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2024-05-29储爱美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4期
关键词:要素红色教材

储爱美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立足学生视角,依托教材精心设计作业。那怎樣才能让作业真正发挥其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呢?笔者以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探讨单元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紧扣语文教材,作业方向更鲜明

教材采用相对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螺旋式上升的单元语文要素双线组织课程内容的方式进行编排。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紧扣教材,从精读课文到略读课文,再到语文园地,层层递进,凸显人文主题,落实语文要素,使作业设计具有鲜明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立足实践活动,指向人文主题

教材按照一定的主题单元编排学习内容,这些人文主题蕴含着热爱祖国、关爱他人、儿童成长、热爱科学等丰富的思想情感因素,亦有适应社会要求的时代精神,对于学生的精神成长起着导向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着眼于人文主题,从单元整体的角度设计实践性作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让人文主题悄然渗透,最终落地有声。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这是“家国情怀”第一次走进学生的视野。为了避免空洞的说教,教师以“走进红色岁月,追寻家国情怀”为作业主题,立足本地红色资源,设计了综合实践性作业。依托本地红色资源,学生进行了四个篇章的学习活动。

篇章一,红色人物篇。搜集建党以来本地的英雄人物照片,制作英雄照片墙,增加学生对本地英雄人物的认知度。篇章二,红色故事篇。阅读陈延年、陈乔年兄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争做本地红色故事宣讲人,赓续红色血脉。篇章三,红色诗词篇。搜集文人墨客叹咏英雄的诗歌,开展制作红色诗词书签、诵读诗文活动,抒发情感。篇章四,红色之旅篇。重点选择独秀公园和邓稼先纪念馆两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追寻伟人的家国情怀。

此项实践性作业,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一步一步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让单元导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变得可知可感,也让爱国情怀在学生的心里落地生根。

2.融入教学过程,落实语文要素

教材以语文要素为主线,将语文要素中的知识、方法、能力训练点分配至各册的每一个单元中,尝试构建语文学科训练体系。为了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教师应以作业为支架驱动学生深度学习,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这一语文要素,教师设计了导学作业和辅学作业。

导学作业来引路:“我可以尝试用‘主要人物+干什么的句式概括文中的事件。”导学作业主要是引导学生在预习时能关注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为串联课文中的三件事搭建了支架,降低了学生独立串联事件的难度。在批改导学作业时,教师发现学生很难准确地概括出文中的三件事。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又设计了辅学作业。

辅学作业来提升:“(1)用‘主要人物+做什么句式填写时间轴,并借助时间轴串联事件。(2)根据时间轴,我知道了这三件事是____关系,我能串联事件把握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在这道辅学作业的引导下,学生借助时间轴这一支架提取了信息,并根据时间轴的提示串联事件,把握了主要内容,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可视化。

从导学作业到辅学作业,由浅入深,由具象到抽象,让学生经历了“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真实的“学教”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

二、勾连社会热点,作业素材更鲜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同理,作业也应该是开放而鲜活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巧妙联结课内外,将书本内容与真实生活相结合,引入鲜活的素材,使作业永葆青春活力。

1.着眼热点时事,为作业注入活水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捕捉当下社会热点时事与教学的契合点,为作业设计增添一份时代的气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代背景离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很难真正与少年周恩来感同身受,也很难与文本产生共情。为了攻克这一难点,教师结合在杭州举办的第19届亚运会,设计了这样的一道辅学作业:“请你观看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视频片段,再对比课文第15自然段,写出你此刻最想说的话。”

这道辅学作业打通了时空的隧道,将100多年前受人欺侮的中国与现在强大的中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带给学生巨大的震撼。在此情形下,学生自然与少年周恩来产生共鸣、共情。如此设计作业,学生既在对比阅读中发展了高阶思维,又在发挥文本育人价值中学会表达,体现了多维目标的融合。

2.关注本地资源,为作业注入活力

教师在进行作业素材选择时不能拘泥于教材,局限于课堂,而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特别是要融入本地资源,使作业具有地方特色。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教师立足本地红色资源设计了一项实践性作业。

活动一:照片墙。在这峥嵘岁月里,本地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儿女。让我们一起来制作英雄照片墙,学习英雄的爱国事迹。活动二:故事馆。讲一讲当地的英雄陈延年、陈乔年的故事。

这项实践性作业将教材与本地红色资源联系起来,让学生从课堂方寸之地走向课外广阔的世界,认识更多鲜活的爱国人士,丰满对人文主题“家国情怀”的认知,也提升了学生适应未来的超越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可见,关注本地资源,能为作业注入活力。

三、着眼儿童立场,作业形式更多样

对于学生而言,比作业“完成”和“正确”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作业的主动投入。因此,设计作业时,教师要着眼儿童立场,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出发,避免大量重复的机械的作业出现,而应多一些趣味化、开放性的作业,实现趣味与实效共存。

1.变生硬背诵为趣味朗诵

《延安,我把你追寻》一文句式工整,节奏鲜明,意境优美,语言值得学生积累,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备。为了降低学生背诵的难度,提高积累语言的效率,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亲爱的同学们,班级公众号开设了‘为你读诗栏目。这一期需要推荐祁念曾的《延安,我把你追寻》一诗,希望同学们踊跃参加,让你动听的朗诵声叫醒我们的耳朵吧!”

为了让自己的诵读作品在班级公众号上展播,学生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诵读中。不知不觉中,学生熟读成诵,也就达到了积累语言的功效。

2.变解说诗意为情境运用

古诗词的作业设计少不了对诗句的理解,但如果采用“说说诗句的意思”这类死记硬背的形式,很难引起学生做作业的热情,也不利于学生理解与运用。这时,设计情境式的理解运用作业尤为重要。在本单元《古诗三首》中,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情境运用式作业:“(1)站在乌江边上,我想到了宁死不屈的西楚霸王项羽,不禁吟诵起李清照的诗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诗中有心愿,《出塞》中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希望早日平息边塞战争的愿望。

(3)诗中有画面,《凉州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戍边将士开怀畅饮的宴会场面。”

情境式的理解运用作业,以理解为前提,以运用为拓展,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梯度,还有效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

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扣语文教材,勾连社会热点,立足儿童视角,精心设计作业,使语文作业更加鲜明、鲜活、鲜艳。

【注:本文系安庆市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课程视域下小学语文指向单元‘要素目标的作业设计研究”(课题批准号:AJKT2022-07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安庆市怀宁县星拱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要素红色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红色是什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红色在哪里?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追忆红色浪漫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