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的未来动能

2024-05-22赵爱玲

中国对外贸易 2024年4期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科技

赵爱玲

新质生产力,无疑是今年两会期间最大的焦点之一,不仅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还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进入2024年,从地方两会到中央和地方在部署工作时,都把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放在重要位置。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我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哪些实现路径?下一步政策发力的重点是什么?

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经济工作重中之重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并于2024年1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做了系统阐述,为我国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谈到新质生产力,土耳其驻华大使伊斯梅尔·哈克·穆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选择自己的发展模式,在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基于科技创新的新质生产力将会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穆萨表示,中国明确强调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中国高质量发展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他说,近年来,中国科技领域发展迅速,水平很高,成果备受瞩目,其中绿色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产业对经济回升发挥了突出作用。中国开启基于新技术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打造與时代相适应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不仅有助于中国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也将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很重要的点是跟新质生产力的落实结合在一起,可以说自从去年提出新质生产力以后,今年实际上是部署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元年,所以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将之置为所有任务的第一位,同时在其他的任务当中也贯穿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而且这次对于新质生产力从一开始就是要加快发展的要求。”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称。

新质生产力占GDP比重将持续上升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数据显示,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中国GDP比重超过13%。中国计划在“十四五”期间使这一比重超过17%。

据了解,2023年以地产为代表的“老经济”在GDP中占比下滑至25.9%。经济增速的放缓反映出依靠资本投入驱动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或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未来我国经济增长要实现高质量增长,需要从传统要素投入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实现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升级。

新质生产力摆脱了大量资源的投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战略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六大产业;未来产业包括6G网络、可控核聚变、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深海空天开发等。2022年,以战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在GDP中占比上升至13%,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是我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近日发布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突破百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形成百项标志性产品。

此外,国务院国资委近期部署2024年投资工作,着力加快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布局一批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领域,这些产业在中国GDP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新能源、信息技术和生物产业等细分市场表现尤其突出。

毕马威中国咨询首席战略官蔡伟表示,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增长,机器人技术安装量稳步提升,新材料产业产值持续增长,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在多个行业迅速扩展,市场规模巨大。这些成果和趋势预示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前景广阔,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更大规模的增长和创新。

突出科技创新引领

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主要方面,新质生产力在于通过不断创新科学技术、资源配置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等,创造出更高效率的生产力水平,创新驱动体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过程。这一过程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宁吉喆称,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要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他表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科技现代化,要围绕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科技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以数字智能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生物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不断提高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基础研究支出占研发经费支出比重,增加面向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海通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认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的优势,依托各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高效有序布局,避免陷入同质化发展和重复建设的低效竞争当中,使新质生产力发展形成规模效应、集群效应。例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应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重点发展高精尖的科创产业;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应结合区域禀赋优势,促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结合,发展差异化的高端产业。另外,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1980—2000年美国产业转型升级中,企业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主导力量。“1995年美国企业研发支出占总研发支出比重超过70%。我国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服务功能,政府应该着力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引导社会各方面主体以更大力度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使得市场机制更好发挥作用,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形成。”荀玉根说。

发展新质生产力从“链”上着手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的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议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链布局,各地方正密集部署。北京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北京将提振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促进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此前,根据去年发布的《北京市促进未來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北京已在包括未来能源在内的6个领域布局了20个未来产业。由此可见,未来产业已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根基和新动能。

北京市政府提出,将积极布局电机、电池、电控、车规级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同时,以超高清视频为代表的视听产业正引发信息技术领域新一轮创新突破,北京将推进超高清视频全产业链。

江苏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关注未来产业。报告称,坚持以未来产业开创产业未来,围绕前沿技术、示范企业、科创园区、应用场景、标准规范等展开部署,开辟未来网络、量子、生命科学、氢能和新型储能、深海深地空天等产业新赛道。

天津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中海油渤海海域勘探开发、力神新能源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服务推动既有整车企业聚焦新能源转型升级。鼓励新能源企业、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参与企业绿色化改造,以绿色标准促进企业有序实施清洁化生产和节能降耗改造,新创建20家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重点建设南港化工新材料基地和绿色石化产业聚集区,优化基础设施配套和管理服务,建设南港绿色石化科创中心。

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集聚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议上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

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周源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源头在科技创新,落脚点在产业升级,关键因素在人才支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高精尖缺”科技人才,还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等。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教授韩保江称,要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进而让劳动、资本、管理、技术、数据等财富源泉充分涌流,让人才、企业家等创新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人才。另一方面,要按照发展先进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此外,必须改革现有收入分配制度。要加快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技术、管理、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

周源提出“新职人”群体这个概念。他说,如知乎这类互联网平台的主流用户群体是一群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经验技能并且有终身学习意愿的专业人才,这个群体便是“新职人”。他认为,“新职人”群体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拥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经验技能的强大动力,对实现人生价值有更高的期待。“认真研究这个群体的特点和诉求,为‘新职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提升服务,是我国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拉动未来产业发展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他说。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在接受采访时呼吁现有人才政策加紧推进落地,以更好发挥人才对创新驱动的积极作用。袁玉宇建议,在国家科技力量中,要重视和发挥产业专家的力量。在国家现有专家库中,建立特定的产业专家智库,或在现有领域专家库中增加产业专家比例,以更好发挥产业端对创新政策和创新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新质生产力科技
寻找新质生产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先锻造新质思维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