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 科学专业奋力开创安徽统计改革发展新局面
——访安徽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徐雄飞
2024-05-23
□ 本刊记者
记者:徐局长,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去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安徽省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实属不易。请问,安徽统计系统是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服务保障全省高质量发展的?
徐雄飞:2023 年,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打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组合拳,开拓高质量发展新赛道,全省经济呈现速度加快、位次提升、结构优化、效益改善等特征。一是主要指标快于全国。全年GDP 增长5.8%,比上年高2.3 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6 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3 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第6 位、前移6 位。进出口增速居全国第8 位、前移9 位。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连续13 个月保持全国第1 位;存款余额增速居全国第9 位、前移4 位。二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上年的35.2%提升至38.7%。聚力打造汽车“首位产业”,汽车产量249.1 万辆、增长48.1%,新能源汽车产量86.8 万辆、增长60.5%。稳粮扩油成效显著,粮食产量830.2 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三是发展后劲持续累积。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2.56%,居全国第7 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显现、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影响,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四是发展质效持续改善。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从去年1—2 月下降22.7%转为1—11 月增长4.6%,居全国第8 位。
我们聚焦全省重大决策部署,主动担当作为,跟进统计服务,重点抓了几方面工作:一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每季度会同17 个部门开展全省主要经济指标预测研判,及时预警经济恢复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开展重点专题分析。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业提质增效、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促就业惠民生等领域,深挖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深入开展分析研究,全年撰写的经济分析类报告获省领导批示177 篇次。三是完善统计监测评价。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以及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皖北全面振兴等决策部署,建立完善相关统计指标体系;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碳排放、民宿等统计监测。开展省辖市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工作,按季发布创新发展指数、绿色发展指数。开展暖民心行动等20 余项民意调查,参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发区、亩均论英雄等考核,推动优化省委季度工作点评指标。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统计数据质量,多次就防治统计造假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国家统计局开展了防治统计造假专项治理行动。请您介绍下,安徽省统计系统是如何贯彻落实的?
徐雄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统计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其中关于防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最多,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一以贯之反对弄虚作假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我们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国家统计局部署,坚决防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一是统计造假专项治理深入推进。统筹推进统计造假专项治理与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压紧压实防治统计造假政治责任。提请省“两办”发文、省政府专门开会部署,严肃治理统计造假屡禁难绝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做实当期数据、核实2022 年度历史数据、真实反映当期增速的“三实”工作要求,扎实开展自查自纠。省委季度工作会议点名通报统计造假负面典型案例,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突出的县(区)作表态发言。二是统计督察相关工作扎实完成。认真做好国家统计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执法检查14 条国家统计局移交的统计违法问题线索。全面配合第二轮国家常规统计督察。针对督察发现的问题,做到边督边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三是统计执法震慑力度加大。畅通统计违法举报渠道,突出专业核查和执法检查信息互通,严格依法依规核查统计违法线索,省局直接开展执法检查15 次,检查企业446 家,为历年最多。统计执法能力持续提升,去年统计执法证考试通过率居全国前列、为历史最好,通过人数也为历史最多。四是统计监督体系贯通协同。建立健全沟通会商、线索移送、联合监督执法等机制,常态化向纪检监察部门移送线索,对责任人提出处分处理建议。将统计造假纳入省委巡视和市县巡察监督内容,纳入省辖市、省直机关工作成效分析评议负面清单,每季度向省委组织部提供统计造假典型案例。五是强化数据质量全流程管控。严把源头数据质量,加大即报即审力度,及时核查网报数据疑似问题,实行对账销号、闭环管理,严格落实数据质量评估机制,约谈数据质量问题较为突出的市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和统计部门主要负责人。每月召开数据质量评估和经济形势分析会,对专业数据质量进行研判。
记者:去年以来,全国上下都在积极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请您介绍下,安徽省是如何推进的?
徐雄飞:好的。经济普查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体检”。安徽省高度重视“五经普”工作,强化政府行为,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将“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写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列入重点工作督导、召开专门会议部署。组建以常务副省长为组长、39 个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制发省级部门主要职责和任务清单。省经普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文件通知要求,严格执行普查方案,实行项目化管理,制定工作规则、分片督导等多项制度,加强全过程数据质量控制,普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做好普查工作保障。联合省财政厅等部门保障普查经费,省市县三级落实经费4.5 亿元,全省选聘“两员”7.5 万人,及时落实“两员”补助和劳动报酬;联合省委宣传部制发宣传任务清单,搭建五经普网站,发送公益宣传短信1.4 亿条,通过“统计开放日”“政风行风热线”、普查宣传月等全方位开展宣传。三是聚焦清查数据质量。建立省局领导班子成员督导制度,通过部门资料比对、大数据补漏等方式连续开展3 轮查疑补漏。组织开展76次单位清查数据质量核查,实现各市全覆盖。统筹推进投入产出调查,选取近3000 家单位进行重点调查。四是组织开展现场登记。费高云常务副省长深入一线调研指导慰问,强调严把源头数据质量关,高质量做好普查登记工作。全省普查员深入企业商户使用全信创系统采集普查数据,目前进展顺利。
记者: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统计工作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安徽省在应用新技术、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徐雄飞:统计现代化是统计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组成部分。然而,当前统计现代化水平与形势发展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推进较慢,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不够,部门数据、专业与执法数据共享难,大数据开发应用成效不明显。这些问题表明推进统计现代化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我们顺应发展需要,召开“思想大解放、统计大改革”专题务虚会,谋划推进“安徽智慧统计”建设,制定三年规划并分步实施,初步形成“1234”总体框架,即一朵云(政务云),两底座(数据底座、技术底座),三体系(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四平台(数据生产加工平台、统计智能服务平台、经济运行监测平台、统计执法监管平台)。去年以来重点抓了以下工作:一是夯实数据底座。开展统计数据资源盘点、标准建设、数据治理等,努力做到专业数据贯通、部门数据贯通、统计执法与专业数据质量贯通。不断拓展外部数据资源,主动加强与中国联通、智慧足迹等头部数据公司合作,探索采用手机信令、支付、税务、社保、物流、能耗等大数据作为传统数据的补充。二是推进场景建设。结合专业统计需求,积极稳妥推进应用场景建设。开发完善智慧统计执法、普查在线、民调在线、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投资统计资料智能化审核等应用场景,逐步推广应用。三是智能校核数据。通过“多源数据比对、智能校核算法、结果预警提醒”,构建数据智能校核、数据质量评估模型,辅助提升数据审核效率和数据质量。
通过建设安徽智慧统计,实现数据生产智能化、数据管控系统化、数据共享一体化、统计服务精细化,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
记者:谢谢徐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