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山东省开展挂职研修和访学项目探索
2024-05-30孙月圣孙钰杰
◎孙月圣 孙钰杰
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2015 年山东省教科院成立之初,从省内各级各类中小学校110 余万专任教师中严格遴选约30 名左右的访问学者来我院脱产学习进修,加上每年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遴选的平均约20 名左右的挂职研修学员,共计约50 人,对他们进行为期一年的滋养式培育,帮助他们在科研水平、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快速提升,使其个人专长更加突出、教学风格更加鲜明,以此促进我省教师队伍的快速发展和整体提升。
一、项目情况分析
(一)项目介绍
挂职和访学项目是我省部分高校、高(中)职院校和中小学骨干教师来我院研修学习、提升教科研学术水平的一项常规重点工作,时间为一年,有固定的指导教师,要求学员制定缜密的学习研修计划,并进行结业答辩考核,旨在全方位提升学员的综合素养、专业素养和教育素养。目前在我院学习进修的学员有三种类型,分别为:从2015 年开始招收中小学一线教师和教科研机构的人员作为省内访问学者,到我院脱产学习进修一年;从2015 年开始接受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等五部门遴选的部分中小学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和教科研机构的人员作为基层挂职研修学员到我院脱产学习和工作一年;从2022 年开始,接受省教育厅组织遴选的部分高(中)职院校的老师来我院做访问学者,脱产学习进修一年。
(二)学员情况分析
1.接受人数。从2015 年成立省教科院之初到2023 年,中小学教师、教科研部门科研人员、高校教师、高(中)职学校的教师等申请到我院进修学习的省内访问学者和基层挂职研修人员共计435 人;受新冠疫情影响,2019—2022年申请访问学者的数量略有下降,加上挂职研修学员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受国家和省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影响,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职教教师到我院做访问学者的数量显示出逐年增多的趋势。2022 年来自职业院校的学员14 人,占总人数19.7%。2023 年来自职业院校的学员21 人,占总人数32%。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2015—2023 接受挂职访学人数
2.派出学校(单位)类别。我院接受的访问学者和基层挂职研修人员的单位主要为中小学学校、少量教科研机构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还有部分高校(高职院校),如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等等。
3.职称结构情况。2020 年接受基层挂职研修学员22 名,高级教师职称5 人,占总人数的22.7%;中级职称10 人,占总人数的45.5%;初级职称7 人,占总人数的31.8%。2020 年接受省内学访问学者15名,高级教师职称8 人,占总人数的53.3%;中级职称7 人,占总人数46.7%。从平均占比看,访问学者具有高级职称的占比比挂职研修高出8.4 个百分点,中级职称的占比高出进3 个百分点,而初级职称占比却低21.5 个百分点,说明访问学者的具有较高职称人数整体上比挂职研修学员多。挂职研修和访问学者的职称结构占比情况也体现了教师队伍梯队建设情况。2017 年至2023 年挂职和访问学者职称情况见表2。
表2 2017—2023 职称结构情况
4.职务结构情况。申请到我院做省内访问学者或基层挂职研修人员主要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科研部门、高等学校(含高职)、中小学(含中职)中的科研人员、教研员、教师和校长等管理人员。从表3 中可以看出,一线教师平均占比最高为41.6%,其次是具有中层职务的平均比为35.4%,再次是具有校长职务的平均占比为14.9%,最后是教研员平均占比为8.1%。具体职务结构情况见表3。
表3 2019—2023 职务结构
5.年龄结构情况。按照省人社厅、教育厅等五部门和我院招收访问学者的文件规定,申请到我院做访问学者或基层挂职研修人员的年龄原则上一般不超过45 周岁,但每年会根据学员的职称、学历等具体情况会适当放宽年龄限制要求。2021 年接受的54 名学员中35 岁及以下的21 人,占总数38.8%;36 岁到40 岁的9 人,占总数16.7%;41 岁到45 岁的13 人,占总数24.1%;46 岁及以上的11 人,占总数20.4%。2022 年接受的71 名学员中35 岁及以下的24 人,占总数33.8%;36 岁到40 岁的16 人,占总数22.5%;41 岁到45 岁的19 人,占总数26.8%;46 岁及以上的12 人,占总数16.9%。2023 年接受的64 名学员中35 岁及以下的18 人,占总数28.1%;36 岁到40 岁的15 人,占总数23.4%;41 岁到45 岁的22 人,占总数34.4%;46 岁及以上的9 人,占总数14.1%。具体情况见表4。
表4 2019—2023 学员年龄分布情况
6.任教学科情况。2023 年接受的学员中,语文学科9 人,占总人数14.1%;数学学科8 人,占总人数12.5%;英语学科6 人,占总人数9.4%;道德与法治和地理学科各3 人,占总人数均4.7%;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健康和化学学科均为2 人,占总人数3.1%。科学、生物和劳动技术教育学科均为1 人,占总人数均为1.6%。从学科情况来看,目前学校仍然较重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由于受国家政策影响,道德与法治学科也成了相对较为重要的学科。
二、积极探索培养路径,确保研修效果和质量
(一)成立挂职和访学研修组织机构
为保证挂职和访学研修工作顺利进行,院领导每年都召开专门会议,安排专人负责该项目。挂职和访学研修工作主要有三个机构:领导小组,由院长和书记亲自担任组长,院领导班子作为成员;工作小组,由分管院长牵头,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和办公室的相关人员参与,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学员安心学习工作;指导专家组,由我院学术委员会和主要业务骨干组成,负责整体制定学员研修方案,进行专业引领和指导。
(二)发挥优势,制定研修目标和路径
教科院是我省的教育智库,专家学者云集,对教育、教学研究等相关领域的诸多热点和难点问题都有一定的研究基础。院领导要求,要充分发挥教科院的专业优势,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扎实、细致、创造性地做好该项工作;在认真征求各位学员学习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学员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科学务实地做好培养方案,对学员进行高位引领,在工作中创造机会让学员多实践、多锻炼,掌握真才实学,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专业素养和教育素养。
(三)协同创新,设立挂职和访学基地
为了最大程度地做好挂职和访学工作,我院与省内部分中小学学校和科研机联合作为挂职和访学学员的研修基地,为研修学员听课、上公开课,共同开展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共同研读经典和教育名著,联合进行课题研究等一系列学术活动提供方便,使全体挂职和访学学员能够及时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组建导师团队,确保研修质量
根据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我们主要聘请院内专家和少量院外专家学者作为指导教师,对学员实施一对一精准指导,对于提高学员的科研水平和理论素养起到积极影响,对学员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起到较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五)实施个性化培养,做到精准指导
根据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指导老师根据学员的专业方向,与学员一同研究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确定研修课题。指导教师对学员选定的研修课题进行全方位指导,包括选题、开题和结题等,并结合研修课题对学员提供一些必读的理论和实践类参考书目。
(六)引领课题研究,提升科研能力
经过导师指导,学员初步拟定研修课题后,我院组织院内外专家召开专门开题答辩会,分组对学员的研修课题逐一进行开题论证。每位学员在组内进行陈述,专家团队对课题进行精准点评、问辩和指导,对课题研究给出有针对性的修改建议。经过专家和导师的指导,学员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较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高,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培养目标。
(七)顶岗研修历练,锻炼综合能力
结合我院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学员的学科专业,将学员分配到不同研究中心进行研修、学习和工作。学员们通过参与我院相关工作如齐鲁名师名校长培养、山东省乡村青年教师培训、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等工作,参与顶岗历练,学员的工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综合素养有了较大提升。
(八)参与大课题研究,拓宽研究视野
为进一步拓宽学员的研究视野,组织学员参加导师承担的大型国家级和省级调研或课题研究活动。如参加全国教育满意度调研活动、全国教师负担网络调研活动和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量调研项目等等。要求学员从课题方案撰写、问卷的编制到实地调研、访谈,收集有关资料等都要积极参加,使学员学会了如何做大型调研课题、如何分析整理调研数据、如何提炼调研和课题研究成果等。
(九)研读经典书目,筑牢理论功底
为提升研修学员的理论功底和综合素养,培养方案明确要求学员认真学习古今中外教育经典著作。理论学习阶段要求学员认真研读《教育哲学通论》(黄济)《我们怎样思维》(杜威)、《有效教学》(崔允漷)《教育学基本原理》(赫尔巴特)、《教学目标分类学》(布鲁姆)、《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泰勒)》等,为实践探索阶段和总结提炼阶段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功底。
(十)开展学术讲座,吸收专业力量
根据培养方案,指导教师为全体学员至少举行一次学术报告,完成对学员的研修指导。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组织学员到高等学校如山东大学、山师等听取国内外著名教育专家学术报告,跟随导师到省内外参加学术会议,充分了解国内外最前沿学术动态,学员大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识。
三、强化科学措施,规范过程管理
(一)严格班级管理
为加强挂职和访学的管理工作,我院选派专职人员作为班主任负责管理日常工作,并从学员中选出班长和副班长各1 人,协助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制定了学员守则,强调学员应严格遵守我院的有关规章制度,尊重指导教师,认真完成学习研修任务。制定了学员考勤制度,规定学员在工作日按照我院上下班作息制度参加研修活动,因故不能出勤、迟到或早退,须向班长和班主任请假。
(二)明确指导教师职责
指导教师的工作任务是:承担通识课程授课及作业设计、评改任务等,完成对研修学员的全程研修指导。对指导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研修培养工作,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方法,在工作中展现出高水平的学问和高品位的人格,优质高效地完成培养任务。
(三)制定研修学员考评办法
为加强研修学员队伍建设,调动学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了《山东省教科院挂职研修和访问学者考评办法》。依据研修方案,结合研修过程,对考评的原则、方法和程序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夯实研修工作过程,保证研修培养工作实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员需求存在的差异性及分析
由于学员在年龄、职称、职业发展阶段和需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来我院学习研修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学员处在发展高原期,需要提高教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有的学员来自高中学段,希望暂时从繁重的教学中放松和调剂一段时间;有的学员将想借此契机变换单位等等。目标及需求的不同,对培养和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对他们的学习研修进行科学合理地管理和评价,需要我们结合每个学员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制定出详细和适宜的培养方案。
(二)学员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由于管理较为宽松,加上极少数学员纪律观念淡薄,有的学员常以各种理由请假离开我院,有的学员不积极主动参与课题研究,还有一些学员缺乏周密的研修计划安排,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等,学员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研修质量和效果。因此,我院在进一步加强学习研修管理的基础上,希望学员克服困难,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一年学习研修的机会,保质保量地完成研修任务。
(三)派出单位与我院缺少沟通的问题及分析
学员正式到我院进行研修学习后,派出单位(学校)很少主动与我院挂职和访学管理部门沟通联络,不能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工作、研修和生活等动态情况。由于学员具有双重身份,除我院做好管理之外,派出单位也要及时跟进对学员进行定期及时地追踪、了解学员的学习、研修和生活等情况。
(四)研修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对学员学习质量和效果的考查,主要是研修课题结业答辩,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较为详细的量化考核标准。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准,考核标准过于简单,培养的质量就难以评判,无法对学员形成压力,达不到良好的学习研修效果。结业时主要检查的是课题研究情况,对学习研修期间的考勤、发表论文也仅仅作为参考。因此派出单位和我院双方均应制定较为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保证学习研修的质量和效果。
(五)导师指导不力的问题及分析
目前我院采用的培养模式是导师负责制,由于每个学员的研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不同,没有统一的培养标准,每个导师对研修学习认识和理解不同,因此就会影响到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有的导师给予学员很多参与教学实践、研究的机会;有的导师管理较为宽松,学员很少参与导师的相关研究工作;有的导师工作较忙,与学员见面的机会较少,仅给学员推荐一些书目等,因而缺乏在教科研或教学上的深入细致的精准指导,导致研修学习效果不很理想。
(六)派出单位缺乏具体的评价机制及分析
派出单位对教师外出学习研修没有明文的、量化的考核要求和标准,对教师在外学习研修的教师不管不问,导致学员感觉不到来自派出单位的压力,研修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学员的自律能力。因此,派出单位要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从而为外出学习研修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监督是非常必要的。
(七)学员存在双重身份问题及分析
学员在原单位是教师身份,但在我院进修学习,又是一名学员,具有双重身份。其在我院的任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进修、参与课题研究和其他教科研工作,虽然是脱产进修学习,但不能完全脱离原单位本职工作,因此就会面临着学习研修与工作之间的冲突。学员的这种双重身份给派出单位和我院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以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漏洞,确保学习研修的效果。
五、成效显著,成果丰硕
(一)构建了“课题引领、理论阅读、导师指导、学做结合”的研修模式
经过近10 年的研究和探索,我们构建了省内挂职和访学研修学习的实施模式,即“课题引领、理论阅读、导师指导、学做结合”研修模式。具体包括三个阶段和一贯通:理论学习阶段、实践探索阶段、总结提炼阶段;课题研究贯通整个学习研修过程。具体研修模式见图1。
图1 挂职和访学研修模式图
理论学习阶段。认真学习国学经典和古今中外教育经典著作,其主要目的是为学员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素养做好铺垫。
实践探索阶段。主要是顶岗研修、参与我院的大型调研课题活动、送课讲学实践活动、开展学术讲座和学术沙龙活动等,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员的实操和科研技能。
总结提炼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学员对理论学习阶段和实践探索阶段进行深度反思、总结和提炼,撰写学术论文等。
在三个阶段的研修学习过程中,根据学员个人爱好和专业特点,结合研修计划自选研修课题的研究工作贯通整个研修学习之中。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员围绕研修课题开展研究工作,经过选题论证、开题和结题答辩,撰写研究报告最终完成研修课题,作为研修结业的重要成果参加结业答辩。
(二)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
经过一年的学习研修,学员们在科研能力、学术素养和工作作风等方面有了较大提升,成为了当地的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部分学员取得了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或被评为特级教师、齐鲁名师、齐鲁名校长、齐鲁名班主任等,有的学员结业后,走上了领导岗位,担任了县(区)教育局业务局长、教研室主任、教科研中心主任等。如曹县第一中学的访学学员渠月被评为齐鲁名师和特级教师,郯城第一中学挂职学员王军峰担任了县教体局副局长,潍坊市寒亭区实验小学访学学员杜纪涛担任了寒亭区教研室主任,淄博市博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的访学学员尹连春担任了博山区教科研中心副主任等。
(三)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学员经过一年的研修学习提升了理论水平,增强了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从2015 年到2022 年的八届435 名学员,共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市级荣誉分别为10 项、46 项、91 项;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教科研成果分别为13 项、84 项、59 项;发表论文138 篇;出版著作50 部。如2021届54 名学员共发表论文29 篇、出版专著6 部、获得优质课8 节、获得教学成果奖16 项、立项科研课题32 项、获得荣誉称号29 项、讲授公开课43 节次、开展学术讲座45 场次;2022 届71 名学员共发表论文48 篇、出版专著7 部、获得优质课19 节、获得教学成果奖23 项、立项科研课题49 项、获得荣誉称号49项、讲授公开课62 节次、开展学术讲座73 场次。近年来取得成果情况见表5。
表5 取得成果一览表
(四)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经过一年的研修学习,学员不仅有了较大的收获,有的学员返回单位后还在当地甚至全省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学员们活跃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一线,引领当地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在课改、教研、管理等诸多方面不断发声,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六、对策与建议
(一)细化制度,完善管理体制
挂职和访学项目作为我院的常规重点工作项目,经过多年探索,已成为推动全省中小学师资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途径,但是挂职访学制度还需持续进行,要进一步明确选派单位、接受单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员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保证研修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明确职责,强化监管义务
良好的管理必须辅以严格的监督。派出单位应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并在研修期间定期与学员联系,了解其挂职和访学进展、思想状态、工作、学习、生活和研修等情况,对结业的成果进行考核评估并进行奖惩;我院定期召集学员和导师召开联席会议了解学习研修、生活等情况,对于未按要求进行研修的学员,导师有权终止其学员资格,并将终止学员资格的情况通知派出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我院严格要求导师肩负起培养和监督责任,对未能很好地履行导师职责的将终止其导师资格;派出单位的管理部门要定期与学员进行线上或线下联系沟通,通过问卷、访谈、微信、QQ 等形式开展学习研修情况调查和摸底,总结研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加适宜的政策,有效推动挂职和访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增强意识,发挥个体能动性
学员应该增强主体意识,挂职访学前,应有明确的研修计划;挂职访学期间,要转换角色,发挥个体能动性,积极参与各种教研科活动,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增强自己的综合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
(四)定期举办挂职和访学成果展,扩大项目影响力
学员学习研修期间取得的成果形式多样,有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获得奖励和各种荣誉等。建议我院每年开展一次挂职和访学学术成果展览,扩大挂职和访学项目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中的影响力。
(五)建立跟踪反馈机制,评价项目长期效益
为长期做好挂职和访学项目,建议建立项目长期跟踪反馈机制,对研修效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跟踪反馈,建立学员信息反馈档案库,并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总结项目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做好研修培养工作提供信息参考和决策支撑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