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地区卫所考古
2024-05-29闵凯
闵凯
洪武十八年至永乐二年间,黔东南地区先后设置五开卫、古州卫、铜鼓卫及平茶、中潮、铜鼓、新化、亮寨、黎平、龙里等守御千户所。这些卫所几乎都出于军事防御需求而建。
五开卫、铜鼓卫、隆里守御千户所是具有代表性的卫所,文物遗存较多。其中,隆里所城保存较为完好,也是贵州卫所的重要代表名片。如今,也成为贵州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五开卫城如今依然可见两座石拱门
五开卫卫城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德凤镇双凤社区城东和南泉社区城南。卫城周边山水围绕。城南有南泉山脉环绕,北有北门山脉围拢,形成上至五开下至罗团,长宽分别十公里、三公里的槽型盆地。龙溪河,即福禄河沿北门山脚流入清水江。城内有五座连绵的五垴山。
五开卫卫城始筑于洪武十九年,征虏将军周骥筑土为城。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指挥使姜瞻以石成垣。嘉靖《湖广图经志书》记载:“周围一千二百二十余丈,高二丈一尺,濠阔三丈,深一丈,为门四,角楼、串楼、月城楼备焉”。永乐十二年知府司祥、正德间知府祝寿孙继鲁、万历年间知府袁表、崇祯间知府熊廷相、于元叶先后重修。新中国成立后因城镇扩建逐年被毁,现仅存残段和东、南两座石拱门。
经考古调查,五开卫卫城如今依稀可见部分遗存。南城门宽4.1米、高4.56米、进深5.8米。南门内东侧城墙3米高处嵌有明天启年间黎靖参将陈天策石刻题记,宽0.67米、高0.35米。南门洞顶有一方形天井,顶部用木材交错搭建并铺以类似塑料的防雨层,部分被杂草覆盖,部分风化。现存东城门顶部被现代人用水泥铺筑,原有登顶城门顶部的阶梯表面被现代人铺设有一层新石板,城门整体部分被杂草覆盖,部分风化。东城门宽5米、高4.8米、进深14米,两侧还各有近10米长的城墙存在。
建在山顶的铜鼓卫城,当初人口规模近万
铜鼓卫卫城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铜鼓镇铜鼓村。坐落于一个三角形坝子中间的一座较矮的山顶,平坝中一条河流从东北向西南流过,注入亮江。山顶较为平缓,西高东低。
文献记载,洪武三十年九月,命“各以护军一万,铜鼓卫新军一万,靖州民夫三万余筑铜鼓城,每面三里。城池宜高深,坊巷宜宽正,营房行列宜整齐,期十一月讫工,令铜鼓卫指挥、千、百户守之。其铜鼓军士除留一千守卫,余从总兵官征进,至耕种时仍还本卫。”
卫城“城垣周圍六百五十二丈,高二丈二尺,阔一丈二尺,为门四,串楼、箭楼悉备。”万历四十三年,“城墙基址尽被雨倾,申详巡抚,动项兴修。”至清雍正五年改为锦屏县,此后长期作为县城。至1914年迁至三江镇,即今治。
铜鼓卫卫城的平面近似长方形。南北宽约670米、东西长约720米,城内面积32万余平方米。城内即为今铜鼓镇所在,大部分为现代民房。城内西部较高,今多为田地,局部隆起,亦有沟壑。中部平坦,南北向干道联接南北门。东部为缓坡地带,居中一东西向干道与南向干道在城中心相连。干道两侧民房排列,间有较笔直的巷道。仍可见早期“坊巷宜宽正,营房行列宜整齐”的城内布局。城墙周长约2400米。局部在现代道路和房屋修建过程中破坏,其余保存较好。系板夯筑成,剖面中夯层明显。现存高度多在2米以上,最高5米有余。城墙宽在5米左右,城门处墙体最宽达12米。南门处城墙为半月形凸出,可能早期存在瓮城。在西门两翼城墙以加工方正的条石包砌,可能是重修之时改善之举。
原有城门四处,今南门、东门因修建道路被毁。西门、北门保存较好。西门系砖石混合砌成的拱门。门址底部以加工方正条石垒砌,间以石灰粘合。起券位置用青砖砌筑。门宽3.23米、高3.17米、进深2.3米。所用皆为青砖,砖长35米、厚11米、宽17.3厘米。此处城墙最厚约12米。两侧10余米城墙均以条石包砌。北门均系加工方正的条石垒砌,亦为拱门,石块间以石灰粘合。门宽3.28米、高4.7米、进深2.76米。两侧为土墙,最高处5.1米。城内布满现代民房,未发现早期遗迹。
铜鼓卫卫城区域内的田间地表散落有少量瓷片。村寨中随处可见有精美雕饰的石柱础和其他建筑构建。城内东部尚有经过翻修的昭勇将军祠堂。今城址周边分布有明墓,如昭勇将军墓、楚王妃子墓。根据走访,周边尚有一定数量明墓,但尚未明确。
东门旧址处现存“重修铜鼓周城碑记”一通。圆首,碑首线刻“双凤朝阳”图,间饰祥云,居中阴刻“重修铜鼓周城碑记”。边饰卷草。碑宽1.35米、地表以上高1.96米、厚0.31米,碑身下部为水泥混合土掩盖,深度不详。正文为阴刻楷书。
如今当地民众以汉族为主,以刘、徐两姓为主,而在当时许、徐、刘、杨、李等家族均是大族。当地流传铜鼓卫城原“城内三千七,城外七千三”,反映了当时卫城的人口规模之大。如今铜鼓卫城之地作为当地乡镇治地,而其他卫所多为如今市县治地,铜鼓卫城略显萧条,让人概况。而这种转变,也是源于早期建城基于突出军事防御需求,对于生活便利、发展扩展的限制,随着其战略意义的降低,难逃衰落的命运。矗立的城墙、周边职官的墓葬,又显示了此城当初的辉煌。
隆里城所保存较好,成重要旅游目的地
五开卫下领中潮、黎平、隆里、新化、新化亮寨、铜鼓、平茶、平茶屯、中右、中中等千户所,均有筑城。今存隆里所城,保存较为完好。
隆里守御千户所,原又称“龙标寨”“龙里”。洪武十八年(1385年)平定古州吴勉起义后,置龙里守御千户所。至顺治十五年(1658年),取隆盛之意,由“龙”改“隆”,千户守御所更名为隆里所。所城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所村。
隆里城所地处山间盆地,地势开阔,四周群山环抱,龙溪河从古城西侧自西南向东北流过。当地有传说,旧“龙里”之名即取于龙溪河蜿蜒如龙之势。文献记载,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时为土墙,天顺六年(1475年)用石头加固。
城址平面呈近方形,边长约250米。城内面积近约60000平方米。城墙周长近1000米,高3米、宽3米不等。其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包括东门(清阳门)城楼、南门(正阳门)城楼、北门(安定门)城楼、西门(迎恩门)城楼、护城河以及仅存北门一段较完整的一段北门古城墙。北门古城墙多处被村民拆作宅基地,仅存北门一段较完整。
护城河开凿于明洪武年间,环古城墙外延1500米、宽10余米。4座城楼和古城墙于2005年经过维修;护城河大部分河段仍是民居住宅点,河内多处流水不畅,现恢复东门右侧100米外一段护城河。
城内布局紧凑,规划有序。千户所治位于城中心,其前面东西向为一干道,往南又为一笔直干道。巷道多作“丁”字形与干道连接。当地将城中格局称为“三街、六巷、九院子”。
隆里所村以汉族居多,村民均为明代屯军士兵的后裔。隆里古城是中国较早建设的生态博物馆之一,被列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城内古建筑群经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责任编辑/谢予谦)
考古调查小结:
贵州的卫所设置多是围绕“一线路”进行,故而被称之为“交通型”卫所。黔东南地区的卫所设置稍有不同,这个区域的卫所以管理生苗疆界为目的。
文献记载“思州诸洞蛮作乱,命信国公汤和为征虏将军,江夏侯周德兴为之副,帅师从楚王桢讨之,乃于诸洞分屯立栅,与蛮民杂耕。”“楚王统戎平定苗乱,特设此卫,介乎五开、靖州之间,以遇绝苗寇出没之路。”
由此可见,黔东南地区的卫所几乎都出于军事防御需求而建,因此,对于生活便利、发展扩展的限制,随着其战略意义的降低,难逃衰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