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

2024-05-30李强汤麒麟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1期
关键词:疫木松褐松材

李强,汤麒麟

(武宁县林业局,江西 九江 332300)

松材线虫病也叫做松树萎蔫病,病原线虫通过媒介昆虫从松树的伤口进入到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并大量繁殖,最快可在40多天内使松树枯死,3~5年便能摧毁整片松林。松材线虫病对我国的生态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温度是影响松材线虫病发展的重要因素,年平均气温在10 ℃以上的地区都可能发生该病害,并且该病害主要危害对象为松属树种,而我国的针叶林是以松属为主,大部分的山区树种较为单一,一旦遭遇毁灭性侵袭,则会带来较大的生态灾害。由此可见,松材线虫病的防控迫在眉睫。通过加强检疫,避免出现人为传播;有效防治病原线虫,清理病死树以及病枝叶,减少侵染源;加强对媒介昆虫的防治,可以进行喷药、杀灭病树原木、设置诱捕器等;加强疫木管理,就地处理。通过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松材线虫病进行防治,有效预防该病害的侵染。

1 松材线虫病的流行特点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侵害松树。松材线虫是一种微小的线虫,它们寄生在松树的导管中,繁殖并分泌出一种寄生菌,导致松树的导管受损,导致松树失去水分和养分,最终导致松树死亡[1]。松材线虫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导致大量松树死亡,对森林生态系统和经济产业造成严重影响,其流行特点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地域分布广。松材线虫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是在北半球的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区更为常见;二是侵袭性强。松材线虫病的侵袭性非常强,一旦发生,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三是寄主广泛。松材线虫病可以侵染多种松树,包括红松、黑松、白松等,同时也可以侵染其他树种,如云杉、杉木等;四是季节性明显。松材线虫病的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这是因为这个时期松树的生长旺盛,同时也是松材线虫繁殖的高峰期;五是病害表现明显。松材线虫病的病害表现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松树的叶片发黄、枯萎、树皮出现裂纹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松树死亡。

2 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途径

2.1 昆虫传播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疾病,其主要传播媒介是松材线虫的寄主松材线虫传播昆虫,如松墨天牛等,在寄主树上活动时,会将松材线虫带入树内,从而引发病害。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松树上产卵,幼虫孵化后会在松树内部挖掘通道,从而将松材线虫带入松树内部,导致松树感染松材线虫病。总之,松材线虫病主要通过昆虫传播,因此对于松林管理者来说,防止昆虫入侵是预防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2 树木接触传播

松材线虫病可以通过树木之间的接触传播,当一棵树感染了松材线虫病后,它的根系和树干内的松材线虫会通过与相邻树木的根系和树干接触,将病原体传播给相邻树木。

2.3 土壤传播

松材线虫病可以通过土壤传播,当松材线虫感染了一棵树后,它会在树内繁殖,产生大量的幼虫和成虫。这些虫体会随着树木的死亡和腐烂,进入土壤中。如果其他树木的根系与感染树木的根系相连,那么它们就有可能从土壤中感染松材线虫病。总之,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途径比较复杂,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

3 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技术

3.1 加强病害监测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植物病害,对松树等针叶树种造成严重的危害。定期对松树进行检查尤为重要,在松树的生长季节,定期进行松材线虫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可以尽早发现松材线虫病的早期症状,便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为了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监测,可以建立监测网络,建立松材线虫病的监测网络,对松树等针叶树种进行定期监测,及时了解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2]。同时,加强信息共享,建立松材线虫病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病害的监测结果和预警信息,提高公众对松材线虫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减少人为传播的发生。在该病害监测期间,还应提高监测技术,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监测技术研究,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情况。此外,加大防治力度,采取有效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措施,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保护针叶树种的生长和发展。总而言之,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监测是保护针叶树种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病害的威胁。

3.2 严格检疫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植物病害,它会导致松树枯死,对森林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严重影响。为了防止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需要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3]。要加强对进口木材和木制品的检疫。进口木材和木制品是松材线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疫。检疫人员应该对进口木材和木制品进行检查,发现病虫害立即进行隔离处理。要加强对森林区域的监测和防控。森林区域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发生地,需要加强对森林区域的监测和防控。检疫人员应该定期对森林区域进行巡查,发现病虫害立即进行隔离处理。要加强对木材和木制品的消毒处理。对于已经发现病虫害的木材和木制品,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3.3 疫木处理

针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在发现该病害之后,及时清理被松材线虫感染的松树,对于松林中的枯树和病树,通过砍伐和焚烧等方式及时进行清理和处理,防止其传播到其他松树上,也能够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秋冬季节,松材线虫以及媒介昆虫都会待在病死木中,这个时间段也是除治的最佳时期,应及时将病死木清理干净。对于小范围发生松材线虫病的林木,采取择伐的方式,将病死的疫木采伐掉,并对直径在1 cm以上的枝丫全部就地粉碎,或者就地销毁,当日采伐的松树应当日完成处理,避免疫木传播。对于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发生区域,采取粉碎处理措施对疫木进行处理,使用粉碎机或者削片机,将疫木粉碎或者削片,粉碎的粒径控制在1 cm内,削片的厚度控制在0.5 cm内。经过处理的疫木,可以将其用来造纸、制作纤维板等,再次利用。烧毁疫木适用于松材线虫病疫木数量比较少的情况,并且不具有疫木粉碎或削片的条件,将疫木烧毁是最彻底的处理方法,可以杀死所有的松材线虫和其他病原体。在具体处理中,选择平坦的空地,将采伐的疫木截成1~3 m长的小块,可以减少疫木的体积,便于运输和处理,然后将其全部烧毁,在烧毁处理中,由专门人员监督,避免出现森林火灾,需要注意的是,烧毁处理这种方法可能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在合适的地点进行[4]。疫木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疫木扩散和对环境的影响。

3.4 媒介昆虫防治

松材线虫病的传播主要依靠媒介昆虫,最为常见的就是松褐天牛,针对松褐天牛的防治,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进行。

3.4.1 物理隔离。采取物理隔离的方式,有效防止昆虫入侵,例如,可以安装防虫网、粘虫板等,阻止媒介昆虫入侵。

3.4.2 化学防治。使用杀虫剂对媒介昆虫进行化学防治,如使用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等杀虫剂,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安全。在每年10月之前,通过喷洒农药,将天牛的幼虫杀死,可以在病木的表面,喷洒一些杀螟松乳剂。需要注意的是,把控好喷洒的时间,天牛幼虫在天冷的时候一般潜伏在病树木质部内,若喷洒时间不正确,可能无法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于成片分布的松林,在采取药剂防治时,可以采取飞机喷洒药物,对于零散分布的松树,则可以采取地面喷洒药物的方式。

3.4.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对媒介昆虫进行生物防治,如使用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但要注意选择适宜的生物防治方法。在松材线虫病的预防中,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式有效控制媒介天牛的种群密度。肿腿蜂的释放方法是在6月份的中下旬,温度在24~28 ℃之间,湿度在60%左右,最好是在晴天释放;花绒寄甲的释放最好是在7月份~9月份之间,林间温度处于24~28 ℃之间,避开下雨天,傍晚释放效果最佳;单株放蜂适用于有零星危害的松林,每株释放200头即可;中心点放蜂适用于大范围病害的松林,每10亩松林,设置一个放蜂点,每点释放1万头左右即可[5]。

3.4.4 诱捕器诱杀。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为了控制它们的数量,可以使用诱捕器进行诱杀。该方法一般用于松材线虫病发生比较集中且松褐天牛密度较高的林区,从4月份的下旬到10月底期间进行悬挂,在松褐天牛羽化之前的一周内,设置诱捕器。诱捕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捕捉昆虫的装置,通常由一个容器和一些诱饵组成。对于松褐天牛,可以使用一种名为“松褐天牛诱捕器”的装置。这种诱捕器通常由一个塑料桶和一些特殊的诱饵组成。通常情况下,每30亩,设置一套诱捕器即可,每套间隔150 m左右。诱捕器最好设置在林区开阔地带,保证良好的通风,在悬挂时,确保诱捕器处于垂直悬挂,距离地面1.5 m左右即可。同时,定期进行检查,通常间隔10 d检查一次,并及时将诱捕的媒介昆虫处理掉。使用诱捕器进行诱杀松褐天牛是一种比较环保的方法,不会对环境和其他生物造成太大的影响[6]。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诱捕器只能控制松褐天牛的数量,无法完全消灭它们。因此,还需要结合其他控制措施,如化学防治等,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3.4.5 环境调节。通过调节环境条件,如控制湿度、温度等,减少媒介昆虫的繁殖和生存,从而达到防治的效果。松褐天牛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繁殖,因此可以通过调节环境条件来减少它们的繁殖。例如,可以保持松林内的空气流通,降低湿度,增加阳光照射等。

3.4.6 打孔注药。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植物病害,对于松树的生长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为了防治松材线虫病,人们采用了许多方法,其中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打孔注药,该方法适用于需要重点保护的松树。打孔注药是指在松树的主干上钻孔,将药剂注入松树内部,以达到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目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药剂可以直接注入松树内部,达到快速、高效的防治效果,而且对环境污染较小。打孔注药的具体操作方法为:选择适当的孔径和孔距,一般孔径为5~8 mm,孔距为10~15 cm;在松树主干上钻孔,孔深一般为松树直径的1/3~1/2左右;将药剂注入松树内部,注药量一般为每孔注入10~20 mL;将孔口用木塞或封孔胶封闭,以防止药剂外泄。需要注意的是,打孔注药需要在松树生长旺盛期进行,一般在春季和秋季进行[7]。同时,药剂的选择也很重要,应该选择对松材线虫病有效的药剂进行注药。总之,打孔注药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方法,但是操作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对松树造成伤害。

3.5 选用抗病树种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松树的病害,为了防治这种病害,可以采用选用抗病树种的方法。比较常见的抗病树种有油松、长白山落叶松、樟子松、黄山松、水松、雪松等,这些树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树干粗壮,树皮厚实,且树皮含有松油,能够抑制松材线虫的繁殖,有效地防止松材线虫的入侵。选用抗病树种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4 结语

松材线虫病对松树危害极大,一旦发生,对松树具有毁灭性的危害,并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对此,通过加强病害监测,严格检疫,及时对疫木进行处理,加强对媒介昆虫的防治,选用抗病树种,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疫木松褐松材
湖南省长沙县松褐天牛羽化规律
松材线虫病疫木的科技监理
松材线虫病疫木生物除害技术要点探究
不同引诱剂与林分因子对松褐天牛诱捕效果的影响
平昌县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有序复工
关于利用松材线虫病疫木栽培茯苓的可行性报告
《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出台
我国松材线虫病的主要防治技术探析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防治及对策——以重庆市为例
花绒寄甲在同海拔不同时间释放对松褐天牛寄生效果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