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美育发展路径研究

2024-05-22凡思敏

华章 2024年4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发展路径

[摘 要]美育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全过程育人体系的重要载体。美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凝聚了丰硕的育人资源,深化了育人实效,彰显了高校美育工作的价值意蕴。近年来,高校美育发展取得显著进步,但在课程实施中仍然存在薄弱部分。为了真正做到美育融通,高校应当积极创新育人方法新模式,稳步推进美育课程改革,依托数字技术赋能美育,构建美育话语体系,深入挖掘美育资源,助力美育提质增效。

[关键词]高校美育;价值意蕴;发展路径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教育内容中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可以通过人们对于“美”的认知与向往达到浸染心灵的效果。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指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目标和工作举措,为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南和行动遵循。高校作为承担立德树人任务的主阵地,要在充分把握美育功能、规律基础之上,立足时代生活,营造文明高雅、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推动学校美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一、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价值意蕴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场域,是结合新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实现价值塑造、行为涵养、启智润心的育人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根基与血脉,充分展示着民族的精神特质。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具有独特精神的中华文明,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文化根基给予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虽然古代没有明确的“美育”概念,但中华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如蔡元培先生曾指出:“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1]厚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育资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为高校开展美育工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对于学生而言,直接参与美育活动中,自觉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陶冶与塑造,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自身文化意识,坚定文化自信。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美育与德育紧密关联,美育倾向于审美价值的凸显,强调心灵情操教育。而德育则更加注重通过理论塑造、价值引导实现教育目的。从根本上来看,二者的目标是统一的,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新时代为方位,以培养高尚情操、志向高远的人才为使命。从内容上来看,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重叠性,可经过整合重塑,达到协同育人效果。从教学方法上来看,二者兼容并包、互为补充、取长补短,使思政教育更加有趣有形,使美育更加有理有据。

高校思政教育与美育协同发展并不是简单地将内容进行掺杂揉和,也不是单纯地进行理论、情感的输入与输出。思政工作者要明确价值导向,在课程中注重凸显政治理论的内涵意蕴,让学生深入感悟理论的魅力,进而产生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在课程中创设美育环境,融合美育要素,扩展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协同并进的渠道,有效调动学生情绪,使之在立体化、具象化的活动中,内在气质、道德情感得以升华。因此,要大力推进高校美育工作的发展,努力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三)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青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的思想品质事关民族复兴和家国建设。高校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不断为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扎实的人才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通知》中从三个层面对做好新时代美育工作作出任务部署,要求以美育浸润学生、以美育浸润教师、以美育浸润学校。加强美育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彰显。美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高校要找准发力点,着力发挥美育的育人价值,依托先进典型和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家国情怀。通过课程改革、实践教育强化学生责任担当。

二、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现实困境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的開展,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推进美育实践的方向、视野。各大高校美育工作成效显著,探索出了美育的特色模式,但不可忽略的是,当前美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需要针对性解决。

(一)美育课程建设缺乏系统性

美育课程建设是高校开展美育工作最为具体的表现,直接关系着高校美育工作的成效。新时代以来,伴随着育人要求的不断提升,深化教学改革行动,美育课程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实践中可见,当前的美育课程建设缺乏系统性,并未将美育价值功能全面体现。由于受到现实就业情况和大环境的影响,部分高校更加关注学生就业方向和专业技能,在人才方案制定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没有很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课程目标的制定上也不够明晰,与其他课程相比,美育课程的特点和要求稍显薄弱。

由于学时和课程内容的制约,课程内容的选择需要更加认真谨慎,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安排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有计划选取符合学生专业特点和发展需要的美育内容,以达到育人目标。但在实际中,存在过多侧重美育知识、审美能力训练的现象;教学设计不够新颖,过度注重文本内容设计,没有有效结合学生的特点、需求进行创新;对于教学资源的运用,缺乏多样性、针对性,没有很好地达到静态教育与动态教育的融合,忽视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美育环境创设缺乏整体性

校园空间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舒适美好的场域,可以使人身心愉悦、心情舒畅,有助于舒缓个人压力,提升生活幸福感。因此,校园空间对于提升美育工作实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中,部分高校并没有意识到校园环境的创设,忽视了美育环境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心灵塑造的功能。高校要注重校园美育环境的营造,提供充满正能量、释放压力的环境场所,让学生在校园氛围中发现美、接受美、感悟美。

其实,接受美育的不仅只有学生,还包括教师。教师是开展美育的基础,也是核心力量,要注重教师的美育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美育不单单只是艺术类教师的责任,更是全学科教师的责任。要将美育素养纳入到教师培养计划之中,加强美育意识教育,适应美育需要。家庭教育也是影响学生品格养成、意识形态的重要环节,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发展,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引导。新时代的大学生,处于一个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网络空间信息交互迅速、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变的时代,价值判断极其容易被这些社会特征所影响。面对这种情形,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培养健康人格、充满活力的时代新人。

三、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发展路径

新形势、新格局,加强高校美育工作,要大力破解当下制约美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刻认识美育的丰富内涵,推动高校美育创新发展。

(一)推进美育教学改革,融合学科创新发展

《通知》中对于如何进行美育教学改革作出实施安排,要求深刻理解美育内涵,遵循美育特点,实现协同构建美育课程体系。以艺术课程为主渠道,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优化模式方法,融合其他学科蕴含的美育价值,丰富课程资源,创设课堂情境,鼓励学生风采展示,凸显课堂魅力。这既是强化美育的实施路径,也是落实美育的目标任务。

推进美育教学改革,需要找到破除发展壁垒的“良方”,精准实施,获得改革成效。一方面,要创新发展思路,补足发展短板。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通过系统教育、实践教育获得审美教育,进一步实现人生品格、精神世界的完善。教师要恪守行为规范,自觉接受审美熏陶,成为具有较高审美素养的教师,带给学生美的体验与教育,使之接受高质量的美育。学校要提供设施完善的美育空间,保障美育活动的正常开展,让学生切实接受美育的滋养。另一方面,要加强过程性评价,健全学科评价体系。高校要围绕美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细化指标要素,突出责任意识,明确评价标准,鼓励各部门学院展开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美育浸润行动落地生根。

(二)搭建数字美育平台,优化美育资源共享

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探索数字技术在美育工作中的突出优势,在美育中嵌合数字技术,实现美育场景、内容重塑,搭建资源共享的开放平台,为高校美育提供多元化的技术支持。《通知》中提出:“以数字技术赋能学校美育,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地方平台,开发教育教学、展演展示、互动体验等优质美育数字教育资源,持续更新上线美育精品课程和教学成果。”[3]以数字赋能美育,不仅是数字资源的介入,也是对传统美育观念的突破,更是以数字化手段创新美育教学方法的新路径。美育的本质是人,这就要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以便在面对繁杂的数据资源时作出正确的选择,选择适宜的资源、案例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再创造。

搭建数字美育平台是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为高校开展美育工作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宝库。高校师生要充分利用数字平台,有效联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做到学习、体验、感悟一体化教学。高校要大力支持数字美育平台的建设,确保充足的建设资金,配备专业的人才队伍合作实施,解决资源交互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构建数字美育新生态。高校要注重数字美育环境的创设,实现美育环境的整体性,形成美育空间、美育师生一体建设,提升美育教学质量。

(三)强化美育语言表达,构建特色话语体系

在育人过程中,话语表达处于关键位置。当前教育的话语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不顺应潮流作出改变,将难以把握美育的主动权,进而降低美育育人的效率。我们要以学生特点为出发点,创新既顺应时代要求又符合学生喜爱的话语体系,进而达到理想的美育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4]在全过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学语言的使用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就拿思政教育来说,其中蕴含着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容易让学生产生疏离感和疲惫感。如果我们能够将美育话语与大道理结合使用,将会使原本高深的概念学说变得有趣、形象,学生的接受度也会更高。如在讲到马克思的生平经历时,可以用“最熟悉的陌生人”来形容,用生动立体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在讲到中华传统美德时,可引用古诗词进行印证,如“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无论从事哪个学科教学,都要重视美育语言的使用,防止简单地进行知识灌输,应注重以理服人、以情化人,发挥美育语言的感化力。

(四)创新传统文化美育资源,挖掘地方特色美育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其中许多内容蕴含着强大的审美价值,如历史古迹、诗词歌赋、民间风俗、传统技艺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來。”[5]近年来,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更为广泛,蕴含的美育资源也更加显现。如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的文化元素,匠心独运,令人印象深刻。开幕式在秋分之日,展示系列良渚文化,通过数字技术让《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动了起来,再现文人雅集的场面,采用“数字融合”的方式让全民参与其中,让大众真实感受到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随着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的增强,一系列的文艺创新作品频频出圈,如《中秋奇妙游》《如果国宝会说话》《大鱼海棠》等。这些节目之所以能够获得观众喜爱,是因为生动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气质,符合当代的审美需求。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用于美育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水平。

美育不仅在课堂之上、校园之中,还存在于社会大课堂。地方文化资源存在极具特色的美育资源,根植于本土的真实情景,更加打动人、吸引人。如电视剧《繁花》中提到的红帮裁缝,在课堂中可以融入红帮裁缝的故事,也可以走进宁波帮博物馆,带领学生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了解地方文化,增进地方情怀。还可以结合实践教学,让学生走访教育基地或者参观地方风光。学生既可以通过场馆资源满足学习需求,也可以在大自然中获得综合性的审美体验。

结束语

新征程上,高校要聚焦美育内涵,不断深化对美育工作的认识,开展全过程美育、全员美育,有效探索育人培元的新模式,创造更多具有典型性意义的资源案例,推进美育成果创新转化和文化创新,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先锋力量。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当代江西,2022(11):4-26.

[3]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EB/OL].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1/content_6924205.htm

[4]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5]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12-15(2).

作者简介:凡思敏(1994— ),女,汉族,河南固始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发展路径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
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价值意蕴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读懂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