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雷锋精神在曲艺创作中璀璨绽放

2024-05-22张天来佟紋印

曲艺 2024年4期
关键词:曲艺雷锋辽宁

张天来 佟紋印

雷锋精神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在这次重要指示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弘扬雷锋精神置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的宏阔背景下,深刻指明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在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了进一步彰显和弘扬。作为文艺战线的重要力量,曲艺在宣传和弘扬雷锋精神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0年来,全国曲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挖掘雷锋同志的优秀精神品质,发现身边具有雷锋精神的典型人物,创作出大量歌颂雷锋精神的经典曲艺作品,这不仅丰富了雷锋精神的艺术表达方式,也对传播和弘扬雷锋精神起到了推动作用。不同的曲艺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展现雷锋精神的璀璨光芒及其时代价值,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为雷锋精神的传承与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道德素养,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

一、更迭弥新的雷锋精神与先试先行的辽宁曲艺

有人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宣传雷锋精神的真善美,80年代是宣传雷锋的钉子精神,90年代是宣传雷锋的爱岗敬业,新时期宣传的是雷锋的博爱精神。辽宁作为雷锋精神的发祥地,雷锋同志生前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一直走在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前列。在不同历史时期,辽宁曲艺工作者创作了许多以雷锋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为全国雷锋题材的曲艺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并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1963年,毛主席给雷锋题词后的第7天,沈阳军区文工团朱光斗创作了全面概括雷锋事迹的对口数来宝《学雷锋》,并与搭档范延东在沈阳军区八一剧场进行了首演。这是雷锋去世后第一个把雷锋事迹成功搬上舞台的曲艺作品,节目通过两个战士对一个个雷锋故事的解读,成功塑造了在普通中见崇高、平凡中显伟大的雷锋形象,成为全国雷锋题材曲艺作品的重要代表。该节目在中南海为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进行了汇报演出,在全国引起了轰动。紧接着,由天津市曲艺团王允平创作、快板表演艺术家王凤山表演的歌颂雷锋精神的快板《革命的青春》登上舞台,该节目开创了板颂体文学作品以论述体文学体裁创作和表演的先河,成为王派快板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之作。之后,夏之冰创作、小岚云演唱京韵大鼓《雷锋颂》,王济、朱学颖创作,石慧儒演唱岔曲《赞雷锋》也在同年相继登台舞台。

7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颂雷锋 学雷锋》群众演唱选曲艺专集出版,朱光斗创作并表演的数来宝《学雷锋》作为重要作品第一个收录其中,专集同时还收录了快板书《一块玻璃》、京韵大鼓《一片深情》、苏州弹词《车厢一角》、山东快书《到处有雷锋》、相声《炉旁歌声》等全国多篇精品曲艺节目唱词,成为全国的曲艺演员和曲艺爱好者宣传雷锋精神重要的作品来源。

80年代至90年代,与雷锋主题相关的曲艺作品内容开始丰富,在创作上也逐渐由雷锋个人事迹的宣传转变为宣传雷锋精神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的宣传。辽宁的学雷锋曲艺创作也在这个时期继续发展,致力于号召更多的人学习、宣传与发扬雷锋精神。1990年,朱光斗與朱宝昌合作创作了对口快板《接“雷锋”》。在一波三折的情节中,表现广大军民敬仰雷锋、学习雷锋,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的主题意蕴。这个节目经演员郭其富、李智敏表演后,在全军获奖,并被拍成电影艺术片。

进入新时代,辽宁曲艺工作者在创作中开始加入广大人民学习雷锋精神的优秀事迹,在创作中更加注重融入雷锋精神在不同时代的内涵。2003年,朱光斗创作的快板《雷锋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获得全国老年文艺调演金奖。该作品讲述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始终在人民心中闪闪发光。2014年,铁岭民间艺术团表演的曲艺坐唱《时代列车》荣获第三届辽宁省优秀曲艺节目调演一等奖,该作品通过在列车上发生的一件小事,讲述了在时代的大列车中,雷锋的名字仍然响亮,雷锋的精神仍然每个人的心中流传。2021年,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指出,辽宁是雷锋精神发祥地等6个红色标识的集中地,这不仅丰富了辽宁的文化内涵,也凸显了雷锋精神在当今时代的价值。2022年3月,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走进雷锋精神发祥地文艺演出活动中,沈阳市曲艺团刘江舸等人代表辽宁曲艺工作者表演了由郝赫创作的群口快板《雷锋精神万年青》获得赞誉。

202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辽宁曲艺人通过将雷锋精神融入曲艺创作、推动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创新接力棒在辽宁这片土地上仍然持续焕发出新的光彩。例如,辽宁省第十二届艺术节曲艺展演中,张天来和于松北表演的对口快板《找妈》获得一等奖,该节目讲述了社区志愿者帮助孤寡老人的故事,展现了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同年,由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主办的“奋进新时代——纪念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60周年辽宁省群众文艺原创季”征文活动中,快板《最美妈妈》《夸一夸小伙李志强》《建党百年学雷锋》,评书《修桥》等多部曲艺作品获奖,全面展示了辽宁人民拼搏、进取、创新、实干的时代精神和积极乐观、服务人民、心向阳光的雷锋精神。今年1月19日,中国曲艺家协会在抚顺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举办了第十一届全国(抚顺)相声小品优秀节目展演,郭迎欢等4人改编和表演了朱光斗创作的《雷锋精神》,展现新时代我国青年一代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可见,通过不断创新,创作出与时代相符的雷锋主题曲艺作品,这不仅对在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而且也是文化强国的重要推动力。

二、新时期宣传雷锋精神的曲种层出不穷但仍缺乏新意

随着雷锋精神时代内涵的进一步丰富,新时期宣传雷锋精神的曲艺曲种也显著增多,这为曲艺创作雷锋精神的宣传提供更多样式。2023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举办的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系列演出展览活动中,苏州评弹《我的名字叫解放军》、单弦《赞雷锋》曲艺节目登上舞台,阐释了雷锋精神的永恒价值,唤起了人们对学雷锋活动的情感记忆,吹响了新时代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角。同月,由北京市顺义区曲艺家协会承办的“竹板声声颂党恩 雷锋精神代代传”文艺志愿者曲艺专场演出中,青年评书演员张硕带来的评书《雷锋精神》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实质,引导我们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青年演员郑思杰表演的快板书《人间真情》,以普通人见义勇为的英雄故事为背景,弘扬了伟大的雷锋精神。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书写雷锋故事,展现了雷锋精神对新时代发展的积极作用和人们对雷锋精神的崇高敬意。同时,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持续推进,宣传雷锋精神的少数民族曲种和地方曲种层出不穷,太和清音《雷锋颂》、景德镇大鼓《初心不改学到老》、萍乡春锣《雷锋精神放光芒》、桂林渔鼓《雷锋送钱》等曲艺作品的出现,为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曲艺创作方面提供了更多展现形式。

然而,当前众多宣扬雷锋精神的曲艺作品普遍缺乏新意,内容雷同,形式单一,让人感觉似曾相识,缺乏新颖有趣的作品。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雷锋精神与曲艺创作机械融合。由于受到时代背景以及自身能力等方面的影响,部分曲艺工作者对雷锋精神与曲艺融合的认知不够深刻,缺乏对新时代雷锋精神内涵的认识。二是曲艺创作内容宣传口语化严重,在表现形式上较为单一。部分创作者由于对创作素材挖掘不够,缺乏时代气息,因此在进行相关作品创作时缺乏多样性和创意性,难以吸引观众并引发其思考。

由此可见,在雷锋精神与曲艺创作的融合中,亟须创新和传承,为了更好地弘扬雷锋精神,曲艺作品需要在创作中注重创新和传承,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文化底蕴。同时,创作者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以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优秀曲艺作品。

三、当代曲艺创作的创新策略和雷锋精神的赓续传承

雷锋精神与曲艺创作的融合不仅丰富了曲艺的表现形式,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的传播提供了重要载体。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曲艺的创作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进行创新。全国的曲艺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创作指引,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积极适应年轻观众的需求,注重文化创新和文化多样性的融合,不断创造出更加生动的作品。

新时代对曲艺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创新对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创新就是通过重新加工和再创造艺术作品,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满足人民需要的高质量作品。为解决当前雷锋精神与曲艺创作融合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提出3个创新路径,以此让曲艺作品能够更形象地体现雷锋精神的价值,提高年轻群体对宣扬雷锋精神曲艺作品的接受度,从而彰显文化创新的活力与曲艺作品的魅力。

(一)融合核心价值观,和谐表达雷锋精神

曲艺创作的目标应该是弘扬中国精神,传递中国价值观,体现中国文化的特质。当下,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曲艺创作,主要以“平民”雷锋为创作素材,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身边好人好事为表现主题。展望未来,创作过程中应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曲艺工作者应在深入学习和理解雷锋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为曲艺创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创作过程中,需以时代需求、人民期望和艺术规律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曲艺作品,丰富创作理念。

(二)拒绝口号化语言,选择广受欢迎主题

曲艺创作应追求卓越,提升创作水准,选择创作素材时应紧跟时代脉络,彰显独特见解。在创作与演绎过程中,避免过多使用标语口号,以免适得其反。致敬雷锋同志,并非通过曲艺作品传达多少感人至深的口号,而是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若在日常中疏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泛滥,脱离人民群众,即便言辞华丽,口号满篇,也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曲艺工作者应敢于自我革新,摒弃口号化语言,选取深受大众喜爱之主题,使作品更符合年轻受众品味,并引领青年一代践行雷锋精神。

(三)革新表达之方式,引入潮流文化因素

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曲艺需要借鉴多种艺术形式,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因此,曲艺创作者需要具备广阔的视野、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强大的艺术表达能力,以使曲艺在新时代文化发展中再次成为潮流。鼓励当代青年创作者利用流行的表演形式进行创作,并鼓励少数民族发展他们独特的曲艺表演形式,使曲艺作品表达主题更为多样化、创新化。

结论

新时期,曲艺工作者需要保持对时代的敏感和洞察力,自觉承担起弘扬雷锋精神的使命,通过生动的艺术形式呈现主题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接受和欣赏曲艺这门传统艺术,创作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作品,为新时代文化创新留下宝贵的贡献。总之,曲艺创作应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下,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传承,以曲艺特有的艺术形式进行生动的演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的弘扬与传播提供重要载体。通过将雷锋精神融入曲艺作品中,以此推动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创新接力棒仍持续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喻玉:《传承雷锋精神 绽放时代光芒》,《法制生活报》,2023年3月8日。

[2]赵乃林:《生动展现雷锋精神璀璨光芒》,《辽宁日报》,2023年3月7日。

[3]共青团湖南省委:《让雷锋精神在志愿服务中璀璨绽放》,《湖南日报》,2023年3月5日。

[4]王萌萌:《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文化产业》,2023年第2期,第45-47页。

[5]杨扬、韩东海:《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的社会记忆建构与传承》,《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年6月,第74-77页。

[6]王劲松、赵月琪、王建:《弘扬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路径研究》,《文化学刊》,2022年第11期,第146-151页。

[7]高洋:《辽宁雷锋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现状》,《侨园》,2022年第3期,第16-20页。

[8]趙雪:《辽宁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辽宁日报》,2021-07-09(007).DOI:10.28534/ n.cnki.nlnrb.2021.0038。

(作者:张天来,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佟紋印,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助教)

(责任编辑/邓科)

猜你喜欢

曲艺雷锋辽宁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
辽宁之光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浅谈曲艺的创作与表演
基于Flash技术的曲艺动画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