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的父亲(节选)
2024-05-24李玉
帮老乡大将搬家。在整理一堆旧书籍的时候,大将蹲在地上呜呜大哭起来。他打开的是一个笔记本,上面记着日常开支,一笔一笔,清晰到一元钱的早餐、三元钱的午餐。稍后,大将给我讲了关于他和父亲的一段往事。
大将的家在徐州乡下的一个村子里,在他的记忆里,父亲一直在徐州火车站附近打短工,难得回家一次。他考上西安的一所大学时,父亲从银行取出一包钱,一张一张蘸着口水数,数了一次又一次。
大一的时候,大将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整晚耗在校外的网吧里。暑假回家,大将在村里待了几天,感觉特别无聊,就忐忑地对父亲提出,想去他那里玩几天。至少那里有网吧!父亲竟然破天荒地答应了。
让大将没有想到的是,父亲竟然住在一栋民房的阁楼里,只有六七平方米大小。除了一张铁架床之外,还有个放洗脸盆的木架子,那个多处掉瓷的搪瓷盆上,搭着一条看不出本色的旧毛巾……父亲把大将带回住处,就咚咚咚下楼走了。大将悄悄跟在父亲身后,他想看看父亲是做什么的。
七弯八拐,大将跟随父亲来到了徐州冷库。那儿聚集着十多个跟父亲差不多大的人,有的推着推车,有的拿着扁担,大将看到父亲从门卫那里推出了自己的手推车。正在这时,一辆运着海鲜的大货车进入大院,父亲和大伙一起,跟在车后拥了进去。几分钟后,大将看到了父亲,他弓着腰扛着大大的纸箱,走几步,停一下,用系在手腕处的毛巾擦额头的汗,再前行几步,把背上的纸箱放到手推车上,接着又奔向大货车,几秒钟后,又弓着腰扛来一个纸箱。如此反复七次之后,父亲推着那辆车向冰库走去,弓着腰,双腿蹬得紧紧的,几十米外的大将甚至看得到父亲腿上的青筋。①
原来父亲赚的是血汗钱!大将惆怅不已。他向门卫打听:搬一次货,能有多少钱?门卫告诉他,五毛钱一箱。大将在心里算了一下,父亲一次运了七箱,赚三块五毛钱。
大将当天下午就回了家。他不再想着上网了,眼前总是晃动着父亲暴着青筋的腿。他还算了算,自己在网吧浪费了多少父亲的汗水。
返校的时候,父亲又从银行里取出厚厚的一沓钱,数了又数,交给大将。大将数了一下,说:“这学期时间短,有2000元就够了。”说着,分出一半,留给父亲。这一天,大将下决心做个好儿子,做个好学生。
但他的这种想法,很快成为过眼云烟。当那些旧日的玩伴又吆喝着去网吧,当他有意无意地看到网络游戏图案,他内心总是忍不住躁动。终于,他又一次走进了网吧。从家里带来的2000块钱,到十月底就没有了。
大将给母亲打电话,说前段时间生了一场病,带来的钱花完了。
第三天的晚饭过后,大将又去了校外的网吧。五个小时的凶猛厮杀之后,大将要回宿舍了。和往常一样,他又来到了校外的一棵大榕树下,从那儿翻墙进校。
就在他翻上墙头的那一刻,他的心一下子疼了起来!昏黄的路灯,照着他的父亲。父亲偎在那个墙角,身下垫着不知从哪里捡来的破纸箱。此刻,他正把身上的棉衣裹了又裹,而自己高中时围过的围巾,紧紧地缠在父亲头上。②
大将说到这里,又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哭了好一会儿,大将又接着说:“后来我妈告诉我说,我爸听说我病了,就不顾一切地要来看我,买不到座位票,又舍不得买卧铺,站了二十多个小时来到西安。为了省下住宿的钱,在我们学校的墙角下蹲了一夜……我在电话这头就哭,在妈妈告诉我之前,我一直装作不知道。因为我知道父亲的固执,我那时就是叫醒他,他也会坚持待在那里。我悄悄回了宿舍,可我的心里却一直疼着,想到他裹紧衣服的动作,我就心疼。我连夜把和游戏有关的账号全部删掉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进过网吧,再也没浪费一分钱。”
“我以前一直以为是他命不好,没有享受生活的福气。经过那件事情,我才知道,不是他没有福,而是他习惯了把一切享受给予他儿子……他从十七岁开始在那个冰库做事,一直做到去年春天。”大将说不下去了。
后来,大将的父亲去世了,给他留下了37万元的存款。大将的父亲是许多贫困父亲的缩影,对孩子有着深沉而又无私的爱。所幸的是,他的孩子看到了墙角的父亲,但可能还有很多孩子想不到,也看不到墙角里的爱。
(来源:岭南美术出版社《墙角的父亲》,有改动)
精读细研
❶ 作者聚焦于描写父亲工作时的场景,将搬货的过程进行动作分解,用“弓着腰” “扛”“擦”“奔”
“推”“双腿蹬得紧紧的”等动作,将父亲工作的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表现出父亲工作的艰辛,展现出父亲吃苦耐劳的性格特质。
❷ 作者聚焦于墙角下的父亲睡觉时的画面,父亲所处的简陋环境、身下垫着破纸箱、裹紧了棉衣和围着“我”的旧围巾等多处细节描写,突出了父亲勤俭节约与无私付出的性格特点,形象地表现出父爱的无私和深沉。
思考探究
联系文本,选取一段细节描写,总结与之相对应的人物性格特点。
细节描写:
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