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中数学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4-05-27窦慧敏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窦慧敏

摘要:本文以提高高中数学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为主题展开探究,分析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认为教师应从创设实境化的学习环境、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三方面着手,有效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动机;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4)12-0041-03

高中数学不仅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关键学科,更是他们未来在多个学术和职业领域中的关键基石.在这一阶段,学习动机的作用尤为突出,它既是学生学习投入的原动力,也是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支柱.正向的学习动机可以引导学生发掘数学之美,挑战自我,不断探索未知,而动机的缺失则可能使学生与数学渐行渐远.鉴于此,深入探究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激发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已经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迫切课题,这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更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未来的多元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因素

数学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或来自内部及外部的学习驱动力,决定其对数学的态度、热情、持续性与投入程度.具体来讲,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其中,内在因素从学生的内部驱动他们参与和坚持学习,外在因素则与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和社会背景紧密相关,可以为学生提供外部的激励或压力,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行为[1].

1.1 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指个体内部的特点和状态,包括情感、认知、心理和生理等因素,它们影响个体的行为、决策和反应.与外部环境或刺激相对立,内部因素源于个体自身,如兴趣、信念、情感状态、知识和经验等,这些因素在决策和行为中起到主导作用,形成个体独特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主要涉及学生的个人情感、认知和心理特性.(1)兴趣和热情.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当学生对数学有自然的好奇心和热情时,他们更容易深入学习、探索复杂的概念并持续挑战自己[2].这种内部的驱动力可以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下去,因为他们真正享受学习的过程.(2)自信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感到自信,当学生相信自己能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时,他们的学习动机会得到增强.反之,如果学生持续地遭遇挫败,没有得到适当的支持,他们可能会对数学产生恐惧或逃避.(3)目标设定与追求.高中生开始对未来有更明确的规划和期望,他们为自己设定的学术或职业目标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例如,希望进入理工科大学的学生可能更加重视数学的学习,因为他们认识到这是达到目标的必要途径.

1.2 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指个体之外的环境和条件,这些因素可能对个体的行为、决策和反应产生影响,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经济状况、教育环境、家庭和亲友关系以及其他外部刺激和事件等.外部因素与个体内部的情感、信念和经验相对立,往往是不受个体控制的客观因素,但它们可以塑造、指导或限制个体的行为和选择[3].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主要关联学生所处的教育和社会环境.(1)教学方法与内容.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选择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直接的影响,启发式、探索性的教学方式以及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兴趣相关的内容,都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2)教师与同学的互动.一个积极、鼓励、互相尊重的学习环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鼓励、同学之间的合作或健康的竞争,都可以刺激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3)家庭和社会环境.家庭的支持和鼓励以及家长对数学重要性的认识,都可能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产生影响.特别是家长的期望、社会对数学的重视程度和相关的未来职业机会,都能为学生提供额外的动力或压力,从而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动机.

2 提高高中数学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

2.1 创设实境化的学习环境

实境化学习环境旨在将学术内容与学生的真实世界经验相结合,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意义深远的学习体验.在数学课堂上,这意味着需要跳出纯粹的理论框架,尝试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当学生在商店购物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应用他们对比例和百分比的理解.同样地,规划一次长途旅行或家庭度假也涉及关于时间、距离和速度的实际计算[4].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开展教学,比如让学生到超市或商场去研究商品的价格策略,引导学生在处理真实问题时主动应用数学知识,以此来强化他们对数学知识应用价值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这种实境化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的内在联系,激发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使数学不再是孤立、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而是与他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有趣和有用的学科.

在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 角与弧度”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这样一道题目,创设实境化的學习环境:在一个公园里,有一座半径为4米的圆形喷泉.公园的设计师想要放置一排长凳,与喷泉中心形成一个30°的角.请问,这排长凳应该距离喷泉中心多远,以确保长凳上的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喷泉的一段弧?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画一个圆形喷泉的示意图,并标记上相关的数据.在这个示意图中,以喷泉中心为圆心,画出一个30°的角,这个角将与圆交于两点,形成一段弧.由于知道圆的半径和中心角,学生可以利用公式“弧长 = 中心角(以弧度为单位)×半径”来计算这段弧的长度.但在这之前,学生需要将30°转化为弧度,使用转换公式“弧度=度×(π/180)”得到30°=π/6,因此弧长为s=(π/6)×4=2π/3米.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了确保所有坐在长凳上的人都能看到这段弧,长凳应该与喷泉中心的距离至少是多少?这会涉及观察角和扇形面积的计算.通过这种实际情境的问题,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角与弧度之间的关系,还能增强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学习动机与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密切关系,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则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这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更是一种教育创新,能够充分考虑到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让学生拥有各自的学习节奏和偏好.在一个班级中,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小组合作能够为其提供一个与同伴交流思想的机会,通过集思广益来找到数学问题的解答.这种合作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同一个问题.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讲,项目学习则是一种更加具有实践导向价值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应用数学知识.他们可能需要研究金融市场的变化对某一经济模型的影响,或者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问题进行数学建模,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巩固,更是对数学应用能力的锻炼.探究式学习则鼓励学生秉持好奇心,对未知的事物提出疑问,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答案.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在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过程中,多元化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更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如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在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函数的奇偶性”的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目:给定一个实数集合,如:{1,-1,2,-2,3,-3},请学生选择其中的数字,构造一个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函数,并讨论其特点.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小组,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组提出自己的函数表达式.某组学生选择了f(x)=x3+2,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函数的奇偶性定义检验其是否为奇函数或偶函数.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在探究中发现不同的函数选择会导致不同的奇偶性结果.接下来,教师可组织每组向全班展示其构造的函数,并解释其奇偶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设计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项目学习,如“设计一个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场景,使得你构建的函数在这个场景中有实际应用意义”.这种多元化教学方法实现了小组讨论、探究式学习和项目学习相结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从多个维度深入理解函数的奇偶性,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促进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获得成长,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意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价值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面对未知的勇气和能力.对于高中生而言,一个具有一定难度但又不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数学任务,更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深入探索.当然,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差异,任务的挑战性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避免过于简单使学生失去兴趣或过于复杂导致学生失去信心.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如提供相关的资料、工具或建议,确保他们在挑战过程中能够获得成长.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对数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这样一道题目:某城市的人口增长呈现对数函数趋势,已知10年前该城市的人口为50万,5年前为80万.请使用对数函数模型描述该城市的人口增长并预测该城市在未来5年的人口.首先,教师可为学生呈现这一实际问题,引發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之后,学生将被分为小组,每组需根据所学对数函数的知识,利用给出的数据构建一个对数函数模型.例如选择以10年前为基准,利用公式“ y=alog b(x)+c”进行计算,其中x表示年数,y表示人口数(万),学生需确定a、b和c的值.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对数性质,进行方程建立与求解.这种设计既满足了学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挑战需求,又能够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3 结束语

随着教育模式的持续创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需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创建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学习环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卢闯.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与创新研究[J].才智,2020(17):192.

[2] 朱培雯.高中数学学习动机、数学自我效能感对数学解题策略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02):13.

[3] 马玉红.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动机调查与探讨:关于家庭影响因素的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9(08):2.

[4] 王海燕,姚成才.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自主学习动机培养探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2):13.

[责任编辑:李璟]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