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内在逻辑、价值意蕴与困境破解

2024-05-31张志坚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育人思政

张志坚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并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要求[1]。高校肩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任,其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对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和身心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是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主体[2],分别承担着课堂教育教学和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职责,在学校立德树人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具有一致之处,但二者在职责分工,育人场域、渠道载体以及方式方法等方面却各有侧重。新时代,高校探索思政课教师兼任班级辅导员,建立专职辅导员同兼职辅导员联动工作机制,能够实现两支队伍优势互补,同频共振,协同育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的内在逻辑

1.1 价值目标具有一致性

教育部2020 年印发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指出,“思政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承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思政课教师的首要岗位职责是讲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 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强调,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其主要工作职责共有9 项,其中首要的就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即帮助学生不断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4]。上述两个文件分别对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予以了明确,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尽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这两支队伍的职责分工不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别,但从价值目标来看,二者都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生力军,都承担着育德的重要任务,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都扮演着学生健康成长引路人的角色,其职责都内在统一于立德树人,因而价值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

1.2 功能作用具有互补性

思政课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其主渠道和主阵地是课堂,主要方式是理论讲授,即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辅导员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其主阵地在课外,主要方式包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等,即在日常管理和服务学生的过程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职责分工的不同,使得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工作侧重不同,与学生接触交流的深度也有所不同。现实中,思政课教师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但部分教师与学生在课余时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对学生思想动态了解不够及时,影响了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进而影响了思政课育人的效果。而辅导员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学生日常管理服务中,与学生日常交往最为密切,对学生成长成才影响十分深远,但学生工作的繁杂琐碎挤压了辅导员理论学习的时间,加之部分辅导员对理论学习重视度不够,导致其理论储备不足,开展工作缺少理论支撑,影响了工作的成效。高校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效果,就需要推动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融合互补,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育人的合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内课外一以贯之,从而形成推动学生健康成长的倍增效应。

1.3 实践路径具有现实可行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5],在2021 年全国两会期间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6]。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2022 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各高校积极整合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共同参与组织指导思政课实践教学,持续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当前,大连海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都在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育和日常教育的有效衔接。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例,该校早在2019 年就出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管理办法,积极构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双向融合”立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模式,并对兼任辅导员的思政课教师在奖励性绩效、教学质量考核、培训交流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推进实现“三全育人”生动局面。相关院校的实践探索,激发了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的积极性,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的全覆盖,为更多院校推动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提供了经验借鉴。

2 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的价值意蕴

2.1 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举措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加强,高校思政课育人成效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就课堂教学效果而言,与国家要求相比仍有差距。导致差距的原因之一是作为知识传递者的教师对作为知识接收者的学生了解不够充分,因而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政课教学,不能精准回应学生关切,也就使得学生不能有效运用课程所学解决自身遇到的思想困惑及其他方面的问题。课程学习获得感不强导致学生对思政课兴趣不浓厚,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7]12,并就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思政课教师的优势是理论功底强,不足之处是对学生思想动态和真实需要把握不够准确和及时。辅导员岗位的职责和性质决定了其能够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密切接触、全面了解学生的机会[8]。思政课教师兼职辅导员工作,通过与学生高频率、深层次、日常性的互动接触,能够更精准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客观地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更充分地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基于此进行学情分析,进而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真实需求和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把抽象的理论讲深、讲透、讲活,增强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针对性,增强思政课的理论魅力和现实感染力,让学生愿意听、听得懂,提升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获得感,从而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

2.2 辅导员工作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

辅导员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辅导员工作,既要注重把握政治高度,帮助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又要追求工作实效,实现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更要有思想性和专业性的素质能力。当前,大多数辅导员都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但由于学科体系的差异,部分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背景的辅导员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欠缺。与此同时,繁杂琐碎的事务性工作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减少了辅导员的理论学习时间。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扮演着大学生人生导师的重要角色,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感情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科学引导,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缺乏理论支撑,就会说服力不足,不能有效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对学生思维启发和价值引领的效果也会打折扣,进而降低其职业认同感,甚至陷入职业倦怠的状态。思政课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与专职辅导员共同开展课题申报、协同组织社团活动、联合管理学生事务,能够给予专职辅导员理论指导和思路启发,从而提升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将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置于理论背景下考量,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经验与科学为一体,进而不断提升专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认同感,并进一步激发专职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的热情和激情,更好服务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2.3 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诉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我国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多变性、市场经济追逐功利性、社会思潮多元多样性[9],以及大学生阅历尚浅,思想不够成熟,辨别能力较低,媒介素养不足,都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巨大挑战。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10],而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都肩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使命,两支队伍形成合力,协同育人,能够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然而,由于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隶属不同部门,运行体制分轨,缺乏有效合作,育人合力并没有充分释放出来。思政课教师对理论问题的阐释和讲解更有底气,辅导员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规律更有把握,在话语体系上与学生更为贴近[11]。思政课教师兼职辅导员工作机制,加强了思政课教师同专职辅导员之间的沟通合作,有助于发挥各自优势和团队力量,共同就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开展研究,就学生工作典型案例中的科学规律进行发掘,从而探求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立足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通过日常交流促进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由此可见,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不仅破解了二者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的困境,夯实了高校育人共同体,而且打通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壁垒,推进了思政课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生活,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有机协同,有助于将立德树人的共同职责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各环节,对学生进行全过程、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3 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的现实困境

3.1 主观意愿不强

尽管国家对高校青年教师从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要求,但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够积极主动兼任辅导员。现实中,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校辅导员人数不足而被迫兼任,个人职称晋升需要而必须兼任,对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追求而自愿兼任,对学生工作的热爱而主动兼任。兼任辅导员的原因影响着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进而影响着其对学生工作的投入程度。换言之,如果思政课教师没有从内心认同辅导员工作,其兼任辅导员是由于学校学生工作的要求,抑或个人职称晋升的需要,则可能对“兼职辅导员”这一身份认同感不强,对所兼职的学生工作投入度不高,仅以不出安全事故为目标,不愿意挤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辅导员工作,不能够全身心投入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正如有研究指出,部分思政课教师自认为自己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士,对于主要从事事务性工作的辅导员职业认同度低,不愿从事辅导员工作,甚至对辅导员及其工作存在轻视和抵触心理[12]。学生工作需要爱心、热心、事业心和责任心,兼任辅导员的思政课教师如果缺乏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感,甚至心存抵触心理,会影响到育人的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3.2 双重角色压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刻阐释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先后提出了作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要具有的“四有”“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标准。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做到“六要”,思政课教学要做到“八个相统一”[7]4,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责任担当和更重的角色使命。思政课教师的专职身份决定了其本职工作仍然是思政课程的教学,须抓好自己的主责主业,深研教材、探究教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而思政课教师所兼任的辅导员工作则要求做好学生管理、党团发展、安全稳定、学风建设等日常事务管理以及相对应的释疑解惑。因而兼任辅导员的思政课教师既要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学情,认真开展教学工作,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学生工作相关事项,往往需要同时平衡多项工作,这就对思政课教师兼职辅导员的精力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人承担的角色越多,因角色转换不适而引发心理冲突的可能性也越大。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同时兼顾两份工作,扮演两种角色,常常要接受来自不同群体对其“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双重角色期待,而个人时间的限制和能力的差异,导致部分兼职辅导员不能处理好思政课教师和兼职辅导员的双重角色关系,无法同时满足两个角色期望,角色超载使其心理上和行为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负担,最终可能影响到工作的开展。

3.3 业务能力欠缺

现代社会是高度分工的社会。社会分工的细化推动了学科的专业化和工作的职业化,使得人们主要擅长于自己所研究和从事的工作领域,因而对其他领域相对陌生,无法做到得心应手。尽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具有相似性,但二者的工作理念、方式方法、渠道载体等却并不相同。思政课教师主要是钻研于自己所从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专业知识精通,理论功底扎实,擅长理论育人。辅导员则主要钻研于学生管理和服务,涉及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党团发展、安全稳定、学风建设等具体的事项,实践性较强,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文字表达、教育引导、学业指导以及调查研究等能力,其工作要求具有丰富的经验,而对理论要求则相对较低。此外,“00后”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趋向个体化、微观化、动态化、复杂化,大学生在心理成熟度、世界观判断能力、人生定位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挫折耐受能力、法律运用能力、心理自我调控能力、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13],因而做好学生工作并不容易,这也对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岗位分工的不同导致了思政课教师缺乏学生工作的专门知识和经验,因而其兼任辅导员容易面临工作不适应的困境,不能有效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4 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的实践路径

4.1 规范准入机制,优化激励措施

高校应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出台《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管理办法》,建立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的选拔、激励和保障机制,促使兼任辅导员的思政课教师深化角色意识,认识到兼职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使其不能仅仅为了职称晋升而兼任辅导员,而是要从心底认同辅导员工作,以学生工作丰富思政课程教学素材,以思政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进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规范准入机制,端正职业动机。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既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精湛的业务技术,还需要认同并热爱学生工作,因此学校应建立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的遴选机制,规范选聘标准,完善遴选程序,严把政治关和素养关,选拔政治素质良好、理想信念坚定、事业心和责任心强的思政课教师兼任辅导员;对那些敷衍应付学生工作、仅想获取辅导员工作经历进而满足职称晋升条件者,应及时将其淘汰出兼职辅导员队伍。二是完善评价机制,强化有效激励。学校要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对思政课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将业绩考核与绩效薪酬挂钩,对工作努力、成绩突出的兼职辅导员进行适度奖励,避免薪酬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调动兼职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升学生工作的质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三是畅通发展路径,提供发展空间。一般而言,思政课教师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而兼任辅导员经历又锻炼了其组织协调等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学校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而学校要畅通其发展的路径,将思政课教师参与辅导员工作的成效与其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相关联,对于思政课教学质量高、学生工作育人效果好的思政课教师兼职辅导员,要提供培养机会,畅通发展通道,为其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起到示范辐射作用,激励优秀思政课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日常思想理论教育,更好服务学生成长。

4.2 制定岗位职责,厘清角色边界

思政课教师兼职辅导员既是思政课教师,也是辅导员,因此要扮演好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两个角色。两个角色的不同要求容易产生角色冲突,而两个角色的叠加要求则容易引发角色压力。为此,高校要建立专职辅导员同思政课教师兼职辅导员联动工作机制,即为同一个班级同时配备专职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兼职辅导员,并进一步梳理兼职辅导员工作,使其定位更清晰,机制更健全,实现专兼互动,专兼结合,专兼共进,提升育人实效。一是要明确岗位职责。高校要依据2020 年《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及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制定本校思政课教师兼职辅导员的岗位职责,要求思政课教师兼职辅导员在抓好主责主业的前提下,对标辅导员的岗位要求,依托本职工作将兼职辅导员工作做得更有特色,更具实效。二是要厘清角色边界。要明确思政课教师兼职辅导员的工作范围、具体任务。考虑到思政课教学实际,学校应将其职责主要界定于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方面,和专职辅导员、学生所在院系以及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密切配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实,实现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坚定不移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而对于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校园危机事件应对等具体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则主要由专职辅导员完成,达到扬长避短,提质增效。三是要推进协同育人。两支队伍找准协同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将课堂教育和日常教育有效协同,如定期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会商,形成有效的应对方案,再如结合重大活动安排、重要时间节点,生动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共同用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工作的全过程,将立德树人的共同职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协力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组合拳”,实现全天候、全方位育人,达到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4.3 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岗位能力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复合型工作,涉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等多方面[14]。特别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和大学生群体的新特点对辅导员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思政课教师具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但其学生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比较欠缺。为此,高校需要对思政课教师兼职辅导员进行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使其掌握辅导员工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一是要扎实开展岗前培训,促进角色适应。学生工作部门要围绕辅导员工作相关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开展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岗前培训,帮助思政课教师兼职辅导员明确辅导员工作的意义、目标和具体岗位职责,提升其对辅导员角色的认识,增进其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同,进而发自内心悦纳兼职辅导员身份,尽快适应角色,进入状态。二是要定期开展专项培训,提升职业能力。专项培训既要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基本能力等内容,也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人文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帮助思政课教师兼职辅导员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使其能够妥善、有效应对和处理学生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三是要建立沟通交流平台,实现优势互补。高校学生工作部门要搭建专职辅导员同思政课教师兼职辅导员的交流平台,促进二者有效联动,取长补短,协同育人,即一方面围绕理论、政策、业务、经验展开研讨,促进各自在不同领域的提升;另一方面围绕思想引领和管理服务两大重点,共同研判学生的思想动态,共同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共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人生发展。

猜你喜欢

辅导员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