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跨学科教学实践
2024-05-29江嘉慧
江嘉慧
[摘要] 跨学科教学正逐渐成为高中教育的发展趋势。如何在“双新”背景下在我校英语课堂中有效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师以高中英语(上外版)的特色课型说写融合课为例,立足单元视角、深入挖掘语篇、搭建跨学科桥梁;结合美创特色、关联学生生活、探索跨学科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学科深度学习、提升了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跨学科教学设计和实践,初步确立了本校英语学科跨学科有效实践路径,为后续跨学科教学提供了实践参考。
[关键词] 单元学习;跨学科;核心素养
一、 案例背景
(一) 立足“双新”要求,改变教学方式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2020修订版课标》)强调: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能力的提高应与思维品质的发展和文化意识的形成同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学习兴趣和具体需要来确定教学重点、统筹安排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拓展主题意义;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和审视事物和人物的真、善、美,评判不同的价值观,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深层理解,充分体现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融合,落实好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任务[1]。
《2020修订版课标》中的相关论述强调了学科的综合性,提倡和追求不同学科之间的彼此关联、相互补充,使各门课程在差异得以尊重的前提下互相整合起来,消除以往学科本位造成的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甚至壁垒森严的对立面,使各门课程、各个学科产生合力,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人格整体发展。这些都说明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顺应了时代发展、学生发展的新趋势,而英语学科作为一种知识的载体和工具,跨学科教学更是势在必行。
(二) 基于学情,贴合学校特色
作为一所美术特色学校,英语学科的跨学科教学方式在本校的应用更有其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校的学生以美术为专长,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成了本校教师亟需解决的难题;同时,本校学生普遍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却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在平时的美术课堂中,常常听到学生对于绘画技法叽叽喳喳的讨论声和欢笑声,在课堂的评画环节学生更是畅所欲言、滔滔不绝。美术课堂气氛活泼轻松,学生互相交流进步,获益匪浅。而英语课堂却往往是另外一番景象,阅读那些略艰深或题材不熟悉的语篇时,学生或低头不语或张口结舌或昏昏欲睡,和美术课堂上的他们判若两人。
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以语篇为依托,深度思考、挖掘和分析语篇的主题和内涵,融合其他学科知识,同时在产出环节中结合学校的“美创”特色,是否能让学生更主动地在创设的语境中分享、探讨,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深层理解,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进行了上外版必修1 Unit 4 Customs and Traditions说写融合课教学设计。
二、 跨学科教学设计
(一) 立足单元视角,分析学情,解析课时实施路径
必修1Unit 4 Customs and Traditions 的单元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主题群为“传统节日与习俗”,内容涵盖了与青少年校园文化息息相關的节日及习俗,包括各国的成人礼、出生礼、生日等传统活动,其习俗以及习俗所传达的文化含义。本单元的主题意义在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对异国文化的了解,鼓励学生比较不同文化中的传统习俗,从而引发对文化差异的思考,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从而增强文化意识、坚定文化
自信。
从主题意义出发,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语言,描述世界各地的主要传统节日与习俗,总结和对比不同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能够整体规划演讲的内容,在整合文本信息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中国的成人礼;能在书面表达中注意段落的统一性,采用“主题句—支撑性细节—总结句”的方式合理组织信息;认识到各种传统节日和习俗传达的文化含义,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根据本单元的总体的“读写”目标,从学情出发,在本堂说写融合课中,我将整合运用本单元前几课时中学习过的各国的成人礼内容,帮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引导学生依托语境梳理介绍成人礼这一传统习俗时应包括的内容和相应的语言知识,并能从“口头”落实到“笔头”鼓励学生书写一个段落介绍本校的成人礼。
(二) 深入挖掘语篇,搭建跨学科桥梁,提升核心素养
在初步确定本课时目标之后,我对本单元“传统节日与习俗”这一主题语境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传统节日与习俗”这一主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高一学生在初中的学习阶段中就已经接触过相似的单元主题,也对异国文化中的万圣节、圣诞节等传统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单元中语篇内容主要介绍了各国的成人礼和美国文化中特色的返校日传统,内容与校园文化关联性较强并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在本单元前几个课时的学习中,学生表现出对本单元主题兴趣,课堂参与度也有所提升;然而,本单元语篇中只介绍了外国的成人礼,缺乏对中国成人礼的介绍,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输入,更无法通过对比成人礼这一传统习俗引发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思考,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之一在于创设“中国的成人礼”这一主题语境,鼓励学生运用在前几个课时中所习得的语言知识,介绍中国的成人礼,对主题语境进行深入理解。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将“成人礼”这一主题深入挖掘,整合了历史和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在课堂中整合利用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成人礼的语篇材料,特别挑选了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又能引发学生兴趣和强烈的文化自豪感的中国古代的“冠礼”和“笄礼”,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介绍中国古代的成人礼以及中国现代的成人礼。学生能够在本单元语篇阅读的基础上拓展对成人礼这一传统习俗的认识,了解中国古代的成人礼的传统习俗、深远涵义和悠久历史,建构对“成人礼”这一话题的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实现对主题意义更深入的研究,更加有利于语言习得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三) 结合美创特色,关联学生生活,促进深度学习
王蔷教授表示,高中英语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认识英语教材的主题特点,以真实生活为主线,以真实生活实际需求为目标,带动语言知识的内化和能力转化,有效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学会用英语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增强文化意识,提高思维品质[2]。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应该以让每个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为目的。基于以上标准,笔者在输出环节的书面表达活动中设计了基于主题意义解决真实生活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本校的微信公众号上投票,选出本校成人礼的标志,并围绕本校特色、活动内容及活动意义用英语说明选择理由。活动围绕真实情境,与学生生活和兴趣紧密相连,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生既要运用上个环节中梳理的语言知识,又要概括与整合有关介绍成人礼的文本结构特征,有助于学生提升整合运用单元中的语言、内容和语篇结构进行综合结构化表达的能力,建立起“成人礼”相关信息之间的关联,感知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文化价值取向,实现深度学习,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三、 教学效果与反思
本节课的跨学科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进一步了解了中国成人礼的悠久历史文化和内涵的基础上,提高了语言应用能力,加深了对中外文化的理解。通过对于历史、语文学科知识的融合应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学科之间内在的纵向与横向关系,进一步完善了知识关系的建构,实现了学科深度学习[3]。同时,通过对于本节课“成人礼”相关知识的跨学科学习,历史、语文、英语等学科在精神与思想层面交融互通,进一步推动了全学科协同育人目标的落实。在本节课教学实际和实施的过程中,笔者对“双新”背景下跨学科教学实践有以下思考,值得在以后跨学科教学实践中改进与落实。
(一) 增强跨学科意识,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
经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刻意识到教师本身的跨学科意识和能力还有待增强。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跨学科学习可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意义与作用的理解。学科深度学习不仅要理解学科知识内在的纵向与横向关系,也要理解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关系,才能从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应用中看到知识的功效并进行完整的知识关系建构[3]。同时,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中和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与拓展性学习材料,并在讲解与某学科知识存在关联的本学科知识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或征询相应学科专业教师的意见。跨学科教学实践也不应只局限在某一堂課或几堂课中,只有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教师跨学科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二) 立足单元目标,挖掘学科之间潜在联系
《2020修订版课标》指出,英语教学中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语言学习的核心任务。英语学科单元内教学目标的确定、学习内容的整合、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围绕主题意义探究而进行,主题意义起着关联和统整各部分内容的作用[1]。
必修1Unit 4 Customs and Traditions 的单元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主题群为“传统节日与习俗”,内容涵盖了与青少年校园文化息息相关的节日及习俗,包括各国的成人礼、出生礼、生日等传统活动,其习俗以及习俗所传达的文化含义。本单元的主题意义在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对异国文化的了解,鼓励学生比较不同文化中的传统习俗,从而引发对文化差异的思考,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从而增强文化意识、坚定文化
自信。
从主题意义出发,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语言,描述世界各地的主要传统节日与习俗,总结和对比不同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能够整体规划演讲的内容,在整合文本信息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中国的成人礼;能在书面表达中注意段落的统一性,采用“主题句—支撑性细节—总结句”的方式合理组织信息;认识到各种传统节日和习俗传达的文化含义,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教师通过研读单元目标和深入挖掘语篇,摸索到了跨学科教学实施的突破点,将政治和历史的跨学科知识作为原始语篇的补充材料,将美术的跨学科表现形式作为呈现学生思维的方式,进行了说写融合课的教学
设计。
(三) 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跨学科研究意愿
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正是在活动中、在丰富的情境中、在文化中不断被运用和发展。在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中,主题是对内涵理念的有效浓缩,主题即问题、核心、需要,统筹着形象、情感、意境,情境化教学是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应有之义。由此可知,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关注学习内容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自觉的学习,对形象、情感、意境的把握有利于学生最终达到罗杰斯所说的“意义学习”。
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真实生活,生活是动态生成课程意义的源泉;强调学生应为真实情境化课程的主体。首先,在课堂设计中要注重内容的情境化,即主题来源于生活。要将内涵理念浓缩成主题,再由英语语篇与语言知识、其他学科知识展开。另外,要注重场景情境化,即在生活情境下解决问题。如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交媒体、拍照打卡、上网评价等生动形象的场景最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师的言语、感情、课程连同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促使他们积极投入整个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本节跨学科的教学实践过程也让教师感受到了在新时代的教学环境下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中,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越来越高,学生对于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而跨学科学习是引导学生感受学科思维、激发学生心智内力、促进创意思考、培养学习者跨界思维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本节课的课堂实践,教师看到了通过整合各学科教学内容和美育特色来提升学生积极性、优化英语课堂学习活动的可能性;深刻领会到了《2020修订版课标》中提出的:只有积极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以发展[1]。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6).
[3] 余明芳.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的意识与能力[N].中国教育报,2023—9—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