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所见清代铜钱铜含量差异原因探究

2024-05-28张荣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6期
关键词:差异

张荣军

摘 要:Innov-XDCC-2000金属分析仪检测到广西所见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时期铜钱的铜含量差距较大,顺治、康熙、雍正时期铜钱含铜量高,乾隆、嘉庆、光绪、宣统时期的铜钱含铜量其次,道光、咸丰和同治时期的铜钱铜含量偏低。结果显示:铜钱中铜含量高低与户部规定铸造铜钱原料配方中铜的占比大小,铜的进口或自产多少成正比关系。

关键词:广西所见;清代铜钱;铜含量;差异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6.028

铜钱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质量的优劣与当时矿产资源、官府管理制度及社会形势息息相关。论文依据部分广西所见的清代铜钱合金成分检测数据和史料,探讨这些铜钱铜含量有差距的原因。

1 广西所见清代铜钱铜含量状况

Innov-XDCC-2000金属分析仪检测到广西所见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时期铜钱各20枚的铜含量差距较大,检测所用钱币来自广西民间文物收藏者,检测所得数据如表1所示。

表1检测数据显示:顺治通宝铜含量平均值为65.34%,最高76.03%、最低60.58%;康熙通宝铜含量平均值为61.13%,最高65.21%、最低54.26%;雍正通宝铜含量平均值为59.18%,最高61.26%、最低55.27%;乾隆通宝铜含量平均值为56.56%,最高60.96%、最低52.24%;嘉庆通宝铜含量平均值为54.71%,最高59.78%、最低48.76%;道光通宝铜含量平均值为47.76%,最高54.55%、最低28.11%;咸丰通宝铜含量平均值为51.08%,最高54.97%、最低45.34%;同治通宝、同治重宝铜含量平均值为47.33%,最高50.23%、最低42.35%;光绪通宝铜含量平均值为57.15%,最高62.94%、最低46.86%;宣统通宝铜含量平均值为54.29%,最高58.21%、最低50.52%。数据表明: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铜含量较高,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光绪通宝和宣统通宝铜含量稍高,道光通宝、咸丰通宝、同治通宝、同治重宝铜含量低。

2 铜原料的来源及配方等因素对铜钱铜含量的影响

据《清史稿》记载:清初“听民采取、输税于官。”①朝廷开放采矿权,只需矿民交矿税则行,如若采铜,则上缴定额铜给官府,因此官府铸造铜钱原料有了来源。“户部规定禁私铸及小钱、伪钱。”②由此可见:顺治年间铸造含铜量高的铜钱具备了相应条件。

康熙七年(1668),广西始铸清代铜钱,按照户部规定,铜和锡的比例为7∶3,所以很多康熙通宝钱的铜含量高,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铜和锡的比例改为6∶4③。康熙十四年(1675),朝廷制定实行《开采铜铅例》,“产铜及白黑铅处所,有民具呈愿采,该督抚选委能员监管采取。若地方官不准,愿采之民赴部控告,查果采得铅铜者,将不准采地方之官革职”④。此条例发布,为矿民采矿行动提供了可依之法。虽是在官府的监管下生产,仍极大地调动了他们采矿的积极性,增加了康熙朝铸造铜钱的原料来源。康熙十八年(1679)规定:“各省采铜铅处,任民采取。八分听民发卖,二分纳官。道厅官得税铜铅,四十万斤加一级;州县官得税,二十万斤加一级。”⑤矿民所采之矿,除纳税上缴外,多数能自由出卖,增加了他们采矿的动力。采矿总量的多少,作为地方官员的奖惩依据,鞭策着他们积极监管和督促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当时朝廷铸造铜钱不无裨益。康熙四十四年(1705),朝廷准许由官府主导、商人组织对云南铜矿的大量开采。“官为经理,嗣由官给工本。”⑥主要由官府出钱,商人不出钱或出钱极少,其无投资风险,无后顾之忧,除缴纳不高的矿税外,余额可按官府定价出卖给官府经营管理部门获取收益,因此参与者多,积极性高,为铸造铜钱准备了更多原料,为康熙朝铸出高质量铜钱提供了更多保障。康熙时期朝廷对铜矿开采制定了相当开明宽松的政策,铜矿开采多,铸钱原料充足,因而铜钱铜含量就高。

雍正五年(1727),户部规定铸造铜钱的铜铅比例为5∶5,雍正十二年(1734),户部恢复铸造铜钱的铜铅比例为6∶4⑦。因此,不少雍正通宝铜钱比康熙通宝铜钱含铜量低。自郭鉷在雍正六年(1728)向皇帝提议广西开矿获批之后,作为铸造铜钱重要原料的铜矿在广西得到了大量开采。主要见于怀集、临桂、恭城、南丹等地⑧。至雍正九年(1731),广西巡抚郭鉷奏报:“本年春、夏、秋三季获铜十万三千余斤。”⑨铜产量高,促成了含铜量高的雍正通宝铜钱的产出。

乾隆年间,铜矿开采的管理政策更为开明。乾隆二年(1737),“谕凡产铜山场,实有裨鼓鑄,准报开采”⑩。云南铜矿繁荣时,同时开采的矿厂在30个以上,最多有46个k。王德泰根据档案馆历史资料考证:“清代云南铜矿年产最高可达1300余万斤,通常保持在1000万斤以上。”l铜矿厂多,产量高。清朝盛时,《清史稿》有载铸钱所需铜量“岁需九百余万”m。每年铸钱用铜900多万斤,每年铜产量达1000多万斤,铸造铜钱原料足够,因此铜钱含铜量高。乾隆年间重开广西鼓铸,广西铜矿的开采很受重视。“凡属五金所产之山,无碍田园庐墓者,均题请准商开采,以获收天地自然之利。”n开采点主要分布在贺县、苍梧、怀集、恭城等地,采铜多,持续时间长o。乾隆年间,将铜矿等矿产由原来的官府严格管制统一收购改为官府收购和商家自卖各占一半p。由此可见乾隆朝对广西矿产开采的审批相当宽松,对铜矿的销售不再垄断,这能大大提高矿商组织采矿的积极性,使产出的铜矿多,有利于铜钱铸造。乾隆七年(1742),户部将铸钱原料比例改为:铜50%、铅6.5%、锌41.5%、锡2%,影响了钱的质量q。

嘉庆元年(1796),广西27个州县中有铜矿27个、铅矿22个、锡矿9个,有丰富的铸造铜钱需要的矿产原料,为铸造出较好质量的铜钱提供了有利条件r。清代宝桂局铸钱所用铜从云南采购一部分,嘉庆、道光时期对滇铜购买量减少,两年购买一次,每次量在22万斤左右。道光时期,滇铜年产量最高不够300万斤,不到嘉庆十六年(1811)前的1/3s。道光时期,经济发展不景气,加上战争赔款,铸造铜钱的成本变高,亏损大,广西宝桂局铸钱偷工减料,铜钱质量下降。t咸丰元年(1851),云南巡抚言:“近年矿少质劣,槽硐愈深,窝路愈远,以致额铜不能依期到店。”u咸丰年铸造铜钱所需铜原料也有限,咸丰四年(1854),广西宝桂局以50%的原料铸钱,铜钱的铜含量不高v。

同治年间,云南回民起义造成社会动乱,云南铜矿开采受到很大影响,因此铜钱铸造也受阻碍。因为滇铜产量的下降,宝桂局采购滇铜量也随之减少,相对应的铜钱的含铜量就减少。光绪间,清廷谋求融入世界潮流,大开矿藏,铜矿采冶已无禁区w。

清代铸造铜钱所需铜原料,由于自产不足,有相当部分来自进口,随着日本对铜出口政策的改变,清代不同时期从日本进口铜量差别较大,这影响了清代不同时期所铸铜钱的铜含量。康熙和雍正时期解除海禁,从日本进口铜。所以康熙和雍正铜钱的铜含量多数是较高的,只有少量铜钱的铜含量相对较低。自康熙二十三年(1684)起解除海禁:“凡商贾有挟重赀,愿航海市铜者,官给符为信,听其出洋,往市于东南日本诸夷,舟回司关者,按时直收之,以供官用,有余则任其售于市肆,以便民用。”x康熙二十三年(1684)至康熙三十九年(1700),每年从日本进口铜额为日本铜年输出额的68.5%,乾隆二十年(1755)至乾隆六十年(1795),每年从日本进口铜额为前者的41.48%,道光元年(1821)至咸丰元年(1851)每年从日本进口铜额为乾隆时每年铜进口量的41.84%,为康熙时每年铜进口量的17.35%,铜进口量减少显而易见。进口铜的多少与铜钱含铜量的多少基本上成正比关系:康熙朝铜进口总额大,铜钱含量就高,乾隆朝次之,道光、咸丰朝铜进口总额小,铜钱含量就低。清朝部分时期进口铜量如表2所示y。

综上,实验检测用清代铜钱为广西所存,并非全为广西铸造,广西在顺治时和宣统时未铸造铜钱,虽然不全是广西省钱局和宝桂局铸造,且检测数量有限,但其铜含量与清代各个时期全部铜产量及广西铜产量基本成正比关系。

注释

①②赵尔巽.清史稿:卷124[M].北京:中华书局,1977:3642,3664.

③⑦pqrtv龙刚家,张世铨.广西历史货币[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26-30,100.

④⑤⑥伊桑阿.大清会典:康熙朝[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6:1487,3666.

⑧邓智成.清代广西矿产开发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8:42.

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21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314.

⑩伊桑阿.大清会典:康熙朝[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6:1487,3665.

k云南大学历史系,云南省历史研究所云南地方史研究室.云南冶金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54.

l王德泰,强文学.清代云南铜矿的开采规模与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开发[J].西北師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9-42.

m赵尔巽.清史稿:卷124[M].北京:中华书局,1977:3666.

n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史教研室.清代的矿业: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219.

o邓智成.清代广西矿产开发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8:52-56.

s严中平.清代云南铜政考[M].北京:中华书局,1948:43.

u薛颂.清文宗实录:卷33[M].台北:华文书局,1970:42755.

w王瑰.清代铜业开发的历史地位和意义[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6(1):48-53.

x允裪.钦定大清会典:卷十四:户部:钱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0.

y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外关系史论丛:第4辑[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59.

猜你喜欢

差异
“再见”和bye-bye等表达的意义差异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关于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找句子差异
DL/T 868—2014与NB/T 47014—2011主要差异比较与分析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法观念差异下的境外NGO立法效应
构式“A+NP1+NP2”与“A+NP1+(都)是+NP2”的关联和差异
论言语行为的得体性与礼貌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