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域下自然教育及艺术表达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4-05-28聂宁刘祥辉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艺术表达自然教育

聂宁 刘祥辉

摘 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自然教育及艺术表达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关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融合自然和艺术元素,心理健康普及教育活动结合自然环境,开辟自然养心的硬件场地,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自然艺术活动,加大对自然教育及艺术表达的普及宣传,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

关键词:自然教育;艺术表达;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自然教育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关系

1.自然环境增强积极情绪。当个体身处自然环境之中,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宁静、舒适和愉悦的情绪,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提供了与人类情感需求相契合的元素,如美丽的景色、清新的空气、和谐的生态环境等。身处良好的自然环境能够激发个体的审美体验,感受到美与和谐,这种体验能够让个体暂时忘却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与压力,更专注于当下,享受自然带来的宁静与愉悦。因此,自然环境中的绿色植物、山水景色等可以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幸福感体验,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发展。

2.自然活动提升社会适应能力。自然教育中的团队活动和户外实践等,需要大学生相互协作完成,与身边的人产生更多的交流与互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习得社会生活有效的逻辑思维,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3.自然教育影响生命态度。通过与自然的互动,大学生可以感受生命蓬勃的力量,学会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增强其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自然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探索生命的本质,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更加珍惜生命。这样的生命观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艺术表达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关系

1.艺术表达促进自我认同。艺术创作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发现自己,更深入形象地探索内心世界,发现自己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这样的过程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能够接纳与认同自我。培养自我认同感是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方面,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自信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2.艺术表达提升社会交往能力。一方面,通过艺术创作和表达,大学生可以与他人分享作品和情感,交流思想和感受,这样的过程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艺术表达可以提供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交流的桥梁。另一方面,通过艺术表达,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增强同理心,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他人的情感需求,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联接,形成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3.艺术表达促进情绪调节。通过艺术创作和表达,大学生可以释放内心的压力和负面情绪,达到情绪调节的效果,艺术创作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情绪疏导、内心疗愈的过程。通过艺术表达,大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识别、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自然教育及艺术表达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路径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融合自然和艺术元素。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教学内容融入银杏落叶画、自画像、心理情景剧等自然及艺术表达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内心世界探索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体验艺术的疗愈,再通过艺术表达的方式感悟成长、记录收获、分享快樂、传递能量。增设与园艺、茶艺、绘画、音乐、舞动等相结合的心理选修课,形成自然艺术表达课程群,以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找到情绪疏解的出口,增加自我觉察与探索,更好地认识了解自己。

2.心理健康普及教育活动结合自然环境。大学生的生活忙碌,各类任务繁重,碎片化信息喷涌,被裹挟得焦虑不安,面对激烈的竞争,急于追赶又茫然不知所措。很多学生面临着浮躁的心境,可以通过常态化在室外开展泥塑、串珠、书法、绘画、手工、冥想等活动,结合学校景观环境,让大学生“沉静”走入自然,以时间沉静、以自然洗涤,找到平和的状态,体会生命的流动。

3.开辟自然养心的硬件场地。开辟“心灵花园”等种植园、农田场地,为自然养心提供硬件支持,结合劳动教育给学生亲近自然提供平台与机会,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提供一个温暖有支持的环境。鼓励学生通过农作物种植、花卉养殖、插花、识别植物等方式来启迪身心、探索自我、发展人际,助力心理成长。

4.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自然艺术活动。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积极开展单元式自然艺术系列活动,深入学生群体,走到学生中间,扩大自然艺术活动的覆盖面,让学生可以更便捷了解并参与到活动中。例如: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开展园艺宿舍团体、绿植养护记录等来促进宿舍人际关系的发展,增强凝聚力,提升感受力,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5.加大对自然及艺术积极影响的普及宣传。加大对自然教育、艺术表达活动的宣传,让更多的学生发现与自然互动带来的内心疗愈,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自然、艺术活动中,提升影响力,让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命,释放自我,率性而为,逐渐形成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6.强化实践体验。心理健康普及不局限在科普文章等纸面上,积极引导学生动起来,投身社会实践,参加体育运动,走入自然环境,体会社会环境中的人际互动,调动身心,在实践中锻炼身心,培育意志品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自然体验社会实践项目,与园艺疗法、森林康养、正念冥想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生态文明保护意识,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性意识,助力生态文明建设青年力量的培育。

参考文献:

[1]周卉.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及具体体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4(3):61-65.

[2]温馨. 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自然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成都石室中学为例[J]. 环境教育,2023(11):77-79.

[3]陈嘉婕,王卓凯,孟硕.表达性艺术治疗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究[J].北京教育(德育) ,2022(1): 85-88.

[4]邓旭阳,谢雨锜,周萍.高校积极生态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4) :81-84.

[5]杨家豪,孙新旺.国外高校植物园自然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4 ,8(1):95-102.

[6]文娅茜.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3):188-189.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艺术表达自然教育
利用农村花木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
论钢琴艺术情感体验
自然教育的内涵及其启示
试论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
钢琴演奏的音乐控制与表达
浅析实验性动画的艺术语言表达
卢梭自然教育观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