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河街的前世今生
2024-05-23徐炯权
编者按:今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常德调研,先后考察了武陵区河街、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了解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利用、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春耕备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等情况。总书记的到来,让位于常德柳叶湖和穿紫河边的河街成了新的“网红”地,人们纷纷前去旅游打卡,领略其独特的风姿与魅力。
近日,本刊记者来到常德探访河街的前世今生,感受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来常德居民的幸福养老生活。
百年古街,居民乐享幸福晚年
“大河街、小河街、麻阳街,常德城里街连街。”每当夜幕降临,位于常德河街的鸳鸯走马楼舞台上,便会响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德丝弦中的唱词,这一接地气的本土特色文化品牌,成了许多常德市民以及来河街游玩的外地游客的一场精神盛宴。
常德古称武陵,别名柳城。自古至今,河街都是常德最具烟火气的地方。现在的河街,人们不但能看到反映上个世纪当地市井民俗生活的各类雕塑,品味各种传统美食,还能欣赏丝弦、汉剧等非遗传承剧目以及独具特色的澧水船工号子。
居住在穿紫河附近的易大伯,是常德津市人,他说,街面上的麻糖酥糕、桂花酥糖、桃酥餅,都是留在他记忆中的家乡的味道。每次来河街散步,他都能找到不少儿时的记忆。让易大伯喜爱的还有河街粉馆里的津市牛肉粉和擂茶馆里的桃源擂茶,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钵子菜、酱板鸭。
1921年,作家沈从文在常德大河街住了5个月,将所见所闻写成文章。在他的《湘行散记》《常德的船》等文中,多次描述过常德河街风貌:“繁华的码头经济,桨声灯影里的吊脚楼,散发着鱼腥味、河水气的麻石地面……”沈从文的表弟——著名画家黄永玉,是在常德河街出生的,他说河街是他的母土。如今的河街,仍由麻阳街、小河街、大河街组成,长1.5公里,店铺林立。麻阳会馆、鸳鸯走马楼等核心建筑气势恢宏,依稀可见当年戏院、洋行、税局、茶楼、客栈遍布的盛况。这里昼夜游人如织,活色生香。重建的上南门码头,真实还原了沈从文笔下“湘西大码头”的繁华。
“你不来,花不开,我在常德等你来……”夜幕降临,穿紫河畔灯火璀璨,柔情的旋律跟随河水流淌。这首由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演唱的《你不来船不开》,拉开了大型风情灯光实景秀表演《常德记忆》的帷幕,让人跨越千年,遇见一个不一样的常德。
百年古街上演热闹繁华的同时,也展示着居民的幸福生活。
位于武陵区体育路2号的常德市老年大学,环境优美。许多退休人员每天都来此上音乐、舞蹈、戏剧、古典诗词及各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课,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我在这里找到了第二次青春。”说起老年大学给自己晚年生活带来的变化,段红英感慨万千。她退休后在老年大学先是学朗诵、剪纸,后又学摄影。通过学习,她的摄影水平已经赶上了业余时间专门搞摄影的女儿。母女俩经常一起外出拍摄,切磋技艺。在她的影响下,原先性格孤僻内向的女儿变得开朗了,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与热爱。更重要的是,每一次的拍摄,母女俩的感情也在加深。
“上老年大学让我变得更年轻更自信了。”衣着时尚优雅的赵雅兰说。她从纪检监察机关退休后,在常德市老年大学和鼎城区老年大学的诗词、声乐、视频制作、朗诵等班学习,她感觉自己的文化涵养、综合素质都得到了较大提升。她还是常德市老干部网络宣传协会的金牌会员及常德市和鼎城区诗词协会会员,在各类报刊发表一百多首诗词和不少文章,制作了近百条抖音和微信视频,宣传革命老区的巨大变化,歌颂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弘扬社会正能量。
2009年从常德市一中退休的熊玉枝,走进市老年大学,学习民族舞、交谊舞、钢琴、葫芦丝、陶笛等专业,一学就是15年,不但当了13年交谊舞班的助教,还在常德市首届广场舞大赛中获得第二名。坚持跳舞,使她心情长期保持愉悦,身体免疫力不断增强,至今没有罹患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
“退休人员在老年大学学习各种技能后,热忱服务社会,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为。”常德市老干部大学副校长朱志军告诉记者。
再现繁华,“臭水沟”变为宜居家园
“大河街的金子,小河街的银子,麻阳街的痞子。上南门高,下南门低,银子出在河街里。”这一民间谚语,生动描述了旧时常德河街浓郁的商业氛围和市井生活气息。可惜1943年常德会战,包括河街在内的不少老建筑严重损毁。1986年,为修建防洪大堤,原河街全部拆除。此后,有关河街的繁华,成了老常德人的记忆。
“常德最早的河街出现在明朝正德年间,当时是一串建于河滩之上、夹在城池和沅江之间的吊脚楼。”从常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岗位上退休的张志平说,这里因地势低洼,每次洪水都被淹没,积水成河,所以人们就叫它“河街”。史书中第一次提到“河街”,是明嘉靖《常德府志》:“河街,南门外,临江,商贾辐辏之所”。到清嘉庆年间,开始有“大河街”“小河街”“麻阳街”的记载。
“当时大河街的特点是商贾云集,小河街的特点是繁华热闹,麻阳街的特点是7个字——半边城墙半边水。”张志平告诉记者。大河街商贾云集,不难理解。明清时期,位于沅水水系尾闾的常德,成为吞吐中原及东南各省财货的商贸大码头,其功能是“交换、贸易、消化、转运”8个字,其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桐油的交易,年交易量达30万至40万吨,成为国内第二大桐油市场,因此又称“油码头”。清末民初,以河街为中心的常德城区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白银3000万两,各地商人在常德建立的经商“会馆”至少有17个。1906年,常德还被辟为外商寄货港,英、美、日、法、德等国在常德开办了至少20家洋行、商号。说小河街繁华热闹,是指吃喝玩乐的店铺都有。麻阳街半边城墙半边水,是指居民和商贩的住房是在护城墙上打洞挑出横梁临水而建的吊脚楼,形成了麻阳街上面住人、下面走人的特色。
“老河街因水而生,也因水而衰。”张志平说,新中国成立后,水上运输逐渐被现代交通工具所取代,河街的光环也随之褪去。1990年,老河街因修建城市防洪圈被彻底拆除,成为人们熟知的诗墙公园。2014年1月,部分常德市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复原清末民初常德沿河古街场景,打造文化旅游亮点》的提案,被市委、市政府采纳。2016年10月18日,昔日声名赫赫的常德河街,在常德旅游节开幕当天涅槃重生。三大街区中,麻阳街经营地方特产和风味小吃,小河街以民间小吃、特色餐饮、旅游商品为主,大河街经营品牌餐饮、茶楼、客栈、酒吧、古玩字画和民间手工艺品。同时,整段河街以五个码头为节点,以麻阳会馆、鸳鸯走马楼等标志性建筑为载体,整体布局建设常德特色钵子菜馆、本土戏曲剧院、民间技艺表演、民间手工艺工坊、常德特产集合店等地方文化项目。
河街从兴旺到衰落又到今天的辉煌,昔日“臭水溝”变身城市“绿腰带”。“倚水听雨、枕河安眠,就是我们所盼望的小康社会。”张志平说,近些年来常德以棚户区改造为切入点,打造诗意栖居的人居环境。老西门是全市面积最大、最具地方文化特色和影响力的棚户区改造范例。通过挖掘整合常德丝弦、花鼓戏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护城河、杨家牌坊、火神庙等古迹,还原老常德人的生活场景,并恢复了老常德的民居——“窨子屋”,使它成为一处承载市民记忆乡愁的最美宜居家园。
居家养老,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到了!到了!大家慢点,一个一个下车!”4月16日上午10时许,常德市武陵区东江街道新坡社区的爱心专车稳稳地停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门口,志愿者立即上前,搀扶老人下车。很快,中心的棋牌室、阅览室和影音厅就热闹起来。
一位正在阅览室看书的老人说,他虽是儿孙满堂,但他们都不在身边,日子还是显得有些孤单寂寞。自从2014年社区建起这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后,他每天待在这里,不仅有玩伴,还有免费的午餐,生活不愁,快快乐乐,感觉这里就是自己的第二个家。
该照料中心占地面积13.2亩,院内绿树成荫。中心还配有休息室、娱乐室、健康咨询室、心理辅导室、电影院、图书阅览室、健身室、餐厅等设施,常年为社区200多名70岁以上的老人、失独对象及重病重残人员,免费提供服务。
“让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出老年人的品质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常德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干部王茜文说,他们将按照“一圈一策”的原则,持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下一步,还要围绕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市民的“衣食住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美好生活环境。
“以前一个人在家做饭,菜的品种做少了单调无味,做多了吃不完又浪费。自从村里建起了互助幸福屋后,我每天都来这里同老伙伴们一起做饭菜享受美食,一起谈天说地,不再孤单寂寞。”鼎城区官桥坪村互助幸福屋66岁的孙云光开心地说。
官桥坪村党总支书记朱良保告诉记者,2018年,在上级政府和乡贤的支持下,村里修建了一栋占地180平方米的互助幸福屋,还配套建起了阅览室、娱乐室、保健室、新闻(戏曲)观看室、琴棋书画室、休息室、医务室、互助就餐室。其中阅览室藏书2万多册,有不少是为老人们需要特意采购的。在健身室,设有单杠、双杠、乒乓球台,配有音响,老年人可在音乐声中运动健身。琴棋书画室备有二胡、京胡、口琴、三棒鼓、钢笔、毛笔等,可供老年人练习乐器和书法。老人累了,可随时到休息室休息,还可到卫生室免费测血压、血糖、血脂。互助就餐室按时开餐。在这里,只需缴纳4元生活费用,菜品四菜一汤,或采取“带物折价”方式缴纳生活费。
鼎城区委组织部老干办主任陈克均告诉记者,近年来谢家铺镇将旧村部和闲置学校改造成互助幸福屋,各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将空巢老人聚集在一起,每天只需缴纳1~5元生活费,或提供自家新鲜农产品,超出部分由政府资助、民政部门拨款和志愿者捐赠。目前,包括港中坪在内的各村(社区)互助幸福屋覆盖率达95%以上。
王茜文说,常德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32万,是全省老龄化率最高的地级市。为此,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出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多个指导性文件,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市有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人数约5.5万人。为满足这一现实需求,市民政局抢抓机遇,成功申报国家第二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6091万元。以此为契机,区、县(市)及管理区全面启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工作人员经多方调研发现,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最紧要的,是上门服务和就餐问题。
“针对失能或部分失能老人,我们培育上门服务队伍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王茜文告诉记者,目前市民政局已培育30家居家上门养老服务机构,培训300多名家庭照护人员,并探索“物业+养老”的服务模式。鼎城区红云街道红云社区南金小区80岁的刘大伯就是上门服务的受益者。每周,常德“孝为先”养老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上门为他服务两小时。记者从一个记录本上看到:“今天帮刘爷爷到镇上买米、买菜、买药,回来帮他做早餐。帮爷爷打扫卧室、测量血压……”记录事无巨细,每个工工整整的文字背后,是上门服务的规范化流程,更是对老人满满的爱与关怀。
一项项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稳稳地托起了柳城居民的幸福晚年,常德河街更彰显了它在新时代的风采和魅力。
编辑/徐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