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逻辑

2024-05-31王振民李唐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王振民 李唐

摘 要: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怀抱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对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以及怎样实现国富民强的现代化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尝试。从最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失望,到对空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步体味,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接着选择苏联式现代化的道路,最终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是毛泽东探索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逻辑。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是跨越时空、弥足珍贵的,他不仅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社会条件、理论准备和实践智慧,而且为新时代进一步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毛泽东;中国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党成功推进并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建立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的。[1]22作为中国现代化道路创榛辟莽的开拓者,毛泽东自青年时代起就怀抱救国救民的鸿鹄之志,对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以及怎样实现国富民强的现代化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尝试。随着他对中国实际认识的逐步深化以及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不断增强,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空想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成为他现代化构想中的过眼烟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的现代化构想和实践是他比较系统地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起点,而苏联式现代化虽然一度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理想模板,但最终成为他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中的批判性反思对象。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最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时期,他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创造了先决条件,为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原则方向。

一、青年时期毛泽东对现代化的初步认识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不是“自发”开始的,而是在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发动对中国的殖民入侵中被动开始的。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最先受到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冲击,但是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对中国采取的不平等政策,使他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逐渐失望。面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寄希望于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时期,毛泽东先后以“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泛劳动主义”等社会改良主义思想来构想中国的现代化,并发起了“新村”“工读互助”等实验和湖南自治运动。但残酷的社会现实使毛泽东意识到,中国通过改良来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最终,他将自己的视角和立场转向了科学社会主义。

(一)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态度的转变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起源于西方社会,是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系统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转变。[2]16-17帝国主义的殖民入侵打破了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轨迹,并向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不断注入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要素。因此,中国的现代化最初是被动的现代化,其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与封建社会落后的生产力相比,“自从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旧的工场手工业变成大工业以后,在资产阶级领导下造成的生产力,就以前所未闻的速度和前所未闻的规模发展起来了”。[3]655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先进性的一面,试图以此为参照,改造旧社会,让中国彻底摆脱落后的生产方式。如康有为就试图通过君主立宪的政体改革实现这一目标。这种思想也激励了成百上千像毛泽东那样的中国青年去深思政治变革的可能性。[4]133康有为“把过去和未来、中国和西方结合成一种连贯性的洞见,利用西方的科学,即分析性的进化规律和观念,把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中国过去的理想社会描述成中国未来的社会”。[4]106他运用传统的乌托邦思想资源,构思出一个和平、幸福的“大同”社会愿景。毛泽东深受这种愿景的影响。[5]104毛泽东曾这样描述他在政治方面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构想:“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当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当国务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6]128-129此时的毛泽东是憧憬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他坚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救亡图存的良方。

在文化方面,毛泽东不仅从杨昌济那里了解到不少西方哲学和伦理学思想,而且通过新文化运动接触到各式各样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如“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赫胥黎的天演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费希特的哲学思想等“资产阶级那一套哲学”。[7]51毛泽东曾对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救国救民产生了信心,认为“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8]1470而学外国,在他看来,首先要学习西方人权思想,使人们从思想上挣脱封建专制的束缚。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正是资产阶级人权思想将人从宗教殿堂拉回到现实社会。也正因为此,毛泽东将学习西方人权思想作为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他认为,国民只有意识到“自利”是“利他”和“利集体”的前提,“自我实现”是“个体解放”的先决条件,方能打破封建传统思想的禁锢,进而有效地推动社会现代化发展。其次,要重视“精神”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封建专制扼杀了国民的意志力和“精神”,这是造成近代中国屈辱惨状的重要原因。毛泽东崇尚西方非理性主义所强调的“意志力”和“自然冲动”,认为人必须凭意志力而奮斗、而创造,在这种奋斗和创造中生命才能永恒,才能获得不生不灭。[9]79他认为,非理性的意志力是推动社会现代化的积极因素,“惟‘高的精神,最能排倒一切困苦,而惟求实现其所谓‘高”,[10]352坚韧顽强的意志力为民族提供不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其立于世界之林的必要条件。最后,要学习西方的哲学和伦理学。毛泽东坚信,一个社会哲学和伦理学的发展水平,不仅可以影响该社会的集体意志,而且决定了该社会的文化底蕴和国民的基本精神面貌。他认为,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源就在于封建社会思想文化的落后,而通过学习哲学和伦理学可以掌握“宇宙真理”,有利于构建中国的近现代文化,从而将国民从封建社会旧思想旧道德的禁锢中彻底解放出来,达到改造中国社会的目的。

青年毛泽东虽然在政治上接受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张,赞同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希望从中找到实现国家富强的现代化道路,但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国家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即使强大的压力没有达到建立殖民地的目的,但如治外法权和关税自治之类的众多限制则强加于这些主权国家”。[11]294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却被要求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帝国主义国家的真面目暴露无遗。帝国主义国家企图通过维持中国的封建秩序,保持中国落后的封建剥削关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协助其殖民入侵;而落后的封建地主阶级又妄想获得帝国主义的支持,将其作为维持封建统治的保障。两股势力相互依存又相互掣肘,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难以改变。经由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和现实的反思,毛泽东看清了资本主义的腐朽性、虚伪性和残酷性:一方面,资产阶级对资本积累的“现实欲望,只向扩张的方面走,决不向减缩的方面走,小资本家必想做大资本家,大资本家必想做最大的资本家”。[12]5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军队、警察以及银行等强权者本质上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断然不会与社会底层处于同一立场。在中国,资产阶级政府上台后,“十八省乱七八糟,造成三个政府,三个国会,二十个以上督军王巡按使王总司令王,老百姓天天被人杀死奸死,财产荡空,外债如麻”。[10]503另一方面,资产阶级残忍地剥削无产阶级,占世界人口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宛转呻吟的无产阶级”在“这一百年中,任其为三分一之資本家鱼肉,其何能忍?”[12]5资本家对工人、地主对农民,不存在任何同情。在资本的利诱下,资产阶级对无产者只有赤裸裸的压榨和剥削。在目睹国家内部资产阶级政府的统治管理已然失序、外部又有列强殖民入侵和无休止压迫的种种乱象后,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彻底绝望。用他自己的话来概括就是,试图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来实现现代化,“结果只有愈闹愈糟”。[10]488

(二)“大杂烩”式的现代化思想

青年毛泽东对现代化的构思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复合的结构性特征。他曾接受的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思想,就是集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和流行于北美的“工读主义”为一体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理想的“新村”,是一个“农林牧副渔工各业俱全的自给自足的单位”。[9]309新村成员通过劳动创造生活必需品,倡导“平等”“平均”“平分”的理念,将新家庭、新学校以及新社会连为一体。“毛泽东的这一构想,已经在某些方面具有超越性,即在这三者的浑然一体中,传统社会的各项社会功能已经从相互分离、隔阂而达到一种和谐与平衡。”[13]毛泽东试图通过“新村”的形式实现心中理想的乌托邦,并以此为改造社会的依据,使中国社会脱离封建传统的权威和法规,通过平等的教育养成现代化的集体意识和道德自觉。1918年夏天,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在岳麓山下发起成立工读同志会,实行半耕半读,白天劳动读书,晚上集体讨论如何进行社会改造等问题。工读同志会已表现出“新村”的雏形,后因大多数会员要离湘求学,不得不中断活动。1919年,毛泽东从北京回到湖南后,便开始计划筹建他理想中的“新村”。不过由于受到反动政府和地主阶级的阻挠,这种乌托邦式的设想未能实现。[14]144

从湖南一师毕业后,毛泽东开始从社会现实出发探求中国现代化新路。受王光祈的影响,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实践转向克鲁泡特金的“互助论”。他将“互助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比较,认为马克思主义“很激烈”,而“互助论”的影响“更广”“更深远”,其“助人而不害人”,“联合地球做一国,联合人类做一家”,“和乐亲善”,“共臻盛世”。[10]341在王光祈和陈独秀的感召下,毛泽东加入了少年中国学会成立的工读互助团。工读互助团的核心理念是“产生一种新生活、新组织,实行半工半读,互助协助……团员每天工作六小时,工作所得归团体公有,衣食住及教育费、医药费、书籍费均由团体供给”。[15]52-53毛泽东于1920年5月受邀前往上海,参与工读试验。在上海期间,他具体从事洗衣和送报的工作,与会员“共同做工,共同读书,有饭同吃,有衣同穿”。[15]57但在封建势力的不断打击与压迫下,这种工读生活仅仅持续了一个月。毛泽东在给黎锦熙的信中说:“工读团殊无把握,决将发起者停止。”[10]478与“新村”相似,工读互助团同样带有乌托邦社会主义运动的色彩,由于缺乏“系统的工作训练与教育学理论”,[16]最终走向失败。这些社会主义理想与实践充分展现出青年毛泽东对改造中国社会的热切渴望。

总的来说,青年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虽然是“大杂烩”式的,但其主基调无疑属于“泛劳动”社会主义。这意味着毛泽东试图通过吸收和借鉴其他反现代主义理论的精华,探索出一条能够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两极分化等弊端的新的发展道路。而这条现代化新路,只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毛泽东的理想信仰之后才有可能开辟出来。

(三)对理想主义现代化的苦涩尝试

十月革命后,俄国、德国、英国等世界大国已出现瓦解或分裂的迹象,而中国内部“小组织受束于大组织,事事要问过中央,事事要听命别人”。[10]514-515因此,王光祈、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提出,统一的大国在发展大势中已不复存在,未来的国际社会是由各地的自治团体联合而成的,要想改造国际社会,首先应从地方自治做起。[9]334毛泽东赞同王、陈的观点,并认为“大国家是以小地方做基础,不先建设小地方,决不能建设大国家”。[10]507他认为这种军阀内乱的局面是资产阶级“统一的危害”,而“大组织到底无望,小组织希望无穷”。[10]508“工读”等无政府主义实验失败后,他不得不继续构想新的现代化图景。毛泽东主张将中国的22个省、3个特区和2个藩地独立成27个共和国,在湖南成立一个“湘人治湘”的湖南共和国,开辟一片新的天地。其内部需要一部大多数人共同制议的“自治法”,只要年满15岁的公民,“总有权发言”,[10]520以此实现一种“全自治”的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在政治层面实行代议制,提倡人民共同治理;在社会层面注重人权,特别是人民自由的权利;在物质生活层面主张消除贫富差异,实现人民地位平等。湖南自治运动是青年毛泽东试图改造中国社会的一次较为系统的计划。这次“请愿书”运动虽然号召了上万名群众向军阀政府施压,但还不足以撼动军阀的反动统治,很快就宣告失败。

毛泽东构想的湖南自治运动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样式。鉴于“工读互助”失败的教训,毛泽东深知要想改造社会,仅凭“小团体”的力量是不够的,实现社会变革势必要广泛地聚合群众力量。他试图发动社会集体的力量,用自治来代替资产阶级形式上杂乱且无效的统一。相较于“工读”和“新村”实验,“自治共和国”理想主义的浪漫色彩锐减、现实主义的实证精神凸显,既体现集体意志,又不缺乏现代社会的组织模式,已具有政治上的现代化特征。同时,湖南自治运动主张人人平等、尊重人权,重视启迪民智,体现出平等、进步、团结的现代性思想。但是,毛澤东对湖南自治运动的构想又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体现出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主张的不成熟的一面。如他提出,“毫不要根据那一部法典,或那一家学说,只是打断从前一切被中央各省干涉束缚的葛藤”。[10]520而且,他误认了湖南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湖南与中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中华民族共同的问题,而不是某一个区域“民族自决”的问题。这种试图以区域自治的方式来实现现代化的构想,仅仅是对“新村”模式的扩展,无疑会走向“分裂主义”。这并不是毛泽东的本意,而湖南自治运动终究只是一次空洞的现代化预演。

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使毛泽东彻底与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决裂。他指出:“政治改良一涂,可谓绝无希望。吾人惟有不理一切,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10]548毛泽东虽然对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试图“温和治疗”社会病症的方式还是比较认同的,但也充分认识到其在“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12]4此时的毛泽东已经认识到科学的指导思想在政治上的重要性,认为要想实现中国现代化,就必须用现代化思想改造中国古代思想。他在致萧子暲的信中劝其专门研究一门学问,将其研究透彻,因为“仅仅常识是靠不住的,深慨自己学问无专精”。[10]569他开始有意寻找一种科学的指导思想,并要以此作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现代化构想与实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理想是“改造中国与世界”,并实现国家现代化。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只有摆脱殖民侵略,取得革命胜利,才能解放并发展生产力,“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中获得解放,从而造成将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可能性”。[17]1074近代中国在内忧外患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并不具备现代化建设的客观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实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而民主革命是改造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唯一途径。因此,革命就是这一历史阶段的现代化特征,是现代化契合于特定时代的特殊形式。

(一)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实现现代化指明了方向。”[18]5毛泽东已经意识到,可以从俄国革命成功的经验中汲取养分,将其运用到对中国社会的改造中。1921年初,毛泽东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新年大会上发表了关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的看法。他在对比了各类社会主义后提出:“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19]2

毛泽东不仅掌握了改造社会的指导思想,而且从中淬炼出了阶级专政的具体方法。可以说,毛泽东“当时虽不走在最先,也不走得最快,但却有较突出的特点,就是步子踏实,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0]首先,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毛泽东从专注于思辨转为面向社会现实生活。他更加关注社会上层和底层之间的对立,并对资产阶级理论展开批判。其次,毛泽东对自己曾热烈追求的唯心主义“宇宙真理”信仰进行清算,深刻认识到哲学和伦理学水平的高低并不能直接决定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他为此摒弃了曾热衷的“精神革命”,转而重视物质改造。他认为,社会革命必须依靠物质力量才能实现,“须有一些志士从事实际的改造”,[10]557精神力量只有变成物质力量才能改造社会。最后,毛泽东认识到经济基础是最根本的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有决定性作用。政权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对经济基础有重要的反作用,“况乎尚有非得政权则不能发动革命,不能保护革命,不能完成革命”。[19]4毛泽东此时已经清醒地意识到,政权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只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变革。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现代化色彩

纵观世界历史,不论是政治革命还是社会革命,都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产物。革命与现代化具有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实现现代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为了将中国拯救出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黑暗时代,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一,政治现代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条件。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民族生存危机一直困扰着中国,近代中国始终未能形成真正的现代政治制度,严重阻碍了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1940年,毛泽东明确提出建立以“三三制”为原则的抗日民主政权,“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21]742毛泽东强调:“必须坚决地执行‘三三制,共产党员在政权机关中只占三分之一,吸引广大的非党人员参加政权。”[21]766一方面,“三三制”反对一党包办,有效化解了“一言堂”的政治风险;另一方面,“三三制”提倡民主精神,不仅使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决策更加科学民主,而且团结争取了一批爱国人士,增强了抗战的力量。“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构思政治现代化的创造性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政治现代化的形式,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基本原则。

第二,经济现代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面临的最根本问题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解放并发展生产力。一是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长期以农村为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以农民为主的民主革命或社会改革力量在社会转型的现代化事业中具有重要作用。[22]31因此,他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抗日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抗日的一切,生活的一切,实质上都是农民所给的……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21]692他将解决土地问题视为革命的任务之一,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23]206从在赣南、闽西根据地实行土地改革,到延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再到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改造以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为核心的封建生产关系,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成功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二是没收官僚资本。近代中国的现代性工业资本主要集中于帝国主义者和官僚资产阶级手中。而要实现现代化发展,必须由国家控制主要发展资源,以便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家主导优势。如果无法将工业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会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国家现代化建设就无从下手。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要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8]1254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财产,不仅有助于巩固国家政权,而且有助于推动国家主导下的经济现代化建设。三是保护民族工商业。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高度重视吸引民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根据地建设。他强调,对民族资本家“须加以接纳,与之做事业上的合作,以为拉拢江浙民族资产阶级的具体例证,这对统一战线的发展是有帮助的”。[24]300-301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明确提出要支持民族工商业发展,认为“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虽然也是资产阶级,却是可以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或者保守中立的……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即使革命在全国胜利之后,在一个长时期内,还是必须允许它们存在;并且按照国民经济的分工,还需要它们中一切有益于国民经济的部分有一个发展;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8]1254-1255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进步的生产关系,民族工商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具备现代化性质的生产方式,符合中国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因此,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第三,文化现代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要求。“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21]663-664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之所以失败,根源就在于资产阶级文化的软弱性和滞后性。中国要想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以先进的文化为指导极为重要。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經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21]663首先,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它“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其次,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文化,它“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最后,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21]706,707,708新民主主义文化既高扬着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又蕴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出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并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文化,借鉴了人类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既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概况,又反过来推动政治和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是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前提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实现现代化,第一步就是要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独立自主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消灭封建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就给发展工业生产,变农业国为工业国的任务奠定了基础,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目的。”[8]1316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为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懈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和平、统一的政治环境。

第一,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粉碎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计划,废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为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前提。毛泽东指出:“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就可以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由半殖民地变为真正的独立国,使中国人民来一个大解放,将自己头上的封建的压迫和官僚资本(即中国的垄断资本)的压迫一起掀掉,并由此造成统一的民主的和平局面,造成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先决条件,造成由人剥削人的社会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可能性。”[8]137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国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国家统一的局面,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

第二,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历史性胜利,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独立、统一、团结的内外部政治环境。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带领党和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创造了重要的社会条件。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25]21他将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概括为“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17]1081也就是说,恢复和发展生产,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都要建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没有革命的胜利,没有独立、自由、统一的中国,就不可能顺利地发展工业。毛泽东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为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创造了政治环境。概言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的积极探索

1949年,毛泽东曾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评价道:苏联共产党“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他们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8]1481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苏联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和体制,在毛泽东看来无疑是可以借鉴的现成的成功经验。他提出:“应该在全国掀起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26]264如果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套用苏联模式、照搬照抄苏联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是中国推进现代化的迫不得已的选择,那么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适时提出搞现代化要“以苏为鉴”“以苏为戒”,则是他反思苏联模式弊端后得出的结论。同时,毛泽东清楚地意识到在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危机、贫富差距、殖民战争等种种现实问题。他继而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索一条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又区别于苏联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在直接跳过资本主义当前的发展阶段的同时,又避免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从而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代价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一)工业现代化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现代化,是指世界范围内,以工业化为其发端,以及由此引发的以一个个民族(国家)实体为其载体的,整个社会的一系列巨大变革。这种变革的结果是现代社会。”[27]2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将“工业化”“近代化”“现代化”三个概念在同一意义上使用,[28]将完成工业化等同于实现现代化。虽然现代化的确可以大略被理解为工业化,但工业化并非现代化仅有的制度维度。[29]14在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之后,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迅速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是摆在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面前的首要任务。毛泽东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也在发生改变。他指出:我们“就是要安下心来,使我们可以建设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和现代化的国防”。[30]162由此可见,毛泽东的现代化视野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工业领域,而是兼顾了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文化等多个领域。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在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对国家工业化进行了展望:“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7]1081如果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没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就没有稳固的经济基础,更谈不上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要傲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实现农业、工业等各方面的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工业基础差、工业化起点低,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钢产量仅有15.8万吨,煤产量也只有320万吨,总发电量仅为43亿度。[31]125为此,毛泽东在1952年下半年谈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问题时,明确提出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中共中央在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后,制定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决定于1953年起实行“边建设边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并在苏联协助下实施“一五”计划。这两大举措的同步推进,使我国整体工业化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正式确立,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以及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经济条件。正是在毛泽东的领导和推动下,我国通过对苏联模式的学习和借鉴,尝试依靠重工业开展国家现代化建设,走上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国外学者研究指出:中国“在1952—1957年,钢铁工业总产值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这一速度基本上代表了大多数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1952—1976年,全部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上。……考虑到出现过三个短暂的衰退时期(1959—1962年、1967—1968年、1974—1977年),20世纪中叶以来这种增长速度可谓是惊人的”。[32]291

苏共二十大召开后,毛泽东敏锐地观察到苏联模式存在的漏洞和缺点,指出必须“引以为戒”。[33]23这里要“戒”的,主要就是苏联在现代化过程中完全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这种不平衡、不合理的发展,最终导致苏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涌现出诸多问题。这也迫使毛泽东不得不重新思考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问题。

(二)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一环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两篇著作中,分析了苏联不顾本国经济状况,过于追求重工业发展,却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受挫的严重教训。由于“中国的主要人口是农民,革命靠了农民的援助才取得了胜利,国家工业化又要靠农民的援助才能成功”,[26]79-80农民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中国的“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34]762与现代文明相比,农耕文明毕竟是一种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传统文明,其进化空间十分有限。因此,实现农民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解放,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首要目标。他提出,“要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内使国家基本上工业化,并且要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義工商业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要在大约几十年内追上或赶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26]392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首先,毛泽东主张以合作化、集体化的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1953年10月,他在第三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召开前的一次谈话中提出:“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即可带动互助组大发展。”[26]298他希望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形成一种合力,改善一个生产单位的独自小生产的状况,以弥补因生产手段落后而造成的生产不足。同时,集体合作的模式有利于扩大劳动的空间范围,改善生产条件,又能通过分工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拓展生产的广度和深度。

其次,毛泽东提倡发展和运用科学的农业技术。他曾就如何有效推广和传播农业耕作新技术和新规范问题,推荐了《电白县大陂农业生产合作社怎样进行农业技术改革的宣传工作》和《一个受欢迎的农业技术夜校》两篇材料。[35]这两篇材料分别介绍了电白县大陂农业合作社开展关于农业技术改革的宣传、推动全乡的农业技术改革,以及山西省解虞县西张耿村从成立农业技术学习小组到成立乡农业技术夜校,有效推广农业耕作技术的经验。在如何把农业搞好这个具体问题上,毛泽东赞成“成立第三机械工业部,来管农业机械,搞农业机械设计院”。[30]78由此可见,毛泽东将农业机械化视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并认为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密不可分。

最后,毛泽东领导制定了科学的发展方针。他提出,发展农业现代化,可以有效地积累粮食和轻工业原料,这样投入到工业现代化发展中的资金也就更多了。[33]25忽视农业现代化建设,仅仅大力发展工业现代化,会导致发展的根基不稳;而重视发展农业现代化,既能为人民提供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又有利于促进工业现代化发展。“1949—1957年,农业生产也迅速恢复……粮食生产以高于6%的年平均速度增长。棉花产量增长几乎达到9%”,[32]291-292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在此阶段不断提高。1959年,毛泽东在庐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继续强调:“过去是重、轻、农、商、交,现在强调把农业搞好,次序改为农、轻、重、交、商。”[30]78在现代化发展的整体布局上,毛泽东从我国农业人口和产值占比较高的经济结构出发,为统筹协调好农、轻、重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明确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方针,坚持以农、轻、重为顺序的现代化协调发展策略。

(三)国防现代化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1952年7月,毛泽东在对军事学院毕业学员的训词中谈到国防现代化时指出:“希望你们在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的光荣事业上,继续努力;并希望通过你们的努力,把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国防部队的精神,贯彻到所有部队中去。”[26]2351958年6月,毛泽东在向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印发的一份报告上作出批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经济战线上如此,军事战线上也完全应当如此。”[33]380可见,毛泽东对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是,不仅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而且要积极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成果、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这也是他的国防现代化思想的核心内涵。1959年冬至1960年春,毛泽东与胡绳等人组织了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读书讨论小组,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诸多问题展开深度思考。在讨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时,毛泽东正式提出国防现代化这一命题:“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30]116

现代化意味着经由一系列巨大的社会变革,生成了一个结构复杂、各方面“器官”健全、内涵丰富的现代社会。[27]7现代化绝不仅限于工业化,但一切现代化都离不开工业化,特别是国防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上,“没有现代化工业,哪有现代化国防?”[33]380毛泽东坚持将国防现代化同工业现代化统一起来,倡导“学两套本事,在军事工业中练习生产民用产品的本事,在民用工业中练习生产军事产品的本事”,[36]306推动国防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高度协作,战时集中力量供应国防军工,和平年代军工也要服务于经济建设。他强调:“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33]27

(四)科学文化现代化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四个现代化”的提法,最早是1954年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即“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37]132十年后,周恩来又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37]4391957年,毛泽东将这一提法表述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33]207,268毛泽东所说的“现代科学文化”,与周恩来提出的“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科学技术”有所区别。它不仅意味着要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同时也包含着文化现代化的要求。

毛泽东自青年时期起就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认为一个社会的文化程度特别是哲学和伦理学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这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走向。延安时期,他依然高度重视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将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作为建立新中国的重要基础。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指出:中国“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我们是一张白纸,正好写字。”[33]43-44正是因为清楚地认识到这种落后,毛泽东十分重视发展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文化。1956年,他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计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而“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决定一切的是要有干部,要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33]2除了科学技术专家,还要有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干部人才。“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的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这是一个宏大的队伍,人少了是不成的。”[38]491毛泽东虽然反对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但他主张学习西方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认为“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和前面所说的对外国东西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都对我们的事业不利”。[33]43批判性地学习、借鉴,是毛泽东发展科学文化现代化的原则;“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33]83则是毛泽东发展科学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方法。

四、结  语

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既立足于工业、农业这样的基础前提和关键环节,又强调国防的基础保障功能,同时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基础性、根本性作用,是体现和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相统一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总的来说,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波澜起伏的过程:从最初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失望,到对空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步体味,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初步探索,接着选择苏联式现代化的道路,最终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尼克·奈特曾这样描述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的目标:“当他的着眼点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中改进中国社会和经济,使其成为强大的现代化民族时——他认为她应该在世界强国中立于一席之地。”[39]26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40]一事物从萌芽到成熟,它的基因影响并规定了它的发展方向和本质属性。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积极探索和艰辛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发展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基础性貢献。这些探索和实践,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丰厚的思想理论资源,而且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的基本前提、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智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美]魏斐德.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插图本)[M].李君如,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澳]尼克·奈特.再思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探索[M].闫方洁,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6][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M].董乐山,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8]毛澤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黎永泰.中西文化与毛泽东早期思想[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

[11][美]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戴睿,易诚,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3]薛广洲.毛泽东关于人类理想社会的哲学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6).

[14]程美东,张晓峰.20世纪中国革命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革命观[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2.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6]胡为雄.青年毛泽东与新村主义工读互助运动及其转向[J].理论视野,2018(5).

[17]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人民日报理论部,主编.中国式现代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21.

[19]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0]汪澍白,张慎恒.青年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J].历史研究,1980(5).

[2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2]黄曼君,主编.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文艺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3]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4]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5]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6]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7]吴忠民.中国现代化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28]金民卿.毛泽东现代化思想中的四个重要关系[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2).

[29][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晚期现代中的自我与社会[M].夏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0]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1]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讨会组织委员会,编.毛泽东百周年纪念——全国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32][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M].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5]徐俊忠.探索基于中国国情的组织化农治战略——毛泽东治农思想与实践探索再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1).

[3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37]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39]洪俊峰,编.西方学者论毛泽东[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40]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J].求是,2023(11).

[责任编辑  张  华]

The Historical Logic of Mao Zedongs Exploration of Chinas Road to Modernization

WANG Zhenmin, LI Tang

(School of Marxism,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119)

Abstract: Since his youth, Mao Zedong had held the great ideal of saving China and its people, actively pondered on what kind of modernization to achieve and how to achieve it for national prosperity and strength. The historical logic of Mao Zedongs exploration of Chinas road to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independence, national liberation and peoples happiness is a journey from his initial disappointment with capitalist modernization, the early experience of utopian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the beginning exploration of Chinas road to modernization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the subsequent choice of the modernization path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finally, to the arduous exploration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Mao Zedongs contribution to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drive is invaluable and beyond space and time. He provides not only important social condition,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and practical wisdom for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but also precious experience for its further promotion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Mao Zedong; Chinas road to modernization;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Four Modernization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
党引领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以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勇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动力源泉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动力源泉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中国式现代化:目标、道路与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县域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