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诗行
2024-05-24庄沅昊
在生命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行走的诗人,用脚步丈量时间的长度,用心灵捕捉生活中的诗行。我步入古城西安,心中充满了对沉睡在历史中的诗句的向往,期待在这古韵之地与千年前的文人墨客共鸣,体验那份只属于书法的宁静与深沉。
西安碑林被誉为“石质书库”,汇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书法瑰宝,每一块石碑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走进西安碑林,那绿荫大道尽头高耸的石碑,绿树掩映着的碑亭,处处透露着古朴而优雅的气息。脚下的青石板路已被风雨磨得发亮,踏上去有“吱吱”的轻响。道路右边挂着一口大钟,名为“景云钟”,上刻神兽祥云,格外庄重。踏入陈列室,漆黑如墨的碑身上刮痕无数,有的石碑甚至曾被拦腰折断,修复后的碑身上依然留下一道道令人触目惊心的伤痕。陈列室中温度较低,我抬手,指尖碰触在碑石之上,莹润如玉,清凉如水。那些遗留的精美纹路,宛如历史的声音,轻轻诉说着它们昔日的辉煌与荣耀。每块石碑正面,都篆刻着灰白色的文字。风格各异的书法与粗犷刚硬的篆刻—矗立在这里的石碑,无不是这两者碰撞出的火花。
第三陈列室中名碑尤多,集篆、隶、行、楷、草五大书体十数名碑于一室,自然是游人最多的地方。几名工作人员正在角落售卖拓本,我信步过去,购买了一本王羲之的《圣教序》,随手翻开拓本,纸质细腻,触感柔滑,每一页都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让人陶醉其中,感受到历史的沉淀。
来到这碑林的大都是书法爱好者,没有人大呼小叫,没有人刻意摆拍,所有人都带着敬仰的心情站在自己喜欢的碑刻前静静观赏。看着他们,我明白了:这碑林,不仅是保护文物之所,更是传承书法之地。这是清静之所、脱俗之地,书法之美,如傲雪寒梅,在这里悄然绽放。书法只选择心静之人,也只有心静之人才能懂得它的美。
来到这里,我体悟到了书法所蕴含的哲理,它让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重新寻回诗意。
在群碑辉映之下,我终于找到最美的诗行—它不仅仅藏在古老石碑的书法刻文之中,更停驻在每个寻觅者的心灵深处。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而最美的诗行,就在那宁静的片刻里,悄然绽放。
仿写简评
本文开头,作者以行走的诗人自喻,表达了对历史和书法艺术的向往;在结尾处,作者称在碑林的群碑辉映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最美的诗行”,首尾巧妙呼应,结构完整。结尾不仅体现了从物理旅程到心灵探索的转变,也深化了文章的核心思想—真正的美并非仅存于外界的艺术品中,更深藏在每个人内心的感悟和静谧时刻里。“思想深化式”结尾的运用,让文章更加深刻。(侯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