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睡眠质量研究现状
2024-05-30张楠王晓冉李玉伶马宏文李紫梦孙垚
张楠 王晓冉 李玉伶 马宏文 李紫梦 孙垚
(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 30012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的一种典型类型[2],临床表现多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肠外症状[3]。目前UC 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病程长、迁延难愈[4-5],对患者及家庭造成巨大的心理及经济负担[6]。且UC 患者常发生睡眠质量下降[7]。睡眠作为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对维护健康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8]。良好的睡眠可以调节免疫和神经内分泌系统,UC 患者睡眠受损会改变其免疫功能,进而加重肠道炎症性进程[9]。因此对UC 患者来说,临床干预的重要目标不仅是改善疾病症状,还应提升其睡眠质量[10]。本文对UC 患者睡眠质量的测量工具、现状、影响因素及提高UC 患者睡眠质量的方法进行综述,为改善UC患者睡眠质量提供依据。
1 UC 患者睡眠质量的测量方法
1.1 主观睡眠质量测量
1.1.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PSQI 量表[11]包含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7个成分,每个成分按0~3 分等级计分,累计各成分得分为PSQI 总分,分值越低说明睡眠质量越高,总分≤7 分为良好,总分≥8 分睡眠质量较差。
1.1.2 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System,PROMIS)
此系统是一种临床结局测量方法,是直接反映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评估的报告[12]。患者报告结局可提供有关患者症状、日常功能水平和对治疗系统反应的独特信息,现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界的重视,并成为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工具,其中睡眠质量亚量表的分数越高,表明个体的睡眠质量状况越差。患者报告结局测量系统可以反映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
1.2 客观睡眠质量监测
1.2.1 多导睡眠图
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是指同时监测和分析多项睡眠生理学指标,进行睡眠医学研究和相关疾病诊断的监测技术。BEILMAN 等[13]应用1 级诊断性多导睡眠图(PSG)进行研究,患者分别连接脑电图、肌电图、心电图监测仪,以监测大脑活动、肌肉紧张以及心脏电活动。此外,使用呼吸监测仪监测胸部和腹部用力情况。测量鼻腔和口腔气流以确定呼吸速率以及呼吸的力度,并识别任何中断呼吸。最后,使用脉搏血氧仪测量血氧水平,并用位于颈部的声音探头记录打鼾。PSG 监测需要经验丰富的注册睡眠技师以及1 位睡眠方面的专业医生进行PSG评分,且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但可以客观的反映患者的睡眠状况。
1.2.2 腕动睡眠监测仪
是通过非侵入性手段基于加速计的数据来评估睡眠,提供对睡眠的客观评估[14-15]。腕动睡眠监测仪作为一种新型睡眠监测设备,可以准确采集腕动信号,体积小、质量轻、功耗低;在采集腕动信号的同时,连接脑电图监测仪来共同监测睡眠,并将睡眠监测的结果作为评估睡眠状态的标准。QAZI 等[16]采用腕动睡眠监测仪来监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发现在不同种族的IBD 患者中,其睡眠质量也有不同。腕动睡眠监测仪操作简单,对患者来说较易接受,可以简单评价客观睡眠质量。
2 UC 患者睡眠质量现状
UC 患者睡眠质量偏低[17]。GARCÍA 等[18]使用PSQI量表评估了102 例UC 患者的睡眠质量,其中54.9%的患者睡眠质量较差。UC 患者睡眠质量差,既影响患者疾病恢复,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睡眠障碍不仅增加UC 患者患恶性肿瘤的风险[19],也是患者病情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20]。另外,睡眠时间过多过少都会增加UC 患病风险。一项研究[21]采用患者报告结局测量信息系统对230 例女性UC 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发现,与常规睡眠持续时间7~8 小时/天的患者相比,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 小时和每天睡眠时间超过9 小时都与UC 患病风险增加有关。睡眠的质量不在于睡眠数量,并不是睡眠数量越多睡眠质量越高,或可通过适当缩短患者在床上时间以提高睡眠质量。李宾宾等[22]研究中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量IBD 患者睡眠质量,结果显示患者睡眠质量下降,可能是由于反复发作的腹泻、便血、腹痛等影响包括患者的日间睡眠功能、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和睡眠效率等有关。BEILMAN 等[13]应用1 级诊断性多导睡眠图(PSG)对非活动期IBD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评价,发现IBD 患者睡眠模式发生了改变,且睡眠碎片化率较高。QAZI 等[16]采用腕动睡眠监测仪来监测不同种族的IBD 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显示,UC 患者睡眠质量较差。
3 影响UC 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
3.1 疾病活动度及炎症病程
疾病严重程度越高、炎症病程越重,睡眠质量越差。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使用主观还是客观方法测量的UC 患者睡眠质量差都与疾病活动的风险增加有关[23]。这与SWANSON 等[24]对69 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研究一致,疾病活动度与UC 患者睡眠质量相关。而且研究[25]显示,睡眠障碍和炎症的影响是双向的,患者体内过高的炎症细胞因子亦可干扰生理睡眠周期,睡眠和昼夜节律紊乱增加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变肠道通透性、促进细菌内毒素移位,从而加重炎症病程。
3.2 心理因素
UC 的病因尚不明确,与多因素作用相关,其中心理因素与UC 的发病及病情变化密切相关,可以说UC 是一种身心性疾病。UC 患者由于病情的迁延不愈,会出现紧张、焦虑及恐惧等心理不适,若不加以干预,可能会导致抑郁,睡眠质量也会随之下降。有研究发现患者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与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的改变密切相关[26-27]。MOULTON 等[28]指出UC 患者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情绪有关,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出现会导致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合成减少,与觉醒相关的神经递质失调,继而打乱患者的睡眠-觉醒机制,造成睡眠障碍。UC患者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才能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29]。自我效能指个体应对外界刺激或面对逆境时的信心,个体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心理应对[30],刘峰等[31]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低的UC 患者,睡眠质量越差,预后不良。
3.3 梦境焦虑
梦境焦虑(Dream anxiety,DA)被定义为使人醒来的可怕的梦,并且在醒来后,他们完全记得这个梦。KANI 等[32]通过对比发现,UC 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的睡眠质量、嗜睡水平与梦境焦虑水平不同,梦境焦虑可能是导致IBD 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之一。
3.4 疲乏
有研究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普遍存在疲劳现象,睡眠障碍可能与疲劳、生活质量有关联[33]。李宾宾等[22]对150 例患者进行调查,发现UC 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紊乱、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维度与疲乏水平密切相关,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疲乏程度呈正相关,疲乏和睡眠紊乱给UC 患者带来了双重打击,并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患者疲乏程度加重,睡眠质量持续下降,造成患者体力、脑力、活动等受限。
3.5 不宁腿综合征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痉挛,以想要移动四肢的冲动为特征的紊乱腿部不正常的感觉,在休息或不活动时这些症状更严重,主要发生于傍晚或夜晚[34]。日本一项研究显示,RLS 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的患病率为20%,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患病率为21.7%,RLS 影响UC 患者睡眠质量[35]。RLS 作为一种感觉运动障碍在临床上较常见,但经常被忽视,提示对睡眠质量较差的UC 患者应注意其是否患有RLS。
4 改善UC 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方法
4.1 正念减压疗法
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 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是提高个体正念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MBSR培养患者的正念思维,可调节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正念水平、改善睡眠质量,从而让患者拥有良好的睡眠,具体方法包括正念呼吸、正念冥想、正念静坐等一系列技术训练[36],培养患者积极、正向的心理状态,引导患者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努力[37]。杜志茜[38]给予UC 患者MBSR 干预6 周,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PSQI 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说明MBSR 对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有效。有学者应用正念减压联合其他干预方法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如对UC 患者实施正念减压联合饮食指导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8];MBSR联合针刺疗法可缓解UC 患者症状及提高睡眠质量,与此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联合干预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治疗[36]。
4.2 中医药安神助眠
中医学对睡眠质量差的认识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将失眠称为“不得眠”“目不寐”“不得卧”,认为是邪气克于脏腑,卫气行于阳而不入阴所得。在中医里,睡眠质量差常常是由于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中医药安神助眠的方法包括内服中药及针刺、艾灸、按摩、穴位贴敷、耳穴压丸和中药足浴等外治疗法[39]。对心包经、足三里、合谷、心俞等穴位的按摩可起到健脾宁心、养血安神的作用,从而改善UC 患者睡眠质量[40]。在使用益生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14%,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41-42]。虽然中医有个性化辨证论治的独特优势,再加上灵活多样的治疗手法,从调整人体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的平衡来治疗睡眠障碍,但目前对睡眠障碍的中医辨证标准以及中医外治法治病机理方面的阐释仍有不足,无法从治疗原理上解释,希望在未来可以明确中医的病理、医理,发挥其优势,服务于患者。
4.3 其他
提高UC 患者的睡眠质量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其生活质量、患病体验,尽量给UC 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睡前环境,包括睡前放松身心,可以尝试播放助眠的音乐,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与湿度,让家属陪伴在侧,也可让患者带来平时熟悉的家居用品,尽量增加患者的熟悉感、信赖感。护理工作中对UC 患者应尽量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外界的物理刺激,使患者稳定心境,平静入睡,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助眠药物。
5 小结
综上,UC 患者疾病活动度及炎症病程、心理因素、梦境焦虑、疲乏及不宁腿综合征等都会影响患者睡眠质量,患者的睡眠质量又会反作用于UC 患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正确评价患者睡眠质量,采取相关干预措施改善UC 患者睡眠质量尤为重要。睡眠作为影响免疫和炎症反应以及生活质量的潜在因素,提示医护人员在治疗UC 患者时应考虑睡眠质量[43]。目前对UC 患者睡眠质量的研究仍然以单一睡眠质量监测为主,缺乏主观及客观结合的睡眠质量监测手段;缺乏大样本UC 患者睡眠质量监测评价;对于改善UC 患者睡眠质量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及标准化。未来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采用主观加客观睡眠质量监测UC 患者睡眠状况,对改善UC 患者睡眠质量的方法进行整合,进一步规范干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