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新:株洲英烈血染黑土地
2024-05-30彭立平
彭立平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这首诗是著名的抗日巾帼英烈、“双百人物”赵一曼所作。她在1936年就义前,给7岁儿子陈掖贤留下了一封令人动容的遗书。
在这封遗书中,她向儿子提到了“你的父亲到东北来,死在东北。”其实,这里的“父亲”并不是指孩子的亲生父亲,而是指赵一曼在东北进行地下工作时作掩护的“名义丈夫”,化名“老曹”的中共早期党员黄维新。
黄维新生于1903年,株洲石峰区清水塘人,原来是个铁路工人。1922年2月,年仅19岁的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第二年参加了著名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株洲最早的党员之一,是我们党领导工人运动的骨干。由于他长期奋斗在隐蔽战线,所以他的英雄事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为人所知。
他曾经在武汉参加铁路工人运动时,被敌人抓进了监狱,受过严刑拷打,以致腿上留下了残疾,走路都不方便。1927年9月,大革命失败后,受党组织委派,他和赵一曼等人一起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黄维新从苏联学成回国后,就在全国铁路总工会工作。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大部分地区被日寇占领,为了更好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中国共产党决定派出一批优秀干部前往东北,黄维新和赵一曼就在这批优秀干部之列。
1932年夏,黄维新和赵一曼从上海坐轮船一起去东北。抵达沈阳后,他们临时接到上级通知,由于形势紧迫,中共满洲省委已转移到了哈尔滨。几经周折,他们才终于到达哈尔滨。黄维新担任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兼职工运动部部长。
为了应付敌人盘查,党组织安排黄维新化名王其青,对外称呼“老曹”,和赵一曼組成“家庭”,假扮夫妻,开展地下工作。
他们在南岗租了一位俄国老太太的房子住下,以便顺利开展工作。由于他们是新搬来的,平时很少有邻居来串门,他们的“家”就成了地下党组织比较安全的秘密联络点。
白天,黄维新以外出做工为掩护,忙于联系各基层工会组织和参加各种会议,同时,还要秘密组织工人开展抗日斗争。赵一曼就以“家庭主妇”的身份买菜、做饭、洗衣服等。在邻居眼里,这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家庭。实际上,他们担负着十分繁重的抗日救亡工作:抄写文件、刻印传单、对外联络、发展骨干等等。那时,他们经常要忙碌到深夜……在险象环生的日子里,为了不被敌人的密探发现,即使在夏季,他们家晚上也是用黑色的厚布把窗户捂得严严实实的。黄维新每次回家时,也都会警觉地远望一下窗台上那盆用作暗号的丁香花。丁香花在,就意味着“家里”平安。
1933年4月2日,日伪宪兵无理殴打电车厂工人,激起了工人的愤怒。黄维新和赵一曼领导电车厂工人进行反日大罢工。黄维新指导罢工委员会,连夜起草刻印了《哈尔滨工人告全市人民书》,发动党团员到处张贴标语、宣传画,组织群众游行……没多久,哈尔滨工人运动就风起云涌,到处都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真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电车厂工人的罢工斗争,引发了全市性的大罢工,致使全市交通瘫痪、工厂停工……给日伪当局以沉重的打击。
同年6月,在黄维新的努力下,满洲省总工会成立,他担任了党团书记,全面负责总工会的工作。不久,哈尔滨、绥宁、鹤岗等地都相继成立了工会组织,会员发展到250多人。12月,他还领导了鹤岗煤矿工人要求发放拖欠工资的罢工斗争,并组织了1000多名工人跟资方谈判,直至罢工斗争取得最后胜利。他们在哈尔滨先后组织工人开展了四次规模较大的革命斗争,有力地推动了东北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
然而,千防万防,“家贼”难防。1934年4月,由于叛徒的出卖,中共满洲省委地下党组织遭到敌人破坏,许多共产党员、工会骨干不幸被捕,黄维新也被敌人抓进了监狱。日伪当局为了从他那里得到有价值的情报,给他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甚至上了电刑,把他折磨得奄奄一息……
这天,凶狠的敌人又把黄维新拖到审讯室。他们知道严刑拷打已经不能让眼前这位钢铁汉子屈服,于是谎称已经抓到了他的家人,如再不招供,就要杀掉他们全家。黄维新知道这是敌人使诈,自己来东北后,一直是用化名,为了不连累家人,从来没有给家里写过一封信,寄过一张照片,敌人是不可能找到他们的。
就这样,黄维新始终保守着党的秘密,对他名义上的“妻子”赵一曼,也是一个字都没有透露。最后,恼羞成怒的敌人把黄维新秘密杀害了。他牺牲时,年仅31岁。
黄维新,株洲人民的优秀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为了拯救中国的劳苦大众,为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白山黑水的艰险斗争中,献出了他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题图/陈自罡 编辑/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