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与防控
2024-05-21代海霞陈曦郭丰潘小梅高粉王彬
代海霞 陈曦 郭丰 潘小梅 高粉 王彬
摘要:根据近5年来宣汉县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分析宣汉县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继而提出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包括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生态调控方法、天敌利用、化学和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等。研究发现,宣汉县草地贪夜蛾在宣汉境内无法越冬,通过综合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和扩散,降低其对农作物的损害。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草地贪夜蛾实际防控指导具有重要意義。
关键词:宣汉县;草地贪夜蛾;防控策略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对农业生产构成重大威胁的害虫。近年来,它在宣汉县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不容忽视,对当地玉米等主要农作物造成严重损害。因此,研究和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提高粮食产量至关重要。本文以宣汉县草地贪夜蛾发生特点及防控为研究对象,旨在提出一套综合管理策略,以减轻其对农业的负面影响。通过这项研究,希望为宣汉县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农作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1 宣汉县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
1.1 地理环境
宣汉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川、渝、鄂、陕接合部,境内地形复杂、山势逶迤,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绵延,呈“七山一水两分田”总体地貌。平均海拔780 m,最高2 458 m,最低277 m。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6.8℃,日照1 488 h,降水量1 230 mm,无霜期296 d。宣汉县域极端最高气温为41.3℃(1959年8月24日),极端最低气温为-5.3℃(1975年2月15日)。宣汉县域降水量最多的年份是1983年,降水1 698 mm。降水量最少的年份是1966年,降水865.9 mm。日降水量最大是1989年7月8日,降水242.4 mm。
1.2 危害程度
经过调查和监测预警系统的数据分析,2019年6月19日,宣汉县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同年,全县24个乡镇不同程度发生,面积420余hm2。当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南部和中部地区遭受了较为严重的危害,而西北部仅零星发生。从发生情况看,从1~2龄低龄幼虫到5~6龄老熟幼虫都有发现,表现出了世代重叠的特点,平均百株虫量为5.6头,最高虫量达到89头/百株,平均百株被害株率为4.8%,最高百株被害株率甚至高达57%。2020年,全县有23个乡镇均发生草地贪夜蛾危害,发生面积653.33 hm2,是2019年同期的1.88倍,从1~2龄低龄幼虫到5~6龄老熟幼虫都有发现,世代重叠严重。平均百株虫量为10头,最高虫量85头/百株,平均百株被害株率为5%,最高百株被害株率为30%。这些数据表明一旦草地贪夜蛾入侵,危害程度相当严重,对玉米和其他植物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
1.3 分布情况
根据气象条件监测发现,2019年、2020年草地贪夜蛾发生均与强降雨气候有关,草地贪夜蛾在宣汉县的分布情况反映了其对不同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南部和中部地区由于其较为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为草地贪夜蛾提供了理想的繁殖和生存环境。这些地区通常拥有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降水量,为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相比之下,宣汉县的西北部地区因其较为干燥、凉爽气候条件,不太适宜草地贪夜蛾的繁殖和生存。因此,在这些地区草地贪夜蛾的出现较为零星,未形成大规模的危害。这种分布特征要求宣汉县在进行草地贪夜蛾的监控和防控时,需要针对不同区域采取差异化的策略[2]。
1.4 可能带来的危害及控制
草地贪夜蛾一旦定殖发生,将会大规模爆发,对宣汉县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对玉米等重要作物的危害最为显著。这种害虫通过摄食作物叶片、穗部等关键部位,严重影响了作物的光合作用和营养输送,导致产量大幅下降,甚至全面减产。这不仅损害了农民的直接经济利益,还影响了整个农业生产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面对草地贪夜蛾的侵袭,宣汉县的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寻找有效的防控方法。
2 宣汉县草地贪夜蛾生物学特性
2.1 繁殖能力
草地贪夜蛾在宣汉县表现出了惊人的繁殖能力。自2019年首次入侵以来,该物种没有表现出滞育现象,即在新环境中没有经历成长停滞期。这意味着草地贪夜蛾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并开始其繁殖周期[3]。在宣汉县,草地贪夜蛾一年内能够发生多代,世代之间重叠严重,导致害虫数量快速增长。例如,2019年
7月在普光、南坝等地的调查发现,从低龄幼虫到老熟幼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均有出现,显示了其强大的繁殖潜力和快速的生命周期。
2.2 生长周期
草地贪夜蛾在宣汉县的生长周期表现出了对温度的广泛适应性在28℃的温暖环境下,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周期大约为30 d。具体来说,草地贪夜蛾的卵期通常在3~7 d之间,幼虫期则占据较长时间,约为14~30 d。随后,它们会进入蛹期,这个阶段大约持续7~14 d。最后,成虫阶段的寿命大约为7~10 d温度对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在较高的温度下,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和繁殖速度可能会加快。因此,在温暖的季节或环境中,草地贪夜蛾的繁殖和活动可能会更加频繁,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造成更大的威胁。
2.3 食性广泛
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具有高度适应性和杂食性特点的害虫,其食性涵盖了27科超过100种植物,包括但不限于玉米、苜蓿、棉花和小麦等。这种广泛的食性不仅为其在原生和新环境中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还促进了其跨地域的生存与扩散能力。尤其在宣汉县的实例中,虽然草地贪夜蛾最初被发现主要危害玉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寄主范围显著扩大到了高粱等作物,虽然这些新寄主的危害面积尚不大,但足以证明草地贪夜蛾具有强大的适应新环境和扩展食物来源的潜力。这种灵活适应新寄主的能力,使得草地贪夜蛾成为一种在农业生产上需要重点防控的害虫[4]。
2.4 抗逆性
草地贪夜蛾在宣汉县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逆性,尤其是在对抗农药方面。该物种对多种常见农药,如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表现出了较高的抗性。这种抗药性增加了宣汉县在草地贪夜蛾防控上的难度,需要使用更多的药物和更复杂的防治策略[5]。此外,通过调查2019、2020年连续两年我县将收集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带回实验室进行室内培养,于当年11月底将蛹埋入土中,观测是否能自行越冬。同时,在田间进行监测调查,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的适应力无法在宣汉县辖区内越冬,没有本地翌年虫源。宣汉县草地贪夜蛾危害属于迁飞过渡区,不是周年繁殖区。表明草地贪夜蛾在适应极端低温环境方面存在限制,这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了可能。
3 草地贪夜蛾对宣汉农业的影响
草地贪夜蛾作为一种杂食性害虫,食性范围广泛,但在宣汉县定殖入侵后,主要表现为对玉米的严重威胁,导致玉米产量和品质受损。草地贪夜蛾的快速繁殖和生长周期意味着对宣汉县的晚熟玉米和二季玉米有连续攻击影响,增加了农作物损失的风险,对农业经济产生长期影响[6]。此外,草地贪夜蛾带来的经济损失也不容忽视。宣汉县常年种植玉米2.53万hm2左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一旦遭受草地贪夜蛾的危害,将会给农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以玉米为青贮饲料的养殖户也会为之受到严重影响。最后,为了应对草地贪夜蛾的入侵和危害,采取的防控措施将导致防控成本增加,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增加了农民的经营成本,长此以往,将会使市场产生“蝴蝶效应”,不仅增加成本降低农民利润,还可能导致农产品价格上升,影响到消费者,同时还将影响到生态环境安全。
4 宣汉县监测防控措施
4.1 建立病虫害预警系统
宣汉县为了有效应对草地贪夜蛾等农业害虫的威胁,建立了一套综合的监测防控体系,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点和农业病虫害监测站的建设。这些监测点和监测站配备了农作物病虫害物联网实时监测设备,高空测报灯,物联网虫情监测设备,田间小气候自动观测仪,以及专门针对玉米害虫的性诱自动诱捕设备等高科技装备[7]。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宣汉县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农作物病虫害的数据,有效预测和预报可能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此外,宣汉县还开发了农作物病害预测模型与开发平台系统,进一步提高了病虫害监测的精确度和预测的科学性。这些技术和设施的整合形成了一个“智慧植保”体系,实现了远程诊断、远程控制和远程预警的一体化服务。这一体系不仅大幅提升了宣汉县对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能力,还为农户提供了及时有效的防控建议和措施,大大降低了草地贪夜蛾等害虫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2 采用综合防治技术
宣汉县采取监测预警与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进行防控。结合县域内不同地区海拔,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方案和应急防控预案,在草地贪夜蛾定殖发生的关键时期,抓住危害初期这一关键时间节点,采取政府購买服务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方式,抓早抓小、精准防治,确保疫情“早监测、早预警、早防控”,确保草地贪夜蛾不大规模迁飞、不大面积连片成灾。这种综合防治策略不仅降低了对农作物的损害,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体现了可持续农业的原则,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8]。
宣汉县面对草地贪夜蛾的定殖威胁时,其综合防控措施不仅展现了显著的成效,更彰显了生态监测、病虫害预警系统和综合防治技术等关键因素在成功防控害虫中的至关重要作用。这些经验不仅强调了科学技术在害虫防控中的核心地位,也突出了信息共享和政府主导策略的重要性。此外,它还展示了专业大户、村社和农民之间合作的力量,这种合力作用对于实现有效的害虫管理至关重要,确保了农作物的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宣汉县是草地贪夜蛾的迁飞过渡区,与本地强降雨天气密切相关,综合防控策略在草地贪夜蛾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强化监测和预警系统,发挥乡村植保员“一兵三员”作用,针对苗头,及时进行有用的生物、物理和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更好更科学处理草地贪夜蛾等一系列的农业害虫,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未来,需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强化监测预警系统,及时掌握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为草地贪夜蛾防控提供支持。通过综合应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业管理和农艺措施等多元化策略,可以有效降低草地贪夜蛾对农作物的侵害,减轻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这种多角度的防治方法不仅有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对于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我们能够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维护生态平衡。此外,这些措施的实施还将有助于确保粮食生产的安全和稳定,促进生态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这不仅为当前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而且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村地区的长期可持续繁荣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实施这样的综合防控策略,我们不仅能够有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也能推动农业向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积极采取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且还能为实现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重大贡献。这种做法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和谐发展,确保我们的发展路径既能带来经济上的繁荣,又能保证环境的持续健康,从而为未来世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可持续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盛建军,罗建.草地贪夜蛾防治综合用药策略分析[J].江西化工,2020(3):16-20.
[2] 陈思尧,游水生,杨剑红,等.基于信息量模型与层次分析法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以宣汉县为例[J].科技和产业,2023,23(22):221-229.
[3] 邓晓悦,张雪艳,蒋春先,等.入侵川西高原的草地贪夜蛾虫源分析[J].植物保护,2020,46(2):1-10.
[4] 刘杰,姜玉英,王建强,等.全国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建设与应用[J].应用昆虫学报,2023,60(4):1297-1306.
[5] 张雪艳,谢文琪,封传红,等.当前及未来气候下四川省草地贪夜蛾适生区分布[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3,41(2):325-334.
[6] 殷雪,方小涵,牛多邦,等.氰氟虫腙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与田间防效[J].昆虫学报,2023,66(1):63-70.
[7] 李永平,叶新如,王彬,等.黄秋葵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克隆与筛选评价[J].核农学报,2021,35(1):60-71.
[8] 郑丹,崔旭红,李志江,等.三叶草斑潜蝇对6种寄主植物的选择适应性及其与寄主化学物质含量的关系[J].植物保护,2010,36(3):93-96.