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少症的防治和膳食营养攻略

2024-05-22杨雪梅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人人健康 2024年8期
关键词:肌少症维生素老年人

■杨雪梅(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肌少症是指与增龄相关的肌肉质量减少,同时存在肌肉力量和(或)躯体功能下降。目前全球约有5000 万人罹患肌少症,预计至2050 年,肌少症患者将高达5 亿。肌少症可增加跌倒的发生率,导致骨折等,增加老年人残疾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风险。早期识别、干预肌少症,提高对肌少症不良结局的认识,同时配合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供给,可以降低肌少症的发生风险。

肌少症的定义以及流行病学

肌少症又被称之为骨骼肌减少症、肌肉衰减综合征、少肌症,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患者肌肉力量、质量下降或者身体各项机能衰退的综合征,发病之后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导致坐立、行走、举重、登高等一些日常动作完成困难的情况发生。

近年来,我国人群肌少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0 岁以上的老年人,肌少症的发病率为5.7%—23.9%,东部地区患病率显著高于西部地区,且随年龄增加患病率显著增加,农村显著高于城镇。

肌少症的危险因素较多,首先,与年龄增加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激素水平改变,均可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丢失。其次,长期卧床、久坐、酗酒、吸烟、营养摄入不足,原有的慢性疾病、手术、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多器官衰竭,某些药物治疗等因素均可导致肌少症的发生。其中,原发性肌少症只与年龄相关,继发性肌少症多与运动、营养、疾病相关。

肌少症与发病机制

1.运动减少

随着年龄增加,相关的运动能力下降是老年人肌肉量和强度丢失的主要因素。长期卧床者肌肉强度的下降早于肌肉量的丢失,活动强度不足导致肌力下降,而肌肉无力又使活动能力进一步降低,最终肌肉量和肌肉强度均下降。

2.神经- 肌肉功能减弱

在肌少症发病机制中,α 运动神经元的丢失是关键因素。研究发现,老年人70 岁以后,运动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α 运动神经元丢失达50%,显著影响下肢功能。

3.激素变化

随着年龄增加,胰岛素、雌激素、雄激素、生长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等的变化参与肌少症的发病。

4.促炎性细胞反应因子

研究发现,血IL-6、TNF-α 和C 反应蛋白水平与肌肉量、肌肉强度有关。

5.肌细胞凋亡

这是肌少症的基本发病机制,肌细胞凋亡、线粒体功能失常均和肌肉量丢失有关。

6.疾病和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肌少症发生的原因之一,某些基因突变或缺陷可能会导致肌肉细胞的异常发育或功能障碍,从而引发肌少症的出现。

7.生活习惯与饮食因素

生活习惯和饮食不良也可能对肌少症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长期缺乏运动或过度依赖不健康的食物,如高糖、高脂肪食物,可能导致肌肉的退化和功能损害。

肌少症的防治

1.增加对肌少症的认识

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和主动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积极的生活方式。

2.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运动是获得和保持肌量、肌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应鼓励自青少年时期加强运动,以获得足够的肌量、肌力和骨量。在中老年期坚持运动,以保持肌量、肌力和骨量。要坚持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全身协调运动,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以及拉弹力带等,以改善肌肉质量、力量和躯体功能。此外,宜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加日晒的时间。

3.避免绝对静养

提倡老年人根据身体情况进行适宜的体力活动,如行走、打太极拳,避免因长期卧床、受伤和术后的绝对静养引起和加重肌少症,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应适量活动。

4.做好慢病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干预导致肌少症的高风险急慢性疾病;诊疗中需根据综合评估结果进行个体化管理。患者要尽早改变吸烟、饮酒、久坐不动的不良生活方式,以避免出现肌少症。

5.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

物理疗法包括热疗、冷疗、电疗和按摩等,通过应用热、冷、电等物理因素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肌肉僵硬等症状。物理疗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促进肌肉的康复和修复过程。

康复器械也是肌少症相关疾病物理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康复器械包括各种辅助设备和辅助器具,如平衡板、肌肉电刺激器、健身器材等,以上器械可帮助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减缓随着年龄增加导致肌肉质量和力量下降的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6.药物疗法

目前还没有以肌少症为适应症的药物,临床上治疗其他疾病的部分药物可能使肌肉获益,进而扩展用于肌少症。包括同化激素、活性维生素D、β 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生长激素等。

肌少症患者膳食营养攻略

1.摄入充足的蛋白质

患者饮食应注重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因蛋白质是肌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肌少症患者来说,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可以促进肌肉修复和生长。优质蛋白来源包括鱼类、家禽、豆类和坚果等,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确定适当的蛋白质摄入量。

2.合理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也非常重要,因碳水化合物是身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针对肌少症患者来说,确保足够的能量供应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建议选择低GI(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以保持血糖稳定。

3.合理的脂肪摄入

膳食中的脂肪也不可忽视,脂肪是营养素的一种,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和提供能量都起着重要作用。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鱼油、橄榄油和坚果,可以为肌少症患者提供必要的脂肪酸和维生素。

4.丰富的维生素摄入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修复和维持肌肉功能起着关键作用。肌少症患者应尽量摄入丰富多样的蔬菜和水果,以确保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充足供应。

5.适量饮水,避免咖啡和高糖饮料

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并促进废物的排泄。肌少症患者应饮用足够的水,并避免摄入咖啡因和糖分过多的饮料。

6.戒烟戒酒

长期喝酒,很容易导致肌肉Ⅱ型纤维的萎缩,进而发生慢性酒精性肌病;香烟中所含物质会加速蛋白质降解。因此,建议人们戒烟戒酒。

总体来说,肌少症相关疾病涉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各异,针对不同类型的肌少症疾病,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同时合理的膳食营养也非常重要,通过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可帮助促进肌肉健康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肌少症维生素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2019亚洲肌少症诊断共识下肌少症相关危险因素评估
肌少症对脊柱疾病的影响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运动预防肌少症
维生素B与眼
双能X线吸收法在肌少症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神奇的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