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之美
2024-05-28高尔蔓
高尔蔓
花开,是美丽的;花落,亦是美丽的。月圆,是美丽的;月缺,亦是美丽的。
秋日,落叶虽然残缺,但也不愁无人欣赏。那种动态的唯美,被很多人称为艺术。再者,许多碎纸剪贴画,在它们成画之前,都只是一片片破碎不堪的纸片,很少有人去赞叹它们是美的。可是它们组合在一起,给人的感觉也是美的。
圆明园虽然残缺,但它依然透露着震撼人心的美。我喜欢断臂的维纳斯,她是美丽的,虽经历数番波折,遭受断臂之祸,但仍被人类视为艺术瑰宝,或许正是因为断臂的残缺更显珍稀。我还喜欢比萨斜塔的倾斜,它的残缺,造就了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虽说这些事物有着许多的遗憾,但就像被虫蛀过却依然翠绿的树叶,是不是比完整的树叶显得更真实、更顽强?人无完人,你有一项超人之处,上天可能会赐给你相应的残缺。海伦·凯勒虽生活在黑暗中,却依然有着顽强、善良的心灵;霍金全身瘫痪,仍然阻止不了他对科学的思考。他们都是美丽的。
世间还有许多人和事,他们身上都有许多残缺,却全然挡不住他们所散发的美丽。而恰恰正是这些残缺,使他们看起来更加美丽。的确,有些美丽都是由残缺演变过来的。
人们总是被完美的事物或人所吸引,这是天性使然。的确,它们是很美丽。看到这些美以后,想慢慢靠近它、成为它,直到最后知道自己与它遥不可及才开始叹息。其实,完美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神秘,却有着超乎我们想象的遥远。有时,静静品尝,残缺也是一种美。
赏析
角度独特、分析精准是本文的一大亮点。残缺之美是一个很大的美学命题,一位初中生却谈得这样有理有据,不能不让人感到欣喜。文章紧扣“残缺之美”行文,从自然现象谈到社会生活,从物质谈到精神,让人在感受残缺美的同时,得到一番哲理的启迪。
学开头
开门见山
开篇运用整齐的句式,使得语言形象生动,吸引读者眼球。
学方法
恰当举例
通过列举圆明园、维纳斯、比萨斜塔的例子,来表达“残缺也是一种美”的觀点。
学技巧
巧妙转移
把对“物”的残缺美的赞叹灵活转移到人身上来,使我们对物和人的残缺美都有一种客观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