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经济形势新变化与中企出海欧洲路径探析
2024-05-23刘颖洁
刘颖洁
【关键词】欧盟 中国企业 欧洲经济 中欧关系
2024年2月15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冬季经济预测报告,将秋季预测的2023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均为0.6%下调至均为0.5%,并将2024年欧盟经济增长率预期从1.3%下调至0.9%,欧元区经济增长率预期从1.2%下调至0.8%。在地缘冲突加剧、美欧政策分歧扩大、经贸领域泛安全化抬头等多重因素阻碍下,欧盟2024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仍然疲弱。[1]此外,美国企图拉拢欧洲盟友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可能导致中欧经贸合作受到较大冲击。因此,在欧中国企业依旧面临较多不确定性。中欧合作战略意义巨大,双方有着维护经贸全球化、国际多边主义秩序以及亚欧乃至全球稳定的责任。[2]为进一步维护中欧经贸关系,充分发挥经贸合作潜能,赴欧中国企业可通过调整自身战略和优化路径,服务好中欧可持续合作发展的大局。
欧洲经济形势新变化
2024年以来,受乌克兰危机持续、欧洲地区极端天气增多、美国总统大选使美对欧战略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巴以冲突导致红海航运受阻等因素影响,欧洲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同时,欧洲国家保守主义、单边主义倾向严重,进一步给欧洲经济形势带来不利影响。总体而言,欧洲经济复苏前景并不乐观,缺乏“正能量”的内外环境使欧洲经济增长态势步履维艰,未来复苏态势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2024年4月11日,波兰华沙,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左四)访问波兰,与欧盟多国首脑一起讨论发展和安全等问题。
第一,短期内欧洲经济难以全面强劲复苏。尽管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在2023年下半年避免了技术性衰退,但受能源价格上涨、信贷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欧元区经济依然萎靡不振。其中,欧盟主要经济体德国经济萎缩,法国经济表现平平。[3]囿于德法两大经济引擎的低迷表现,欧盟委员会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欧洲经济整体复苏态势或将持续疲弱。[4]据大宗商品定价机构阿格斯(Argus Media)数据,尽管欧洲天然气价格已较2022年创纪录水平暴跌90%,但仍高于能源危机前的平均水平,较2019年同期高出近三分之二。高盛天然气研究主管萨曼莎·达特认为,欧洲工业回到危机前水平所面临的挑战将越来越大。[5]标普全球及汉堡商业银行2024年4月发布数据显示,由于供需平衡被打破,2023年欧洲工业部门的天然气需求较2019年下降24%;2024年3月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终值为46.1,该指标已连续21个月处于萎缩区间,其中德法两大经济引擎的制造业仍居低迷态势。[6]同时,欧盟货币政策传导力度、速度以及通胀前景均存在不确定性,高利率抑制了市场需求,而不确定的供给冲击也容易造成欧洲通胀因素生变,导致经济持续受压。[7]上述因素还可能加速推动欧盟转向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进而持续阻滞欧洲经济增长。
第二,欧元区呈现“双速复苏”态势。自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导致德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发展举步维艰,乌克兰危机带来的能源价格上涨更使情况雪上加霜。德国5家知名经济研究机构大幅下调针对德国的经济增长预测,并表示,由于出口下降,德国202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仅增长0.1%。[8]欧洲经济传统“领头羊”正成为“吊车尾”,拖累整体复苏进程。相比而言,南欧多国在解除防疫限制后推动旅游业不断复苏,且受制造业衰退和能源危机的影响较小,进而经济走势相对较好。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学家安德鲁·肯宁哈姆表示,自2017年以来,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等南欧四大经济体增长速度比德国高约5%,与过去10年的大多情况不同,南欧经济体显然并不需要比核心(经济体)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未来,欧洲经济可能呈现南欧国家相对高速复苏和传统强国低速复苏的态势。
2023年12月12日,数千人在欧盟总部所在地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示威活动,要求欧盟委员会出台较为宽松的新财政规则。
第三,欧盟施策空间正在收窄。一方面,欧盟资金缺口较大。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欧元区成员国非正式会议期间针对“欧元去哪了”的问题表示,目前有大约2500亿欧元,即欧洲名义GDP的1.8%正在从欧洲各国源源不断流向美国。仅是为了达到在2040年前温室气体减排90%的目标,欧盟每年就面临约8000亿欧元的资金缺口。同时,法国财长布鲁诺·勒梅尔直言“欧洲人的储蓄在沉睡”。当前欧洲居民的储蓄总额高达35万亿欧元,本应被用来为欧洲经济增长、研究和就业作贡献的巨额资金,仅能在统计储蓄数据时发挥微小作用。[9]另一方面,部分欧洲国家罢工盛行影响相关政策效果。受生活成本危机影响,德国爆发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铁路司机罢工运动,汉莎航空地勤人员也先后举行罢工活动。分析机构IW Koeln的经济事务主管迈克尔·格罗姆林表示,全国铁路罢工每天会造成约1亿欧元的经济产出损失。德国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克雷默估计,罢工将扰乱民心、损害德国形象并使交通运输业每日创造的价值减少3000万欧元,相当于每日国内生产总值的0.3%。[10]类似场景也在法、荷、比等欧洲主要国家发生。经济萎缩、资金匮乏、生活成本上涨导致的骚乱,使欧洲内部陷入发展恶性循环,也使欧洲国家制定相关政策面臨更大压力。
中欧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伴随地缘政局日趋动荡,欧洲内部保守主义势力迅速崛起,对外则不断抬升与美战略及政策协调度,冲击欧洲经济复苏及中欧经贸关系,中国企业在欧经营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多、风险加大。然而,中欧仍存在深化经贸合作的契机,美欧暂未化解的合作分歧、欧洲经济尚存的复苏潜力与新兴产业带来的发展动力,将助推中欧经贸合作行稳致远。
一、中欧经贸合作风险增多
一方面,国际格局加速演变,推动欧洲内部保护主义抬头。当下,一些西方国家内部保护主义抬头明显,出现对中国采取战略性平衡措施、“去风险”等现象。具体来看,主要变量有二。一是乌克兰危机继续发酵。2024年2月23日,欧盟委员会宣布通过第13轮对俄制裁。当日,俄罗斯外交部表示,这是“非法”制裁,作为回应,俄方大幅扩大欧盟黑名单。[11]与此同时,有媒体披露,美国、法国等部分西方国家正在探讨直接向乌克兰战场派兵的可能性及相关路径。其中空中部队成为风向标之一。俄罗斯总参谋部军事学院院长扎鲁德尼茨基警告,乌克兰危机可能升级为欧洲的“全面战争”,俄军卷入新冲突的可能性正在大幅增加。[12]2024年3月7日,继芬兰之后,瑞典正式加入北约,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俄罗斯多次表示,北约扩张是对俄罗斯安全和利益的破坏,俄方将采取反制措施,在战术和战略上确保自身安全。可见,俄乌局势升级延宕很可能加剧欧洲内部保护主义态势。二是美欧战略和政策协调度上升。受内部保护主义抬头影响,欧盟及其成员国在经贸问题上出现向美国靠拢的趋势。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增加外国企业在欧洲地区运营的难度。例如,根据欧盟相关人士透露,欧盟已根据《数字服务法》正式启动对TikTok的调查,此举紧随美方步调。2024年2月底,美国、欧盟和英国基于对俄问题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13]更有美国媒体提到,欧盟正就所谓“中方强迫劳动”问题与美方态度保持一致。[14]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影响欧盟及其成员国与其他国家的正常经贸合作。
另一方面,国际环境不稳定性加剧,阻碍中欧经贸合作正常运转。放眼全球,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地区冲突频发,冲击全球各地区正常经贸活动。受这些冲突影响,欧洲地区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速抬头。其中,中欧经贸活动受到更明显的干扰。第一,美国对华经济战略遏制升级增加了中国企业在欧洲等地区的运营难度。美国媒体提到,美国有意对其认为正在援助俄罗斯的中国企业实施制裁,这是美国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首次将“援俄”的直接责任“归咎于中国”。英国路透社称,美国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禁止向中国和俄罗斯传输基因组数据。美国前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彼得·哈雷尔表示,这是美国应对一系列来自中俄“安全威胁”的方式,被禁对象包括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等。[15]这使中国企业在保护主义抬头的欧洲地区运营更加困难。第二,中国在欧高科技企业可能受到较大影响。有分析人士认为,欧盟委员会将加大对经济安全的重视,增强其筛选或阻止敏感行业外国投资的能力,保护关键技术免受中俄等国的“侵害”。[16]2024年1月2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经济安全一揽子计划”(European Economic Security Package)相关立法草案。有专家称,这项重磅政策“剑指中国”,以所谓“去风险、强化供应链韧性、维护经济安全”为由,推出一系列措施。这表明欧盟将安全与贸易联系起来并提升至战略高度,未来或将在中欧多领域合作竖起更多“高墙”。[17]第三,中欧贸易规模出现下滑态势。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但需要解决贸易不平衡和彼此分歧。欧盟计划通过“去风险”解决对华过度依赖问题,并实现供应链多元化。[18]从具体数据看,2023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从2022年的3970亿欧元下滑27%至2910亿欧元。其中,出口下降3%至2230亿欧元,进口下降18%至5140亿欧元。[19]总之,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影响了欧洲地区对外经贸合作的政策及行为,抑制了中欧经贸合作的势头。
二、中欧经贸合作机遇凸显
首先,欧洲经济复苏潜力犹存。一是欧洲通胀压力显著降低。2023年底,欧洲央行在货币政策前瞻指引中删除了此前有关通胀可能“在太长时间内过高”的表述,表明其对于通胀在中期回归2%目标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对此,荷兰国际集团宏观研究部负责人卡斯滕·布热斯基认为,欧洲央行的最新决定“确认加息周期的结束”。[20]欧盟委员会在2024年初的报告中提到,欧元区通胀率将从2023年的5.4%降至2024年的2.7%,2025年将进一步降至2.2%。[21]虽然欧洲经济面临不少外部压力,但通胀下降显然提振了欧盟内部对经济复苏的信心。二是能源危机得到缓解。伴随春季来临,欧洲各地天然气短缺压力大大减轻,相关批发价格也明显下降,对欧洲经济复苏起到助推作用。2024年1月15日,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自2023年8月以来首度跌破30欧元/兆瓦时大关。作为欧洲定价基准,荷兰天然气期货合约价格当日呈现6.5%的较大跌幅。尽管欧洲多国近期气温波动较大,但在2023年欧洲积累了创纪录的天然气储备之后,工业需求不旺、加之气候变暖导致冬季取暖需求减少,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天然气价格难以上行。[22]三是结构性改革使营商环境得到优化。2023年底,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盟需要推进新的财政规则并在结构性改革方面取得更快的进展,以提升该地区的竞争力。其中,资本市场联盟、银行联盟备受关注。随着欧盟新一轮结构性改革推进,对于创造性介入的资本需求势必凸显。
這是2023年9月4日在德国慕尼黑车展上拍摄的比亚迪展台。
其次,美欧经贸关系竞争性增强。一是双方经济分歧增多。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洲时常对美国相关经贸、能源措施表达不满。由于乌克兰危机持续给欧洲经济增长前景带来负面影响,美欧经济增长与通胀轨迹已不尽相同,双方的经济差距正日趋扩大。在地缘政治乱局下,美方的不作为与不断失衡的美欧经济关系日益引发欧方不满,双方合作势必受到冲击。二是美欧贸易补贴矛盾难以化解。此前,欧盟在美国的裹挟下,与部分经济体“脱钩”,打破了原有“技术优势+全球市场”的发展平衡。但就在欧洲为了尾随盟友“自废武功”的关口,执意捍卫经贸霸权的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出台,加速了欧洲产业与资本外流,致使其经济复苏陷入困境。在俄欧、美欧经贸合作皆下行情况下,中国可能是欧洲对外“唯一的”大市场。三是美对欧承诺并不牢靠。2024年1月出台的美国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在美欧之间制造了更为明显的分歧,甚至令双方关系出现裂痕,美欧在科技、经贸层面的合作面临重重困难。同时,许多欧洲的政策制定者都认为美国试图借《通胀削减法案》“占领制造业基地”。[23]此外,美国大选将至,美欧关系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警告称,人们愈发担心特朗普若上台将违背对欧承诺。[24]总体看,欧盟及其成员国很难完全按照美国的意愿实施部分策略,这就为中欧之间增强经贸合作留出了空间。
最后,欧洲仍然是中国企业出海的战略高地。一是欧盟的所谓“去风险”政策并不稳固。欧盟各成员国对欧盟委员会“欧洲经济安全一揽子计划”的态度不尽相同。匈牙利贸易部长彼得·西雅尔多对此持批判态度,认为此举是竞争力较弱的欧盟国家的“政治企图”,旨在阻碍中国在电动汽车等关键领域的对欧投资。欧盟内部对“去风险”政策、对与中国经贸合作的态度并不统一,这表明中欧经贸合作还存在优化、升级的潜力。二是中国企业对出海欧洲保持乐观态度。2023年底,欧盟中国商会发布年度报告《共筑互信之路,共创中欧繁荣——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2023/2024》显示,尽管受不同外部环境压力影响,但受访的中国企业对在欧营商持乐观态度。2023年,约90%的受访企业反馈在歐营收实现增长,显著高于2022年的70%;83%的受访企业已制定进一步在欧增加投入、持续深耕欧洲市场的计划。[25]三是新兴产业为中欧合作创造机遇。2023年,尽管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大幅降低,但中国仍成为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同年进入欧盟市场的电动及机动汽车总价值35亿欧元,较2022年增长36.7%。在欧盟绿色、数字化经济转型背景下,多数企业对未来几年中欧经贸、科技合作前景表示乐观。[26]可见,无论是从中欧各自角度出发,还是从新兴领域来看,双方经贸合作的潜力依旧较大、动能充沛。
中国企业出海欧洲的路径探析
2024年,欧洲议会及欧盟多个成员国将进行选举,潜在的政府机构更迭将对欧洲内外地缘政治生态产生影响。欧盟及各成员国的内外政策考量将面临一系列调整。持续的经济低迷必然会加剧选民的失望情绪,这也将反作用于接下来的一系列选举中。甚至不排除欧洲国家在与市场关联密切的经济、气候变化、移民、能源等领域出现政策变化的可能,部分当地政府投融资计划也会在“要选票”还是“要发展”之间徘徊。尤其是随着法国、德国、奥地利、荷兰等国极右翼政党的崛起,欧盟内部未来在一系列发展议题上必将出现更多分歧。
2024年4月12日,中国—意大利商业对话论坛在意大利维罗纳举行。
整体来看,欧洲地区发展的不确定性较大。但是,不确定性意味着风险,也意味着较大的机遇。中国企业和行业协会等需凝聚合力,加强研判,挖掘欧洲地区的投资潜力,把握投资机遇,推动企业“走出去”,增强中欧之间经贸的互联互通,提高双方经贸合作的韧性。
一是加强调查研究,结合欧洲本土习俗打造更多“中欧品牌”。中国企业要有针对性组织培训,了解欧洲商业环境、法律法规和文化差异,优化语言和跨文化沟通机制。相关企业可与高校合作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对欧洲短中长期经济形势做好研判,提高在欧金融、债务、安保、技术运用等方面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此外,中国企业可通过举办中欧旅游业论坛等方式,加强沟通协商,加强中欧旅游业等产业的互联互通,更多争取政策、资金支持,进而推动中欧人文交流,深化彼此交往和相互理解。面对中欧之间的文化环境和语言隔阂差异,中国企业应主动招收、吸纳知欧懂欧的中国人才,以及知华懂华的欧洲人才,为打造更多“中欧品牌”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提升合规意识,防范规避制裁风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欧洲国家严苛多样的制裁管制措施,中国赴欧企业需要尽快建立完善内控机制和合规制度,全面摸排自身业务涉及的国际贸易合规风险并做出谨慎判断,重点评估行业潜在制裁风险,做好上下游企业尽职调查和风险梳理防范,审慎开展海外业务。同时,针对乌克兰危机以来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全方位制裁,中国相关企业应加强对欧美相关制裁法规的跟踪研究,深度介入合作伙伴的上下游供应链,防止遭遇美国的“长臂管辖”,以免影响在欧业务开展。
三是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在关键领域研发与创新上投入更多资源。面对近年来欧美加大对中国科技企业遏制的态势,为了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大竞争优势,提高自身科技自主性,中国出海企业需要练好内功、加大投入,努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国企业要对自身产品中涉及进口的零部件进行摸排并及早做好预案,加快推动零部件进口的国产替代步伐。
四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积极推动中欧经贸合作机制化。行业协会在特定行业具备一定话语权,且能汇聚企业所需要的经贸信息。相关行业协会可定期组织赴欧中国企业及在华欧企交流会,互通信息;适时发布维系中欧经贸合作、鼓励中国企业赴欧出海的倡议,制定双边都认可的经贸合作可持续标准,为中国企业赴欧提供便利化服务和机制化保障。
结语
欧洲地区虽然存在经济下行风险,但也蕴含诸多契机。中国企业可秉持防范风险、积极作为的原则,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企业合规建设,优化赴欧投资布局。中欧本无根本利益冲突,也没有地缘战略矛盾,双方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中欧关系的正确定位应当是伙伴,主流基调应当是合作,关键价值应当是自主,发展前景应当是共赢。中国企业赴欧不仅会促进经济发展、维系中欧关系,更符合双方长远利益,有利于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1] “Winter 2024 Economic Forecast: A Delayed Rebound in Growth Amid Faster Easing of Inflation,” European Commission, February 15, 2024, https://economy-finance.ec.europa.eu/economic-forecast-and-surveys/economic-forecasts/winter-2024-economic-forecast-delayed-rebound-growth-amid-faster-easing-inflation_en.
[2] 《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并访问西班牙、法国后接受中国媒体采访》,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4年2月21日,https://www.fmprc.gov.cn/wjbzhd/202402/t20240221_11248118.shtml。
[3] 《欧元区和欧盟经济去年均增长0.5%》,载《人民日报》2024年1月31日第15版。
[4] 同[1]。
[5] “German Industry Unlikely to Fully Recover from Energy Crisis, Warns RWE Boss,” Financial Times, April 10, 2024, https://www.ft.com/content/5d98bcab-c8bc-49c8-83a0-88522194f64d.
[6] “Euro Zone Factory Downturn Deepened Again in March, PMI Shows,” Reuters, April 2, 2024, 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europe/euro-zone-factory-downturn-deepened-again-march-pmi-shows-2024-04-02/.
[7] 《“火車头”减速考验欧洲经济》,中国新闻网,2024年2月22日,https://www.chinanews.com.cn/gj/2024/02-22/10167821.shtml。
[8] 同[5]。
[9] 《两大经济引擎低迷,欧洲经济复苏步履维艰》,中国网,2024年2月29日,http://news.china.com.cn/2024-02/29/content_117026727.htm。
[10] “Germany on Strike: Winter of Discontent Tests Industrial Model,” Reuters, February 7, 2024,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autos-transportation/germany-strike-winter-discontent-tests-industrial-model-2024-02-07/.
[11] “EU Adopts 13th Package of Sanctions Against Russia After Two Years of its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Ukraine,” European Commission, February, 23, 2024,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24_963.
[12] 《俄高级军官:俄乌战争可能升级为欧洲战争》,联合早报网,2024年3月7日,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40307-3123759。
[13] “China Hits Back at US, EU, UK for Russia-related Curbs on its Companies,” Reuters, February 26, 2024, https://www.reuters.com/world/china/china-opposes-us-sanctions-chinese-companies-russia-related-reasons-2024-02-26/.
[14] “On Chinese Forced Labor, Europe Plays Catch-up with the US,” POLITICO, March 1, 2024, 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china-forced-labor-ban-europe-us-uyghur-xinjiang/.
[15] “Biden Cracks Down on US Data Flows to China, Russia,” Reuters, February 29, 2024,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biden-crack-down-us-data-flows-china-russia-2024-02-28/.
[16] “EU to Upgrade Economic Security to Shield Key Tech From China,” Bloomberg, January 22, 2024,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4-01-22/eu-to-upgrade-economic-security-to-shield-key-tech-from-china.
[17] “EU Lays Out Economic Security Plans, with Mind on China,” Reuters, January 24, 2024, 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europe/eu-draws-up-economic-security-plans-with-mind-china-2024-01-24/.
[18] “EU Reduces Trade Deficit with China, but Still at 291 Billion Euros. Car Imports Grow,” Eunews, March 4, 2024, https://www.eunews.it/en/2024/03/04/eu-reduces-trade-deficit-with-china-but-still-at-291-billion-euros-car-imports-grow/.
[19] “EU-China Trade Slips as Beijing ‘de-risks From the West,” Eurativ, March 5, 2024, https://www.euractiv.com/section/economy-jobs/news/eu-china-trade-slips-as-beijing-de-risks-from-the-west/.
[20] 《綜述:欧洲央行对降息持审慎态度》,新华社,2023年12月15日,http://www.news.cn/fortune/2023-12/15/c_1130028793.htm。
[21] 同[1]。
[22] 《天然气价格下跌,欧盟“缓了一口气”》,国际能源网,2024年1月17日,https://m.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0282.shtml。
[23] “Electric-Vehicle Subsidies Are Driving a Wedge Between the U.S. and Europe,” Barrons, January 18, 2023, https://www.barrons.com/articles/electric-vehicle-subsidies-are-driving-a-wedge-between-the-us-and-europe-51673993337.
[24] “We Must Not Allow Wedge to be Driven Between US and Europe, Warns Nato Chief,” Bracknell News, February 15, 2024, https://www.bracknellnews.co.uk/news/national/24121998.must-not-allow-wedge-driven-us-europe-warns-nato-chief/.
[25] 《〈共筑互信之路,共创中欧繁荣——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2023/2024〉发布》,人民网,2023年11月16日,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116/c1002-40119682.html。
[26] “Chinese Companies Still See Promise in EU Despite De-risking-survey,” Reuters, November 14, 2023, 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chinese-companies-still-see-promise-eu-despite-de-risking-survey-20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