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精致与粗粝”导写

2024-05-26曹成玉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造作粗粝引申为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下,很多人追求生活上的精致,也有不少人赞赏生命中的粗粝。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典型的二元思辨类材料作文。从主题上看,材料的中心词是“精致”和“粗粝”。材料和写作提示均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二者皆可为写作内容,但最好是兼顾二者,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并很好地展开辩证思考。本次作文有两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点:

首先是核心概念的界定。“粗粝”的本义是指糙米,泛指粗劣的食物。其本质属性是粗糙的、未被加工的、原始的、质朴的、本真的、不细腻不精巧的、不刻意造作的状态等,可以引申为生命原始的状态、真实的面貌、生命力的坚强坚韧、不事修饰的洒脱、不刻意做作的从容等;“精致”的本义是指精巧、细致或有情趣、情致、美好,可以引申为形容非常注重生活品质、活得很细致,可以指享受物质生活上的优渥、考究,还可以指精神上追求闲适舒缓的生活,富有情调、追求诗意、热爱生活,认真对待生活、不苟且、不将就,追求仪式感等。

其次是参透中心话题蕴含的事理。“生活的精致”与“生命的粗粝”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可谓是相反相成:精致的生活态度让我们获得对待生命中粗粝的勇气。正是因为生命中的粗粝,才让我们分外珍视生命中的美好,学会精致地生活。物质生活上不要追求精致,不妨多一点粗粝;精神生活上不要粗粝空虚,不妨多一点精致。

此外,如果学生能学会辩证分析,如“精致不等于造作空虚,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粗粝不等于粗劣、粗糙、迟钝、麻木,远离诗意生活”等,同时适当联系现实中的不少人活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少人追求安于享乐的小资情调等不良社会风气,更有利于加深对话题的理解,同时增强文章的现实针对性。

猜你喜欢

造作粗粝引申为
粗粝与精致并起
粗粝野味
营造家的清凉之感
兔死狗烹
造作伤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从语义演变看网络用语“造作”的出现
正史与造作——以蒙元时代为例
笛安影记
神奇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