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泗州戏的传承创新研究

2024-05-30徐晓丹李跃忠

宿州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泗州戏工作坊剧目

徐晓丹,李跃忠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泗州戏是流布于安徽淮北、皖东一带的一种民间小戏,大约形成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6),迄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1],素有“皖北黄梅”之称。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泗州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进一步彰显了其重要的艺术价值。

20世纪以来,学界对泗州戏之历史源流、艺术特征、剧本文学都展开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如《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便对泗州戏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安徽省卷》[2]亦对泗州戏经典剧目如《拾棉花》等进行了讨论赏析;王善虎[3]从音乐学角度对泗州戏的地域特点进行分析,揭示其音乐文化内涵。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非遗”保护政策的实施,人们对如何传承保护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也做了一些探讨。如周涛[4]从剧目层面探讨了泗州戏在当代语境中的生存态势,思考了包括泗州戏在内的地方戏曲遭遇“戏曲危机”时的应对策略及其意义。

综上所论,可见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限于“传统”的戏剧戏曲学研究,未能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对泗州戏的传承创新提出建议。文本则立足当下科技大发展的环境,从剧目、表演艺术、传承人培养模式三方面着手,探讨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日新月异的时代创新传承泗州戏。

1 剧目的传承创新

“泗州戏是从民间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一个地方剧种”[5],其扎根于淮河两岸的田间地头,吸收了当地的风俗文化而形成,并流传至今。传统泗州戏的题材十分广泛,“从生产生活、历史风俗、谈情说爱到武林侠义、保家卫国”[6]等均有,但以表现普通民众生产生活的为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故而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喜爱。然时移事易,进入新时代以后,传统泗州戏已无法满足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如何在保留剧种传统特色的同时,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剧目,是这一古老剧种目前面临的重大难题。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解决:

1.1 创作凸显时代特点、能令观众共鸣的新剧目

“乐音与政通,而伎剧亦随时所尚而变”[7]。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理念亦会发生变化,要使泗州戏满足如今观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其剧目创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2015年创编的大型现代泗州戏《绿皮火车》在这方面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该剧以农民工群体为主角、以在城市中逐梦为主题,在2016年“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获得剧目银奖。在剧中,来自畲乡小梅村的少女蓝小惠与城市画家孟歌一见钟情,蓝小惠记忆中的小梅村,成了画家孟歌心心念念的梦中图景。蓝小惠在春节前夕踏上了回家的绿皮火车,这辆返乡之列,满载的不仅是勤恳劳作了一年的农民工们,更是他们对无限灿烂的未来的憧憬。《绿皮火车》以民俗为基底,向未来延伸,农民们质朴的风貌、城乡快速融合的矛盾……旧时代与新时代的元素相碰撞,擦出的是泗州戏新的生命火花。

1.2 创编地域色彩鲜明的剧目

“远方的事情、过去的事情会减弱印象和减弱同情的情感激动,而现存在场的事情则使之加强”[8]。泗州戏的创作灵感源于淮河两岸的地域特征及百姓面貌,其质朴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接地气的题材选择,有利于构筑起一个亲切的民俗戏剧情境。广袤的淮北大平原上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有大量的民间故事与传说,泗州戏完全可以择取其中的一些,创编成既有传统地域特色,又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剧目,“这样的戏剧情境会因其中渗透的对本乡本土的亲熟感和乡党情谊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从而达成剧作的审美教育意义”[4]。

1.3 创编具有网络文化特色的剧目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文化大行其道,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9],其创造的经济和文化效益之庞大更是令人咋舌。在此情形下,泗州戏也应与时俱进,积极融入网络文化生态环境。如建立地方性的(如安徽泗县)或分剧种的(如泗州戏、黄梅戏、庐剧)短视频号,创作时长五分钟左右的短小精悍的故事,将其以碎片化形式播出;也可分享幕后故事、精彩舞台片段、传承人采访等一系列相关内容,为受众提供专业的、带解说性质的视频或文本,加强受众的理解与认知;亦可将一些经典大戏如《樊梨花点兵》《大书观》改编为纪录片或微电影,采用分集分段的方式播出,让观众在学习或工作的间隙中感受古典戏剧的魅力。为吸引青少年观众,泗州戏的创新也须一定程度上追逐热点。近年来由网络IP改编的各类文娱作品爆火,可为泗州戏的剧目创作提供参照。泗州戏可以对一些高热度的网络小说进行改编,以小说为“内容”,以泗州戏为“形式”,围绕原作的故事情节展开表演,赋予这些原本只存在于纸面上的故事以视觉听觉的双重体验;也可对网络热门电影、电视剧等进行改编,以泗州戏的唱腔、伴奏和语言风格对其进行扩充,在“流行”的基础上加入“传统”元素,使之变成泗州戏版本的电影或电视剧。网络大热IP自带的高知名度和强号召力,不仅有利于泗州戏作品的后续营销和宣传,也有助于扩大其衍生产品的消费市场,实现其产业价值的裂变。

2 表演艺术的传承创新

时代不同,审美需求自然不同,泗州戏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也应做必要的创新,使泗州戏的传统美学与现代科技接轨。

2.1 音乐创新

音乐的“融合”现象,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如当下流行音乐中常融入呼麦、蒙古长调等民族音乐元素,西方交响乐曾将竹笛等中国传统乐器融入编曲……纵观中国戏曲千余年的历史,其音乐形式一直处于变化过程当中。如宋元南戏的音乐是“以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徐渭《南词叙录》),元杂剧以北曲为主,明清传奇形成了弋阳腔、昆山腔等四大声腔,清代中叶以后,“花部”兴起,其音乐更是五花八门。进入新时代以来,人们亦在积极探讨戏曲音乐的创新。

泗州戏最早即由“猎户腔”和“太平歌”加工融合而来,后又吸收、借鉴其他剧种元素和融汇皖北民间风俗而形成,可以说,泗州戏的发展历程即是它与其他音乐元素相融合的历程。因此,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大碰撞的时代,其音乐完全可以作各种创新探讨。以传统戏曲为基调、融入流行音乐元素,用戏歌、音乐剧等形式对泗州戏进行创新,既能提高其新颖度,也能使其更加便于传唱。

2.2 舞美创新

传统戏曲舞台比较简单,舞台布景大多只“一桌二椅”,且不太讲究,演出过程中时有检场人员出入台上。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在新媒体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将一些新技术用到剧场去,对泗州戏的舞台美术设计进行创新。如可以使用全息数字影像、巨型圆环装置投影等声光电技术来增强舞台的虚拟感和现代性,以电子投影搭设的背景取代旧时的露天表演场,将科技与传统相结合,实现传统戏曲现代舞台表演的古典美和时代感。剧场亦可借鉴4D电影的呈现方式,对周围环境进行模拟仿真,将刮风、下雨、打雷、撞击等特技效果融入表演当中,使现场环境与剧情保持一致,为观众打造一种“我即剧中人”的娱乐体验氛围。同样,VR、AR等技术亦可对泗州戏的舞台设计进行创新:增强现实技术(AR)可运用三维建模、智能交互等手段,对计算机所生成的图像、音频、三维模型等进行模拟仿真,再运用到舞台上去,使真实舞台与虚拟物体互为补充,从而达成对舞台效果的“增强”;虚拟现实技术(VR)则可利用计算机直接生成虚拟舞台,让观众戴上立体眼镜、数据手套,就能看到算法程序生成的虚拟物体和景象,可以与舞台上的物体、主角进行互动,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具有听觉、触觉、视觉的三维世界。

2.3 “表演主体”创新

传统媒体时代,泗州戏表演的主体是戏曲传承人,即演员、伴奏乐师等。但在进入数字、网络时代后,泗州戏可与新媒体、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融合,打造一批“虚拟演员”作为表演主体。近年来,在网络音乐平台上,“虚拟”“仿真”等词被反复提及,前有“初音未来”,后有“洛天依”层出不穷,热度极高。这也为泗州戏的“表演主体”创新提供了一定思路。作为二次元文化和虚拟技术结合的产物,“洛天依”等虚拟偶像虽没有实在的物质载体,但创造出的文化影响和经济效益却不可小觑。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一种独特的技术复制手段,这种手段允许语音合成,可对人的声音进行复制,并加以反复利用。“软件将人的声音制作成复制品形式的音库,然后由用户使用软件将各个分散的音调排列,合成为一首完整歌曲”[10]。这种自由的创作方式使得粉丝也能成为创作者,使观看演出不再受到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只要观众手持智能终端,便可随自己安排观看节目,甚至可以自主“点歌”。此外,还可根据泗州戏戏装特点,对“虚拟演员”进行形象上的创新。如在演出农村题材剧目时,“男角”可穿上传统的礼帽、长褂,“女角”则可穿上蓝布衫、百褶裙,另以鲜花作为头饰。根据所唱“行当”的不同来改变“行头”,或在服饰上加入一些民间元素来贴合人物,可以使表演主体更加符合民俗情境,增加表演氛围。

3 传承人培养模式的传承创新

传统的泗州戏传承人培养模式有师徒制、科班制、家族制等。1949年以后,地方政府加大了对泗州戏表演人才的培养力度,采取了国家培养的方式,如1955年宿县专区开办泗州戏学员培训班,1967年安徽省艺术学校开设泗州戏班等。这一措施至今仍在推行,如2012年6月,泗县人民政府与宿州学院合作办学,成立了泗州戏学院;2015年,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与泗县戏剧团联合,开启泗州戏人才定向培养计划;2021年9月,宿州学院音乐学院与宿州泗州戏剧团合作,向应用型人才提供实习、实训平台。在政府的主导下,上述培训班先后培养出了一批青年演员,但其演员的输送方向主要还是体制内剧团,而广大的民间戏班目前仍面临着传承人青黄不接,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除了采用传统的师徒制、家族制、国家培养等方式培养泗州戏传承人外,还可以采取以下3项措施。

3.1 积极推进“泗州戏进校园”活动

非遗进校园,一方面可以为非遗文化培养“潜在”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也可能培养“潜在”的传承人。因此,地方政府积极鼓励学校将包括泗州戏在内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高校可邀请泗州戏名家进入校园,为学生普及相关知识、传授舞台经验;也可发动学生组织社团、兴趣小组,各高校联合举办演出或竞赛,评奖评优以资鼓励;亦可开设泗州戏“吹拉弹唱”一系列相关课程,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戏曲魅力、提高鉴赏能力,在学校中营造一个良好的“非遗”文化氛围。此外,泗州戏可面向社会开办“院校考级”,借鉴乐器、声乐等专业考级的形式,为戏迷或潜在传承人设定目标和阶梯式学习计划,将“爱好”发展为“特长”,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使其学习更加“标准化”“专业化”。

3.2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传承人

为传承、传播戏曲,人们创设了许多相关的公众号、视频号,这无疑也可作为培养传承人的一种渠道。如“央视频”APP中的戏曲频道“央视戏曲”,在其发布的内容里,就有泗州戏、京剧、昆曲等传统戏剧的演出视频,时长由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戏迷们可在观看视频时利用弹幕实时交流、共同评赏。此外,地方政府、地方高校以及戏剧院团也可在微博等平台积极举办线上活动,如讲座、文化知识竞赛、文创产品设计比赛、舞台创意征集等,向广大网友普及泗州戏相关知识,激发网友参与这一非遗文化传承的热情。基于网络平台“人人都是传播节点”的特性,这些线上活动能够使泗州戏的受众面积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潜藏”在其中的传承人亦有可能被挖掘出来,进行后续跟踪培养。

3.3 创新利用杰出传承人工作坊,培养泗州戏戏迷、票友

目前泗州戏已有国家级传承人六名,省级、市级传承人多名。地方政府应鼓励他们利用其优秀传承人的身份,创办传承人工作坊。这些工作坊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如“戏曲进校园”、艺术节展演等,以广泛吸引观众、培养泗州戏的戏迷和票友、挖掘“潜在”传承人。除公益性活动外,工作坊还可承接商演,获取一定报酬以稳定传承人的生活来源、维持工作坊运转。为增强受众黏性,工作坊还应搭建多元互动平台,与票友保持线上线下的持续互动:在线上,工作坊可开设各大平台官方账号,发布工作坊最新动态或幕后故事,将“幕后”搬到“台前”,以趣味性吸引观众,或可开设一些教学课程,分享技艺与舞台经验;在线下,工作坊可邀请戏迷、票友前来参观,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种戏曲交流活动,使戏迷们“设身处地”感受泗州戏的艺术魅力,促进泗州戏传承与传播。

在国家主导“非遗保护”的时代,创新泗州戏传承人培养模式还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为达成此目标,需要各主体深度合作、协同创新:政府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非遗资源配置,协调各方主体;企业、行业、高校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为传承人提供实践平台;民众须加深对于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认知,营造全民关心、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使泗州戏始终能在民间土壤上获得良性发展。

4 结 语

泗州戏,既是淮河两岸的文化名片,也是中华传统戏曲宝库中的一颗亮眼明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泗州戏面临着多元文化的浪潮冲击,而冲击下,往往也潜藏着多种发展机遇。从剧目剧本、表演艺术、传承人培养模式等方面对泗州戏进行创新,有可能使其在新时代获得新生,再现昔日辉煌。

猜你喜欢

泗州戏工作坊剧目
论微时代背景下泗州戏的传承与发展
舞台剧目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泗县探索
论基础教育对泗州戏的传承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探究网络时代泗州戏的传承与发展*
优秀剧目进校园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