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一带一路”视野下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之路

2024-05-29袁铷

当代音乐 2024年4期
关键词:传播机制民族认同一带一路

[摘要]自“一带一路”倡议被提出后,沿途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以民族民间舞蹈为代表的中国艺术文化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密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文化对外传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建立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的文艺工作者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在国际社会有力推行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鉴于此,该文主要梳理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价值与困境,进而有助于制定更加切合实际的发展方略,推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事业的繁荣、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民族认同;传播机制

[中图分类号]J7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4)04-0157-03

[收稿日期]2023-11-06

[作者简介](袁铷(2003—),女,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本科生。(北京 100091)

“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战略的新举措,在促进各国经贸往来的同时,也为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提供了一个对外传播的窗口、一个前进的方向。舞蹈作为艺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中华民族精神风貌与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舞蹈艺术又因其具有跨越国界语言障碍的特殊性,能够单纯地通过作品及演出传达情感思想,并与观众产生精神共振。因此,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绝佳平台,我们要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契机,在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搭建起一座民心相通的文化桥梁。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对外传播价值

(一)舞蹈是一种跨越国界的语言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的积累、传承和创造,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生活愿望和精神信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音乐、话剧等视听艺术不同的是,舞蹈艺术是以身体语言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用真实情感表现现实生活的艺术形式。通过“身体对话”这种打破语言壁垒的交流形式,能够更直观、更贴切地感受到舞者释放出的信号,用具体可感的形式引发人们对此产生深刻联想,激发起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最深沉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最具传播力度的交流效果。

吕艺生先生曾言:“舞蹈是一种跨越国界的语言。”原始时期的人类以单纯的肢体语言作为沟通的手段,而这一行为也为舞蹈语言能够与人传递信息、沟通交流奠定了基础,使其具备了能够跨越地域、民族、国界交流的特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极具传统文化魅力的艺术瑰宝,这些扎根于民族传统,由民族文化滋养形成的舞蹈形态,正是展现民族精神气质与文化信息的绝佳窗口。

民族民间舞蹈作为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通常以载歌载舞的艺术活动形式呈现,其所营造出的自由、轻松、和谐的氛围,具有跨越国界的艺术美感和感染力,比西方纯粹的舞蹈更加通俗易懂,且表现内容丰富多样,贴近群众。无论是田间地头的普通百姓,还是广场中央的大爷大妈,抑或是从事专业的职业舞者,他们在跳起民族民间舞蹈时都将自己于生命的体验通过肢体尽数表达,寄情于舞,直击人心。通过这样富有生命力的美学艺术活动,不仅能让观众感受到与作品之间的情感共鸣,还能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他们主动去了解、探索中国文化,在肢体的交流互动中,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精神无形地传递出来。

(二)促进文化认同,期冀“民心相通”

民心相通,为顺利建设“一带一路”奠定坚实基础,是构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顶层设计之一。通过各国不同文明互学互鉴、文化合作交流,最终实现沿线国家全方位互联互通,凝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意识。因此,搭建中外文化合作交流的实践平台,引领中国优秀艺术文化“走出去”、帮助国外艺术文化精髓“引进来”,成为中国文艺工作者和有关文化部门的重要职责。

自古以来,舞蹈不仅承担着延续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还是国家政治交流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吕艺生教授曾在《舞蹈学基础》一书中写道:观看各国歌舞表演,既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外交形式,又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展示,古往今来都是如此。通过舞蹈中肢体语言的沟通,不同国家的人们得以对彼此的文化加以理解和认同,进而促进国家文化之间的合作交往,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感与友谊。正是在这样的友好关系中,民心才得以互融、互敬、互通。

以傣族传统舞蹈孔雀舞为例,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深厚的民族记忆。这种舞蹈不仅具有神秘、婀娜、灵巧的民族特色,还拥有独到的审美品位,是凝聚民族成员内在文化认同的文化结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邻国的交往也日益密切,傣族孔雀舞在不定期与东盟各国合作举办的各类艺术交流等活动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化中国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国外友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水平,并推动“民心相通”建设在各种文化交流中的新进程,是中华民族内部文化认同的文化体现。

(三)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民族舞蹈作为中华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明珠,不仅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不断升华的重要体现,还是凝聚国家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底色,由此传承与发展民族民间舞蹈一直是我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点。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近年来不断涌现出许多民族民间舞蹈精品,如《阳光下的麦盖提》《老雁》《翻身农奴把歌唱》等民间舞蹈剧目,以及歌颂红色信仰的民族舞剧《骑兵》等。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民族民间舞蹈的价值不可忽视,特别是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如何用舞蹈艺术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成为行业学者关注的重要话题。

以舞蹈形态学的视角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民族民国舞蹈特殊形态的成因包含了历史、民族、社会、人类学视角的多层次概念,这也恰恰说明了通过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态表征,观者能从中体悟一个民族的历史洪流、情感意绪与审美追求。处于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倘若想要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在继承原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革故鼎新,添加更富现代多元审美的艺术元素,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民族民间舞蹈发展,在思索如何在传承中赋予民族民间舞蹈新时代新内涵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传统舞蹈在走向国际化舞台的道路上,由于各个国家之间的地域文化、历史积淀各异,从而呈现出价值取向、审美理念更加多元化的大趋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想要登上世界舞台,则必须建立开放多元的研究视角,将民族舞蹈以多元、多维度的方式呈现,2融合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共性,从而实现“世界民族舞蹈”多样性。“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艺术“跨文化”传播的进程,也为民族舞蹈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提供了一个新的对外传播空间,最终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文化格局。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可持续发展方略

(一)加强和推动舞蹈产业化建设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产业化作为市场经济下发展形成的新型组织形式,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1.9mm所谓舞蹈产业化,就是要求舞蹈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建立一整套完整严苛的规章制度和运作体系,明确市场定位和发展目标,然后形成舞蹈产业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开发建设,重视国内的市场需求。“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力地促进了民间舞蹈产业化建设,但在国际视野的大环境下,面对国外舞蹈产业化相对完整的链条和运行机制,国内舞蹈产业化建设仍有广阔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1.解决行业经济需求

舞蹈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只有在经济条件充裕的情况下,才能更专注地推进优秀民间舞蹈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在中国大力推动“走出去”政策的形势下,中国舞蹈艺术不可避免地需要组织进行跨国舞蹈艺术交流,艺术创作、员工薪酬、场地租赁等基本需求都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帮助。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启动相应的政策扶持,为民族民间舞蹈产业化建设提供正确的路径导向,引导市场企业投资,设立艺术专项基金,解决经济需求,有效推动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创新。

随着短视频与电视媒体行业的兴起,舞蹈的跨媒介发展有效推广并提升了舞蹈艺术的关注度与影响力,受众人群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舞蹈艺术为抓住行业发展的机会,急需外界资金支持继续打造深受观众喜爱的舞蹈电视节目,以此焕发新的生机。在解决资金问题这一方面,除了向政府以及国家专业机构寻求资助,还可以扩大资金赞助范围,积极引入社会、企业资金,在跨界合作中为舞蹈行业的持续发展续航。

2.打破传统创作理念

以往的行业创作模式始终围绕着完成数据指标、比赛奖次进行创作,而逐渐偏离了艺术创作的精神内核,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中不仅要对民族的风格、元素进行提炼,不断深挖民族文化内涵以及艺术价值,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编创的探索,打破舞蹈创作程式化的创作模式,促进民族民间舞蹈不断地推陈出新、百花齐放。

在这几年的发展中,民间舞蹈创作也渐渐找到了一个不错的方向。创作者将舞蹈作品与民族故事、史料典故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创作出独具时代风格的民族舞蹈作品。以第十四届“荷花奖”为例,此次评奖活动中出现了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创作者将目光对焦到各类民族文化、社会题材中,避免舞蹈出现同质化、传统化与技巧化。《天地间》(见图1)这部作品以热贡六月会中的传统舞蹈为载体,从中提取出“嘎”的动作元素,将目光对焦于生命最原始、最浑朴的律动,抛掉更富节奏、动态的舞蹈动作,以“袖”的甩动、调度间的动静呼应、男女形态的刚柔对比,在干净空灵的音乐旋律中,重现了天地、阴阳、男女等互补共生的古朴意象,深化了作品对生命与自然的再思考。

而在“一带一路”这一大背景之下,舞蹈创作开拓了面向世界的文艺交流舞台。所以,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和创作,更要敢于打破文化差异的壁垒,以开放的眼光借鉴吸收外来文化所具有的优势,加以创新,增添符合国际审美价值的文化艺术要素,提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中的认同度,让民族民间舞蹈赓续绵延。

3.扩充受众基础

艺术作品的服务主体始终是人民群众,艺术创作不能抛开观众群体,一味追求难以做到雅俗共赏的小众文化。要想推动舞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则必须扩充受众基础,将艺术元素与人民生活相结合,扎根本土文化,创作出雅俗共赏的舞蹈。

《“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对新时代艺术创作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要求,在艺术创作中应扎根基层人民的生活,用舞蹈作品表达人民心声。在此基础上进行民族舞蹈的跨文化传播,抓住并利用好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点,建立民族文化认同,拓展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传播的广度,进而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更需要企业家在相互尊重和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风俗和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

(二)丰富传播载体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舞蹈艺术就已经走出国门开始向世界展示民族文化之精粹。但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仅仅用线下传播的形式来进行文化艺术传播是远远不够的。为进一步提高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力,丰富传播载体、多渠道向世界推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亟待开展实施。

首先,要合理利用国际交流活动和围绕“一带一路”举办的峰会,推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对外传播;其次,相关机构可以通过举办更多的文艺演出活动和舞蹈教育、演出论坛等形式,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加深各国之间的舞蹈文化交流;再次,舞蹈界要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发挥新媒体对中华优秀文化对外传播的积极作用;最后,要重视发挥境外媒体应用的传播效率和覆盖广度,利用互联网算法机制,向各国民众推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拓展民族民间舞蹈发展视野。

(三)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下,我国与邻近各国的各方面交流已有深厚的合作基础。为加强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和传播机制的探索,赋予舞蹈艺术传播新动能,民族民间舞蹈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支撑,为舞蹈产业注入生生不息的动力。对此,在当今全球化格局的背景下,要求高校面向国内外,并立足中国传统,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即具备国际视野、专业技能、创造力与创新性、沟通技能兼具的人才。

目前在全球化格局的影响下,信息之间的传播越来越高效、快捷,为文化之间的交流传播减少了阻碍。对于舞蹈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应再局限于对单一专业技能的要求,如何在面向不同风格的民族文化时,将这些民族元素融入舞蹈作品中,并运用所学知识和自我认知,创造出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丰富、新颖独特的民间舞蹈作品是促进民族民间舞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头等大事。眼观当下高校的教育培养模式一直停留于“输出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师要充分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允许“试错”,调动学生探知求索的积极性,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创造性和创新性较以往得到充分的发展。

高校及专业艺术院校应注重舞蹈人才国际视野的培养。当今世界正处于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中,舞蹈在当下更应秉持着开放的态度迎接中西方的文化交汇,舞蹈人才应站在国际视角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进行更清晰的认识、思考,及时把握最前沿的艺术发展动态与趋势,与世界接轨,以期建立更有效的对外发展新模式。

在国际大环境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中,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管理人员、专业舞者,还是幕后工作者,都应协调策划好工作流程,确保交流合作活动能够有序且顺利进行。且应有意识地聆听观众的反馈,及时与观众沟通,有效经营、推荐我国民族民间文化,在互尊互信的文化交流中构建中外文化交流桥梁。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与传播,为各国各地区人民“心手相连”、深化邻国友谊打下扎实根基,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下,所提出的发展建设目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应在舞蹈艺术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展现出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用舞蹈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1]李晓燕.“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对外传播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2021,41(1):65-70.

[2]吕艺生.交流超越国界[J.中外文化交流,1994(3):66-67.

[3]吕艺生,毛毳.舞蹈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4]饶亚平. 一带一路视角下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保护措施分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0:2.

[5]何娟娟.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1):150-153.)

(责任编辑:赵清月)

猜你喜欢

传播机制民族认同一带一路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民族问题的特点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网络暴力的法理学透视
法治变革中的法律移植
浅谈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
伊斯兰教消费观与回族穆斯林消费行为研究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