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转变护理模式对青年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影响

2024-05-21马润红赵丹杨倩李晓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8期
关键词:宫颈癌效能依从性

马润红 赵丹 杨倩 李晓柳

河南省人民医院妇科,郑州 450000

宫颈癌主要由HPV病毒感染导致,且患者发病受吸烟、性行为过多、多孕多产及滴虫感染等因素影响〔1〕。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的改变,该疾病发病年龄逐渐呈年轻化趋势,目前青年宫颈癌患者数量逐渐增加,由于该疾病需进行手术治疗,且在术后对患者性生活及心理状态可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青年宫颈癌患者术后护理工作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李园园等〔2〕研究指出,由于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导致难以满足青年患者生理及心理层面的护理需求,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且患者受疾病及治疗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影响心理状况,影响其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使其难以形成健康行为,最终影响术后生活质量。行为转变护理模式将个体的行为分为思考前期、思考期、准备期、行动期及维持期共5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通过在各时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为,目前,该干预模型主要应用于戒烟及慢性疾病的康复等范围。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逐步推进的过程,在不同的行为阶段,每个改变行为的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对目标行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王长君〔3〕采用该方法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护理,显著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其指出,以该理论为基础的护理干预,能够通过对不同阶段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逐渐引导其产生兴趣、形成意识、最终开展健康行为,并促进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依从性的提高,进而帮助患者在术后快速恢复。本文拟探讨行为转变护理模式对青年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宫颈癌治疗的96例青年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症状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均符合《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14~44周岁;③患者FIGO分期为Ⅰ~Ⅱ期;④患者符合根治术相关指征,并接受手术治疗;⑤患者认知功能及沟通能力正常,能够配合相关护理及调查工作;⑥患者术后均进行化疗;⑦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其他类型恶性肿瘤;②患者伴有心、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或肢体运动功能障碍;③研究期间发生严重心理应激事件;④伴有严重意识障碍或精神类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表1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

1.2 研究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1)术前干预。指导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告知患者治疗方法、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基本预后情况,术前1d开展术前宣教及术前备皮、禁食水等准备工作。(2)术后干预。①生命体征监护:对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功能及体温等指标进行监护,并在发生异常后及时报告医务人员。②饮食干预:待患者排气后,给予其适量流食,并逐步过渡至普食,鼓励患者食用高蛋白、高能量且高维生素的食物。③运动指导: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肢体进行适当按摩,待患者意识恢复后,指导其进行适当床上运动,并在保证其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④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开展心理干预,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及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行为转变护理模式,其具体步骤包括以下阶段。

1.2.1意向前阶段 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受教育程度、患病原因及性格等情况进行调查,进而采取发放宣传材料、视频讲解或面对面指导等与之相适应宣教方式,告知患者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治疗流程、术后影响及预后,同时告知患者自身行为对术后机体恢复、疼痛等症状、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及生活习惯,鼓励患者说出不愿开展健康行为的因素及内心疑虑,并采用专业且易懂的方式消除其疑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激发患者对健康行为的兴趣。

1.2.2意向阶段 护理人员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与患者的沟通频率及沟通治疗,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由于本次研究对象为青年患者,因此在与患者沟通时,可引导其采用互联网等方式解答患者关于治疗情况,尤其是预后情况的问题,进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通过列举配合程度较好的患者实例,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另外,可将已接受治疗并形成健康行为的患者与意向阶段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内,并鼓励其进行沟通,分享自我护理措施及相应经验,带动意向阶段患者开展相应护理措施,形成良好的治疗氛围。

1.2.3准备阶段 对患者家属,尤其是母亲及配偶进行培训,告知其基础护理知识,并进行护理技能演练,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告知患者家属按时开展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以提高其对患者的监督意识,促进患者按时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同时,录制健康行为宣传指导视频,并将视频推送给患者及其家属,使其能够自行开展技能学习,另外,与患者进行沟通,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干预计划,并协商训练地点,隐私保护等措施,以促进其健康行为的产生。

1.2.4行动阶段 包括:(1)饮食干预,评估患者营养水平,指导患者食用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可适当补充患者缺乏的营养素,同时,了解患者进食时间,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2)作息调整,由于多数青年患者存在作息不规律、失眠等症状,因此应采取有效的心理指导措施及音乐干预等措施,规范患者作息时间,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3)康复训练,根据患者术后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主要包括:①排尿训练,根据患者膀胱充盈程度开放尿管,并在一段时间后夹闭尿管,以促进患者膀胱,促进排尿反射的恢复;②腹肌锻炼,指导患者在吸气时收缩腹肌,并保持1~2 min,之后呼气,并放松腹肌,练习频率为20~25次/组,2组/d;③盆底肌及协调肌锻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指导其进行高抬腿、仰卧起坐或弓背抬腿等运动,运动时间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一般时间应为20~23 min/次,2次/d。

1.2.5维持阶段 包括:①出院前:护理人员每周对患者自我效能、康复情况及依从性进行评价,肯定患者正确的行为,纠正其错误认知及行为,告知患者保持良好行为的重要性,同时鼓励患者间进行沟通并分享自我护理经验,另外,加强对患者家属的指导,使其充分认识到健康行为对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益处,以便其能够在出院后帮助患者开展相应护理措施。②出院后:患者出院后,在常规随访干预基础上,鼓励患者间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加强沟通,并通过上门随访、视频随访等方式加强随访强度,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随访内容包括患者恢复情况、健康行为持续情况、饮食结构等,并重点讲解出院后患者心态的改变及自我护理措施开展情况,另外,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家属反馈的情况,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以适当调整护理计划,同时与患者商定复诊时间。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相应指标。

1.3.1自我效能 采用癌症病人自我效能感量表〔5〕对患者自我效能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正性态度、自我检验及自我决策共3个维度,28项条目,满分为14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效能感越强,该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96。

1.3.2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表(GQOLI-74)〔6〕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躯体、社会、健康状态及心理健康4个评分维度,满分均为100分,且分数越高,表明其生活质量越高,该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903。

1.3.3应对方式 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7〕对患者应对方式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面对、回避及屈服3个维度,20项条目,各条目评分为0~3分,面对维度为正向计分,回避及屈服维度为反向计分,即各维度评分越高,表明其正向应对方式程度越高,该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912。

1.3.4心理状态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价,两量表均由30项条目构成,标化后总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不良情绪程度越严重,两量表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915及0.908。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为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n=48),(分,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48),(分,

2.3 两组患者的应对方式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面对、回避及屈服维度评分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4。

表4 患者干预前后应对方式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宫颈癌作为临床常见肿瘤,虽然多数患者预后较好,但是患者在行根治术治疗后,其性生活质量可能受到严重影响且可能伴随生育能力的丧失,对青年患者而言,这些情况对其术后生活影响巨大,导致多数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8-9〕。行为转变护理模式作为新兴护理措施,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将治疗及护理的配合程度分为由意向前其至维持期的连续的5个时期,并在各时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宣教及指导,使患者逐步转变行为,进而提高其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10〕。

自我效能感即患者认为自身能够达到某种目的的信心,本次研究结果与王长君〔3〕研究结果相符,表明该措施有助于患者建立面对疾病及治疗的信心,李娟和张晓薇〔11〕研究指出,患者自我效能感与其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程度有关。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以患者受教育水平、年龄等因素开展健康宣教,进而有助于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宫颈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多缺乏安全感,护理人员在意向阶段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12〕。同时,在患者出院后,也要加强沟通,提高患者安全感,且通过群内讨论等方式,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自我护理能力也显著提高,导致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到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其依从性的提高,而患者术后依从性的改善能够显著提高其恢复速度及生活质量,而以上两指标的提高又促使患者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形成正向循环〔13〕。同时,本次研究表明患者在干预后,能够更为积极面对自身疾病及治疗,与杨雪晴等〔14〕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包括:①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得到来自护理人员及其家属的关心及爱护,有助于帮助患者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②采取良好的饮食干预、作息调整,能够为患者的康复奠定生理基础,有助于促进患者机体能力的改善,促使其积极面对疾病后情况;③患者开展有效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治疗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对改善患者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本次研究还显示,研究组患者在干预后,其心理状态优于常规组,其影响因素包括:①患者健康行为的产生及护理依从性的改善有助于提高术后恢复速度,进而降低疾病及治疗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②通过提高护患沟通频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进而能够降低因恐惧、孤独所产生的不良情绪,且护患关系的改善,能够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③由于该疾病存在一定特殊性,常因涉及生育问题而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因此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提高患者配偶及其母亲等家属的认知程度,降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不良刺激,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对青年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行为转变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宫颈癌效能依从性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