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楚歌余韵传四海“香草美人”扬八方

2024-05-28程明月

美育 2024年4期
关键词:屈原美育戏剧

2024年1月16日,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教育集团·北京铁路实验小学原创国风舞台剧《屈原》在海军机关礼堂隆重上演。《屈原》由北京铁路实验小学师生共同创作,共计108名师生参与演出。全剧共分为十大篇章,以学生的视角回顾了屈原的一生,将屈原深厚的爱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创作过程中,师生们将《诗经》《楚辞》等中华传统文化瑰宝文献创造性地融入戏剧之中,为观众呈现了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精彩剧目。

舞台剧《屈原》结合当时楚国的时代背景,讲述了屈原从少年立志、青年成才、壮年变革到暮年投江这波澜壮阔的一生。剧目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深度挖掘屈原在创作《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著名诗篇时的际遇和心境,并以此告诉人们:因为屈原的《九章》,世人才第一次有了“故乡”“故国”的意识,从而唤起后人数不尽的“故国家园”情怀;因为屈原的《天问》,才引发了无数人对宇宙苍穹的无限遐想,才有了如今航天员“上九天揽月”“渺万里层云”的凌云壮志。而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索”精神,更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这部戏剧以屈原和楚王人物关系的转变作为推动故事情節发展的主要线索,塑造了屈原、楚王、郑袖、张仪、靳尚、宋玉、神女九凤、香草美人等角色形象,表达了屈原深厚的爱国情怀。在推进故事情节的同时,该剧还穿插演绎了《诗经·蒹葭》(慢板)、《诗经·蒹葭》(快板)、《诗经·大雅》以及《九章·橘颂》《楚辞·天问》等歌曲,创造性地呈现了源远流长、极富魅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舞台剧《屈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剧本文字到具象化为舞台上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整个过程凝聚了师生们无数的心血。这部剧对学生来说,融合了艺术、语文、历史、科学、思政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其中有数不尽的趣事、说不完的感受以及难忘的点点滴滴。让我们走进北京铁路实验小学原创戏剧《屈原》,一起看看台前幕后那些珍贵的瞬间吧。

主创人员Q&A

刘晓昶

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教育集团校长

Q:您如何评价这部由学校百余名师生共同编创的戏剧?

A:北京铁路实验小学始终用行动践行“以美育人,向美而行”的教育理念。此次演出的成功,不仅彰显了学校戏剧教育的水平和美育的教学成果,更为之后形成完备的跨学科学习课程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培养新时代的“美少年”,共建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生态。这部由师生共同完成的戏剧演出,是一场独特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是一堂生动的五育并举的课程,更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张继红

北京铁路实验小学执行校长

Q:学校开展戏剧特色课程的契机和初衷是什么?

A: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涵盖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个门类。学校秉承“艺术成就梦想”的理念,搭建了戏剧课程框架,为学生打造了专属舞台“焕彩剧场”,建立了“全息沉浸式戏剧教室”,并开设戏剧课程、戏剧社团。希望学生通过美育渗透,可以成长为阳光自信、积极进取、富有爱心和同理心的人!

柴海英

北京铁路实验小学德育副校长

Q:学校为开展美育工作提供了哪些保障机制?

A:学校开展美育工作需要构建立体化、综合化的实施体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舞台上展现风采。学校为此建立了“一主管、三中心”的美育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模式形成多部门协调配合的组织体系,使工作开展起来更加高效、精细。同时,学校通过戏剧美育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渗透到学生的心田中。

程明月

《屈原》编剧和导演、北京铁路实验小学戏剧教师

Q1:这部戏剧的创作思路是什么?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A:这部作品主要是以学生的视角回望历史。屈原的爱国情怀、探索精神、浪漫情操、文学造诣,都在剧情中得以充分展现。我想带着学生们走进屈原波澜壮阔的一生,深刻领悟屈原的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

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无论是屈原的人物塑造还是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对学生来说都颇有难度。一方面,学生难以理解屈原这个人物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楚辞》生涩难懂,但屈原大量的文学作品都与之境遇息息相关。原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欧阳逸冰先生指出,剧本需要简洁有趣才能抓住学生的眼球。他还建议我们要牢牢抓住屈原和楚王之间的人物关系。欧阳先生的建议令人醍醐灌顶,我开始和学生们一起梳理屈原的生平,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选取了屈原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深入领悟屈原在发出千古绝唱——《九章·橘頌》《离骚》等作品时身处的心境和际遇,探寻屈原和楚王之间的人物关系变化,由此构建了全剧十场戏剧场面。为了便于孩子们理解,我们采用了金钱板吟诵、歌舞吟唱等方式呈现演出效果。在创排阶段,《屈原》的演出由学校的戏剧社团、舞蹈社团、合唱社团的师生共同完成。

Q2:在人物角色的编创上,您做出了哪些思索和创新?

A:除了屈原和楚王这两个主要人物外,该剧还塑造了通晓天下奇闻逸事的说书人、智谋无双的张仪、集美貌与心机于一身的南后郑袖、老谋深算的上官大夫、奸佞狡诈的靳尚等。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创造性地塑造了若干“歌队”形象。“歌队”从古希腊戏剧中流传而来,不仅可以丰富戏剧场面,还可化身为剧中角色发表观点。

“香草美人”歌队就在戏剧中呈现了浪漫旖旎的舞者形象。这一形象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离骚》。作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中充满了种类繁多的香草,“香草美人”的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指代品德高尚、忠君爱国之士。屈原自幼爱花草奇服,特别注重外表,他时常身披花环,浪漫无比。由此,一个个性格迥异、美丽动人的“香草美人”诞生了。自屈原始,一簇簇不起眼的绿叶红花有了高贵的品格。屈原在晚期被贬,正是蒹葭、丁香、汀兰、芷兰、江蓠、宿莽等香草伴其左右。她们既是屈原心中高洁的象征,也是与屈原惺惺相惜的伙伴。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角色是“凤凰神女”。楚人自称是火神祝融的后代,以凤凰为尊。相传,火神祝融下凡到人间便以“凤凰”的形象示人。结合《诗经·大雅》中的描述,高贵圣洁的“凤凰神女”形象由此诞生。在屈原被罢免后,他的内心难免会有疑虑和委屈。在《凤凰于飞,梦回九歌》这场戏中,我们让屈原与凤凰神女在云梦泽见面,凤凰神女留下了“有德行者,造福天下”的八字箴言,这也正是屈原内心坚持的真理。

徐歆雨

《屈原》舞蹈编导、北京铁路实验小学舞蹈教师

Q1:本次舞蹈设计的主要风格是什么?

A:剧中共有三个舞段,动作语汇涵盖中国古典舞元素,融合诗篇、音乐,以曼妙的舞姿表现“香草美人”的形象,营造出浓郁的中国风韵味。同时,为表达戏剧的故事情节,我们赋予每位“香草美人”不同的性格,让小演员们能够通过舞蹈动作更加准确地表达情感,使舞蹈巧妙融合于戏剧情节之中,尽可能地呈现屈原心中的“香草美人”意象。

Q2:看完这部剧的演出,您有什么感受?

A:孩子们在表演时都非常投入,所有略显浮夸的舞台技巧,在心性纯真的孩子们面前一一褪去。他们用自由且自然的肢体语言以及极具能量的情感爆发,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在戏剧情节中能够做出适宜且真实的身体反应,与剧中人感同身受,这也印证了“身体是不会撒谎的”,难能可贵。

张家萌

《屈原》声乐指导、北京铁路实验小学音乐教师

Q1:在这部剧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首歌?

A:我印象最深的一首歌是《诗经·蒹葭》(慢板),这首歌以原作中的词进行谱曲,采用吟唱的方式,同时融入了我国民间传统音乐中的“击节”,使孩子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并领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Q2:如何评价孩子们在排练过程中的表现?

A:整部剧共有五首歌曲,对孩子们来说任务还是很重的,但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地认真学习、排练。在排练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站姿、脚位、手型等每一个动作都经历了无数遍的打磨,最终才有了演出时的精彩呈现,这些都离不开孩子们的辛勤努力,也见证了他们一点一滴的成长。

吴天棋

参演学生

Q:本次演出有哪些收获?

A:我很幸运地被选中饰演“老年屈原”这个角色。在深入了解角色后,我被屈原的家国情怀和锲而不舍的求索精神深深地打动了。

同时,参演《屈原》使我对戏剧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排练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同时还需要对剧本进行解读和分析,这让我对戏剧结构、人物性格等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我感受到了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总之,在这个过程中,我成长了许多。

猜你喜欢

屈原美育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戏剧类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