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马学员宣讲“蹲得下来”“讲得进去”
2024-05-25团绍兴市委
团绍兴市委
在00后的青年人眼中,“平安”的图景到底如何描绘?社会的“大平安”和老百姓的“小日子”有什么关联?也许,在这场“蹲点式”调研与宣讲中,可以找到答案。
4月20日至21日,在“平安浙江建设20周年”在基层——“青马向上&新青年”研学营活动中,浙江大学“青马向上”宣讲团、光华法学院青马学员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生宣讲团、新昌“天姥新声”宣讲团的青年师生们一起走进浙江新昌乡村,寻找“平安密码”。
青马学员们围绕“县域落地——平安建设中看得见安居乐业、英模引领——法治体系中摸得着治理能力、红色沃土——乡村治理中寻得见现代抓手、创新傳承——放心发展中站得稳新质生产力和守护初心——社会协同中护得好成长权益”五个主题,对“平安建设在新昌”的实践开展调研。在后岱山村,村书记王国洋对青马学员们说,这几年后岱山村推进“环境整治+旅游提升”,以惊人的爆发力实现了乡村蝶变,但仍有一些问题制约着村庄发展。围绕这个话题,青马学员们边走边看,入户调查,不时向村民询问情况。
走进新昌县县级长者中心,青马学员们不由感叹“老年生活也可以很多彩、很幸福”。“在这里,老人们可以受到很好的照顾,还可以学习琴棋书画,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我想,这就是‘安居乐业的最佳阐释。”“青马向上”宣讲团代表、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谭文杰如是说。
随着暮色降临,一场在“碳水王国”小吃街举行的“青春开放麦”活动火热进行中,青马学员们就当天的调研感悟进行现场“抢麦”分享——“漫步在村子里,看着阿嬷们坐在房门口唠嗑,我真正感受到了何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青马向上”宣讲团成员、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张宇辰在宣讲中说道。现场群众纷纷驻足聆听,还有青年观众参与了互动。
像这样的“蹲点式”宣讲,既是一次把参与感落到实处的“开放麦”尝试,也是一次青马学员通过宣讲真正走进基层,与乡亲们面对面分享平安故事的生动实践。
4月19日,浙江绍兴黄酒小镇热闹非凡,一场名为“运河畔·青年说”的场景式宣讲在这里举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青马班学员张语晗是一位运河文化爱好者,她说“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为了打磨宣讲稿,在正式宣讲前她针对运河的保护利用工作开展了详尽的调研。
“我宣讲的内容主要以运河的文脉传承为主题,我在前期蹲点准备的时候学习了非常多的运河知识,多次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绍兴浙东运河文化园时走过的路线进行实地学习,对运河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在准备过程中,张语晗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陆续走访了10多个调研点位,这些点位沿着浙东运河串珠成链,涵盖了绍兴人文风光、历史遗存、文旅产业等诸多元素。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她希望发挥青马学员的力量,以“蹲点调研”联动“理论宣讲”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浙东运河,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运河文化。
近年来在绍兴,青马学员宣讲有个显著的变化——在舞台上的宣讲少了,到基层一线的宣讲多了。同时,比赛评奖也不再是宣讲的最终归宿。
“大家好!我是庄园,是吾欣公益发展服务中心的发起人,也是一名农创客。”在诸暨市东白湖镇,去年被聘为上英村“乡村CEO”的全国青马班学员庄园总是向村民这样介绍自己。她常常走村入户,与村民“唠”自己返乡投身公益的故事。为了当好“村里的CEO”,她在上英村住了下来,用3个月的时间深入走访调研,充分了解村庄具体情况及运营现状,帮助村民销售香榧、茶叶、番薯团等土特产。如今,她仍然热衷于将自己潜心驻村实践的经历、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与更多的农创客分享交流。
为提升青马学员“蹲点式”宣讲成效,在浙江省理论宣讲名师工作室——忠哥宣讲工作室负责人朱敏忠教授的带领下,青马学员们积极奔赴乡村田野、红色场馆、现代产业基地开展调研。“我们的调研是‘特种兵式的,既要考验学员的脚力,也是一次对学员眼力、脑力、笔力的‘历练!”朱敏忠教授说。有时候,他们会边调研边宣讲,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青马学员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将理论、政策精准地讲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在蹲点调研结束后,青马学员还要聚焦调研主题和成果感悟,突出“新”的话语、“活”的讲述、“潮”的传播,用最短的时间创作出一个宣讲作品,让自己的宣讲更好地“声入人心”。
为何“蹲点式”宣讲能引起共鸣?因为“蹲点式”宣讲“沉”到了最基层。对于青马学员来说,“蹲点式”调研和宣讲的过程就是一次基层实践大锻炼,把理论学习从课堂搬到了田野乡间,引领青马学员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实践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