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纪念馆展览策划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探究

2024-05-28赵歌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8期
关键词:革命纪念馆展览思政教育

赵歌君

摘 要:革命纪念馆肩负讲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使命。在新时代全面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大环境中,革命纪念馆作为革命文化的教育基地和精神阵地,是思政教育的“社会大课堂”,展览则是其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革命纪念馆与高校进行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径。文章以淮海战役纪念馆实际工作为例,从革命纪念馆展览策划的内容、模式、语言、机制等出发,对如何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进行了经验分享和研究探索。

关键词:革命纪念馆;展览;高校;思政教育;融合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8.014

0 前言

革命纪念馆既是革命历史的重要载体,也是革命精神的传承纽带。作为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革命纪念馆有着成为思政课堂的天然优势,其丰富的红色资源为青年学子学习历史、培育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良好土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在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更是具体指出了要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社会大课堂”。近年来,纪念馆与高校不断探索合作模式,研究合作机制,推出红色课堂进校园、公益讲座、研究课题等一系列活动。其中展览作为纪念馆的一大特色,因其图、文、物并茂的生动性与营造学习氛围的沉浸感,深受高校师生欢迎。如何做好这一类展览策划,使其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纪念馆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近期,淮海战役纪念馆推出“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淮海战役支前文物展”,首展走入上海复旦大学,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本文以该展览为例,进行纪念馆展策划览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探究。

1 从高校特质出发,展览内容丰富化

在思考如何将展览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高校这一受众群体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质,有的放矢,才能正中目标。高校群体主要由教师与学生构成,其中学生占比大,群体偏年轻化;教师与高校学生有较高水平的知识素养积累,思维活跃度高,接受能力强;高校师生长期处在校园环境内,接触理论知识较多,社会实践机会相对较少。基于此,他们往往渴望看到一个图片、文物、历史知识更为丰富和发散的展览,而非浅尝辄止的概括性科普。因此,纪念馆工作者在策划展览时,在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到广度和深度,要拿出来能够丰富认知的、可学性强的、有思考研究空间的文物史料。

淮海战役纪念馆在策划“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淮海战役支前文物展”时便集中关注这几个要素(图1)。在确定展览主题时,选择淮海战役历史资料中最具有代表性之一的人民支前,深入挖掘相关史料、图片和文物后(图2),确定本次展览分为“淮海战役历史”“人民支前的贡献”“人民支前的精神”三大部分,并跳出馆内基本陈列的框架,打开思路,从受众角度出发,提取更多新鲜史料,完成了专题展的推陈出新。这其中,将淮海战役历史作为背景简明扼要地叙述,采取战略地图结合典型照片、典型战例、典型文物的方式,使观众能够快速了解历史概要的同时感受到淮海战役胜利的辉煌。人民支前的贡献从客观角度分类展示淮海战役期间人民群众所做的贡献,选取各类有代表性的支前文物,讲述历史的同时重点阐明运输、生产等工作的过程和其重要意义。人民支前的精神则是“见人见物见精神”,以典型人物为核心,将照片、事迹、文物集中呈现,使精神载体更为丰满、立体。为进一步拓展展览的广度与深度,设计了支前文件翻板,展现党对人民支前的领导;加入支前文物故事的知识链接,如任庆凡大娘做鞋使用的夹板和小推车的工具构造、使用方法等,填补了观众对文物和历史方面的知识空缺,加深了观众对支前群众工作艰辛程度的体会,增强了展览的趣味性,更好地提升了展览的科普价值和教育价值。

2 从教育效果出发,展览模式互动化

革命场馆展览走入高校的首要目的是进行历史与思政教育,因此教育效果是必须充分体现的。在高校思政课设计中,教学大纲、教学实践、教学评估等环环相扣,具有严谨的逻辑体系和操作模式。纪念馆工作者在带着展览走入高校时,也应意识到传统的展览模式在教学上的不足,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从多维度去思考和设计如何让展览的优势最大化,同时发挥高校的教学体系功能,实现纪念馆、高校两大类型教育阵地的强强联合,实现“1+1大于2”的效果。教育是由施教者和受教者共同组成的,只有二者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找到双向奔赴的有效模式,才能够实现最终目的。

在设计“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淮海战役支前文物展”时,设计团队从三条路径出发,把互动贯穿进展览活动全过程,教育效果显著提升。一是展项设计上的互动。由于场地受限,设计团队根据展览空间小、展览版面有限的情况,设计展项翻板栏,在合理利用空间拓展展览内容的同时,增强了观众对翻板内容了解的欲望,使原本略显枯燥的历史文件内容解读变得有趣。同时,根据高校受众群体文化程度高、表达欲强等特点,在展厅中心设置留言本、留言墙和拓印三合一的观众反馈区,多彩便笺贴与有纪念意义的拓印紧密贴合年轻人的喜好,十分受观众欢迎,展览还未结束时,留言本和留言墙已经写满观众的观展感悟。二是志愿讲解方面的互动。展览活动策划时,淮海战役纪念馆便与复旦大学取得密切联系,设计高校志愿讲解员招募环节,学生们的积极性被激发,多名硕士、本科学生报名(图3)。志愿讲解员在讲解工作中一方面因工作需要,对展览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另一方面在观察到观众的反应并进一步互动后,得以从不同角度对展示的历史内容与精神内涵进行全方位体悟,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一位志愿讲解员讲述自己的工作感受:“作為一名志愿者、青年党员和文博人,我目睹了观众对淮海战役背后的故事与精神秉持着虔诚学习、积极求索的态度。这让我深刻地明白,我所做的不仅是讲解展品及其故事,更是传承、传播淮海战役的伟大精神。”

3 从群体心理出发,展览语言年轻化

一堂优秀的思政课,会通过精彩的课程内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实现一部分的教学目的。与真正的课堂不同,展览观看大多数是一次性的学习,因此通过留下深刻印象达到教育效果的方式,是其主要的手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展览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内容精彩,有新鲜感,易产生共鸣。而传统的革命纪念馆展览的宣教特色鲜明,说教色彩较为浓烈,叙述手法单一,容易使观众尤其是年轻人产生距离感。通过生动感人的红色故事打动教育人是纪念馆常用来拉近与观众之间距离的方式之一,但落在展板上时,会因为大段的文字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效果大打折扣。

淮海战役纪念馆在充分研究高校师生的审美偏好、审美能力和群体心理后,认为在叙述典型支前人物事迹时,应采用文字量减少、艺术性更强、共鸣度更高的文学表现手法(图4)。确定方向后,展览设计团队精读展览中每位人物的事迹,从中提炼出事迹的关键元素并概括所蕴含的精神升华点。在写作手法上以现代诗歌的形式叙述,文风方面努力做到文字上朴实无华、情感上深沉动人,将革命历史的严肃性同诗歌的灵动性有机结合,给予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诗歌又能够以其朗朗上口的特性让观众产生深刻印象。如在叙述特等支前功臣朱正章的事迹时,配文如下:

听到部队紧缺转运民工的消息,他坐不住了

杏子般大的冻疮让右腿疼痛难行,他却不愿养病

一手扶拐棍,一面抬担架

一瘸一拐地在寒冷的夜晚急速前行

三夜不休不眠,却没有一刻掉队

任谁也夺不走他手中的担架

大家眼中的他,是一块坚硬的钢铁

在支前道路上毅然前行

以支前艰辛的画面感为主,人物心理侧写为辅,避免直呼口号,留下观众想象和感悟的空间。这种文字形式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认可。观众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百分之八十的观众对这一部分印象最为深刻,和展览策划预期目标一致。不少观众认为该展览做到了接地气、通人心,文学性的表达让高校师生感到亲切和喜爱。这次展览效果能够达成预期,和展览团队构成也有很大关系。在明确此次展览走入高校后,淮海战役纪念馆组建策展团队时,注重发挥年轻人的力量,集思广益。该团队成员普遍具有高校生活的经历,更容易贴近年轻群体的心理。纪念馆还可以在展览中设置若干空白事迹版面,预先或者现场邀请高校师生加入红色文化创作,进一步了解当代年轻人的文学审美,提升文字感染力。

4 从公众需求出发,展览机制常态化

革命场馆展览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既是教育的长期需求,也是近几年“大思政课”的刚性需求。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淮海战役支前文物展”首展相关报道中,提到了展览接下来将有巡展计划,评论区各地观众纷纷留言,询问何时来自己所在地的高校展出。由此可见,不论是时间周期还是公众需求频率,展览走入高校都需要一个成熟稳定的实行机制。这个机制既包括展览与高校的合作范围、合作模式,也包括纪念馆自身的展览相关工作模式。

首先,展览与高校之间需要经过不断协商、磨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方案。方案中确立以革命文物展览为主体,纪念馆为大中小学师生提供革命文物主题展和志愿讲解、实习实践等活动,高校为纪念馆展览提供场地平台、参观接待服务和活动宣传,确保展览活动有序开展。其次,纪念馆自身要形成展览走入高校的一套完成流程机制。展览的立项、报批、场地选取、文物保护、资金申请等,是展览硬件上的重要保证;展览的策划团队、设计公司招标、选题、大纲撰写、展项设计、活动策划等,是展览软件上的重要保证:展览活动结束后的观众调研、高校师生进行评估等,是展览融入高校运行机制的重要质量保障。以上仅为革命场馆展览走入高校机制常态化的基本条件,要更深入实现“大思政课”教育目标,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馆校深度合作。

淮海战役纪念馆成立了与高校合作“大思政课”的课题小组,计划依托徐州市淮海战役暨区域红色文化研究会,与高校搭建学术平台,为思政课教师设置专项培训活动,内容包括讲座授课、展览参观、现场教学、专业交流等,充分利用淮海战役纪念馆馆藏资源和红色教育场地资源,发挥纪念馆革命文化研究和红色教育特长,让思政课教师了解、学习淮海战役历史知识和革命文物知识,掌握淮海战役革命精神的思想教育价值意义,找到红色文化和高校思政课教育的连结点。同时进行淮海战役革命文物相关研究课题立项和论文征集。研究会积极向高校思政课教师征集课题和论文,共同挖掘革命文物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并与高校构筑共享学术资源库,提供馆藏资料查阅服务。对征集的相关论文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严谨的学术评审,形成研究会论文集等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这些学术研究成果能够兼顾高校思政课、纪念馆的教学特色与教育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成果转化,以展览为载体,充分发挥淮海战役纪念馆的资源优势,实现文物与课堂、历史与精神、教育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在展览中见文物,在文物中见历史,在历史中见精神,在精神中见启示。从而使“大思政课”工作流程和教学过程能够流畅进行,让教育和研究能够落地,逐层深入。

5 结语

革命纪念馆和高校都有教育者与研究者这两大身份,并占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平台,肩负着对年轻一代的历史、思政教育重任。打造“纪念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是第一步,也是相当重要的一步。展览是承担“大思政课”的优秀载体,也是纪念馆优势的集中体现,先把优势发挥出来,把教育品牌打响,后续的深度合作和深层次研究、教育效果才能得以实现。深耕思想,铸魂育人,是一条需要长期坚持、意義重大、影响深远的路。对于革命纪念馆展览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研究已经起步,目前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需要纪念馆和高校紧密联合,不断深入,持续发力,助力广大青年学生从革命历史和思政教育中汲取历史的营养,获得精神的力量,切实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任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潮流中贡献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安萍,张立南.革命纪念馆临时展览的策划和实施[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9):71-72.

[2]崔占龙,孟超.革命纪念馆与高校合作构建“大思政课”的长效运行机制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39(1):104-106.

[3]薛云晓.馆校联动: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3,26(4):23.

[4]钱聪.名人故居纪念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探析[C]//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2022年年会论文集.[出版信息不详],2023:34-36.

[5]赖继年.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N].新华日报,2023-08-11(15).

[6]冯旺舟,梁晓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探索[J].广东青年研究,2023,37(2):53-54.

猜你喜欢

革命纪念馆展览思政教育
追寻“红色”足迹
红色文化与革命纪念馆的发展
浅谈革命纪念馆讲解工作的认识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所见文明交流互鉴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