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作文“一生有三种心态”导写

2024-05-26沈友林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大千世界铸就论点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这一生,面对大千世界,有三种心态:知足,知不足,不知足。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道材料作文题由材料、引导语和要求三部分组成。

材料只有简约的一句话,指出人一生有三种心态——知足、知不足、不知足,没有观点句和有关作文思路的暗示,给了考生立意和布局广阔的发挥空间。三个核心概念的意思分别为:知足,知道满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知不足,知道自己不够完备的地方,知道自己的缺欠;不知足,不知道满足,不满足于已经得到的。

三种心态无优劣之分,在不同的方面各有长短,就看人怎么去平衡、调整,以扬其长避其短。因此,可以立意为“平衡好三种心态”“调整好三种心态”“三种心态,应扬长避短”等等。写作时,这三种心态都要论述,不能只顾其一或其二。

在引导语中,“联想”指由某人或某事物想起其他相关、相似、相反的人或事物,“思考”指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联想和思考”的结果就是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等等。

例文

铸人生三“足”之鼎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学" 周文慧

人之一生以知足、不知足、知不足这三种心态来面对大千世界,那么,我们该如何用这三“足”来铸就人生之鼎呢?

知足而常乐,但还需居安思危。懂得满足的人没有贪婪和患得患失之心,因而常常是快乐的。古时有一个人叫做胡九韶,以教书、耕作为业,衣食仅可够温饱,但他每天回到家门都要烧香拜九拜,感谢盛世赐给的清福。他的妻子很好奇,问他为什么生活如此清贫却还要感谢。他回答:家中夏不受热、冬不受寒、饥不受饿,且床上无病人、牢中无犯人,这难道不该感谢太平盛世吗?这就是知足常乐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但是,知足常乐绝不是不思学业、事业,整天沉迷于享乐,否则就会沉沦、堕落乃至灭亡。在知足常乐的同时,还需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不知足而奋进,但不可贪得无厌。不知道满足、不安于现状,才有动力追求,奋勇前进,从而不断地超越自我,提升自我。我国王牌射击运动员王义夫,44岁了依旧坚持训练,不断提升自我,他在世界级比赛中拿到了两块金牌、两块银牌、一块铜牌。他的成就便来自于他的不知足。可是,现实中的一些人,不在工作或事业上不知足、追求上进,却在物质上永不知足、贪得无厌,最后是害人害己。

知不足而自改,但不可自暴自弃。知道自己的缺点并付诸行动加以弥补或改正,才能完善自我,向前发展。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秦国知道自己各方面的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变法,促进了民族的交融、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富兵强,实力大增,因而很快就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由此可见,知不足而改正是多么重要。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有不少人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而又不愿意付诸行动去改正,甚至自暴自弃,躺平摆烂。如此,就只能停滞不前、倒退落后、坐以待毙。

正确恰当地运用“知足”“不知足”“知不足”来铸就人生的三“足”之鼎,让这一大鼎盛装起人生的快乐、幸福和价值,在人生的风霜雨雪中闪闪发光,永不褪色,永立不倒!

评点:文章运用“知足而常乐,但还需居安思危”“不知足而奋进,但不可贪得无厌”“知不足而自改,但不可自暴自弃”三个分论点全面透彻地论述了“我们该如何用这三‘足’来铸就人生之鼎”,论述辩证且详略得当,体现了考生看问题较为成熟,思维较为缜密。事例丰富典型,涵盖古今中外。标题和结尾使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可读性强。

(编辑:关晓星)

猜你喜欢

大千世界铸就论点
千锤百炼,铸就十佳
竭诚铸就返乡创业路
大千世界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
拐一下弯,就能铸就传奇
瞬间铸就劲爆笑点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