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琵琶行》中的“棘轮效应”与“投射心理”

2024-05-29顾海学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4年4期
关键词:琵琶行

顾海学

摘要:受古代迁谪文化思想影响,对《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等同理解一直停留于人物今昔落差的形式认同,而未发掘思想层面等级观、价值观的文化认同。琵琶女所秉持的是“棘轮效应”式的高消费生活观,白居易在同情的作用下产生无意识的“投射心理”,在身份地位的等级观、物质享受的价值观等方面与琵琶女同频共振,完成非理性的等同互应。

关键词:《琵琶行》;棘轮效应;投射心理;等同性

历年来,受古代迁谪文化思想及传统士人“逐臣弃妻”寓托失志愤怨的表现手法的影响,人们对《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同”大致理解为命运的今昔落差,突出琵琶女的被弃,白居易的被贬。如果是这样的简单等同,只能说看到了白居易在意识层面表达的对处境变化的形式认同,而未发掘文字在思想层面传递的价值观的文化认同。琵琶女自述身世的文字,表达的是对过去生活的缱绻眷恋,对现有生活的强烈不满;彰显的是经济学上不能倒转、不可回流的“棘轮效应”。白居易在遭遇琵琶女身世与情感的袭击后,“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投射心理”应运而生,将自己在浔阳生活的环境、处境、心境与琵琶女“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的境遇相契合,完成“天涯沦落”的等同界定。

一、琵琶女:难以回转的“棘轮”

“棘轮效应”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的一种消费现象,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琵琶行》中琵琶女对过去名利双收的“高消费”生活的沉溺眷恋和对当下委身商人、飘泊江湖、失位失宠的现实人生的不满埋怨排斥,正是“棘轮效应”的典型表现。

琵琶女的自叙大致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曾经的春风得意,当下的沦落空寂,梦中的回想哀啼。与此相对应的情感是自豪、埋怨及眷恋。虽然是三个阶段三种情感,但关注的焦点却是一致的。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这是第一阶段,属于人生的高光时刻。文字中流露着个人洋洋得意的自豪感、优越感。常规的开场白即传达着不俗的信息,京城人氏,高人一等,但京城毕竟太大,还不够精确,难以突出自己的特殊性。“家在虾蟆陵下住”就非同一般了,据《辞源》记载:“虾蟆陵,地名,在长安城东南,与曲江近,相传为董仲舒墓,门人过此皆下马,故称下马陵,后人音误为虾蟆陵。”曲江作为唐代皇族、贵族、高级知识分子聚集的名胜之地,地段的显贵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知,琵琶女所传达的乃是身居京城核心地带。在强调家世背景和等级制度的封建社会,拥有这样的出生背景必然是值得骄傲与炫耀的。平淡表达中流淌着优越感。紧接着强调自己少年成名,位于教坊一等行列,起點就是别人的终点,足见其天赋异禀、技艺绝伦,但这同样不能突显自己的独特性。“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就明确清晰了,前一句突出自己才艺拔萃,后一句强调自己美貌绝伦,才貌双绝的自己处于一等行列的顶端。然后写自己集“五陵年少”的宠爱于一身,被贵胄子弟讨好取悦进一步凸显其当时的地位之高、风头之盛。“争缠头”“不知数”“击节碎”“翻酒污”等动作、数量的极致表现,强化自己备受追捧,是教坊界当仁不让的第一红人。而“五陵年少”无限打赏、过度纵情、极其奢靡的行为不仅匹配自己的身份地位,也满足了个体热闹铺张的消费欲望。所以,自己沉醉其中,在“欢笑”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尽情享受这纸醉金迷的极乐生活。在这阶段的叙述中,琵琶女始终强调的是自己身份、地位、名利,在意的是自己方方面面都迥异众人、位列绝品的优越条件。

第二阶段“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是人生的黑暗时刻,在交代自己家破色衰后,将重点聚焦于“商人妇”的生活处境,字里行间流露着感伤、埋怨和不满。在命运转变中,琵琶女首先关注的是“颜色故”“鞍马稀”,年老色衰,失宠受冷,对其来说是残酷的现实,与自己曾经花容月貌、众星拱月的岁月形成巨大反差,那些曾让自己无比自豪炫耀的资本现已荡然无存,她不能接受又无力改变。其次,对于“商人妇”的生活,琵琶女更是痛苦万分、备受煎熬,从京城核心区的顶流巨星瞬间变成阶级最底层的普通妇女。面对现实人生,她埋怨“商人重利轻别离”,不满自己“江口守空船”。她难以接受失宠受轻视的命运,难以忍受孤寂冷清的遭际,充满对“商人妇”生活的排斥与抵触。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她选择商人的原因,但商人“易关市,来商旅,纳货贿”的基本生活模式,她或许是有所了解的,“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的时代劝诫也或许是略有耳闻的。既然做出了最终的选择,就该客观冷静地直面现实。但琵琶女没有,她感伤、埋怨、不满自己容貌的衰败、身份的卑微、地位的落差、生活的冷寂……这些对她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是难以接受的事实。

所以第三阶段“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是现实不再后寄希望于梦中重现的痴迷与奢求。这两句中,“少年事”是第一阶段春风得意、纵情欢乐生活的再回首,是对这段人生高峰体验、名利双收生活的难以忘怀。“妆泪红阑干”与“妆成每被秋娘妒”呼应,浓妆依旧,是对光辉岁月的习惯保留,是对绝色美貌的紧抓不放,更是对“颜色故”的无情拒绝。而“阑干”的形象比喻,一方面是泪水纵横流淌的具体描摹,是对美貌、身份、地位不再的哀嚎不已;另一方面“红阑干”也暗指曾经住处的奢华富丽,与现在的“绕船月明江水寒”空荡凄清形成强烈的反差。

综合而言,琵琶女自述的三个阶段,从过去到当下,从现实到梦境,无不在关注自己的身份地位、美貌名利,这才是琵琶女自叙的真实表达。沉迷于过去,痛恨于当下,是琵琶女自叙的重点;身份显贵、名利双收、受宠奢靡,是琵琶女自叙的焦点。琵琶女的这种生活观念就像棘轮一样,她所追慕难舍的高人一等的身份、万众宠爱的地位、年年欢笑的生活如同那不断向前旋转的棘轮;她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名门贵族”思想和纵情享乐的“高消费”习惯就是“棘爪”,死死卡住了琵琶女接受反差生活的可能性;色衰位卑、失宠受冷的“商人妇”生活是她始终不愿接受的棘轮回转。她希望自己的人生像棘轮一样,按照固有的原理一直旋转下去,一旦“棘爪”断裂,作用消失,她立即陷入痛苦的泥潭,难以自拔。

二、白居易:无意识的心理“投射”

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之前,担任太子左赞善大夫,为正五品官员。在文学成就上,他创作了以《秦妇吟》《新乐府》为代表的关切民生、针砭时弊的讽喻诗,颇有积极用世、移风易俗的儒家正统思想。作为名重一时的“高知”,他在耳闻琵琶曲、倾听琵琶女身世后,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强音,明显与其身份地位和思想境界偏差较大。从他同情心理下的自叙内容来看,他的认“同”受到了琵琶女显著而热烈的直接影响,在琵琶声和琵琶女的双重冲击下,诗人理智上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无情击碎,灵魂上的高贵安然顿时坍塌,认识简单,思维肤浅,无意识地选择了地位、环境、名利等物质生活层面的主动匹配,琵琶女的命运就像自己命运的叠影,完全契合。这种情绪发泄下不理智的认同类比,正是分析心理学家荣格的“投射心理”行为。

荣格认为:“如果人们在他人身上看到自己没意识到的倾向,那就是‘投射。”“在无意识投射的作用之下,我们往往从他人身上看到这个未被承认的个人特征,并做出反应。我们在他人身上看到的某些东西,事实上也存在于我们身上,然而我们却没有察觉自己身上也有。”[1]这一点在《琵琶行》序言中可以得到印证。诗人被贬二年,一直“恬然自安”,而“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触发自己情感和意识上巨大转变的媒介正是“斯人言”,也就是说琵琶女的话瞬间点醒了迁谪的意识,让其发现了迁谪的悲剧事实。而“斯人言”正是琵琶女关于身份、地位、名利等从“繁华”到“沦落”的自叙,诗人所惊现的“迁谪意”正是从琵琶女身上所意识到的两年来隐藏心底的异形同质的共通倾向。所以在“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后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等同慨叹是“投射心理”水到渠成的表现。

在“投射心理”的作用下,深藏内心的“迁谪意”就像汩汩泉水一样,喷涌而不可遏止。自叙中诗人首先“投射”的就是身份地位的落差,“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与琵琶女“自言本是京城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在表意上如出一辙,“帝京”到“浔阳城”是空间位置上的“去中心化”,“谪居”是身份地位上的“去中心化”。轻描淡写中,诗人突出自己被“边缘化”的处境,强化自己由此带来的身体巨变。其次诗人把“沦落”“投射”于迁谪之地的现实处境,与琵琶女成为“商人妇”后冷清、孤寂、无聊的生活形成印照。“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是嫌弃居住环境的恶劣萧条。“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是不满良辰美景之时无人作陪寻欢的孤独寂寞。“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是自叙的重点,诗人紧扣乐声极力表达自己对“丝竹”类高雅贵族音乐的渴求和迷恋,对“山歌”“村笛”等粗糙低俗乡音的鄙夷与不屑。这样的耳目之欲与序言中“铮铮然有京都声”及前文中“举酒欲饮无管弦”形成照应,鲜明地表现了诗人对拥有“丝竹”“管弦”的京都华美生活的眷恋难忘,也鲜明地流露着人生价值观中追求物质满足的享乐主义。从“终岁不闻丝竹声”的遗憾,到“铮铮然有京都声”的欣喜,再到“如听仙乐耳暂明”的逍遥清爽,曾经的优越条件被一点点激发,过往的富贵生活被一点点唤醒,而当下迁谪生活的萧条冷清、贫瘠凄苦也随之被放大。正如荣格弟子冯·弗兰茨所言“而当投射发生时,我们常常在投射者身上发现强烈的情绪、言语或行为反应。”[2]

在自叙中,我们看不到白居易作为官员的自矜自持、严肃谨慎,也看不到一代文豪的情怀抱负、人格理想,我们看到的是毫无掩饰毫不隐藏的真实人性——对高官厚禄、优越生活的希求留恋,对“迁谪”荒芜粗俗生活的埋怨鄙弃。所以,在再听琵琶曲之后,“江州司马青衫湿”的狂热表现就不难理解了。

由此看来,白居易无意识下发动的“投射心理”,将目光、情感、思想聚焦在琵琶女所发出的射频信号上,将自己身份、地位、生活的前后落差与琵琶女的遭际形成同频共振,完成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等同塑造,这种情绪发泄下不理智的认同类比,显示出人在情感波动下的人性的真实性、命运的卑微性、意志的脆弱性及思想认识的局限性。

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等同性

综上所述,如果把“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等同性界定于琵琶女曾经身居京城、才艺双绝,现在委身商人、流落江湖;诗人过去才华横溢、名动京师,而今被贬浔阳、失意孤苦。这显然是流于表象的。在琵琶女和诗人的自叙中,我们看到文字中隐藏的相似的人生价值取向,两人在等级观念、物质追求、思想认知等层面存有的同一趋向。琵琶女从出生、成长、得势、落魄、现状等方面详细叙述了大起大落的一生,她身上所体现的是典型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棘轮效应”,琵琶女沉醉于过去高光生活,贪婪于曾经的一等人生,眷恋于以往的社会名流,她所在意的是自己的出身、地位、名望,她所拒绝的是跌落低谷的“商人妇”失色、失位、失宠、失意。爱富嫌贫,贪乐厌孤,是琵琶女鲜明的思想观念。而诗人无意识的“投射”是远离京城后的病躯、谪居浔阳环境的荒芜、日夜听闻的粗鄙之音、良辰吉日的孤独无聊。这种非正常“投射心理”一方面可以展现更真实的人性,另一方面也更容易使人失去理性、思維简单。白居易对谪居生活的浓墨重彩,意在放大自己落魄的人生,凄苦的处境,努力找到与琵琶女在身份上、命运上、生活上、情感上、精神上的等同,明显是非理性的,但却是内心的真情流露。他所谓的“天涯”,也就是现在所处的江州,距离京城仅千余里,感叹“天涯”之远,似乎是从空间距离而言,但更多的是精神世界“去中心化”的表现,是远离名利场、远离皇权中心造成的心理落差,是对重回曾经优越生活、高级场域遥遥无期的强烈诉求。而“沦落人”的定性,更多地是身体上的衰弱、地位上的落差、生活条件上的贫瘠、思想观念上的失利……与琵琶女“商人妇”的关注点基本相同。因此,“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等同性的内涵,不仅有外在身份地位等物质层面的“沦落”等同,即从“京城——蛮荒”“繁盛——落魄”“优越——清苦”的单向人生走向;更有两者在特定境遇下思想价值观方面的等同,即对高贵繁华享乐的富足生活的渴求,对冷清孤寂单调的贫瘠生活的厌弃。

注释:

[1]康妮·茨威格,杰里迈亚·埃布尔拉姆斯合编,文衡,廖瑞雯,译:人性的阴暗面[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4.

[2]杨绍刚.精神的追求——神秘的荣格[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

猜你喜欢

琵琶行
《琵琶行(并序)》经典化的重要途径
吕楠作品
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
浅析《琵琶行》的音乐美
朋友
文化大使的足迹——《丝绸之路琵琶行:大师吴蛮的世界音乐叙事》书评
疑义相与析 师生共提高——《琵琶行(并序)》教学札记
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画转化方式解读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