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人工智能建构良好共情关系

2024-05-29何子静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照料共情亲子

何子静

1

共情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心理能力之一。为了理解周围的同伴,人类拥有了觉察和理解他人情绪并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这就是共情能力。它不仅是个体产生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还是道德行为的基石。

小朋友从小与父母等监护人进行真人互动,从中学习到如何理解他人的情绪。婴儿从出生起似乎就准备好与照料者进行联系,会做出一些吸引照料者的面部表情或动作,照料者的行为也会与婴儿的行为同步。比如,母亲会夸大自己的面部表情、减缓做表情的速度、与婴儿互动时保持更长的视觉接触等。

2

在人类心理进化的过程中,我们会随着社会环境而改变适应的方式。当前人工智能(A1)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社会进入新阶段:人们既享受AI的辅助与便捷,也被Al塑造和改变,人们获取知识、思考世界、彼此交互的方式都可能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甚至会扩展到人类的情感领域。

Al可能改变小朋友们学习共情的途径。如果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过分依赖AI,可能会出现孩子“自己玩吧”的现象,导致亲子之间相互共情的机会减少。而小朋友与AI的互动模式也可能导致孩子养成大声喊命令、只接受积极反馈等沟通习惯,阻碍了共情能力发展。

AI也可能反过来促进更優质的亲子互动,进而提高共情能力发展。比如,智能家庭游戏可模拟各种场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亲子互动的空间限制,帮助父母在工作之余,借助AI实现近乎面对面的互动,减少亲子隔阂。

此外,利用智能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家长可实现亲子互动式教学,结合大数据对孩子学习情况与基本能力的评估结果,增强对孩子的客观认识,减少对孩子的过高期待,避免亲子冲突,促进良性互动。

另外,智能算法模拟任务对话功能,可帮助孩子和父母使用温和的语言进行沟通。AI自问世以来就被设置为遵循以尊重和善良为首要的原则。我们向AI学习如何在容易产生亲子冲突的场景中温柔沟通,或许能促进亲子间的积极关注和共情。

回望过去,人类之间沟通主要依靠人自身的感知力和认知水平。人们通过感官来收集环境信息,通过与他人的语言交流和表情、身体姿态等非语言交流,理解彼此的感受和心情。但是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有限,在对他人处境的理解时,常需要加入主观解释和推断,所以凭自身经验推断出来的不一定就是别人的真实感受。

Al的出现将改善这种情况。现有的AI已经发展出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功能,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人类的语言表达来识别人类的情绪、思维方式甚至是人格特征。很多时候,我们或许不需要亲自去理解一个人的情感,只需要将对方说的话提供给AI,AI就能快速提炼出这个人表达的情绪、意图,我们再根据需要选择AI列出的方法和措施去安慰他人就好。

3

当然,AI现有的模型仍然缺乏一些真实感和人情味,所以效果可能并没有和真人互动好,但这个问题或许能够随着AI模型的进一步精细而得到提升。

另一个AI存在的局限是会面临算法偏见和错误的问题。如果训练数据存在偏见,训练出来的模型就可能对某些群体的观点存在偏见和误解。

在不远的将来,AI说不定会极大地参与到人类的情感生活中,人类可能会从人人交互转向更多的人机交互,更多依靠阅读并判断和筛选AI提供的选项。比如,在直接体验和他人的情感沟通之前,人类会先使用Al来检测对方的表情、动作、姿势、心率,以及呼吸等生物学特征,同时从AI那里获得建议,在它的辅助和反馈下对他人进行共情理解。

人工智能正一步步走进我们的生活,未来人们会更多的依赖AI。小朋友们,你预测的未来将会怎么样的呢?

(作者:中山大学心理系副教授、“百人计划”引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照料共情亲子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照料父母对子女健康福利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学中文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对高龄老人临终照料成本的影响①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无微不至照料留守儿童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