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文化价值研究

2024-05-24黄鲁燕

村委主任 2024年4期
关键词:乡土文化传承乡村振兴

黄鲁燕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把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背景下,应当深挖乡土文化蕴含的价值,展现其特有魅力,依托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同时,应当基于对乡土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依托乡土文化,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助推城鄉融合发展。基于此,文章从乡土文化相关内涵切入,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文化的价值体现,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文化传承发展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

关键词:乡土文化;乡村振兴;价值;传承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4-0225-03     中国图书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乡土文化作为农耕文明的存留,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智慧结晶及精神寄托。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新时代背景下,乡土文化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不论是有形的乡土文化遗产,还是精神层面的乡土文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为乡土文化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依托乡村文化振兴的软着力点,不断展现出新的活力。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我国提出了要从乡村文化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等方面入手,而乡土文化在这些方面均发挥重要的助推作用,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精神文化层面的重要内容[1]。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有必要充分把握乡土文化的当代价值,拓展乡土文化发展空间,进而充分发挥其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价值。

1 乡土文化相关概述

乡土文化,主要是指在乡土社会中,劳动人民为谋生存、求发展,在漫长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对地方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各种要素不断吸收整合,建立起的一个兼具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综合文化体系。

作为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智慧结晶及精神寄托,乡土文化表现出一系列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特征。第一,地域性。乡土文化是特定地域历经漫长发展积淀形成的产物,不同地区的乡土文化展现出不尽相同的风格、特色。这与不同地区有着不尽相同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等密切相关。第二,传统性。乡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多样丰富的人文习俗、思想观念。乡土文化同时实现了对历史、文化、伦理道德等相关传统文化元素的全面融合,依托代代相传的方式,得以传承和延续至今。第三,农耕文化。乡土文化根植于农耕文化土壤,农民、土地、农作物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耕文化,可充分领略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智慧与勤劳以及其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第四,家庭与亲情。乡土文化尤为重视家庭、亲情。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十分看重家庭的纽带作用,家庭成员彼此间的亲情关系是乡土文化核心价值的重要体现。

2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文化的价值体现

2.1 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丰富资源

乡土文化包含由年节习俗、季节性节日庆典等组成的乡村风俗,由勤俭节约、敬老爱幼、团结互助等构成的乡村美德,由竹编、剪纸、木雕等构成的乡村手艺,由古村落、田园景观等构成的乡村景观文化,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主脉的一大体现,还是乡土中国人文基因的重要累积,在新时代背景下,除去可作用于乡风民俗的重塑完善,还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更为充实丰富[2]。

2.2 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可靠支撑

乡村振兴,人才是重中之重。长期以来,乡村发展一直面临人才外流、人才缺失等问题,根植于乡村土壤的乡土文化,可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可靠支撑。乡土文化可增强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乡土文化凭借其对农民群众思想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乡村“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增强内生动力,助推乡村振兴。此外,包罗万象的乡土文化能够更好地帮助乡村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乡土文化多样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鉴于其能够为人们带来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因此可很好地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支持。

2.3 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极大助力

乡村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如古村落、手工艺、饮食文化等,均具备潜力可以发展文化产业,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乡土文化可推进不同产业之间的充分融合。乡村特有的乡风民俗、田园风光、饮食文化等文化资源,为不同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乡村产业链的延伸,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成效。同时,我国乡村地区广泛分布着各式各样的红色资源,这些资源形式丰富、规模大小各异,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红色文化。我国强调各级政府应积极发挥农村资源及生态优势,助推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乡村产业发展[3]。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助力。

2.4 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方向指引

乡土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是由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协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乡土文化根植于自然环境,展现出一定的生态文化特性,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方向指引。传统农业文化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意蕴。比如,乡村传统生产方式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理念。例如,中国传统生态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些思想观念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明确方向。同时,根植于农耕文化的乡土文化中蕴含着诸多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相同的思想观念,比如,乡土文化倡导的用养结合、因地制宜等思想观念,对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5 为乡村组织振兴提供有力抓手

乡土文化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乡贤文化、邻里文化等优秀的文化形式,这些文化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组织振兴的有力抓手。乡土文化倡导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主体作用。乡村居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不仅可凝聚乡村治理共识,还可推进乡村社会治理规范化发展。乡土文化可构建起新乡贤与乡村治理的紧密联系。在乡村地区发展中,乡贤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乡村振兴背景下,依托乡土文化致力于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有效作用,能够使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得到极大充实,共同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

3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文化传承发展路径

3.1 秉承批判与创新并存的传承原则

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使乡土文化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必须要做好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工作。对此,应当秉承批判与创新并存的传承原则。注重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生态及独特性。乡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原生态、独特性,鉴于此,在乡土文化传承中,应当充分把握乡村发展规律,在传统建筑保护方面,做到因地制宜,不盲目追求大拆大建,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有意识保持其原生态、独特性,在传统民俗文化方面,深挖乡土文化中富有表现力、特色鲜明的文化元素,如地方独特的节庆习俗、传统技艺、美食文化等,极力维护乡村原生态风貌及独特的乡风民俗,助推乡土文化传承发展[4]。此外,乡土文化传承不仅要加强对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还应当对其中蕴含的价值进行批判整合,从而树立良好民风家风乡风。乡土文化是先人智慧的凝结,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糟粕,难以适应时代社会发展要求,对此,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确保乡土文化可紧随时代发展脚步,与时代主流文化相适应,推动乡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3.2 培育多元化乡土文化传承主体

乡土文化传承,需要有多元传承主体的支持。一是依托乡土文化归属感及文化自豪感,调动乡土文化传承主体责任回归。人才是乡村文化振兴重要的一环,乡土文化传承的一大前提是肩负乡土文化传承责任的主体回归。因此,可以通过乡土文化归属感,号召、吸引乡民积极投入乡土文化传承中,凝聚乡土文化传承合力。同时,还可以通过乡土文化自豪感调动乡民传承乡土文化的责任感。加大对乡民思想引导力度,依托各种形式的交流互动,让乡民认识到乡土文化蕴含的价值,进一步培育乡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度、自豪感,培育他们传承乡土文化的责任感[5]。二是发挥社会力量,助推乡土文化传承发展。乡土文化传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尤其是调动社会力量中高素质人才的参与,发挥多元化人才的作用。对此,应当积极发挥各方社会力量,通过政府与社会主体合作模式,为乡土文化开发提供可靠资金支持,助推乡土文化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当积极引入高素质管理人才、高素质创意人才等相关人才,为乡土文化传承发展规划、市场推广等提供可靠人才保障。

3.3 推进乡村产业模式创新发展

乡村文化产业作为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所以,有必要推进乡村产业模式的创新发展,助推乡土文化传承发展的同时,创造良好的综合效益。各个乡村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乡土文化,在追求农业发展的同时,还应当加大對乡土文化内涵的挖掘力度。在推进乡村产业模式创新发展实践中,以乡土文化为基础,推进其产业化发展,完善乡村产业结构,助推乡村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充分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活力[6]。

在乡土文化产业化发展中,具体可基于乡土文化资源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引进来。比如,借助乡村地区独特的乡风民俗、田园景观、红色文化等乡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行业,吸引外来游客,为乡土文化传承奠定良好经济基础。第二,走出去。比如,加大对乡村地区民间传统手工艺、民间歌舞等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将其作为打开外部市场的有力手段,助推乡村经济发展。

3.4 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乡土文化

新媒体平台的迅猛发展为乡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应有意识推进对乡土文化的短视频传播,扭转长期以来乡土文化单一、孤立、被动的局面。首先,把好短视频内容质量关。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完善,上网用户增多,短视频技术在农村地区得到不断推广,让短视频平台掀起一股“乡土风”。在乡土文化短视频不断涌现的同时,也出现短视频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对乡土文化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此,必须要把好短视频内容质量关,发挥短视频助推乡土文化传承发展的正向作用。一方面,应当推进对算法机制的人性化应用,充分把握受众的兴趣偏好,减少不良短视频内容对受众带来的负面影响,向受众推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优质乡土文化短视频。另一方面,在短视频审核环节,人工审核与技术审核同步开展,构建科学完备的审核机制。其次,加大对乡土文化符号的挖掘力度。乡土文化短视频在传播中,由于缺乏挖掘乡土文化符号,短视频内容容易趋向于同质化,对乡土文化传承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对此,应透过短视频传播,加大对乡土文化符号的挖掘力度,展现乡土文化特有的价值观及文化底蕴。一方面,短视频创作人员应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符号,除去向受众展现乡村生活场景、乡村景观之外,更应当提炼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提高受众对乡土文化的关注度、认同度。另一方面,创作人员需要明确乡土文化中不乏有落后的文化,所以应紧随时代前进步伐,推进乡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对乡土文化进行创新创造,赋予其以新的时代内涵,助推乡土文化的传承发展。

4 结束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拓展乡土文化发展空间,可为乡村文化、人才、产业、生态、组织振兴等提供有力支持。对此,相关人员应不断钻研,认识到乡村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性,秉承批判与创新并存的传承原则,培育多元化乡土文化传承主体,推进乡村产业模式创新发展,推进对乡土文化的短视频传播,通过多种方式,协同推动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参考文献:

[1]唐耀荣.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价值再认识[J].农家参谋,2021(14):123-124.

[2]张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乡土文化拓展及价值提升[J].国家治理,2022(21):33-37.

[3]张瞳光,高建军.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文化与乡村内生发展问题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4):112-114.

[4]唐兴军,张文杰,周丽,等.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土文化的接续与重构:基于5个行政村的调研[J].决策与信息,2020(05):58-66.

[5]刘兴景.传承乡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基于合肥市的田野调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41(06):106-108+112.

[6]曲延春,宋格.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传承论析[J].理论导刊,2019(12):110-115.

猜你喜欢

乡土文化传承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乡土文化浅谈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