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动手操作实践点燃课堂探究之花
2024-05-23陆芳
陆芳
小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现象尤为明显。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仅仅通过向学生展示图例,就把课本知识强塞给学生,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这样就会极大地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教材的编排有了较大的变革,数学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动手操作的习题增多了,它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操作结合起来,突出了直观的教学动态操作和教学的和谐统一,更好地适应了儿童的认知规律,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十分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运用学具操作创设情趣,启动思维
赞可夫提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教材中有趣的内容进行挖掘,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将学具的操作运用得恰到好处,给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这对于激发他们的思维兴趣是非常有益的。
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可设计以实物演示导入新课,先出示40厘米长的一根铁丝,围成最大的正方形,让学生算出周长和边长后,再问:“把橡皮擦放在这个空心的正方形中间行吗?”(不行)再演示橡皮从正方形中间掉下。“你有什么方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启动了,在积极讨论之下,提出“贴纸板”等方法,教师加以实践检验。
二、运用学具操作设疑,激发推理
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目的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在操作实践中設疑激问,进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自觉完成思维推理过程。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把学生分成4个实验小组:1个小组用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去量沙,其余3个小组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分别去量沙子、大米和水。当汇报实验结果时,有3个小组得出所有圆锥形容器的体积是圆柱的的规律,有1个小组却不是这样的结果。我趁热打铁,立即抛出问题,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难道前3个小组试验所得规律是偶然的吗?这一问纷纷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再次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我随即把圆柱和圆锥拿到讲台前一比,学生马上发现原来这一个小组的圆柱、圆锥不是等底等高的,于是推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才等于圆柱体积的”。然后教师再出示以下3组判断题让学生作出判断:①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 )③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 )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并结合实验探究,都能快速作出判断,从而轻轻松松地理解了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的关系。
三、利用学具操作发展思维,深化探究
利用学具操作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进行多种能力训练,这就要求教学内容既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创造性,又要有一定的层次和坡度,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最近发展区”,并努力通过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而促进思维的深入发展。
1.学具操作,让思维更具深刻性
思维深刻性主要体现在思考的广度与抽象性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将“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两种训练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构想,最后抽象地概括出本质和规律。
我们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常常会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去看哪种方法更好,使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把握到问题的本质,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更具深刻性。
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例7+5=?我通过提问的方式,让他们想一想,怎样算得又对又快?问他们如何摆放小棒?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想出了不同的摆法,学生有的摆成两排,上排6根,下排6根;有的把7和5重新组合,摆成5、5、2根的形式;也有的从5根里移3根到左边变成10根,右边剩下2根。教师再组织学生巡视并进行评议,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掌握看大数,拆小数,凑成10,加剩下数的“凑十法”的思维过程,然后再让学生离开表象进行形象思维说出7+5,8+3,9+4……的思维方法,最后,进行抽象数的运算,这种经过动手操作表象这一桥梁,达到抽象理解“凑十法”的目的,大大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学具操作,让思维更具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就是思考的弹性。要使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能力,就必须让他们能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合理地使用学具进行操作,让全体学生人人动手,并注意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思维的灵活性。
如,在教学“10的组成”时,我先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数的组成的学习方法,启发思维,疏通障碍,为喷薄而出的思维提供经验,再要求学生在5分钟之内用学具摆出10的组成,看谁摆的种类最多,速度最快,结果学生都能熟练准确地用学具摆出10的组成,比如1+2+7、6+4、8+2之类的方法不下十种。从而得知10的组成本质。经常运用这种操作实践训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3.运用学具操作,让思维更具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把学生已有的信息重新组合,产生新发现或新设想的一种思维形式,它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灵感为关键。小学数学课本上的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要通过操作来证明,学生操作学具,手脑并用,能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可引导学生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思维去尝试发现。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都会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且能认识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梯形的上下底和高之间的关系,进而快速推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通过“动手”,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知识,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发展创造性思维。又如,在教学七巧板的时候,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他们能够掌握拼图的基础知识,能够按照图形进行拼摆,然后再由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创作,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图形。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展开想象,他们的作品就会变得丰富多样,即使是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也可以拼出自己最喜欢的图形。
总之,充分运用学具操作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只要我们能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创造性使用教材,合理、科学地指导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操作,对培养儿童思维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