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窟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4-05-28施鑫莹杨尚其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6期
关键词:石窟保护数字化

施鑫莹 杨尚其

摘 要:飞来峰造像位于杭州飞来峰景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面临着复杂的保护环境。在数字化背景下,飞来峰景区利用高新科技开展数字化保护工程,进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工作,通过720度全景云展览、数字平台线上导览、3D打印文创摆件、等比例复制龛、线上直播等实践,探索飞来峰造像的利用、传承新路径。依托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数字化保护利用,挖掘石窟艺术的内涵价值,助力学术研究,发展智慧文旅,探索石窟寺数字化保护新模式,实现文化遗产“活”的传承。

关键词:石窟;飞来峰造像;数字化;保护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6.009

0 引言

石窟寺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它集雕塑、壁画、书法等艺术于一体。保护和传承石窟寺艺术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并多次对石窟寺保护工作做出重要指示。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提出指导意见,要求加强石窟寺数字化保护利用①。国家文物局于2021年在《“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中指出,要加强对石窟寺的科学解读和阐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拓展石窟寺展示利用,开展“数字石窟”项目,制定数字石窟的标准规范,推动石窟寺数字化采集和展览,建立数字资源共享管理长效机制②。利用数字化手段对石窟寺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和研究,结合数字化平台传播,石窟寺文化遗产资源能够不受时空限制,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传播,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与石窟寺文化遗产“亲密接触”。

飞来峰造像是有着多重价值的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飞来峰、烟霞洞和慈云岭等西湖石窟造像衔接了唐以前的北方石窟艺术,弥补了中原地区石窟艺术从唐开始走向衰落的空白,是我国石窟寺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飞来峰造像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内以西,属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的管辖范围,飞来峰造像内除了有佛教造像外,还有大量的摩崖石刻、园林景观。在此背景下,以杭州飞来峰造像为例,分析石窟寺文化遗产依托数字科技进行文物保护、学术研究、传播利用的现状,有助于探索石窟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承的新模式。

1 杭州飞来峰造像数字化保护现状

1.1 飞来峰造像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飞来峰造像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依天然巖洞或崖壁雕凿而成,造像主要分布于青林洞、玉乳洞、龙泓洞等洞窟和冷泉溪南岸的崖壁。它始凿于五代,承唐袭宋,在宋、元、明代蓬勃发展,其中尤以元代造像数量最多、价值最高。布袋弥勒、水月观音、十八罗汉等题材最具江南地方特色,是10~12世纪佛教持续中国化的典型反映。飞来峰元代造像是藏传佛教的珍贵遗存,其中的西藏密教题材是飞来峰元代造像最主要的特点。汉传、藏传两大佛教艺术体系的石刻造像,汇聚于元初的杭州飞来峰,互有借鉴,相得益彰。

2019年以前,飞来峰接待游客量连续多年在500万以上,游客承载量大。飞来峰造像依自然洞壑而造,飞来峰山体为独特的石灰岩地质特征,极易破碎,乔木类植被的发达导致岩石疏松,青苔类植被的覆盖破坏了岩石表面,江南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导致雨水侵蚀,受到风化、生物病害、裂隙和空鼓等病害的威胁。飞来峰造像具有重要的价值,面临复杂的保护环境,数字化等技术的应用为飞来峰造像的保护、利用和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

1.2 飞来峰造像数字化保护工程

数字化保护工程已成为记录、传承飞来峰造像价值的重要手段。为了飞来峰造像的长期传承,自2015年起,灵隐管理处联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实施杭州飞来峰造像数字化考古调查工程(一期),利用多图像三维数字化技术和大地测量技术,选取16个龛进行全面的数字化信息记录。目前,灵隐管理处正与文物主管部门、高校合作,以青林洞理公床十八罗汉(35龛)为案例,使用三维扫描、高清摄影、3D打印、网络模型展示等高新技术,探索飞来峰数字化保护、利用的新路径,为未来飞来峰遗迹的数字化考古记录完善科学基础。

2 杭州飞来峰造像的数字化利用与传承

数字化保护工程为飞来峰造像的数字化利用和传承奠定了基础,景区单位以石窟造像的数据采集信息为基础,着力数字文创和3D打印复制品的应用,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和学术研究。飞来峰石刻造像为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为大众所接触的途径,主要在博物馆;不可移动文物与大众接触的途径,主要在旅游景点”③,通过文旅结合,社会大众亲临现场,感受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在数字化背景下,“数字文旅”应运而生,这是“一种通过数字技术打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边界,以数字化、智能化、体验化为特征的新的文化旅游体验方式”④,通过云导赏、云展览、云旅游等方式,打破传统文旅时空限制,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传承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2.1 飞来峰造像3D打印大型复制龛

2021年4月,等比例打造的布袋弥勒及十八罗汉像数字化3D打印大型复制龛展出于“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复制龛的制作经过3D扫描采集、数据处理、3D打印、组装、上色等复杂的操作过程。中国佛教石窟造像艺术自汉魏传入至元明,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历程,在展厅内,飞来峰造像与全国不同地区的石窟寺艺术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共同展现中国佛教石窟造像艺术的发展和演变脉络,推动进一步的学术讨论与研究。

2.2 数字化飞来峰的文创产品开发利用

结合前期数字化保护工程的数据收集成果,通过深入挖掘飞来峰石刻摩崖造像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研发出多组文创产品,如画框摆(挂)件系列和石版画摆(挂)件系列。其中,“飞来有礼·笑口常开”3D打印摆件以飞来峰布袋弥勒及十八罗汉像为蓝本,进行高精度三维数字化采集,将数字化采集成果进行缩小,再邀请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家在原造像的基础上二次创作。最后,通过高精度的3D打印输出技术制作出可以摆放的3D打印小型模型摆件。在飞来峰造像的数字化资源基础上,文化遗产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实现了文化遗产及其精神内涵的活态传承。

2.3 飞来峰造像的数字传播与传承

2.3.1 数字全景云展览

为了让飞来峰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灵隐管理处打造“飞来寻踪”品牌。自2021年6月以来,开展四届“飞来寻踪”导赏,在室内展区利用高清图片、数字扫描、云展厅等数字手段,实现了飞来峰造像的数字传播与传承。首届“飞来寻踪”导赏于2021年6月开展,通过高清图片的形式展示具有典型代表和文化价值的19龛造像和14件精品拓片。第二届“飞来寻踪”导赏于同年9月开展,展示了飞来峰景区深厚的“宋韵”历史文化底蕴。第三届“飞来寻踪”导赏于2022年新春之际开展,首次展出了14幅拓片原品,与此同时,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平台,该展览推出了720度全景云展览,通过对线下展览的数字采集,融入智能导览、图文解说、背景音乐等技术功能,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亲临展馆”的参观体验。观众进入云展厅后,可以720度全景视角虚拟云游展厅,感受展品和展厅的每一处细节,选择感兴趣的展品即可获取更详细深入的文字讲解,进行全方位、高质量的线上观展。第四届“飞来寻踪”导赏暨“飞来峰里的文化亚洲展”于2023年4月开展,展览的特色亮点包括两件等比例缩小的3D打印造像,一件为飞来峰第9龛北宋十八罗汉,另一件为第95龛韦天将军像。展览以飞来峰的石窟造像、摩崖石刻、自然植物为切入口,将飞来峰文化梳理成“飞来肇始”“石刻万像”“森壁摩崖”“爱达未来”四个篇章,突出展现了在亚洲文明共同体的背景下,飞来峰与印度、日本、朝鲜半岛等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互动。

2.3.2 线上“云游”导赏

参观导览是观众了解文化遗产丰富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线上媒体平台“杭州灵隐”微信订阅号推出了“云游飞来”系列线上导赏板块,围绕“摩崖造像”“山水胜景”“历史人文”三大主题,精选造像和摩崖精品,结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传播方式进行导览,对飞来峰景区内的人文典故、奇闻逸事和山水胜景等也进行了高质量的介绍。同时推出“飞来峰故事·我来说”品牌专栏,对飞来峰造像区域文化亮点进行采集、研究和加工,通过讲解的方式将飞来峰文化拍摄成短视频,近年来累计获得50多万的阅读量,加大了石窟寺文化遗产的线上宣传力度。

2.3.3 “云上直播”讲解

在网络直播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飞来峰与龙门石窟合作,尝试探索“云上直播”的新模式。自2023年6月5日起,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与龙门石窟研究院合作,在洛阳日报社“掌上洛阳”客户端推出五期直播活动,分别是两期“龙门石窟”专题直播讲解、两期“飞来峰造像”专题直播讲解和一期专家访谈线上直播活动。此次直播活动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广泛影响力,向社会公众普及了优质的文化遗产知识,对杭州、洛阳两地的石窟艺术进行宣传推广,在网络上累计获得2020万的点击量,增强了石窟艺术的社会影响力。此次直播活动为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两地专家共同探讨龙门石窟与飞来峰造像在中国石窟艺术发展脉络中所处位置及历史关联。在机构合作的基础上,交流近几年来龙门和飞来峰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和经验,聚焦石窟的数字化保护,为石窟保护、研究、传承的未来探寻新模式。

3 数字化背景下杭州飞来峰造像的发展策略

从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宗旨出发,结合杭州飞来峰造像数字化保护的实践经验,石窟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展现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充分的发展空间。

3.1 数字化保护助力学术研究

飞来峰造像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对其进行学术研究能够深入阐述文化遗产内蕴含的多重价值。“我们对考古遗产的利用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对它们的科学研究来实施的。保护和研究相互依存:不保护就无从研究,不研究也失去了保护的意义。”⑤在飞来峰造像的数字化保护工程中,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如在十八罗汉像3D扫描过程中,从未被发现的降龙罗汉之“龙身”,通过高清扫描清晰明确地显示出来,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古材料。

3.2 数字化资源助力智慧文旅

借助数字科技和数字化平台,飞来峰景区内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和山水景观等宝贵资源能够跨越时空实现更高效能的传播。通过720度全景云展览和线上导览,社会公众可以远程感受飞来峰造像的文化魅力。尽管如此,数字化的传播方式仍然缺失了实物藏品的实物感,并且存在一定的信息损耗,所以社会公众仍然存在实地参观浏览、亲身感受文化遗产的需求。因此,“数字文旅”与传统文旅行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帮助文化遗产实现更好的保护与传播。

3.3 数字化利用助力文化遺产“活”的传承

石窟寺数字化建设是历史文化资源长久保存、接续传承的基础性工作。遗产之所以被保护是因为它的价值,遗产的利用正是其价值的实现。数字化飞来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社会公众与文化遗产之间建立起新的情感联结和记忆链条。“飞来有礼·笑口常开”3D打印摆件、画框摆(挂)件系列和石版画摆(挂)件系列等文创产品的开发和畅销,使飞来峰文化真正“飞”入千万家。数字文创产品的使用者与传统飞来峰文化之间发生着继承的关系,飞来峰文化遗产也因此进入新的社会语境重焕生机,并且发挥创造出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正如法国学者佛朗索瓦·萧依在其论著《文物的创造》中指出:“遗产具有双重属性,既是认识历史、传达知识的载体,但同时也是文化产品,‘文化工程推动的历史保护实践一方面使遗产的知识和精神方面的价值得以呈现,另一方面也与经济价值紧密联系在了一起。”⑥

4 结语

石窟寺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应对数字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文化遗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物质文化遗产不可避免的风化、残损过程中,飞来峰造像的“数字化”实践为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了新思路,为积极探索石窟寺数字化保护打开了新模式,在数字化背景下,充分利用新兴科技,推动石窟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展示与传播、利用与传承,真正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31):23-26.

②“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N].中国文物报,2021-12-10(003).

③杭侃.文化遗产资源旅游活化与中国文化复兴[J].旅游学刊,2018(9):5.

④张伟,吴晶琦.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及发展趋势[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65.

⑤陈淳,顾伊.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视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24.

⑥卢永毅.遗产价值的多样性及其当代保护实践的批判性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8.

参考文献

[1]张伟,吴晶琦.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及发展趋势[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2(1):60-68.

[1]史学峰.文化产业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16):89-92.

[2]张伟,吴晶琦.数字文化产业新业态及发展趋势[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60-68.

[3]李敏,刁常宇,葛云飞,等.石窟寺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J].遥感学报,2021(12):2351-2364.

[4]“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N].中国文物报,2021-12-10(003).

[5]徐菲菲,何云梦.数字文旅创新发展新机遇、新挑战与新思路[J].旅游学刊,2021(7):9-10.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31):23-26.

[7]鲁睿.文创产品的数字化呈现与品牌传播推广浅析[J].出版广角,2020(13):92-94.

[8]夏杰长,贺少军,徐金海.数字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方向[J].黑龙江社会科学,2020(2):51-55,159.

[9]吕昕.石窟艺术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研究[D].郑州:郑州轻工业大学,2020.

[10]戴斌.数字时代文旅融合新格局的塑造与建构[J].人民论坛,2020(Z1):152-155.

[11]杭侃.文化遗产资源旅游活化与中国文化复兴[J].旅游学刊,2018(9):5-6.

[12]王金华,陈嘉琦.我国石窟寺保护现状及发展探析[J].东南文化,2018(1):6-14,127-128.

[13]吴健.石窟寺文物数字化的内涵:融学术、技術、艺术于一体[J].敦煌研究,2015(2):125-129.

[14]刘广辉,梁爽,南竣祥,等.石窟寺三维数字化档案建设方法与技术探讨[J].北京测绘,2014(6):40-43.

[15]陈淳,顾伊.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视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22-129.

[16]李裕群.中国石窟寺考古五十年[J].考古,1999(9):90-96.

[17]黄克忠.中国石窟保护方法述评[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7(1):48-51,54.

[18]黄克忠.中国石窟的保护现状[J].敦煌研究,1994(1):18-23.

[19]劳伯敏.关于飞来峰造像若干问题的探讨[J].文物,1986(1):62-69.

猜你喜欢

石窟保护数字化
石窟与云Sushi Hanzo
形态各异的石窟(上)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夜宿石窟
夜宿石窟
数字化制胜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