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盐种类及含量对Cu/ZnO/Al2O3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2024-05-30高德宏胡锦婷张文艺

广州化工 2024年1期
关键词:碳酸氢钠前驱乙酸

高德宏,谢 忠,胡锦婷,周 文,田 朋,张文艺

(巢湖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8024)

CO2加氢制甲醇是一种环境友好且极具前景的领域,实现CO2减排的同时可促进碳资源的循环利用[1]。ZnO[2]、ZrO2[3-4]、TiO2[5]、Al2O3[6]常作为Cu基催化剂的助剂,其中ZnO能增大Cu的比表面积,降低甲醇合成的活化能[7-8]。Cu/ZnO/Al2O3(CZA)催化剂是性能优良的CO2加氢催化剂[9],Al2O3不仅可以防止活性位团聚,而且其无序性和表面缺陷促进CO2的吸附和活化[10]。

沉淀法是Cu/ZnO/Al2O3(CZA)最常用的方法。催化剂前驱体由Cu2+、Zn2+、Al3+金属离子组成的碱式碳酸盐,其物相十分复杂,对催化剂性能影响较大。本文以沉淀法作为催化剂制备方法,固定Zn2+、Al3+含量,通过改变铜盐的种类以及含量制备催化剂前驱体,探究铜源对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1 实 验

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三水合硝酸铜(99.0%),西陇科学;乙酸铜(99.0%),麦克林;六水合硝酸锌(99.0%),福晨化学;九水合硝酸铝(99.0%),西陇化工;CO2(99.8%),合肥众益化工产品有限公司;H2(99.999%),合肥众益化工产品有限公司。

DGT-G250恒温鼓风干燥器,合肥华德利科学器材有限公司;KS-7200DE超声波清洗器,昆山洁力美超声仪器有限公司;DF-101S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海梅香仪器有限公司;YLJ-24T粉末压片机,合肥科晶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1.2 催化剂的制备

本实验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ZA催化剂,以NaHCO3为沉淀剂,使Na+/M(Cu2+、Zn2+、Al3+离子总摩尔量)=2.5,控制Zn/Al摩尔比为1.5,分别考察Cu/Zn比例为2.50、2.00、1.67、1.33和1.00条件下,采用硝酸铜、乙酸铜为铜源,经搅拌反应后得到催化剂前驱体沉淀,进一步通过抽滤、洗涤、烘干和焙烧后,得到所需的催化剂产品。在此过程中严格控制药品添加量,并计算各步骤的失重率,探究催化剂形成过程的产量及结构变化。

1.2.1 催化剂前驱体的合成

按照实验要求称取一定量的铜盐,分别添加1.848 g六水合硝酸锌及1.554 g九水合硝酸铝,加入20 g水并使金属盐在超声条件下溶解。进一步称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保持Na/M摩尔比为2.5,加水50 g并倒入三口烧瓶中,在搅拌条件下使其充分溶解。碳酸氢钠完全溶解之后,缓慢滴加金属盐溶液,于80 ℃反应8 h。具体金属盐及碳酸氢钠添加量见表1。

表1 铜盐及碳酸氢钠添加量Table 1 Copper salt and sodium bicarbonate added

1.2.2 催化剂的制备

将上述反应的混合物冷却至室温后抽滤,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将沉淀物放置于60 ℃的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干燥8 h。称重确定干燥产品的质量,并将干燥产品在空气条件下于360 ℃焙烧4 h,得到催化剂产品。

1.3 催化剂表征及评价

1.3.1 X-射线衍射分析

催化剂产品分析采用D/MAX-2400小X射线衍射仪(SAXRD,日本Rigaku公司),测量中使用石墨单色器,仪器采用Cu Kα辐射,管电压为40 kV,管电流为200 mA,扫描速度为8°/min,测量范围5°~80°。

1.3.2催化剂性能评价

采用固定床反应装置评价CO2催化加氢制甲醇的反应性能。首先,以100 mL·min-1通入75%H2/25%N2混合气,程序升温至300 ℃,并在压力为3.0 MPa的条件下对催化剂还原1 h,降温至250 ℃,切换为H2和CO2反应气(摩尔比为3∶1),以N2流量为18 mL·min-1作为内标。在250 ℃、压力3.0 MPa、空速2 700~3 000 h-1的条件下考察催化反应性能,采用GC气相色谱仪对反应物组分进行在线分析。

其中,CO2转化率是指参与反应的CO2物质的量与进入反应器中CO2物质的量的比值,即:

式中:XCO2为CO2的转化率,%;nCO2,in为单位时间CO2进料量,mol·min-1;nCO2,out为单位时间CO2流出量,mol·min-1。

CH3OH选择性是指所消耗的CO2中转化为目标产物甲醇的比例,即:

式中:Smethanol为CH3OH的选择性,%;nCO2,methanol为单位时间生成甲醇所消耗的CO2物质的量,mol·min-1。

2 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过程分析

控制Zn/Al摩尔比为1.5,随着Cu/Zn摩尔比从2.5降至1,铜盐添加量逐渐减少。因Na/M摩尔比固定为2.5,随着铜含量的降低,碳酸氢钠的添加量也在逐渐减少,如表1所示。

表2为沉淀及焙烧产品产量,在相同铜盐的条件下,由于投料中铜的摩尔量在不断减少,沉淀量呈下降趋势;催化剂前驱体放置3天后进行焙烧,从焙烧投料可以看出,样品量却比沉淀量多,是因为干燥的催化剂前驱体吸取空气中水分及气体,从而导致样品增重。

表2 沉淀产量及焙烧失重率Table 2 Precipitation yield and roasting weight loss rate

分析失重率数据,硝酸铜、乙酸铜为铜源时,焙烧使碱式碳酸盐或其他沉淀物分解脱水和CO2,形成金属氧化物,产品的焙烧失重率在24%左右,基本保持不变。

2.2 实验现象及分析

实验过程中,将碳酸氢钠倒入三口烧瓶中,待其溶解后加入金属盐溶液时,由于金属盐pH偏弱酸性,使碳酸氢钠分解产生水和CO2,观察到大量气泡产生。由于铜离子的存在导致反应溶液呈现出蓝色,反应过程中,金属盐与碳酸氢钠生成碱式碳酸盐、氢氧化物,在高温的条件下,会被分解为氧化铜。

图1为1号、3号和4号催化反应初始以及结束时的反应现象。由图可见,以硝酸铜为金属盐时,初期的溶液均为蓝色,随着Cu含量的减少,初期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而反应结束时,各自形成的产物颜色明显变浅,同时由1~4号,溶液颜色也由深变浅。碱式碳酸铜的颜色是与孔雀绿接近,若其产量越多,那么颜色越深,由此可以看出从1~4号碱式碳酸铜的产量在减少。

图1 硝酸铜为铜源的反应对比图Fig.1 Comparison diagram of copper nitrate as copper source

图2是乙酸铜为铜源时反应现象的变化情况;在乙酸铜的组实验中,反应初期,铜含量虽然在减少,但溶液颜色相差不大,都是蔚蓝色,而反应结束时呈青色,与碱式碳酸铜颜色类似,随着铜含量的降低逐渐变浅。6号催化剂的最终状态呈深青色,说明碱式碳酸铜产量最多,从6号终期到10号,青色变浅,反映出碱式碳酸铜产量越来越少,甚至到10号颜色表现为淡蓝色,可能产生氢氧化铜。

图2 乙酸铜为铜源的反应对比图Fig.2 Comparison diagram of copper acetate as copper source

2.3 结构及性能

2.3.1 结构分析

图3是Cu(NO3)2为铜源制备催化剂的XRD谱图,图3中a~e代表不同铜含量的前驱体经高温焙烧得到的催化剂,f为b产品经还原和性能评价后的谱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2θ为35.52°,38.66°处出现明显的CuO的特征衍射峰,而2θ为31.82°、36.38°、56.7°、63.08°的ZnO特征峰位置没有明显的衍射峰,也没有出现氧化铝的特征峰,说明以硝酸铜为铜源制备的催化剂经焙烧后主要成分为CuO晶体结构,而ZnO和氧化铝呈高度分散状态。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铜量的减少,CuO的衍射峰强度在逐渐减弱,表明CuO的晶粒变小或结晶度降低。2θ为43.38°、50.56°和74.26°处的衍射峰为Cu的特征峰,此特征峰在产品a~e中没有出现,而经还原和性能评价后,出现Cu和ZnO的衍射峰,表明催化剂前驱体经焙烧后没有CuO单质存在,而经还原和性能评价后,CuO被还原呈Cu单质形态,同时高分散的ZnO也聚集形成大颗粒。

图3 Cu(NO3)2为铜源时催化剂的XRD图谱Fig.3 XRD patterns of catalysts with Cu(NO3)2 as copper source

图4是以Cu(CH3COO)2为铜源时催化剂的XRD图谱,图4中a~e代表的催化剂中铜含量逐渐降低。2θ为35.56°,38.54°,48.6°,61.72°,和66.14°处的衍射峰为CuO的衍射峰,由图4可以看出,铜的含量越大,图中衍射峰越明显,表明CuO的晶粒更大或者结晶度更好,与Cu(NO3)2和CuC2O4为制备的催化剂类似,均没有出现ZnO的衍射峰。

图4 Cu(CH3COO)2为铜源时催化剂的XRD图谱Fig.4 XRD patterns of catalysts with Cu(CH3COO)2 as copper source

2.3.2 催化剂性能分析图

图5是以硝酸铜为铜源制备的2号催化剂,应用于CO2加氢制备甲醇的催化过程。从图5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CO2的转化率稳定在17.91%,而甲醇选择性随着反应的进行呈缓慢的上升趋势,最终达到31.38%。通过分析发现,转化率及选择性不稳定是由于系统的波动造成,随着反应物组成、空速、温度及压力逐渐趋于稳定后,反应过程趋于平稳。

图5 2号催化剂性能图Fig.5 Performance chart of No.2 catalyst

图6是7号催化剂的催化CO2加氢性能,该催化剂以乙酸铜为铜源。由图6可知,CO2的转化率在反应开始阶段从18.47%缓慢降到16.53%,到4 h又缓慢增加到17.44%并趋于稳定。随着空速的缓慢增加,甲醇的选择性呈缓慢上升趋势,从26.11%到31.21%。

图6 以乙酸铜为铜源的7号催化剂性能分析图Fig.6 Performance chart of No.7 catalyst

3 结 论

本文以NaHCO3为沉淀剂,分别采用硝酸铜、乙酸铜为原料,探究不同铜盐种类及含量对Cu/ZnO/Al2O3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1)在铜盐种类相同的条件下,沉淀产量随着铜含量的下降在减少。当铜含量相同而金属盐不同时,采用硝酸铜为原料时沉淀产量最多。硝酸铜和乙酸铜制备的催化剂前驱体经焙烧后,失重率均稳定在24%左右;

(2)在实验过程中,NaHCO3与偏酸性的金属盐反应,产生大量CO2气体。金属盐中铜离子使溶液初期都为蓝色,反应结束时由于金属盐种类不同,将导致氢氧化物和碱式碳酸盐的的含量存在差异;

(3)经高温焙烧后,随着铜量的增加,CuO的晶体变大或结晶程度变好,ZnO呈高度分散状态;经高温还原气氛后,CuO被还原为Cu单质,同时高分散的ZnO形成结晶度高的大颗粒;

(4)通过催化剂性能分析中,铜源的改变对CZA催化CO2加氢性能的影响较小,CO2转化率基本维持在17%左右,甲醇选择性为30%,即铜盐对催化剂结构及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猜你喜欢

碳酸氢钠前驱乙酸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SiBNC陶瓷纤维前驱体的结构及流变性能
DMAC水溶液乙酸吸附分离过程
药物水杨酸钠与5%碳酸氢钠耳静脉注射治疗猪风湿性后肢瘫痪
可溶性前驱体法制备ZrC粉末的研究进展
乙酸仲丁酯的催化合成及分析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
前驱体磷酸铁中磷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溶胶-凝胶微波加热合成PbZr0.52Ti0.48O3前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