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萝卜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4-05-28祖洪明胡玉霞

农业知识 2024年5期
关键词:种植管理白萝卜病虫害防治

祖洪明 胡玉霞

摘 要:白萝卜是根菜类的主要蔬菜,属十字花科萝卜属的二年生植物,各地均有栽培。可在春季、秋季、冬季进行种植,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蔬菜。主要病害有花叶病、病毒病、软腐病和黑心病等,白萝卜的害虫主要有蚜虫、菜青虫等。本文介绍毕节大白萝卜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土壤准备、品种选择、播种方法、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希望能对广大种植户有所帮助。

关键词:白萝卜;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

白萝卜是根菜类的主要蔬菜,属十字花科萝卜属的二年生植物,各地均有栽培。可在春季、秋季、冬季进行种植,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蔬菜,其种植管理技术如下。

1 播种前准备

1.1 整地施肥

白萝卜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或壤土上种植。最好选择施肥多、耗肥少、无同种病虫害的作物为前茬,如瓜类或豆类。种植前要深翻土壤,翻耕深度为25~30cm,冻垡晒地,杀灭杂草和病菌。播前整地起垄,壟距为70cm,结合起垄施足底肥,每公顷施硫酸钾150kg,磷酸二铵150kg[1]。

1.2 选择优良品种

白萝卜的品种有很多,根据种植季节和地区不同,可以选择适合的品种。一般分为秋冬萝卜、冬春萝卜、春夏萝卜和四季萝卜。选种时要注意种子的质量,要饱满、新鲜、无病虫害,发芽率高,品种纯正。处理种子时要先用温水浸泡,催芽,然后用清水冲洗,再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消毒杀菌,防止病毒病和花叶病的发生。

1.3 播种时间

白萝卜的播种时间根据品种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春季播种的时间为4~5月,夏季播种的时间为5~6月,秋季播种的时间为8~9月。冬季,最佳播种时段是在10月中旬~11月中旬。确切的播种时间应当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种植传统习性,以确保最适宜的播种时机与效果。播种时要注意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发芽适宜温度为20℃~25℃,土壤湿度为65~80%。

1.4 播种方法

播种方法可以采用穴播或条播,穴播时每穴放3~4粒种子,条播时要均匀撒播,播后覆土2cm左右,覆土要细实,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密度要适中,每公顷保苗株数为13.5万株左右。

2 田间管理

白萝卜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间苗、浇水、施肥、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2.1 间苗

间苗要及时进行,一般要间苗2~3次,第一次在2~3片真叶时,第二次在4~5片真叶时,第三次在破肚时。间苗时要去劣存优,每穴留1株健壮的苗,株距保持在20~25cm左右,防止拥挤遮阴,影响生长。

2.2 浇水

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适时适量,一般要掌握少浇勤浇的原则,干湿交替进行。在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发芽期要充分浇水,保证出苗快而齐;幼苗期要少浇水,促进根系下扎;叶生长盛期要适量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根生长盛期要充分均匀浇水,防止裂根;收获前要适当控水,防止空心。

2.3 施肥

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情况灵活掌握,一般要在基肥的基础上适当追肥,尤其是对土壤肥力较低、基肥不足的地块,追肥能明显提高产量和品质。施肥要以氮肥为主[2],配合磷钾肥,可采用水肥一体化或叶面施肥的方式进行。白萝卜进入“破肚”期后,为促进叶面积扩大,每公顷追施尿素25~30kg。莲座期为促进肉质根膨大,每公顷追施复合肥50~75kg。收获前20天,为提高品质,每周1次,连喷2次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3]。

2.4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要及时进行,一般要中耕2~3次,除草3~4次,每次都要避免伤根。中耕除草的目的是保持土壤的疏松通气,增加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和有益微生物,防止杂草的竞争和传播病虫害。中耕时要结合培土,尤其是对长形露身品种的白萝卜,要培上扩根,防止倒伏和弯曲。到莲座后期,叶子已经封垄,停止中耕,除草就只能用人工进行拔除[2]。

3 病虫害防治

白萝卜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因此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确保产量和品质。

3.1 病害防治

防治病害的关键在于加强栽培管理,使植株健壮,增强抗病能力,结合药物进行综合防治。白萝卜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主要有褐腐病、软腐病和黑腐病等。

3.1.1 褐腐病

褐腐病从下部叶片的叶柄开始侵染,刚开始形成水渍状小斑,颜色为浅绿色,逐渐发展为圆形的坏死小斑,颜色为暗褐色。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发病部位逐渐腐烂,最终导致整个叶片腐烂。

防治方法:在发病之前进行合理的预防用药。通常采用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溶液、霜霉威水剂600倍溶液或者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喷施植株的叶片,一般间隔10~15天喷施一次,连续用药2~3次即可。

3.1.2 软腐病

萝卜软腐病又称白腐病,多在高温时期发生,主要危害根、茎、叶柄或叶片。苗期发病,叶基部出现水浸状,叶柄软化,叶片黄化萎蔫;成株期发病,叶柄基部水浸状软化,叶片黄化下垂;短缩茎发病后,向肉质根发展,引起中心部腐烂,发生恶臭,或从根尖的虫伤或机械伤口处侵染,开始呈水浸状,并从病部向上发展,病区发生腐烂,病键部界限分明,常有褐色汁液渗出,致整个萝卜变褐软腐。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应及时将其挖除,然后对病穴撒石灰消毒。发病初期,及时选用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2~3次。

3.1.3 黑腐病

黑腐病主要危害葉片和肉质根。叶片染病后,叶缘出现“V”字形病斑,叶脉变黑,叶缘变黄,后扩及全叶。肉质根染病后导管变黑,内部组织干腐,外观症状不明显,髓部多表现为黑色干腐,最终形成空洞。

防治方法:及时拔除病株,并将其深埋或烧毁,对病穴撒生石灰消毒。发病初期,可选用41%好力克悬浮剂50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防治,7天喷施1 次,连喷3~4次。

3.2 虫害防治

3.2.1 蚜虫

蚜虫常分布在叶片背面,危害叶片、嫩梢、花梗等部位,可传播多种病毒。当发现植株上蚜虫3~5头时,要及时喷药防治,可用40%乐果800~1000倍液,或吡虫啉1000倍液喷施。

3.2.2 菜青虫

菜青虫为菜粉蝶的幼虫,主要为害叶片。菜青虫幼虫三龄前食量小,抗药性差,药剂防治以幼虫三龄前防治为宜。药剂防治选择10%除尽悬浮剂1500倍液,或2.5%莱喜悬浮剂1000~1500倍液。

3.2.3 黄条跳甲

黄条跳甲成虫与幼虫均造成危害。成虫咬食叶片,幼虫为害根部,萝卜肉质根受害后最后变黑腐烂。药剂防治选用50%辛硫磷1000倍液喷布叶面或灌根。

3.3 其他防治措施

3.3.1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或耐病性强的品种;合理轮作,避免与十字花科和茄科作物连作;清洁田园,清除杂草和病虫害碎片,减少病虫害源;培育无病虫害壮苗,并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合理施肥和浇水,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

3.3.2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和趋色性,如使用黄色板捕获蚜虫,或覆盖银灰膜驱除蚜虫;使用性诱剂和双波陷阱光捕获小菜蛾等害虫。

3.3.3 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使用生物杀虫剂,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和阿维菌素控制害虫。

参考文献

[1] 陆佩伟.白萝卜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 2006(11):29.

[2] 裴云义,周广荣. 优质白萝卜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 ,2010(8):14.

[3] 李梅.白萝卜栽培技术要点[J]. 农民致富之友,2015(7):28.

猜你喜欢

种植管理白萝卜病虫害防治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采集白萝卜
如何防治白萝卜裂根病
南涧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火龙果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园林病虫害科学防治的有效措施浅谈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关于棉花种植管理工作的思考
探讨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