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林模式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借鉴作用
——以《鹿生产学》课程为例
2024-05-25司华哲赵全民南韦肖秦贵信李志鹏
司华哲,徐 超,2,赵全民,南韦肖,秦贵信,李志鹏
(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112)
高等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助力。21 世纪以来,生物、信息领域科技创新的空前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削弱了传统知识体系在农业人才培养与知识传播中的作用。为适应未来农业发展需要,高等农林教育建设新农科应运而生。2019 年6 月至2022 年11 月,由教育部牵头,先后发布《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提出我国农林高校建设与发展方向的建议,完善并细化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具体意见,为农林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创新提供重要支撑(教育部,2022a、2022b ;2019)。然而,“改革到深处是课程”,专业定位、教学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乃至教学方法手段都需要通过课程去实现与检验。方向性专业课程作为本科教学中专业知识的传授载体,承担贯通课堂与产业的教学任务,是学生认知农业生产的重要窗口。因此,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对传统专业课程进行升级改造,塑造“产业为需求导向”的专业课程是新农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欧林模式是欧林工程学院特色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的简称,是以校企联合为平台,以项目制课程模式为手段,以多学科融合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欧林模式不仅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范式,也为我国新农科建设人才培养体系提供重要借鉴。
《鹿生产学》是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生产类专业的一门方向性专业课程,具有鲜明特色。在新农科建设培养新型农业人才目标背景下,课程教学暴露了内容和形式老旧重复、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理论与实践脱节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参考欧林教学模式提出改进措施并初步进行实践,以期为专业课程改革与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完善提供经验。
1 《鹿生产学》课程思考
1.1 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衔接不紧密 近年来,鹿养殖业是以中小养殖户占主导的养殖小区为基础形成的集约化产业模式(吉林省人民政府,2022)。中小养殖户多为“夫妻式”家庭单位,无法提供足量的就业岗位。以往的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多围绕“庭院式”中小养殖模式,忽略了规模化饲养的发展趋势,导致毕业生与就业岗位衔接“错位”。因此,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必然。
1.2 教学内容:内容形式老旧重复,两性一度实施不足 《鹿生产学》专注于传统的庭院式养殖模式,缺乏规模化、现代化养殖模式的教学内容;茸鹿的饲养管理、鹿茸加工等内容与《药用动物养殖》《经济动物产品加工》多有交叉,重复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求知欲降低,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此外,课程内容缺乏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在产业上的应用,致使课程在创新性、高阶性上存在缺陷。
1.3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 《鹿生产学》由32 学时的理论教学和2 周时的实践教学组成。与传统畜禽相比,鹿较罕见,学生对所学内容难以产生共鸣,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鹿的季节性极强,与现行教学时空安排衔接不足,其繁殖(9 ~11 月)、妊娠(11 月至次年5 月)、产茸(3 ~8月)等生产期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单一学期的实践教学无法覆盖梅花鹿的生产周期,导致课程内容与实践教学脱节,加剧课程内容的抽象程度。
我国的鹿类家畜饲养50% 以上分布在吉林省双阳、东丰等地。作为主产区的省属重点农业院校,吉林农业大学经济动物系是国内开办最早(1958 年)、特色鲜明且师资与基础力量雄厚的动物生产类专业,承担向主产区输送人才的重要责任。因此,《鹿生产学》的教学改革应广泛借鉴其他教学模式,并积极创新。
2 欧林模式对《鹿生产学》课程改革的启迪
欧林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 年,现已成为工程类高等教育翘楚。欧林模式是以项目为基础的教与学贯通全学程,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李曼丽,2010)。为加强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项目命题多来源于实际生活与生产中,是人文、社会、艺术与自然工程相结合的复杂问题。欧林模式通过资源共享,将经营管理、人文社科与传统工程学科相融合,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构架,提升并拓宽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模式,为解决项目背后的复杂问题提供思路(李曼丽,2010)。项目制教学是欧林模式创新性的重要体现,产教协同、校际共享发挥得淋漓尽致。以上教学模式为符合新农科建设的《鹿生产学》改革重构提供了重要借鉴。
3 《鹿生产学》的改革思路与措施
课程团队以项目制教学为核心,融合产教协同、校际共享,通过教学目标重塑、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与进程重组,探索并初步实践传统农业方向性专业课的改革。
3.1 教学目标重塑:三维度提升培养质量,应对新型农业发展需要 教学目标决定课程培养何种人才。课程将人才培养目标从服务中小养殖规模优化至服务规模化养殖,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三个维度重塑教学目标(张凌凯和李莎,2023),最终达到认同专业、认同自我,将课程思想与自我相统一的教学目标。
3.2 教学内容重构:重撰教材,学科交叉体现融合 教学内容将从教材(知识载体)与教师(传播载体)两方面开展。首先,打乱课程编排,删除重复的内容,以基础、专业化与转化知识三类别重构课程,将绪论、鹿科动物概述、鹿的生理及生物学特性融合为基础知识;将鹿的繁育、营养与饲料、疾病防治融合为专业化知识;将饲养管理和鹿场建设融合为转化知识。其次,重组教师团队,引入生物、信息学科背景教师,让学生充分了解信息技术、大数据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3.3 教学方法与进程重组:项目制为主,两性一度为辅,生产实践为核心 采用讲授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三轨教学模式替代讲授式教学模式。基础知识部分将录制视频资源建设自学资源,增加前沿技术研究内容,聚焦最新的鹿业生产研究成果,实现创新性;专业知识部分采取校际共享、科教融合原则,与毗邻的农业院所联手,聘请专家学者开展单元授课,体现高阶性;转化知识采用项目制教学,产教结合,联合规模化企业根据生产实际进行项目制命题,由浅及深,体现挑战性。如收集不同规模企业地理、鹿群与非常规饲料资源信息,将不同规模养殖场的构建设计、不同生产期非常规饲料资源配方设计设置成项目,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形成设计成果,并展示给相关企业。最终形成产业数据支撑教学,课程成果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
课程将以生产实践为核心重构实践教学进程,将以往集中的2 周时实践拆分为产茸生产实践、繁殖生产实践两阶段,在对应季节开展实践教学。
4 实践效果与反思
近两年,《鹿生产学》教学团队已完对教学方法、项目制教学、线上资源优化配置的初步实践,获得的效果如表1 所示。
表1 《鹿生产学》课程改革实践效果
经过初步课程改革,学生对课程评分有明显改变。《鹿生产学》课程改革对毕业生就业率、就业信心与一线工作岗位等方面都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5 展望
《鹿生产学》课程借鉴欧林模式,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积极实践,努力打造一门产业与教学深度结合为主,多学科融合与实践教学为辅的创新课程,为新农科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程升级改革提供思路,为培养新时代发展的创新农林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