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政府统计数据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2024-05-23沈邵伟
□ 陈 露 沈邵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政府治理结构的调整,大部制改革已成为许多国家推动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大部制改革的推动下,政府的职能和部门划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在组织结构上体现为更加扁平化和灵活,同时也带来了政府内部信息流动和数据交互的新格局,对政府统计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发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府统计系统必须适应新的运行环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政府统计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和信息泄露风险,政府在保护统计数据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政府统计数据在信息社会中的关键性质,使得其安全性不仅关乎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运转,更关系到公民权益和社会的整体安全。因此,有必要深刻理解大部制改革对政府统计数据安全的影响,以有效应对当前和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
| 大部制改革对政府统计的影响
大部制改革是当代许多国家为适应社会变革而进行的一项深刻的制度性变革,其对政府统计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与动因
大部制改革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动因既来自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矛盾,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巨大冲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政府管理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大部制改革被视为提升政府运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现代治理的有力工具。在大部制改革中,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发生了深刻的调整。传统的垂直管理模式逐渐向水平联动的网络化管理模式演进,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信息的流通更加迅速。这一变革使得政府能够更灵活地应对社会复杂性和变动性,但同时也带来了政府统计体系的重大调整和挑战。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的新格局
大部制改革对政府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产生了直接影响。传统的各部门相对独立收集和处理数据,导致了信息孤岛和数据割裂的问题。而在大部制改革中,政府各个部门更加紧密地协同工作,数据的收集、整合和处理形成了更为流畅的网络化格局。这种新格局下的数据处理方式不仅加速了信息的传递,也提高了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与此同时,也使得数据管理的复杂性增加、安全性隐患加剧。政府统计数据的安全管理需要在新的网络化环境中寻找平衡点,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三)数据发布与共享的挑战与机遇
大部制改革推动了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度,数据的发布与共享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方面。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可以更好地支持政府决策和服务,但也涉及敏感信息的保护和隐私权的考虑。政府统计数据的发布和共享需要在保障公共利益的同时保护个人隐私。大部制改革中,政府统计部门需有效应对数据共享的技术、法律和伦理等多方面的挑战,以确保数据的合法使用和安全传递。
| 政府统计数据的安全性问题
政府统计数据的安全性问题是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愈发凸显的重要议题。随着数据的网络化和共享,政府统计部门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安全威胁,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泄露、篡改、未经授权的访问等。
(一)数据失密与隐私性保护
政府统计数据中包含着大量敏感信息,涉及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数据泄露是政府统计部门面临的首要安全威胁之一,网络入侵和内部滥用可能会导致敏感数据的泄露问题,从而损害公民和企业的利益。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数据的共享和流通增加了数据泄露的潜在风险。政府统计部门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网络安全、建立完善的权限控制机制,最大程度地防范数据被泄露。例如事关国家重要机密的核心数据、各行业的关键性数据,这些数据一旦失密,不仅会失去使用权,所有权的价值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虽然部门撤并减少了统计数据的接触人员,缩短了部门数据流转的程序,但是数据失密的风险并未消失,甚至可能因大部制改革后,使单个部门的数据涵盖的信息量更丰富、更全面,成倍地增加了数据失密的风险。
(二)数据失真和完整性保护
统计数据失真是内部安全问题,我国目前仍然存在较大的数据失真风险,特别是政府统计数据面临的压力更大。数据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危害最大的是人为干扰,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特别是为了政绩数据考核而过多干预统计行为的独立性,部门间的利益难以平衡,个体统计行为容易受到诱惑,使得真实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数据失真的另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数据孤岛”,由于技术限制和局部利益关系,不同的数据库之间互相割断,不能做到数据共通互享,无法通过多部门数据互相印证,使得数据的真实性和价值大打折扣,大部制改革大大减少了“数据孤岛”发生的频率,但这并不意味着数据孤岛问题不会发生。
(三)数据泄露与权限管理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领域已经深入各个方面,如何保障数据信息安全至关重要。网络病毒可能会造成用户数据的丢失或者被窃取,网络安全漏洞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造成一定的安全漏洞。系统软件的功能不全,设计时的考虑不周而留下的“破绽”都会给数据安全留下隐患。
政府统计数据的未经授权访问可能导致信息滥用、盗窃或破坏。在大部制改革的环境下,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更为频繁,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权限管理体系,确保只有合法授权的人员能够获取敏感数据。有效的权限管理包括严格的身份验证、权限审查机制、实时监控等,针对不同层级的数据建立差异化的权限管理措施,以降低未经授权访问的风险。
| 现有政府统计数据安全管理措施
在面对日益复杂的数据安全挑战的同时,政府统计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措施,以保障政府统计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
(一)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为了防范外部攻击和内部滥用,政府统计部门普遍加强了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这包括建立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网关等技术手段,以及加强对网络设备和系统的定期审计和监控。然而,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不断升级,传统的网络安全手段可能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不断更新网络安全技术,加强对零日漏洞的监测和修复,以提升整体网络安全水平。
(二)数据权限管理与身份验证
目前各级政府机构普遍采用权限管理系统,对不同层级的数据进行差异化的权限设置。通过身份验证和权限审查机制,确保只有合法授权的人员能够访问敏感数据,降低未经授权访问的风险。然而,权限管理也面临着管理复杂性的挑战,需要进一步优化权限管理流程,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对权限管理的影响。
(三)数据加密与安全传输
从维护数据保密性角度出发,采用了数据加密技术,对传输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通过安全传输协议,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或窃取。然而加密技术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升级,以抵御新型的加密攻击,需要及时关注最新的安全技术,保持对加密算法和协议的更新。确保政府统计数据的完整性需要采取多层次的手段,包括建立数据审核机制、加强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推动技术手段的创新等。同时,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流程进行透明化,以增加数据的可追溯性,也是保护数据完整性的关键步骤。
(四)法律与政策体系建设
在数据安全管理中也要注重法律与政策体系的建设,通过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指导,规范数据的合法使用范围、界定隐私权的底线,为数据安全提供法治保障,并且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适应新兴的安全挑战,同时加强与法律界、政策制定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 国际经验
在面对政府统计数据安全管理的挑战时,国外有不少丰富的做法可供参考。
(一)德国的技术创新
德国在政府统计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较为完善。联邦政府对网络安全、数据加密、权限管理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信息保密的管理工作也进行了明确的部门细分,还实现了将区块链技术用于数据去中心化管理等技术创新,以提高政府统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二)美国的隐私保护
美国在隐私保护和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美国政府对于个人隐私的尊重和保护,体现在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上。美国联邦政府为保护统计数据安全,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条款,承诺收集的个体信息资料仅用于统计目的,为政府统计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共享提供了清晰的法律依据。
(三)新加坡的信息共享
新加坡在政府统计数据安全管理方面强调公私合作和信息共享,政府与私营部门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数据安全威胁。同时政府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与各个部门和机构分享有关安全事件和威胁的信息,实现了跨部门、跨领域的安全协同。
国际上的可行做法,可以为我国政府统计数据安全管理提供很好的借鉴,有助于政府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
| 政策建议
结合大部制改革给政府统计数据带来的新挑战和国际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到政府统计数据安全管理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这有助于为我国政府统计数据安全管理提供更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一)技术手段的创新与升级
政府统计数据安全的理想状态不仅要实现安全目标,即保证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还应该要确保政府统计数据管理系统在遭到攻击的情况下仍然能完成工作使命。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安全技术手段,通过监督、安全策略规划、安全规则制定等方式维护数据安全。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用于实时监测和分析安全事件,以识别异常行为和潜在威胁。定期评估和升级现有的加密算法、安全协议等,以保护政府统计数据抵御新型安全威胁。积极推动先进的安全技术研究和创新应用,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的去中心化管理,从而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此外,在组织管理方面,还需优化权限管理流程,提高自动化程度,以确保权限设置合理有效。
(二)建立健全法治体系
要明确数据的合法使用范围,规范政府统计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共享权限,同时不断调整法律法规内容,以保持法律法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通过建立健全防治统计造假责任体系,夯实统计法治的基础。要加强统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统计违法行为、积极开展统计执法巡查工作、树立统计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强化外部监督管理
政府应鼓励新闻媒体,尤其是各大型门户网站加强对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监督,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以监督倒逼统计数据安全提升。要建立和完善数据质量核查体系。一是加强内部监督,尤其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二是实现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并行,引入独立的纪检监察监督,坚决严惩行政干预统计数据的行为。当然最根本的是改变现有的唯GDP考核论,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和业绩考核评价机制,消除干部干预统计数据的动机,树立科学的统计数据观。
(四)提升透明度和加强安全教育
政府统计数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应更注重公众参与感和数据透明度,以增强数据管理的合法性和社会接受度。首先,政府部门可以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让公众更加了解政府统计工作,从而提高政府统计数据管理的透明度,提升政府统计公信力。其次,不断加强人员培训与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对安全政策和措施的理解和遵守程度;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了解最新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此外,还要强化对安全意识的教育,让每个人充分认识到数据安全对于政府统计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安全文化,每个人都能成为数据安全的守护者。
(五)数据脱敏和去隐私化
可以利用数据脱敏和数据库透明加密技术实现对数据的漂白和去隐私化,通过数据脱敏技术实现对隐私敏感数据的安全保护,避免出现敏感数据的泄露;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数据库的加密存储、访问控制、权限隔离,有效防止明文存储引起的数据泄密和来自内部高权限用户的数据窃取,从根本上解决数据库敏感数据泄露问题,实现数据高度安全、应用完全透明、密文高效访问。
(六)建立紧急响应机制
政府统计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紧急响应机制,以及时应对安全事件。制定详细的安全事件应对计划,包括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和通报等流程。组建专业的安全团队,负责安全事件的识别、分析和应对。通过定期的紧急演练,提高安全团队的应急能力,确保在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