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音旋律对亚纳切克钢琴作品创作中的影响及演奏诠释
2024-05-29张奕子
[摘要]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将语言与音乐看作是两种不同的元素,常为了创造音乐中的情感而借用语言音调。但亚纳切克把音乐与语言认作是一个整体,即好似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对于他来说,语言与音乐之间的界限是狭窄的。由此,他开始了对于语音旋律的深入研究与创作。
本文主要根据亚纳切克的书面文章、采访记录和散文中的一些描述来研究语音旋律的特点,并以他的《钢琴奏鸣曲1.X.1905》第一乐章为例,分析其中的语音旋律在该曲旋律与节奏上的运用。同时,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笔者结合自身的演奏经验对该曲的演奏方面进行了分析。
本文希望通过对于该曲语音旋律特点的研究及演奏诠释这两个方面来进一步剖析该曲的深刻内涵,以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
[关键词]亚纳切克;语音旋律;民族乐派;奏鸣曲
[中图分类号]J6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4)04-0125-03
[收稿日期]2023-10-23
[作者简介](张奕子(1998— ),女,扬州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扬州 225000))
一、亚纳切克及语音旋律概述
(一)作曲家生平简介
莱奥什·亚纳切克,捷克作曲家,1854年7月3日生于捷克摩拉维亚东部的胡克瓦尔迪,成长于一个贫困的教师家庭。童年时参加过教会的唱诗班,20岁时进入布拉格管风琴学校学习键盘乐器和歌唱,并在莱比锡和维也纳的音乐学校短期进修。23岁时,亚纳切克在布鲁诺师范学校任教。此间,他搜集整理了捷克主要地区摩拉维亚的民歌,并积极培养摩拉维亚的民族音乐人才。亚纳切克曾担任过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捷克科学院院士、摩拉维亚作曲家协会主席。1928年8月12日卒于俄斯特拉发。
他的一生经历了19世纪及20世纪,经历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两个音乐时期,其主要成就在他50岁之后的阶段,并且他对20世纪的歌剧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所以被定义为20世纪的作曲家,代表作:歌剧《叶努法》(1903)、《卡佳·卡巴诺娃》(1921)、《死屋手记》(1928),第一弦乐四重奏《克莱采奏鸣曲》,第二弦乐四重奏《亲密的书信》,钢琴作品《钢琴奏鸣曲1X1905》等。
亚纳切克在音乐史上贡献巨大,特别是对于捷克民族音乐的影响,与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一并被称为“捷克三杰”,他们代表着捷克音乐,将捷克民族乐派的精神带向了世界舞台,是20世纪音乐的重要代表音乐家。
(二)语音旋律的起源与定义
语音旋律是亚纳切克在一次民间走访调查中得到的启发。他发现捷克民歌中的语言与音乐是息息相关的。由此,亚纳切克成了语音旋律理论的创始人,语音旋律理论与摩拉维亚民歌一起对他的音乐风格产生了影响。他开始收集语音旋律,几乎把他听到的每一句话都用音乐记录下来。他对捷克语独特的旋律线条,以及节奏和音高变化的着迷,体现在了他的许多作品之中。
他在一次布拉格文学杂志的采访中说道:“当有人跟我说话时,我更多倾听的是他声音中的音调变化,而不是他实际的说话内容。由此,我能立刻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感受到了什么……生活是乐音,是人类语言的语调变化。每一个活着的生物都充满了最深刻的真理。我一直把这当成是我生活的主要内容。”
(三)《钢琴奏鸣曲1X1905》创作背景
本文主要研究的《钢琴奏鸣曲1X1905》诞生于1905年,这一时期的捷克受奥地利的统治。捷克人民希望在布鲁诺建造一所属于自己的大学,但遭到奥地利方面的反对,双方在1905年10月1日发生了强烈的冲突,在这次事件中,有个年轻的捷克工人惨死于奥地利方的手下,亚纳切克正好目睹了这一切,义愤填膺的他于是作下这部钢琴奏鸣曲。这部作品由两个乐章组成,为标题音乐,第一乐章“预兆”描绘了作曲家目睹这一事件的内心感受,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这一乐章也被认为是亚纳切克情感的表达,即在面对权威时内心的压迫与无助;第二乐章“死亡”饱含着作曲家悲痛的心情,使用葬礼进行曲开始,作曲家在本乐章中使用了柔板速度、平行的旋律以及长时值的音符。该部作品最终于1924年在布拉格正式出版。
二、语音旋律在作品中的运用
(一)语音旋律的语调特点及运用
1.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
捷克语的发音规律有一大特点——在大多数捷克单词中,第一个音节重读,最后一个音节不必弱化。亚纳切克发现了这一特点,所以他有时会在句子的结尾加上渐强,以此来体现结尾的重要性。
为了明确地阐述亚纳切克是如何将这一概念运用于他的音乐作品中的,我们可以参考他组歌中的第17首《失踪的人的日记》第2小节中的“súzeno”(命运)这个单词。亞纳切克将这个单词的第一个音节放在了强拍上(指强调),示意重读;而这个单词的最后一个音节虽放在了弱拍上(不强调),但他标记了较长的时值,体现了最后一个音节的重要性,这两个音节即为捷克语的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
此外,我们会发现在亚纳切克的许多作品中都印证了这个观点。例如,他的《钢琴奏鸣曲1X1905》第一乐章中的第5—6小节(谱例1),在这一个片段的开头降A被放置于强拍并且标记了中强(mf)的力度记号,表示重读;而这一片段的结束音降B被作曲家标记了较长的时值以及强(f)的力度,体现了此音的重要性。2这两个小节可以被认作是捷克语的一个单词,开头与结尾的音体现了他第一个音节重读,最后一个音节也不必弱化的语音旋律创作技巧。
2.旋律线条的音高变化
亚纳切克在一次语音旋律的演讲中说道,他表达相对平和的语气会使用中音区的音高位置,并在创作手法上使用重复音。
在表达紧张的情感时,他通常会将旋律放置于高音区,并且以级进的方式作旋律的波动。这种创作手法被亚纳切克本人描述道:“每一个音都是尖锐的,每一个间隔都是清晰的,它们节奏的轮廓就像一个个新鲜的瓷砖。”
这种表现形式与《钢琴奏鸣曲1X1905》第一乐章中的第69小节高潮片段的表现手法一致(谱例2),作曲家在这里使用了较高的音区并且在相同的音型下作音高变化,并配有有表现力的(espressivo)这个音乐术语,使得这一片段拥有了紧张情绪与尖锐的语气。亚纳切克使用不同音区以重复音或级进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情感语气,让他的音乐听起来更为生动且真实,这即是语音旋律理论的又一种创作技巧——旋律线条的音高变化。
(二)语音旋律的语气特点及运用
1.布尔诺风格
乐句中突然的强弱、节奏、结构的变化是亚纳切克音乐中的一大特点。这种变化被称为布尔诺风格,它是一种捷克布尔诺地区的方言,其特色是发音生硬,说话时语调没有任何的转折与衔接。亚纳切克将这一方言的特征记录了下来,并多次使用在了他的许多作品中,使得他作品中的某些乐句具有突然中断的、不和谐的、生硬的语气。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将这一特点描述为“在有限空间中的矛盾并行,这造就了亚纳切克音乐中的戏剧性与舞台效果,而不仅仅是在叙述一个故事”。
《钢琴奏鸣曲1X1905》第一乐章中就有这样的特点。在第一乐章的中部,作曲家使用了甜美风格的连奏,紧随其后内声部马上切换成更为紧密的十六分音符并且刻意被标示出了突强(sf)的力度记号及加强音记号,与长时值的八度(pp)做出强烈的对比。这种突然的强弱、节奏上的情绪变化打破了乐句原有的稳定感,使得音乐富有表现力与戏剧性,这恰恰是布尔诺风格所具有的特征。
三、《钢琴奏鸣曲1X1905》演奏诠释
(一)主题刻画
在前文的研究中,我们探讨了本首奏鸣曲第一乐章开头的主题句(谱例1)。为了更好地表达作曲家面对这一事件发生时内心悲痛的情感同时结合上文对于语音旋律部分的分析,笔者建议,我们应该在第2小节的空拍处稍微上提手腕,以便休止能够更加清晰地被听到,并且将手腕平稳连贯地衔接到四分音符以及附点节奏,将主题句旋律的乐句感表现出来,做到精准、明确;第4小节以及第8—10小节连断法加强音记号的部分,作曲家想要渲染的是一种严肃、突然的戏剧效果。所以在演奏这一片段时,我们应该使用更多的指尖以及身体的力量,每个带有加强音记号的音符需要重新发力,避免使用手腕,让力量直接且快速地到达键盘底部,使声音的音色饱满且洪亮,如同捷克单词中的每一个音节;对于第5—6小节中的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作曲家在第一个降A后与最后一个降B前使用了跳进,仿佛说话语气的上扬与下落。为了模仿捷克语的音节发音规律,在演奏降A时应使用较低的手腕,这样能够明显感觉到声音向下的方向感,2最后一个降B是一个二拍的长时值,在表达时应将强(f)的力度记号表现得更为夸张,同时使用指尖的触键点,将声音清楚地保持到这一小节的结束。
(二)旋律线条音高变化的诠释——尖锐的八度音效
在上文对于音高变化的探讨分析中,我们知道了作曲家会使用不同音区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在这首《钢琴奏鸣曲1X1905》第一乐章中的第69小节高潮部分(谱例2),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是咆哮的语气,模仿惨剧发生时人们受到惊吓的尖叫声。为了制造这种尖锐的效果与冲突感。作曲家在这里使用了三个音区来刻画旋律线条,并且将旋律置于高音区作级进进行。
笔者建议,在演奏过程中应多使用身体的力量以及垂直的指尖,将手背的第三关节立起来支撑住,让手掌隆起为一个拱形的形状,使得声音发出时更有穿透力与坚定感。对于右手八度,应把手掌的平衡保持在中间位置,确保每个音都能清楚地被听到,塑造出八度音程独有的空旷且空洞的距离感效果,左手也要使用同样的强度。双手运用手肘的提前移动以及身体根据键盘位置进行相应平稳的左移(不宜过多的移动,因为过多地使用身体会破坏乐句整体的连贯性),将旋律延绵不绝的流动感表现出来,同时配合听觉将半音及二度音程的不和谐感突出,以此来刻画惨剧发生时人们内心的悲痛、惊吓到尖叫的场面,同时也能够诠释出作曲家在该部分使用这一语音旋律特点的意图。
(三)布尔诺风格的诠释——性格切换
亚纳切克擅长在他的作品中进行突然的性格转变,这是布尔诺风格,同时也造就了他作品中的戏剧性效果。作曲家在这一首作品中也运用了这种风格,例如力度为非常弱(pp)的旋律音出现后马上在左手部分改变为有突强标记(sf)以及加强音记号(marcato)来填充长时值旋律音出现后的声音衰弱,同时也与之前的流动且甜美的風格形成对比,塑造出了一种严厉的音乐形象,仿佛在一个人说话时被其他人突然打断,让听众觉得突兀且奇怪。这种在乐句中打破原本在进行中平衡的变化来源于捷克语的布尔诺方言所特有的直接、生硬、略微野蛮且原始的语言特色。
为了表达这种特殊的语言效果,体现布尔诺风格的特点,我们应该将谱面的标记做得更为夸张。在和弦连奏部分应将手背隆起,利用手肘圆滑的平移以及身体的辅助移动将每一个和弦完美地过渡连接,制造出流动且连贯的音效,同时需要注意和弦中每一个音的清晰度,呈现出和声的共鸣。弱奏的位置首先应明确指尖最小的接触位置,随后使用手肘本身的重力(不额外发力)从后往前推,此时的感觉应该是大臂到手指都是放松且中空的,只有指尖放在琴键上的自然的重力。在加强位置的左手使用指尖后马上接右手,将扩张感表达出来;在标有重音记号的位置应将两音之间的时间间隔稍微拉开一些,清晰地区分开每一个音,用以模仿布尔诺方言顿挫有力的语气及以此来营造音乐的矛盾感。
结语
亚纳切克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还是一位民族音乐学家。他对于语音旋律有着多年深入的研究、收集。他从本民族语言中汲取灵感,将他收集到的素材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在他的这首作品中,我们可以看见大量的语音旋律特征,如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旋律线条的音高变化、布尔诺风格等,同时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将民族性、现代作曲技巧、个人风格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音乐道路。
作为演奏专业的从业者,在学习一首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谱面的信息,还要对于曲谱背后的作曲家及他所处的生活环境、时代特征、创作依据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将这些特征与所学的演奏技法相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从作曲家的角度对曲子本身进行思考。在这些思考以及反复的实践中,一曲完整、有逻辑、有内涵的音乐作品才能更好地被呈现出来。
亚纳切克对于捷克音乐有着巨大的贡献,在保留其民族特征的同时影响了20世纪初期的整体创作风格,启发了之后的音乐创作以及各民族乐派的发展,是音乐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伟大音乐家。
参考文献:
[1(MIRETTE H.Leo Janá[KG-*4c[DD(-*2/3[HT3.∨[DD)ek:The Theory of Speech Melody in His Piano Sonata 1.X.1905 and In The Mists[D].University of Miami,2019.)
(责任编辑:王肖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