给一位学困生打印了一些学习材料,嘱咐他好好背诵,争取中考时分数有所提升。结果这个学生不但不好好背,還有抵触情绪,让这位老师颇为无奈。按照一般人的思考方式,这个学生本该好好背读并感恩老师才对,怎么还能有抵触情绪呢,真得好好教育一番不可。这就是目前盛行的问题诊断方式——把发现的问题归因于学生,并希望通过“技术性”处理,像修理机器一样予以解决。

愿望虽美好,却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因为仅仅盯住学生,考虑技术,解决的是表象问题,没有触及事情本质。这个案例中至少有三个真实问题。一是这位老师的阅读和写作经历如何;二是好的阅读和写作是怎样的;三是适合这个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引领应是怎样的。其中最关键的是第一个问题,因为老师只有很好地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认识学科和学生。这就是帕克·帕尔默所说的“教学勇气”。不能直面自己,认识自己,就不能澄清对真实问题的认识,就会被错误认知带偏,陷入教育的某种成见。

同样的,学生学习和行为差异的背后,是社会环境差异的映射。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那些先天智商不差,却不愿听从老师教导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在进学校之前情绪或认知上就已受到影响,心里装满负面情绪,或因为认知偏差形成了很深的成见。虽然他们表面看起来正常,但实际却有意无意地在自己和他人之间装上了“非请莫入”的铁丝网。

比如有的学生刻意跟同学和老师保持距离,很难和身边人建立亲密关系;有的学生虽家境优越,却没得到很好的教养,以至我行我素,无视规则;有的学生公然宣称“学习无用,我不学,以后一样混社会”。这些所谓“油盐不进”的学生,实际不过是因为他们在成见的驱使下,在自己和世界之间树起了一堵又高又厚的墙。

这无形的隔离,需要老师细心观察、敏感感知才能看到。否则,当教育批评这些学生的时候,会遇到他们的阻抗。这时如果老师还意识不到,甚至错误地以为是学生的道德有问题,给学生更强硬的言语刺激,很可能导致学生猛烈还击。

成功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好的教育要了解真实的学生,并做相应的引领。如果老师只停留在学生行为的表象,不能走近学生,帮助他们主动卸下心灵的武装,那是很难实现有效沟通的。

巴里特和他的研究伙伴认为:“如果要帮助儿童,除了努力穿过通往儿童世界的障碍之外,我们别无选择。”老师和学生的这些成见,就是需要我们穿过的“障碍”。经验告诉我们,成见大多来自先入为主的“印象”。当我们从成见中解放出来,会发现师生获得更自由的成长空间,生命也因此更加舒展。当师生的生命力旺盛了,外在的所谓评价指标自然将同步提升。因此,搁置成见,回到学生作为成长主体这个事实本身,教育将获得更好的出路。

(丁柏恩,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初级中学,一级教师。 山东青岛 266411。)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抵触情绪细心表象
养殖端现抵触情绪 白羽鸡苗价格走低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2)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4)
细心的外公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抵触心理的干预措施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眼见为真:教师易过度相信的观点
细心观察,用心思考
四年级美术写生小策略
透过表象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