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画里的“不陋之室”

2024-05-28张逸诗

美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书房文人

张逸诗

一桌一椅一方几,一窗一屏一天地。

古代的文人墨客,拥有一间自己的书房,也就拥有了一方舒展自如的精神寓所。

在古代,几乎每个文人都有着浓厚的书房情结。哪怕生活再困窘,他们都想开辟出一方小天地做自己的书房,在这里吟诗赋文,读书抚琴,焚香品茗……

书房之名,言志寄情

在古代,书房一般不称为“房”,而称为“斋、堂、屋、室、轩、园、馆、居、亭、庐、庵、洞……”,选择哪个字,总是和主人的心志相关。

“斋”是古代书房最常用的字之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指出:“斋,戒洁也。”意思是“斋”为清心洁净之地,有着对万物存恭敬之心的意蕴,这恰好与古代读书人修身养性、约束内心的志向相吻合。“陋巷深居世已疏,书斋幽雅更清癯”,用“斋”命名自家书房的文人不少,比如王安石的“昭文斋”,钱大昕的“十驾斋”,最有名的要数蒲松龄的“聊斋”了。

“堂,殿也。”其特征是宽敞、明亮。还有一种说法是“堂”有学堂之意,教书先生多以“堂”命名书房。文人雅士以“堂”来命名书房者也颇多,比如苏轼的“德有邻堂”、司马光的“读书堂”、李清照的“归来堂”等。

“阁”字则頗受古代藏书家的喜爱,比如范钦的“天一阁”、张岱的“云林秘阁”等。“庐”字的本义是指田中用来看守庄稼的小屋,文人用此表明淡泊心志。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以表明自己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庐”字来命名书房,广为人知的有黄遵宪的“人境庐”、林琴南的“畏庐”等。此外,古人还喜欢用“山房”二字命名书房,如宋濂的“青萝山房”、吴敬梓的“文木山房”以及林则徐的“云左山房”。

书房无规,自享其乐

一间书房,贵在简约朴素,如果镂金铺翠,反而失了雅兴。古人并不在意书房面积的大小,归有光的书房“项脊轩”就以小出名,“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陆游对自己“仅可容一几”的新书房满意至极,在《小室》里称赞它“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即便是拥有九五之尊的乾隆皇帝,他经常使用的书房“三希堂”也不过八平方米而已。

至于书房内部要布置成什么样,也没有“一定之规”,如若有人实在不懂如何入手,高濂在他的《遵生八笺》里也给出了一个“教程”:“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壁间悬画一。书室中画惟二品,山水为上,花木次之,禽鸟人物不与也……”

大多数文人更喜欢以物寄情,随自己的心意在书房内挂古琴、悬字画、立香炉、养盆栽、饲金鱼等。

比如少年时家境优渥的张岱曾在《不二斋》里回忆他的书房:“图书四壁,充栋连床;鼎彝尊罍,不移而具。”他的书房左侧设有主人的床榻与纱帐,其余的四壁几乎全部被书橱占满。此外,案上、几上、多宝格上则摆放了各式珍贵古董,供主人随时欣赏。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是个很注重养生的读书人,他的书房里就摆着旁人少有的物品——暖椅。他在《闲情偶寄》中写道:“如太师椅而稍宽……如睡翁椅而稍直……只此一物,御尽其寒……”古代没有暖气,冬夜读书甚是难熬,有一日李渔计上心来,他将取暖的盆炭与座椅结合,制作出一把能与书桌相连的暖椅。这把椅子下方有个可移动装置,放上煤炭后可以不断生暖,如若在炭盆中放一块香饼,暖椅还能变身成一个“大香炉”,香气不断从底座的木栅间氤氲开来,使得室内芳香四溢。桌面再凿个小孔放置砚台,下面的炭火透过小孔升上来,还可以避免天冷导致的墨汁凝固。有了这把多功能的暖椅,冷了可以取暖,饿了、渴了可以用它温些吃食。这样一来,读书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了。

书房以外,野趣盎然

有条件的文人会在书房的室外环境上大下功夫。有高山相衬、流水叮咚自然最好,白居易的“草堂”选建在风景秀丽的庐山,介于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春有繁花,夏有皓云,秋有明月,冬有白雪,一年四季都不缺好风景。陆游将他的“老学庵”筑于镜湖之畔,面临碧水,环境悠然。他在《题庵壁》诗中写道:“万叠青山绕镜湖,数椽自爱野人居”,表明了他对这间乡村小屋的喜爱。

即便书房的位置不依山傍水,文人也会在书房周边莳花种竹,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他在前院栽藤萝,后院种海棠。一到春夏时节,前庭后院花开满枝、香气醉人。

归有光的项脊轩又小又破,于是他在庭院内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植物,让原本破败的小屋变得富有雅趣:“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明月高悬,月光洒满半面墙壁。斑驳的桂树影子映在墙上,微风吹来,影子跟着摇曳,美丽可爱。

张岱的书房除了不二斋,还有一间梅花书屋。“前后空地,后墙坛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岁满三百余朵。坛前西府二树,花时积三尺香雪。前四壁稍高,对面砌石台,插太湖石数峰。西溪梅骨古劲,滇茶数茎,妩媚其旁。”在书房前后的空地上栽种三株牡丹,开花时有三百余朵,可谓声势浩大。窗前的两株海棠,花开之时仿佛是积聚了几尺高的香雪。此外还有梅骨遒劲,山茶妩媚,真可谓如诗如画。

文人的书房无论是选址闹市,还是隐于乡村,都力求野趣盎然,营造一种仿佛置身于山水间的幽静氛围。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中,自然宠辱不惊、身心淡然,几可忘我。

书房雅室,精神寓所

书房之于文人雅客,如同世人心中的桃花源。书房之乐,可以是一个人的乐趣。明朝冯梦祯列出13件在书房必做的事:随意散帙、焚香、瀹茗品泉、鸣琴、挥麈习静、临摹法书、观图画、弄笔墨、看池中鱼戏,或听鸟声、观卉木、识奇字、玩文石,件件是风雅之事。

书房之乐,也可以是三五同好的一场“狂欢”,古来多少雅事逸闻都在这一方天地发生。元大德五年(1301),画家陈琳前去拜访恩师赵孟珅。在赵孟珅的书房松雪斋中,陈琳先提笔画了一只体硕羽丰的野鸭立于水岸边,赵孟珅颇为欣赏,随后为画面补上芙蓉与水波,秋天的风韵跃然纸上。这本是师徒间偶然的一次互动,却不承想成就了一幅传世名作《溪凫图》。

一桌一椅一方几,一窗一屏一天地。古代的文人墨客,拥有一间自己的书房,也就拥有了一方舒展自如的精神寓所。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或许也有必要在心底安设一间书房,不为别的,只为远离喧嚣,滋养自己的心灵。

猜你喜欢

书房文人
童年的小书房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文人与酒
品鉴书房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文人吃蛙
宋代文人爱睡觉
城市好书房
文人与石
没有比书房更好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