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浙江古道成为地学科普的“一带一路”
2024-05-23□李风
□李 风
春天如约而至,纷至沓来的游客倘佯于崇山峻岭,穿行在浙江一条条幽深的古道。
探秘古道,可以发现地质之美。历经亿万年的地质变迁,蜿蜒曲折的古道留下壮美的地质景观,奇特的地质现象,重要的地质遗迹,丰富的地学文化。地质专家通过调查发现,古道选线与地形地貌密切相关,古道分布受到地质运动影响。比如,央视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播放的纪录片《谷地奇景》告诉人们,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房县,受远古地质运动影响,形成了一条青峰大断裂带,这使得房县的群山中出现了多条幽深的峡谷,而这些峡谷,也成为房县与外界连接的通途。古人正是利用这样的地理条件,修筑起了方便盐业运输的古道。
作为古代交通遗迹,中国古道资源丰富。近年来,部分古道通过保护与修复,串连起沿途的古村、古亭、古桥、古驿站、关隘、人文遗迹等。比如,来自浙江省林业局的数据显示,浙江现存古道1212 条,总长9088 公里,其中作为文物保护的古道有53 条。古道沿线自然景观资源3884 处,保存人文古迹2404 处。近年来,浙江共完成古道修复61 条,总长度超过700 公里。
承载历史文明的古道,沿线的山脉、峡谷、河谷等地质景观,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大众喜欢的旅游路线。比如在浙江,这10 年来,沿着古道走进大山的游客增加了20 多倍。
笔者行走在杭州的十里琅珰古道,深有感触:地质科普知识传播,除了依托地质博物馆及地质公园等,可以利用古道建设地学科普廊道,从而形成点、面、线的科普网络,这也是地学科普向更多的载体和平台延伸的探索。在这方面,广东省先行一步,已开展南粤古驿道旅游地质资源调查并发布调查成果,为古道传播地学知识打实了基础。
欲发现古道地质之美,了解一山一石的“前世今生”,自然离不开地学知识传播。传播的方式有多种,比如,在一条古道的出入口,可设置宣传栏,介绍古道沿途的地质历史、重要的地质遗迹等;在一座山脉设置宣传栏,当游客走近这里,可以了解山脉的地质演化史,以及山脉的地形地貌如何形成等;在古道旁一处裸露的巨石,设置一块标识牌,介绍岩石的名称、形成的历史及用途等,让小憩的游客欣赏古道风景之余,了解更多的地质科学知识。
古道长至百里,短至数里,以古道为载体,开辟地学科普新线路,还需要统筹规划,做好策划与设计。要通过开展地质调查,科学设计古道沿途的地学科普路线,并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讲好古道一个又一个地质故事。
今年召开的全省地矿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实施地质文化传播工程,努力打造地质文化传播高地。在这方面,地学科普要加大科普资源供给,走进百姓寻常生活,是实现科普常态化,提高科普传播效果的新路径。比如,人们在休闲旅游时,不经意间了解、获取各种科普知识。由此可见,利用修缮后的古道建设地学科普路线,或许能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或是他们乐意接受的一种传播方式,同时还可以提升不断向“新”延伸古道的“活化度”。
步入深山,穿行古道,开启探索地质科学奥秘的科普之旅,让地学科普变得触手可及,让公众与地学实现“零距离”,让古道成为地学科普的“一带一路”。笔者期待看到这样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