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2024-05-22辜桃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4年3期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思政课教学高职院校

【摘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能夯实思政课的思想引领力,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吸引力,增强思政课的价值塑造力。在实践层面,应抓住融入关键,提升教师素养;找准融入切口,满足学生需求;挖掘融入内容,激发情感认同;丰富融入方法,提升育人实效。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并号召“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1]。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其作为主题,并明确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2]。在全党全社会多维度推动伟大建党精神弘扬的浓厚氛围中,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将其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职院校思政课担负着传播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使命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既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题中之义,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

(一)思想之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和理想信念的集中表达,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之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3]。科学的理论是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际,经过各种研究和甄别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完成其他政治力量无法完成的救国救民任务,并在实践中不断汲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领导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考验面前屹立不倒,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指引与感召。

(二)动力之源: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追求和使命担当的鲜明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的动力之源。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将初心和使命承载于肩,立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初心他们饱受忍饥挨饿之苦,骨肉分离之痛,因使命他们在悬崖之上游走,于刀尖之上前行。“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系列论断,都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奋斗的根本立场。百年奋斗历程中虽历经各种磨难,但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一以贯之,从未改变,充分体现了党的使命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意志之核: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意志和斗争精神的充分彰显,是中国共产党的意志之核。不怕牺牲方能知难而上,英勇斗争方能百折不挠。一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将无畏与奋斗贯穿于行,在山河破碎时挺身而出,在百废待兴时发愤图强,在改革开放中勇立潮头。纵然前路荆棘丛生,困难重重,但中国共产党人以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的革命意志、血战到底的牺牲精神,将个人生死和安危置之度外,始终吹响冲锋号,不打退堂鼓,以铮铮铁骨、血肉之躯书写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壮丽篇章。这是党在历史洪流中战胜一个个困难、迈过一个个坎坷、攻克一个个难关的力量源泉,也是党一步步走向发展壮大的精神基石。

(四)价值之本:对党忠诚、不負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品格和人民立场的生动诠释,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之本。百年历史进程中,一代代共产党人立志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解忧,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与牢记宗旨的为民情怀。正因为对党的事业的绝对忠诚与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品格,无论付出多少牺牲,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党旗下的誓言,不惜为党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受尽酷刑而不叛党的方志敏,“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杨善洲,脱贫攻坚、抗疫一线的扶贫干部与抗疫先锋等,都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党忠诚、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2]。对党忠诚和不负人民高度一致,忠于党就必须做到忠于人民。无数事实也充分证明,正因为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中国共产党才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永葆青春活力。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一)夯实思想引领力:确保立德树人导向鲜明有力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中之重。在立德树人导向的指引下,高职院校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也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行的养成。思政课作为达成育人目标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听党话、跟党走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基因的凝练,承载着真理信仰、初心使命、革命意志、斗争精神、政治品格等精神力量,是思政课教学素材的源头活水。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能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筑牢学生的理想信念之基,激发学生的使命意识,砥砺学生的意志品格,厚植学生的人民情怀,助力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确保立德树人导向落到实处。

(二)提升教学吸引力:助力课堂教学内容鲜活有趣

教学内容是思政课提升教学吸引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思政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基于统编教材,确保学生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还要与时俱进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也是思政课永葆活力的关键。伟大建党精神贯穿于百年党史的各个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能够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百年党史中的苦难、成就、经验,回望这部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的奋进史,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家国情怀、无私无畏和价值追求,明确人生奋斗目标与方向,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

(三)增强价值塑造力:确保时代新人培养鲜亮有质

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的重要举措。以高职院校学生为代表的时代新人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印证着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中的各种重大事件、精神品格和奋斗足迹,是时代新人加深了解党史的一把金钥匙,也是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能让学生从党的光荣历史中汲取砥砺前行的智慧力量,顺应国家发展新需求,主动面向产业升级的“风口”,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用一技之长投身中国制造,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进路

(一)抓住融入关键,提升教师素养

“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5]。要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真正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必须抓住思政课教师这个“关键”。一是在深悉内涵中夯实理论知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秉持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的理念,不断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相关内容的深入研究,对它的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表达,而是能在深刻领会其深邃内涵的基础上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结合教材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条分缕析的解读。二是在党史学习中淬炼党性修养。伟大建党精神是百年党史中的一颗明珠,需要结合百年党史细细品味才能真正理解它的精髓与灵魂。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熟练掌握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通过党史人物、党史物件、党史事件的讲解,帮助学生筑牢党史记忆,增强历史自信,明白信仰、信念、信心的逻辑必然性和内在统一性,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

(二)找准融入切口,满足学生需求

“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6]。学生的困惑点、兴趣点、思维起点是思政课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方式、思想状态及对思政课的接受特点和规律,建立伟大建党精神、思政课教学目标与学生之间的价值关联,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知识逻辑和价值逻辑。另一方面,要积极回应高职学生关注的问题,对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困能进行深入剖析和正面引导。如伟大建党精神32字的深层逻辑是什么?伟大建党精神何以生成?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什么逻辑关系?伟大建党精神与青年成长有何关联?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的关注点,思政课教师必须对这些问题的逻辑进行深层剖析,化解他们对于伟大建党精神相关内容的疑惑,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课的道理直抵人心。

(三)挖掘融入内容,激发情感认同

在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应找准伟大建党精神与高职院校各门思政课之间的内容契合点,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规划融入内容,提高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中讲清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等内容与伟大建党精神的联系,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代同向同行的理想信念;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对人民、初心使命、党的建设的重视,感悟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精神密码;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内涵和内在价值逻辑,将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融入高尚人生追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等的讲授中,引导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较量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在了解世情、国情的基础上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政治方向。

(四)丰富融入方法,提升育人实效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要重视内容的融入,而且要重视方法的运用。一是以方法创新增强融入体验。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反感知识灌输的特点,综合采用情境教学、合作探究、体验式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链教学、翻转课堂等多元教学方法,以符合学生特点的话语方式讲清楚伟大建党精神的相关理论。二是以实践熏陶开拓融入空间。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要善用“大思政课”,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在校内实践中,可以开展与伟大建党精神相关的微宣讲、微视频录制、主题征文、主题演讲、知识竞赛、诗词朗诵、唱红歌、红色电影、英雄故事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知党史、感党恩。在校外实践中,可以通过走访红色教育基地、寻访老兵足迹、拜访党员先锋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可感、可触、可观、可亲的真实、立体的红色基因中加深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认同。三是以技术赋能激活融入资源。基于学生更倾向于学习直观教学内容的特点,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可以推动思政课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借助各类平台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整合各类线上教学资源,共享百年党史网上展馆、红色主题博物馆网上展览、红色影像资料等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与线上资源有效融合,将学生带入生动的学习课堂,在潜移默化中涵养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22.

[4]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7.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20.

[6]習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1.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22YBC562);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ZJGB2021228);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1B091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辜桃,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伟大建党精神思政课教学高职院校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意涵与特质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